網頁

星期二, 4月 18, 2023

台灣電影「給阿媽的一封信」在波士頓引觀眾探討身份認同與政治關係

波士頓台灣影展工作人員和導演陳慧齡 (後左六),以及駐波士頓台北經文處處長孫儉元,
僑教中心主任潘昭榮等嘉賓合影。(周菊子攝)

                      (Boston Orange 周菊子波士頓報導) 巡迴北美19個城市,第15站來到波士頓的 「給阿媽的一封信」,由波士頓台灣影展 (TFFB)和波士頓亞美電影節 (BAAFF)、愛默生學院的Art Emerson 項目合作,415日在派拉蒙劇院放映,把台灣歷史帶進波士頓人的視野,也讓觀眾們深思身份認同該怎麼重新界定。

駐波士頓台北經文處處長孫儉元 (),僑教中心主任潘昭榮 ()
波士頓台灣影展的
2名共同主席,林欣岫、李宜庭表達嘉許之意。
(周菊子攝)
              在美國出生成長的華裔,或是亞裔第二,甚至第三代,儘管有著先輩在美國定居已逾百年的歷史,卻迄今仍經常面對身份認同的考驗。陳慧齡這部歷經十年資料收集、拍攝整理的記錄片,在採訪對象遍及原住民、台灣人,外省人,既有日治時代被徵兵遠赴南洋者,為謀生存機會遷移至中國東北的滿州國者,也有二二八事件家屬,國民政府遷台後的老兵等,呈現出身份認同的更為多元背景,讓觀影者看到身份認同豈止於關乎膚色、人種或地域、血緣。

「給阿媽的一封信」出席者合影。 (主辦單位提供)
              一名來自中國大陸的出席觀影者就問道,這身份認同其實是不是和政治有關?

波士頓台灣影展特地邀請作家吳茗秀 ()當司儀,哈佛大學畢業,刻在尚末維爾
市市政府工作的懷禎
()做中英文即席翻譯,為影展增色不少。(周菊子攝)
              陳慧齡指出,個人家族或國家歷史,無不與政治有關,但就如同片中一名學生的祖父辭世時,選擇埋葬緬甸一般,身份認同其實也是一種選擇。因為這位祖父儘管來自中國大陸,在台灣居住的時間更長,但他流亡緬甸的那12年,卻是他一生中最燦爛的歲月。片中那位能操多種語言,年輕時有個日本軍官戀人的排灣族公主,覺得自己既是客家人,也是河洛人,則讓她感受到身份認同其還可以是多選題。片中還有一位老兵,感慨無比的說,他的家人遭共產黨殺害,兄長被國民黨槍斃,自己不被台灣人接受,他根本沒有家。再如陳慧齡自己,才來波士頓2天,就發現她愛上波士頓,想要自稱波士頓人,這些其實都是一個從發現過去到發明 (找出)" 未來方向的過程,換句話說,身份認同不只是自我的宣示,還關係到他人和自我往來的關係。

波士頓台灣影展為籌款,擺出許多義賣品。(周菊子攝)
             陳慧齡認為,如果一個人住在某個地方,持續為地方做貢獻,幾年後,這個人可能不需做任何宣示,人們就已經把他視為當地自己人了。現在的台灣人應該思考的已經不是誰是台灣人,而是台灣人能為世界做出甚麼樣的貢獻。

波士頓台灣影展共同主席李宜庭從台灣揹回來的「8節蛋捲」,
波士頓北一女校友會前任會長吳杏玫十分捧場。 (周菊子攝)
              陳慧齡的這部「給阿媽的一封信」紀錄片,入圍2021年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獲得2021 法國 The SMR13 國際獨立影展最佳記錄片、攝影、原創電影配樂等3項大獎,緣起於她目前仍在繼續的「島嶼的集體記憶」計畫。截至2021年,台灣已有17個縣市,150多位老師,12,000多名學生參加。「給阿媽的一封信」則是陳慧齡從「島嶼的集體記憶」計畫中,挑選出內容豐富的故事,和相關對象協商後,長期跟拍完成的。

導演陳慧齡藉個人肖像輯的越縮越小,越來越多來象徵集體記憶。 (周菊子翻攝)
              波士頓台灣影展今年的共同主席,建築師李宜庭 (Tina Lee) 、「台灣僑民 (Taiwanese Diaspora) 」播客製作人林欣岫 (Cynthia Lin) ,放映會司儀林璇 (Sherry Lin) ,20多名義工,為了能把這部影片帶到波士頓,都感到十分興奮。李宜婷和影展顧問林嘉賢 (Jarshen Lin) 親自從台灣揹一大箱諧音「巴結」的「8節蛋捲」回波士頓,為影展籌款,她們還自己做了一段導演採訪,將安排在「台灣僑民 (Taiwanese Diaspora) 」播客中播出。

              波士頓北一女校友會前任會長吳杏玫這天特地出席影展,還買下一盒價格不菲的籌款蛋捲。她說,能在波士頓的大螢幕上看到來自台灣的電影,多不容易,當然要支持。 (請見僑務電子報,https://ocacnews.net/article/337709)

波士頓亞美電影節 (BAAFF)創辦人甄翠嬿(Susan Chinsen) 說明波士頓
亞美電影節和愛默生學院合作,刻正放映一系列影片。(周菊子攝)
電影放映會的導演問答時間由作家吳茗秀主持。 (周菊子攝)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