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沙龙|“中国行动”与您的科研基金
大学沙龙 Yesterday
图片来源:SupChina 2021.1.26
_ |
大学沙龙(原哈佛沙龙) |
|
第124期 |
_ |
■时间与报名信息
美东时间:4月2日 周五 20:00
北京时间:4月3日 周六 8:00
点击阅读原文或扫描文末二维码报名
■讲座内容
麻省理工学院著名教授陈刚的被捕在美国乃至全世界的学术界引起了震惊。陈教授的被捕是美国司法部提起的一系列“中国行动”案件中最新的一记重锤。在这一讲座中,我们将与您共同探讨:
· “中国行动”是什么?
· 被处罚的科研人员究竟做了什么?
· 科研人员应该怎样做来避免同样的问题?
· “中国行动”将对联邦科研基金有何深远影响?
· 科研人员的合法权益有哪些?
· 科研人员应该如何保护自己、事业和家人?
· 究竟哪些是科研人员不该做的?
■演讲嘉宾
主讲人:潘惜唇
■ 美国著名律师事务所Dorsey & Whitney资深合伙人、全球管委会成员。潘律师作为该所全美与中国业务联合主席,携手律所的白领刑事辩护律师和知识产权部门组成了“中国行动应对工作组”,已经成功帮助全国范围内的多位科学家、研究人员、大学和研究实验室解决应对“中国行动”中遇到的种种难题。
评议人:卢山
■ 美国麻省大学医学院终身教授,20余年执业内科医生,国际疫苗学会前主席,《新发微生物和感染》(EM)杂志主编。核酸疫苗的早期主要发明人之一,科研工作致力于新发传染病疫苗的开发,是艾滋疫苗领域的主要领军者。
主持人:王开元
■ 大学沙龙资深志愿者,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研究员,纽约经济俱乐部成员,肯尼迪总统图书馆基金会董事。曾先后在哥伦比亚大学SIPA、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和法学院访学。
大学沙龙|马上人、天上人和人上人 ——一个基于主体间性框架的中国叙事
第122期
■时间与报名信息
美东时间:3月13日 周六 20:00
北京时间:3月14日 周日 9:00
点击阅读原文或扫描文末二维码报名(请尽量填写学校邮箱)
■Clubhouse后续讨论
讲座结束后将转至Clubhouse房间“马上人——大学沙龙第122期后续对话”,继续开放与主讲人的讨论。
请关注大学沙龙Clubhouse账号@UniversityForum。
■讲座内容
中国政治大一统的治理和社会契约传统从何而来?由这个传统内生的政治文化为何与其它文明,尤其是与欧洲文明如此大相径庭?这是所有长期思考和研究中国问题的人都极感兴趣的问题。在中国和欧洲近年对上古时代的考古成就启发下,罗小朋将对这个问题给出一种新的解读。报告讨论的另一主题,是总结当下各种新的中国叙事的不同框架,从而解释主讲人为什么选择用主体间性,或关系机制(relational mechanism,Chales Tilly)的框架来建构新的中国叙事。
■演讲嘉宾
主讲人:罗小朋
■ 经济学家,明尼苏达大学经济学博士,牛津大学访问学者,哈佛费正清中心联系研究员。曾任中国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理事,发展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参与过中国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政策设计,长期研究中国的中央和地方关系问题。
评议人:洪朝辉
■ 美国纽约福坦莫大学(Fordham University)历史学终身教授。他的研究重点是经济史、体制转型、宗教与社会的空间研究。他的英文代表作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代价:权力、资本与权利贫困》。
主持人:汪悦进
■ 哈佛大学艺术史与建筑史系洛克菲勒亚洲艺术史专席终身教授,并任教于哈佛戏剧舞蹈多媒系、中亚系。曾获美国(Guggenheim)学术成就奖、美国专业学会(American Council of Learned Societies)所颁赖斯康姆(Charles A. Ryskamp)奖, 及哈佛大学教学奖。专著《塑造法华经:中国中古佛教视觉文化》获2006年度日本坂本日深学术赏。2018年创立哈佛大学中国艺术实验室(Harvard CAMLab),研发艺术思维模式、艺术智能及文化遗产的深度多媒体验。

报名本次讲座,
请长按识别二维码

使用Zoom参与沙龙,向嘉宾提问。
大学沙龙YouTube账号同步直播。
权责声明:
● 嘉宾言论不代表大学沙龙观点和立场。
● 讲座音频、视频、文字等资料版权归大学沙龙所有。未经许可任何个人、媒体不得编辑、传播。
● 媒体合作请联系universityforum1709@gmail.com
大学沙龙(原哈佛沙龙)第121期
第122期 |
■时间与报名信息
美东时间:3月13日 周六 20:00
北京时间:3月14日 周日 9:00
点击阅读原文或扫描文末二维码报名(请尽量填写学校邮箱)
■Clubhouse后续讨论
讲座结束后将转至Clubhouse房间“马上人——大学沙龙第122期后续对话”,继续开放与主讲人的讨论。
请关注大学沙龙Clubhouse账号@UniversityForum。
■讲座内容
中国政治大一统的治理和社会契约传统从何而来?由这个传统内生的政治文化为何与其它文明,尤其是与欧洲文明如此大相径庭?这是所有长期思考和研究中国问题的人都极感兴趣的问题。在中国和欧洲近年对上古时代的考古成就启发下,罗小朋将对这个问题给出一种新的解读。报告讨论的另一主题,是总结当下各种新的中国叙事的不同框架,从而解释主讲人为什么选择用主体间性,或关系机制(relational mechanism,Chales Tilly)的框架来建构新的中国叙事。
■演讲嘉宾
主讲人:罗小朋
■ 经济学家,明尼苏达大学经济学博士,牛津大学访问学者,哈佛费正清中心联系研究员。曾任中国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理事,发展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参与过中国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政策设计,长期研究中国的中央和地方关系问题。
评议人:洪朝辉
■ 美国纽约福坦莫大学(Fordham University)历史学终身教授。他的研究重点是经济史、体制转型、宗教与社会的空间研究。他的英文代表作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代价:权力、资本与权利贫困》。
主持人:汪悦进
■ 哈佛大学艺术史与建筑史系洛克菲勒亚洲艺术史专席终身教授,并任教于哈佛戏剧舞蹈多媒系、中亚系。曾获美国(Guggenheim)学术成就奖、美国专业学会(American Council of Learned Societies)所颁赖斯康姆(Charles A. Ryskamp)奖, 及哈佛大学教学奖。专著《塑造法华经:中国中古佛教视觉文化》获2006年度日本坂本日深学术赏。2018年创立哈佛大学中国艺术实验室(Harvard CAMLab),研发艺术思维模式、艺术智能及文化遗产的深度多媒体验。
报名本次讲座,
请长按识别二维码
使用Zoom参与沙龙,向嘉宾提问。
大学沙龙YouTube账号同步直播。
权责声明:
● 嘉宾言论不代表大学沙龙观点和立场。
● 讲座音频、视频、文字等资料版权归大学沙龙所有。未经许可任何个人、媒体不得编辑、传播。
● 媒体合作请联系universityforum1709@gmail.com
|
抗疫周年之际的思考
■ 时间与报名信息
美东时间:2月27日 周六 8:00 pm
北京时间:2月28日 周日 9:00 am
zoom报名链接
使用Zoom参与沙龙,向嘉宾提问。大学沙龙YouTube账号同步直播。
讲座内容
本期讲座由中美健康峰会与大学沙龙联合主办。
虽然疫苗已经上市,但“百年未遇”的新冠疫情给世界各国人民生命健康、经济社会运行所造成的巨大损失和挑战还没有终结,而且人类必须做好应对下一个新发传染病的准备。中国作为应对新冠疫情最早、行动最迅速果断、成绩最为显著的国家,可以为全球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后提供哪些有启发和借鉴意义的经验和教训?长期深度参与中国和国际公共政策学术研究和建言献策工作的北京协和医学院刘远立教授和清华大学薛澜教授将从政策和治理层面跟大家分享在抗疫周年之际的总结和探讨。
■
演讲嘉宾
主讲人:刘远立
国务院参事,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卫生健康管理政策学院执行院长,卫生政策与管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13-2020年担任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创始院长,1993-2013年在哈佛大学工作20年,历任博士后研究员、全球健康系助理教授、高级讲师以及非典后成立的哈佛公卫学院“中国行动计划”(China
Initiative)创始主任,并于2011年创立中美健康峰会。目前主要社会兼职包括:国务院深化医改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协会会长,欧美同学会留美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1993年以来,深入参与了中国卫生健康领域一系列重大政策研究与战略咨询。他担任过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顾问委员会委员,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以及世界500强企业的战略顾问。
评议人:薛澜
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兼苏世民书院院长、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院长。研究领域包括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科技创新政策、危机管理及全球治理。他还同时兼任国家战略咨询与综合评估特邀委员会委员、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专业委员会主任、美国布鲁金斯学会非常任高级研究员等。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杰出青年基金,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及第二届争先创新奖章等。
主持人:王开元
大学沙龙资深志愿者,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研究员,纽约经济俱乐部成员,肯尼迪总统图书馆基金会董事。曾先后在哥伦比亚大学SIPA、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和法学院访学。
权责声明:
● 嘉宾言论不代表大学沙龙观点和立场。
● 讲座音频、视频、文字等资料版权归大学沙龙所有。未经许可任何个人、媒体不得编辑、传播。
● 媒体合作请联系universityforum1709@gmail.com
关于我们:
大学沙龙是由几名来自中国的哈佛大学访问学者发起的小型主题沙龙。立足哈佛,思考中国与世界。沙龙追求真知,秉持兼容并包,独立开放的精神。
|
||||||||
|
大学沙龙|中国环境的问题和出路
图片来源:《塑料王国》剧照
■时间与报名信息 美东时间:2月20日 周六 20:00 北京时间:2月21日 周日 9:00 点击阅读原文或扫描文末二维码报名(请尽量填写学校邮箱) ■讲座内容 全人类正面临着生物多样性危机、气候危机与公共健康危机。北京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秘书长周晋峰博士将主讲中国环境的问题和出路相关议题。他将通过40多个生动鲜活的案例来分析中国环境存在的重大问题、面临的严峻挑战,探索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并就中美两国在环境议题上应如何开展合作提出建议。 ■演讲嘉宾 主讲人:周晋峰 ■ 北京大学化学博士,美国普渡大学博士后。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秘书长,北京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 长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可持续发展。创建了基于公众参与的“中华保护地”社区自然保护地体系,并在过去五年中支持了数百个中国草根环境组织和数以万计的环保行动者。编著有《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蓝皮书(2019-2020)》《环境公益诉讼案例选编-2018年卷》等。 评议人:刘华杰 ■ 哲学博士,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物学文化研究者。《中华读书报》2019年度学者,湛庐2021年度思想引领者。主要作品有《浑沌语义与哲学》《分形艺术》《一点二阶立场》《中国类科学》《看得见的风景》《博物学文化与编史》《檀岛花事》《从博物的观点看》《青山草木》《勐海植物记》《西方博物学文化》(主编)等。 主持人:李迪华 ■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副教授,负责人(代理院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景观学与美丽中国建设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城市生态学与景观设计学规划研究和教学,在区域生态规划、自然与文化遗产和景观社会学等领域完成了大量研究,发表论文与专著80多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5项,发明专利1项;他的“‘与人为敌’的人居环境”一席演讲腾讯播放量超过1000万次。Landscape Architecture Frontiers副主编。 报名本次讲座, 请长按识别二维码 使用Zoom参与沙龙,向嘉宾提问。 大学沙龙YouTube账号同步直播。 权责声明: ● 嘉宾言论不代表大学沙龙观点和立场。 ● 讲座音频、视频、文字等资料版权归大学沙龙所有。未经许可任何个人、媒体不得编辑、传播。 ● 媒体合作请联系universityforum1709@gmail.com大学沙龙(原哈佛沙龙)第120期 |
大学沙龙|为学与为人——傅高义教授追思会
第119期 |
■时间与报名信息
美东时间:1月9日 周六 8:00 pm
北京时间:1月10日 周日 9:00 am
点击阅读原文或扫描文末二维码报名(请尽量填写学校邮箱)
■讲座内容
东亚研究泰斗,哈佛大学“日本先生”、“中国先生”傅高义教授于美国时间2020年12月20日逝世,享年90岁。大学沙龙与中美印象网联合邀请到傅高义教授的夫人艾秀慈(Charlotte Ikels)教授及十余位来自美国、日本、中国的知识名人,一起缅怀傅高义教授的为学与为人,追思他为学术圈、政策圈留下的珍贵遗产。
■特别出席
艾秀慈(Charlotte Ikels)教授,傅高义教授的夫人,将在追思会的最后致辞。
■演讲嘉宾(按中文名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列并顺序发言)
戴慧思 Deborah Davis
■ 耶鲁大学社会学荣休教授,大学沙龙董事。曾任耶鲁大学全球化研究中心学术项目主任、社会学系主席、东亚理事会主席和女教师论坛联合主席。自2016年以来,她一直是上海复旦大学的杰出客座教授和清华大学施瓦茨曼学院教授。她目前担任《中国季刊》和《中国评论》的编辑委员会成员,并担任香港中文大学大学服务中心图书馆顾问委员会主席。
高原明生 AKIO TAKAHARA
■ 东京大学法律与政治学研究生院和公共政策研究生院的当代中国政治学教授。他于1988年从萨塞克斯大学(Sussex University)获得博士学位,后来在香港日本总领事馆,日本驻北京大使馆,哈佛大学,北京大学和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学院担任访问学者数年。他曾担任日本亚洲研究协会会长,以及新日中友好二十一世纪委员会秘书长。他的著作有《中国工资政策政治》和《当代日中关系》(合著)。
甘琦
■ 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社长,负责主持傅高义《邓小平时代》《中国和日本》全球中文版出版及出版代理工作。北京大学历史学士,美国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eattle) 国际研究硕士,北京万圣书园联合创办人,历任香港Tom出版集团出版总监,英国Verso出版社纽约分社社长。
胡晓江
■ 哈佛大学社会学博士,师从傅高义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博导。主要研究领域有医学社会学、卫生政策、关于疫苗的社会学研究,曾在《中国研究》《柳叶刀》《疫苗》等刊物上发表论文。
陆伯彬 Robert S. Ross
■ 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现任波士顿学院政治学教授,同时也是美国国会中美关系工作组学术顾问组的一员。研究兴趣包括中美关系,中国外交政策,中国谈判行为,中国安全与防务政策。
李春利
■ 日本爱知大学国际中国学研究中心主任,爱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联合培养博士课程博士生导师,东京大学经济学博士。英国QS大学排名榜评审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海外评委。正在主编爱知大学国际中国学研究中心丛书系列第1册《傅高义讲演录—永远的邻居:从日中历史中探索亚洲的未来》(傅高义/著,李春利/编,日文版),该书将由日本ARM出版社2021年3月出版发行。
宋怡明 Michael A. Szonyi
哈佛大学东亚语言文明系中国历史学教授,费正清研究中心主任。大学沙龙董事会主席。他擅于利用历史人类学和田野调查方法研究中国东南地区的社会史,目前正致力研究明朝军户的历史。宋怡明教授早年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其后在英国牛津大学攻读博士。他曾先后到台湾大学以及厦门大学访学。
苏琪(益尾知佐子)
东京大学博士,现为九州大学(日本福冈市)比较社会文化研究院副教授,中文名叫苏琪。傅高义著《中国和日本》《邓小平时代》的日文版译者。2004-2007年曾担任傅教授的研究助手,2014-2015年间应傅教授的邀请,再任哈佛燕京学社共同研究学者。上学时候益尾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进修过两次。她的主要著书包括:《中国的行动原理》(2019年,中公新书,专著);《中国政治外交的转折点》(2010年,东京大学出版社,专著);《中国外交史》(2017年,东京大学出版社,合著)。
盛平
中国现代史学者,胡耀邦史料信息网总编辑,电子期刊《耀邦研究》主编。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史。出版有《胡耀邦思想年谱》(上下卷)、《胡耀邦年谱资料长编》(上下卷)、《各国公务员制度》《西方文官系统》《各国政府制度》等著作。澳洲国立大学、日本庆应大学、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访问学者,与傅高义教授共同研究胡耀邦生平历史。
吴怀中
■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法学博士,中国亚太学会常务理事、中华日本学会常务理事。1991年毕业于(北京)国际关系学院,获得文学学士。1994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获得文学硕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日本)名古屋大学,获得法学博士学位。2005年至今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工作。
吴心伯
■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外交部第四届外交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复旦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亚洲太平洋学会副会长,中华美国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上海美国学会副会长,上海市美国问题研究所所长。
于铁军
■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东亚国际关系、国际政治理论、国际政治思想史和国际安全。
周志兴
■ 曾任中央文献研究室刘少奇研究组助理研究员,中央文献出版社副社长。1996—2003年任职凤凰卫视。创办《凤凰周刊》杂志,任社长。参与创办凤凰网,任总裁。2003年创办《财经文摘》杂志、《领导者》杂志、共识网、 钝角网等媒体品牌,2017年创办美中新视角基金会,2018年创办西太湖全球公司发展论坛,2020年创办南翔书苑。
■嘉宾发言主持人
王开元
■ 大学沙龙资深志愿者,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研究员,纽约经济俱乐部成员,肯尼迪总统图书馆基金会董事。曾先后在哥伦比亚大学SIPA、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和法学院访学。
■观众提问主持人
刘亚伟
■ 中美印象网站主编,美国外交学会会员,亚特兰大中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埃默里大学政治学系兼职教授。1996年获埃默里大学美国外交史博士学位,1998年进入卡特中心工作,2008年出任中国项目主任。中美印象网站(cn3.uscnpm.org)创办于2014年9月,是全球唯一专门关注中美关系的中文网站。
■相关阅读
周志兴:傅高义走了!中美关系学者中少一巨擘,他智慧的声音长留
报名本次讲座,
请长按识别二维码
使用Zoom参与沙龙,向嘉宾提问。
大学沙龙YouTube账号同步直播。
权责声明:
● 嘉宾言论不代表大学沙龙观点和立场。
● 讲座音频、视频、文字等资料版权归大学沙龙所有。未经许可任何个人、媒体不得编辑、传播。
● 媒体合作请联系universityforum1709@gmail.com
扫描关注公号

大学沙龙|解读2020大选诉讼
第118期 |
■时间与报名信息
美东时间:12月12日 周六 8:00 pm
北京时间:12月13日 周日 9:00 am
点击阅读原文或扫描文末二维码报名(请尽量填写学校邮箱)
■讲座内容
大选结束后,川普总统阵营在几个争夺州提起50余起诉讼,期望通过法院判决推翻选举结果,迫使共和党控制的州议会指定选举人。本期讲座介绍几个关键判决,分析为什么这种策略会失败;今年大选的诉讼为什么跟2000年大选布什诉戈尔案不同;川普总统阵营的律师为什么在法庭上否认舞弊案,这些诉讼存在哪些共同缺陷;州议会、州县选举官员和法院,如何按照《宪法》行使各自的职权。
■演讲嘉宾
主讲人:刘宗坤
■ 哲学博士、法学博士,德克萨斯及伊利诺伊州执业律师,著有《原罪与正义》,译有《政治的概念》等。
评议人:满运龙
■ 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实务教授、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兼职教授。美国历史学博士(Ph.D.)、法律博士(J.D.)、美国注册律师。曾任北京大学历史学教师,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以及多家跨国律师所合伙人律师。著有《美利坚政制之源》。
主持人:翟志勇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清华大学法学博士,哈佛大学东亚法律研究中心访问学者,出版《宪法何以中国》。
报名本次讲座,
请长按识别二维码
使用zoom参与沙龙,可以现场向嘉宾提问。

大学沙龙(原哈佛沙龙)第117期
|
美国契约的破裂与重建
时间与报名信息
美东时间:11月28日 周六 8:00 pm
北京时间:11月28日 周六 9:00 am
zoom报名链接
■讲座内容
直到2020年大选之前,绝大多数中国自由派一直将美国当作“民主灯塔”。迄今为止,美国的社会契约看似基本完好,其实一直存在裂缝。这里所说的“美国契约”,是指美国社会历年形成并通过宪法体现出来的政治自然法则。川普执政期间,民粹主义和政治极化致使美国契约的裂缝进一步扩大。大选之后,美国能否修复已经破裂的社会契约?修复契约,美国需要做什么?华人又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和姿态?这些是本次讲座所要重点讨论的问题。
■演讲嘉宾
主讲人:张千帆
北京大学宪法学教授。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政府学博士,曾任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主要研究宪政原理、比较宪法、中外政治与道德理论,代表作有《西方宪政体系》《宪法学导论》《宪政原理》《宪政中国的命运》《为了人的尊严》《新伦理》《宪政中国——迷途与前路》。
评议人:林垚
耶鲁大学法律博士候选人,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毕业,前高校教师。了解林垚更多近期观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林三土”,推特账号@dikaioslin,播客“催稿拉黑(philosophically procrastinating)”及“时差(in-betweenness)”。
主持人:於兴中
康奈尔大学法学院Anthony W. and Lulu C. Wang中国法讲席教授,杭州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哈佛大学法学硕士、博士。在加入康奈尔大学法学院之前,曾先后在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和法学院任教。研究兴趣包括社会理论和政治理论、法律文化研究、法理学、宪法、比较法和中国法律史。他是《法治与文明秩序》和《法理学前沿》的作者,曾在国内外多种期刊上发表文章。於兴中多年来致力于研究一种以人为本的建立在多元文化基础上的社会理论,并已有成果问世。他曾在美国贝克-麦肯斯律师事务所芝加哥总部供职。
大学沙龙|NGOs(非政府组织)的前世与今生
时间与报名信息 美东时间:11月28日 周六 8:00 pm 北京时间:11月28日 周六 9:00 am zoom报名链接 ■讲座内容 |
第116期 |
Editor's Note
本期讲座由中美印象网站与大学沙龙联合主办,是“美国面面观”系列线上讲座第六期。本系列内容包括美国的政治、社会、外交、民间组织和种族关系等。
■时间与报名信息
美东时间:11月14日 周六 8:00 am
北京时间:11月14日 周六 9:00 pm
点击阅读原文或扫描文末二维码报名(请尽量填写学校邮箱)
■讲座内容
当今世界各国将NGOs视为政府组织和经济组织之外的“第三组织”。NGOs的存在与市民社会(Civil Society)概念息息相关,也被某些学者标签为“冷战的产物”,与政党和宗教组织有着非常明显的差别。绝大多数NGOs通常只关心单一的、超越政治宗教的议题,如环境、动物保护、劳工政策等议题。它们的存在对凝聚社会力量,逐步促进社会进步有重要的贡献。
目前全世界大约有4-5万国际NGOs,其它各类NGOs则有上千万个,仅美国就有超过150万以上的NGOs,经费超过百亿美元。毋庸置疑,NGOs已经成为现代国家不可或缺的一股社会力量,能否发挥NGOs的作用是检验现代国家能否实现良性治理(good governance)的一个重要标志。
■演讲嘉宾
主讲人:虞平
■ 美国华盛顿大学(西雅图)比较法学博士。他曾经于1987-1992年在上海复旦大学法律系任教,还曾任纽约大学法学院亚美法研究所,美国农村发展研究所(Rural Development Institute,现为Landesa),索罗斯基金会开放社会研究院等机构的资深研究员,人权组织法律顾问, 2013-14年担任美国律师协会(American Bar Association)驻中国办事处主任。虞平博士有丰富的NGO经验。
评议人:黄浩明
■ 深圳国际公益学院教授,副院长;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社会组织促进会副会长。获天津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兼职研究员、爱德基金会理事、北京市蓝图公益基金会理事、北京市思诚社区公益基金会副理事长,北京市慈善协会副会长。曾任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副秘书长,秘书长,副理事长,理事长兼法人。37余年从事社会组织培育和发展研究,社会组织国际交流,研究公益组织与企业合作规律,推动中国社会组织走出去战略的研究和实践。专著有《社会组织走出去》《非营利组织战略管理》,主编《民间组织操作指南》《跨国公司与公益事业》《中外民间组织交流与合作》《国际民间组织合作实务和管理》。
主持人:杨鹏
■ 学者,哈佛大学亚洲中心访问研究员(2014-2016)。杨鹏曾参与创办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及深圳壹基金并担任秘书长,出版过介绍阿拉善SEE生态协组织规范生成的《为公益而共和》一书。杨鹏先生现从事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出版过《成为上帝》《东亚新文化的兴起》《老子详解:老子执政学研究》《上帝在中国源流考》《DAO DE JING》(《道德经》英译本,2016年美国出版)《杨鹏解读<道德经>》《道德经汉英对照》八本专著。杨鹏先生与朋友联合创办北京掌上国学院,推出《道德经》《论语》《尚书》等十一门课程。
报名本次讲座,
请长按识别二维码
使用zoom参与沙龙,可以现场向嘉宾提问。
权责声明:
● 嘉宾言论不代表大学沙龙观点和立场。
● 讲座音频、视频、文字等资料版权归大学沙龙所有。未经许可任何个人、媒体不得编辑、传播。
● 媒体合作请联系universityforum1709@gmail.com

大学沙龙|包刚升主讲:2020美国大选的政治分析
第114期 |
Editor's Note
本期讲座由中美印象网站与大学沙龙联合主办。这是10月的“美国面面观”系列线上讲座第四期,本系列内容包括美国的政治、社会、外交、民间组织和种族关系等。
■时间与报名信息
美东时间:10月30日 周五 9:00 pm
北京时间:10月31日 周六 9:00 am
点击阅读原文或扫描文末二维码报名(请尽量填写学校邮箱)
■讲座内容
2020年11月3日,这场被特朗普总统称为“有史以来最重要的美国总统选举”的大戏即将上演。到底谁将赢得2020美国总统大选?决定大选结果的制度规则是怎样的?民主党与共和党有着怎样的政策分歧?这些政策分歧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政治格局与社会变迁?美国众多民调机构是否会再次上演一场选举预测的乌龙事件?特朗普与拜登风格迥异的个人因素又将如何影响选民投票?我们究竟应该如何正确研判选情?
大学沙龙邀请到2019年度哈佛大学访问学者、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包刚升老师来一一解读这些问题。本场讲座是美国大选系列的第三场,将更加注重对于2020大选的政治科学分析。
■演讲嘉宾
主讲人:包刚升
■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政治学系副教授,北京大学博士,哈佛大学访问学者。著有《民主崩溃的政治学》《民主的逻辑》等,作品曾获评“《新京报》2014年年度社科书”、“《纽约时报》国际中文网2014年19本中文好书”等,曾获评“《经济观察报》2018年年度致敬作者”,系得到APP“政治学通识30讲”主讲人。《民主崩溃的政治学》将由英国罗特里奇(Routledge)出版社出版全球英文版。
评议人:刘亚伟
■ 中美印象网站主编,美国外交学会会员,亚特兰大中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埃默里大学政治学系兼职教授。1982年在西安外国语学院获得学士学位,1989年在夏威夷大学获得美国历史硕士学位,1996年在埃默里大学获得美国外交史博士学位。1998年进入卡特中心工作,2008年出任中国项目主任。中美印象网站(cn3.uscnpm.org) 创办于2014年9月,是全球唯一专门关注中美关系的中文网站。
主持人:罗小朋
■ 经济学家,哈佛费正清中心联系研究员。明尼苏达大学经济学博士,牛津大学访问学者。曾任中国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理事,发展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
报名本次讲座,
请长按识别二维码
使用zoom参与沙龙,可以现场向嘉宾提问。
权责声明:
● 嘉宾言论不代表大学沙龙观点和立场。
● 讲座音频、视频、文字等资料版权归大学沙龙所有。未经许可任何个人、媒体不得编辑、传播。
● 媒体合作请联系universityforum1709@gmail.com
扫描关注公号

XXXXXXXXXX
大学沙龙|美国黑人历史:从奴隶到BLM
图片来源:Financial Times 2020.6
第111期
Editor's Note
本期讲座由中美印象网站与大学沙龙联合主办。这是中美印象10月推出的“美国面面观”系列线上中文讲座第一期,本系列内容包括美国的政治、社会、外交、民间组织和种族关系等。
■时间与报名信息
美东时间:10月10日 周六 9:00 am
北京时间:10月10日 周六 9:00 pm
点击阅读原文或扫描文末二维码报名(请尽量填写学校邮箱)
■讲座内容
1619年第一批黑奴被卖给英属佛吉尼亚殖民地;1863年,林肯总统废除美国奴隶制;1965年国会通过《民权法案》。进入21世纪,针对黑人的暴力事件在美国屡见不鲜。2020年5月25日,一名叫弗洛伊德的黑人因被人电话举报在杂货店使用20美元假钞,在明尼艾珀利斯市被逮捕他的一个白人警察压在膝盖下8分钟窒息而死,引发席卷全国的“黑人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的运动。“美国黑人历史:从奴隶到BLM”将讲述美国黑人过去争取公民权的奋斗,以及今天对平等和公正的诉求。主讲和评议嘉宾还会分析美国当下如火如荼的社会运动对美国政治发展的巨大影响。
■演讲嘉宾
主讲人:子皮
■ 毕业于北大物理系,巴黎大学博士。现居美国,职业金融量化分析。近年开始写字,作品发表于多家电子平台,《青年作家》《文综》及其它丛书。曾获法拉盛海外华语诗歌节奖。
评议人:姬虹
■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在香港大学、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和波士顿大学做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美国移民政策、种族关系和美国南方历史与现状等。著有《美国新移民研究》,主编《当代美国社会》《美国新华侨华人与中国发展》,发表《美国外来移民对城市的影响》《美国人口种族构成的变化及其影响》等数十篇论文。
主持人:刘亚伟
■ 中美印象网站主编,美国外交学会会员,亚特兰大中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埃默里大学政治学系兼职教授。1982年在西安外国语学院获得学士学位,1989年获夏威夷大学美国历史硕士学位,1996年获埃默里大学美国外交史博士学位。1998年进入卡特中心工作,2008年出任中国项目主任。中美印象网站(cn3.uscnpm.org)创办于2014年9月,是全球唯一专门关注中美关系的中文网站。
报名本次讲座,
请长按识别二维码
大學沙龍|「後安倍時代」的日本走向何方?——中美對峙形勢下菅義偉的選擇
图片来源:Financial Times 2020.6
第111期 |
Editor's Note
本期讲座由中美印象网站与大学沙龙联合主办。这是中美印象10月推出的“美国面面观”系列线上中文讲座第一期,本系列内容包括美国的政治、社会、外交、民间组织和种族关系等。
■时间与报名信息
美东时间:10月10日 周六 9:00 am
北京时间:10月10日 周六 9:00 pm
点击阅读原文或扫描文末二维码报名(请尽量填写学校邮箱)
■讲座内容
1619年第一批黑奴被卖给英属佛吉尼亚殖民地;1863年,林肯总统废除美国奴隶制;1965年国会通过《民权法案》。进入21世纪,针对黑人的暴力事件在美国屡见不鲜。2020年5月25日,一名叫弗洛伊德的黑人因被人电话举报在杂货店使用20美元假钞,在明尼艾珀利斯市被逮捕他的一个白人警察压在膝盖下8分钟窒息而死,引发席卷全国的“黑人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的运动。“美国黑人历史:从奴隶到BLM”将讲述美国黑人过去争取公民权的奋斗,以及今天对平等和公正的诉求。主讲和评议嘉宾还会分析美国当下如火如荼的社会运动对美国政治发展的巨大影响。
■演讲嘉宾
主讲人:子皮
■ 毕业于北大物理系,巴黎大学博士。现居美国,职业金融量化分析。近年开始写字,作品发表于多家电子平台,《青年作家》《文综》及其它丛书。曾获法拉盛海外华语诗歌节奖。
评议人:姬虹
■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在香港大学、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和波士顿大学做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美国移民政策、种族关系和美国南方历史与现状等。著有《美国新移民研究》,主编《当代美国社会》《美国新华侨华人与中国发展》,发表《美国外来移民对城市的影响》《美国人口种族构成的变化及其影响》等数十篇论文。
主持人:刘亚伟
■ 中美印象网站主编,美国外交学会会员,亚特兰大中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埃默里大学政治学系兼职教授。1982年在西安外国语学院获得学士学位,1989年获夏威夷大学美国历史硕士学位,1996年获埃默里大学美国外交史博士学位。1998年进入卡特中心工作,2008年出任中国项目主任。中美印象网站(cn3.uscnpm.org)创办于2014年9月,是全球唯一专门关注中美关系的中文网站。
报名本次讲座,
请长按识别二维码
第110期
■時間及報名信息
美東時間:10月3日 週六 9:00 am
北京時間:10月3日 週六 9:00 pm
點擊閱讀原文或掃描文末二維碼報名(請盡量填寫學校郵箱)
■講座內容
當世界兩大强國美國與中國之間的對峙態勢愈演愈烈之際,世界第三大經濟體日本結束了首相任期史上最長的「安倍時代」。曾被講者稱爲「右翼指數」最高的安倍晉三,在外交上不僅鞏固了美日同盟,同時又能使中日關係重回軌道,究竟安倍是如何做到的?其外交戰略有何特徵?如今「中美新冷戰」呼之欲出,揚言堅持「安倍路線」的菅義偉新政府,在内政與外交上將帶領日本走向何方?
■演讲嘉宾
主講人:林泉忠
■ 武漢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教授、武大日本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東京大學法學博士,歷任台灣中央研究院副研究員、日本國立琉球大學準教授、哈佛大學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台灣大學歷史系兼任副教授、北京大學歷史系訪問學者、香港亞太研究中心研究員。研究範圍渉及東亞區域國際關係,包括中日與日台關係、兩岸三地關係、琉球研究、東海南海研究、國民整合、民族主義、族群政治、文化認同。專著有《中日國力消長與東亞秩序重構》(2020)、《「邊陲東亞」之認同政治:沖繩、台灣、香港》(2005)、《誰是中國人:透視台灣人與香港人的身份認同》(2017)、《當「崛起」中國遇上「太陽傘」:透視兩岸三地新關係》(2019);主編及合著《21世紀視野下的琉球研究》(2017)、《多元視野下的釣魚台新論》(2020);发表學術論文四十餘篇。
評議人:益尾知佐子
■ 九州大學(日本福岡市)比較文化研究院副教授。東京大學博士。曾擔任哈佛燕京學社共同研究學者(和傅高義教授合作,2014-15年)。2001-02年和1996-97年,在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進修,研究東亞國際政治以及中國對外政策。主要专著有《中國的行動原理》(2019)、《中國政治外交的轉折點》(2010);合著《中國外交史》(2017)、《中國的世界戰略》(2011)。她也是傅高義《中國和日本》《鄧小平時代》的日文版譯者。中國的老朋友們習慣叫她「蘇琪」。
主持人:趙全勝
■ 美國美利堅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兼亞洲研究理事會主席。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博士,長期兼任哈佛大學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研究員。研究領域為比較政治學和國際關係,側重亞太地區。英文專著有Interpreting Chinese Foreign Policy 和 Japanese Policymaking。中文專著有《大國政治與外交》《解讀中國外交政策》《日本政治背後的政治》;另出版多本中英文編著,包括《日本外交政策研究與中日關係》(2015)。他有關日本外交的論文獲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學刊》頒發的 「隅谷三喜男日本研究最佳論文」一等獎。
報名本次講座,
請長按識別此碼
大学沙龙|中国《劳动合同法》的经济后果
第110期 |
■時間及報名信息
美東時間:10月3日 週六 9:00 am
北京時間:10月3日 週六 9:00 pm
點擊閱讀原文或掃描文末二維碼報名(請盡量填寫學校郵箱)
■講座內容
當世界兩大强國美國與中國之間的對峙態勢愈演愈烈之際,世界第三大經濟體日本結束了首相任期史上最長的「安倍時代」。曾被講者稱爲「右翼指數」最高的安倍晉三,在外交上不僅鞏固了美日同盟,同時又能使中日關係重回軌道,究竟安倍是如何做到的?其外交戰略有何特徵?如今「中美新冷戰」呼之欲出,揚言堅持「安倍路線」的菅義偉新政府,在内政與外交上將帶領日本走向何方?
■演讲嘉宾
主講人:林泉忠
■ 武漢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教授、武大日本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東京大學法學博士,歷任台灣中央研究院副研究員、日本國立琉球大學準教授、哈佛大學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台灣大學歷史系兼任副教授、北京大學歷史系訪問學者、香港亞太研究中心研究員。研究範圍渉及東亞區域國際關係,包括中日與日台關係、兩岸三地關係、琉球研究、東海南海研究、國民整合、民族主義、族群政治、文化認同。專著有《中日國力消長與東亞秩序重構》(2020)、《「邊陲東亞」之認同政治:沖繩、台灣、香港》(2005)、《誰是中國人:透視台灣人與香港人的身份認同》(2017)、《當「崛起」中國遇上「太陽傘」:透視兩岸三地新關係》(2019);主編及合著《21世紀視野下的琉球研究》(2017)、《多元視野下的釣魚台新論》(2020);发表學術論文四十餘篇。
評議人:益尾知佐子
■ 九州大學(日本福岡市)比較文化研究院副教授。東京大學博士。曾擔任哈佛燕京學社共同研究學者(和傅高義教授合作,2014-15年)。2001-02年和1996-97年,在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進修,研究東亞國際政治以及中國對外政策。主要专著有《中國的行動原理》(2019)、《中國政治外交的轉折點》(2010);合著《中國外交史》(2017)、《中國的世界戰略》(2011)。她也是傅高義《中國和日本》《鄧小平時代》的日文版譯者。中國的老朋友們習慣叫她「蘇琪」。
主持人:趙全勝
■ 美國美利堅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兼亞洲研究理事會主席。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博士,長期兼任哈佛大學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研究員。研究領域為比較政治學和國際關係,側重亞太地區。英文專著有Interpreting Chinese Foreign Policy 和 Japanese Policymaking。中文專著有《大國政治與外交》《解讀中國外交政策》《日本政治背後的政治》;另出版多本中英文編著,包括《日本外交政策研究與中日關係》(2015)。他有關日本外交的論文獲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學刊》頒發的 「隅谷三喜男日本研究最佳論文」一等獎。
報名本次講座,
請長按識別此碼
中国《劳动合同法》的经济后果
大学沙龙(原哈佛沙龙) 第108期讲座
时间及报名信息
美东时间:9月13日 周日 9:00 am
美西时间:9月13日 周日 6:00 am
北京时间:9月13日 周日 9:00 pm
请点击阅读原文或扫描文末二维码报名(请尽量填写学校邮箱)
讲座介绍
2008年出台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加重了雇主的法律责任,强化了对于劳动者的保护力度,改变了企业的用工成本和契约选择,在立法前后都曾引起了巨大的争论。如今12年过去了,《劳动合同法》在微观结构层面带来的变化对企业的生产效率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又进一步如何作用于宏观经济?在本期讲座中,李井奎教授将着眼于《劳动合同法》与企业的生产效率之间的因果关系,基于企业边界理论研究,分析《劳动合同法》所带来的经济后果。
01
主讲人
李井奎 浙江财经大学经济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科斯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哈佛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法律经济学和经济思想史。李教授关于《劳动合同法》经济后果的研究结果曾受到财政部前部长楼继伟的肯定性批示。他主持翻译了《科斯文集》第一卷《科斯论法律经济学》。此外,他还致力于凯恩斯经济思想的研究和译介,其中《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文集》(全十一卷)即将由复旦大学出版社陆续出版。
02
评议人
王 宁 美国科斯研究所(The Ronald Coase Institute) 高级研究员,《人与经济》期刊(Man and the Economy)执行主编。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后获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曾执教于芝加哥大学和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并长期担任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科斯(Ronald Coase)教授的研究助理。2012年与科斯合著《How China Became Capitalist》。该书至今已翻译成9种语言,中文版《变革中国:市场经济的中国之路》由中信出版社于2013年1月发行。王宁先生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国经济转型和新制度经济学。
03
主持人
王 音 3M公司资深法律顾问,在3M等世界500强企业担任法务和管理工作多年,早年并在英、美律师行任职。持中国律师资格和美国纽约州律师执照。哈佛法学院访问学者(2019-2020)
报名请扫描此二维码
一 The End 一


(已迁号)大学沙龙|台湾的政治发展:三十年的观察与思考

台湾的政治发展:
三十年的观察与思考
这是大学沙龙(原哈佛沙龙)第107期讲座
*大学沙龙已迁至新号,请各位在文末扫码关注新公众号,谢谢!
时间及报名信息
美东时间:8月29日 周六 9:00 am
法国时间:8月29日 周六 3:00 pm
北京时间:8月29日 周六 9:00 pm
请点击阅读原文或扫描文末二维码报名(请尽量填写学校邮箱)
讲座介绍
台湾的政治发展是战后东亚政治发展、世界民主政治发展中一个重要的案例,也是华人世界追求政治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成功的原因、经验以及面临的种种问题,不仅具有学术上研究上的宝贵价值,也是当下台湾内部的政治发展、两岸关系乃至东亚的国际关系演变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国际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两岸关系前途不明,张伦教授在欧洲进行学术研究教学、跟踪台湾演变近三十年,他将就本期话题分享其深度的观察与思考。
01
主讲人
张伦,法国CY 赛尔奇 – 巴黎大学教授,Agora 研究所研究员,巴黎人文社会科学之家“全球研究院”教授,法国国家开发署学术委员会委员,哈佛大学访问学者。中文思想与学术网站:“中国:历史与未来” 主编。研究兴趣主要在中国的现代性、转型、地缘政治,知识分子等问题。有学术著作与文章数种,亦曾在中文与国际媒体上撰有上百篇各种中西文文章。
02
评议人
刘亚伟,美国卡特中心中国项目主任,美国外交学会会员,亚特兰大中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埃默里大学政治学系的兼职教授。1998年进入卡特中心工作,2008年出任中国项目主任。
03
主持人
包刚升,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2019-2020学年哈佛大学访问学者。
报名请扫描此二维码

一 The End 一
三十年的观察与思考
*大学沙龙已迁至新号,请各位在文末扫码关注新公众号,谢谢!
大学沙龙(原哈佛沙龙)第106期|美国及世界各国新冠疫情走向和应对策略
- 美东时间:8月8日 周六 8:00 - 10:30 pm
- 美西时间:8月8日 周六 5:00 - 7:30 pm
- 北京时间:8月9日 周日 8:00 - 10:30 am
- 请点击阅读原文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哈佛大学同学请填写学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