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楊安澤競選美國總統初期常到波士頓。(檔案照片,周菊子攝) |
美國大選落幕,拜登(Joe
Bide)成為美國候任總統後,挑了2名競爭對手進白宮團隊,加州參議員Kamala
Harris做副總統, 印第安那州South
Bend市長Pete
Buttigieg當交通部部長。也是拜登競爭對手之一的楊安澤,一度傳說會被徵召入閣,擔任商務部部長,12月23日卻向紐約市競選財務委員會遞交了文件,列入2021紐約市長參選人名單,和已展開角逐波士頓市長行程的吳弭(Michelle
Wu)有如遙相呼應。
由於紐約市市長的初選日訂在6月22日,距今僅半年之久,據說有將近40人已宣佈參選,其中還有幾人來自科技界,楊安澤跳進的是一場已頗擁擠的選戰。
一名接近楊安澤的人說,遞交財務文件,只是一個手續,不代表楊安澤一定會參選,他們還沒做最後決定,但楊安則認真在考慮,這麼做是必要的。
支持現在就教育改革(Education
Reform Now Advocacy)這支持特許學校教育的團體,本週做了一項民調,顯示楊安澤還未遞交文件時,就已是下一任紐約市長熱門候選人,支持率17%,比人們視為熱門人選,曾任紐約州參議員,現任Brooklyn
borough董事長,以募款259萬元的Eric
Adams還高1%。
楊安澤以前從未參政。在參選美國總統時,他的支持率超過紐約現任市長白思豪(Bill
de Balsio)。白思豪在任期限制下,2021年必須卸任。
楊安澤提出的所有年滿18歲以上美國人,每月一千元基本收入政策,使他頗受矚目,但他並未爭取到足夠的選民支持,2020年二月在新罕布夏(NH)州的初選之後,他就退出了選戰,轉而支持拜登。
楊安澤住在紐約市,不過最近暫時遷至喬治亞州,為該州的兩名民主黨候選人角逐州參議員席位的第二次投票助選。
全美各地華裔參政人數漸多,但市長級別的人數仍然不多。在維基百科上有2017年辭世的舊金山市事長李孟賢,曾任加州奧克蘭市長的關麗珍,曾任加州洛杉磯郡鑽石吧市市長的張文彬,新當選的加州東谷市市長尤煜琳,在新英格蘭地區有曾任麻州費奇堡市(Fitchburg)市長的黃素芬,即將於2021年卸任的羅德島州克蘭斯頓市市長馮偉傑(Allan
Fung)。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