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星期六, 4月 13, 2013

ACMES邀得逾百名醫生學者交流常見病醫治新法


美中醫學交流學會(ACMES)日前在哈佛大學醫學院達娜法伯(Dana Farber)癌症研究中心舉辦春季醫學講座,邀得8 名各領域專家講者,從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疼痛管理、腫瘤治療,到中國的醫院管理,範圍極廣。百餘名本地醫生及研究員在一整天的會議中,交流熱絡。
            本次會議中,談得最多的是肝臟疾病,早晚共有三場。早上這場,有麻省總醫院肝移植項目主任Raymond Chung指出,肝硬化的主要併發症是肝性腦病,患者存活率最低,但若進行預防復發治療,可改善病情。兩上的兩場,有哈佛醫學院副教授暨貝斯以色列醫學中心肝病研究中心主任劉丹陽,講談慢性丙型肝炎治療方法。他也指出,亞裔多患乙肝,西語裔及美國人多患丙肝。
            中國色彩最重的講談,分別為來自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學腫瘤科胡凱文的綠色療法報告,以及哈佛公衛學院全球健康與人口部中國項目主任劉遠立的中國醫院狀況調查報告。
            胡凱文認為,在治療腫瘤上,西醫講根治,動手術時要深挖腫瘤週邊組織。中醫重姑息,針對核心下手,容許身體上其他有零星癌組織的地方,自動慢慢痊癒,以避免做全身治療可能造成無病痛部份身體也受損傷的情況。
            胡凱文並介紹了以骨水泥成型述氬氦刀冷凍,動脉泵輸入中藥等微創治療法,引起許多人的好奇心。
            劉遠立這天談中國的醫院概況。他指出,42%接受調查的中國醫院院長認為,醫學院畢業生的知識水平越來越差,70%認為臨床技能更差,54%認為工作態度差。另一項研究調查顯示把病人利益放在首位的醫生,只佔40%,有72%的院長不願意子女未來學醫等,都彰顯了醫生與病人之間關係緊張,互不信任,以及整體的醫療體系制度問題。
            其他的講者及講題,有哈佛醫學院副教授暨貝斯以色列醫學中心心血管生理核心部主任Peter M. Kang指出,中國人的平均壽命,已從1960年的33歲,增加到2000年的72歲,美國人則從68歲增加到76歲。新興的心臟衰竭治療方法,包括基因組分析(GWAS),高流量篩選,更換幹細胞,納米技術治療等。
            當天出席會議的講者,還包括重病監護專家劉沛昌、健康聯合醫院醫學教育主任Edison Wong、哈佛醫學院布魯根婦女醫院糖尿病專家Margo Hudson和小兒科醫師Keyi Jiang、哈佛醫學院波士頓兒童醫院臨床檢驗科主任基因學專家吳柏林等人。
            美中醫學交流學會會長孔學君表示,每次會議都有很多熱心人士幫忙,才讓醫生、研究人員們,在一整日的會議中既學習到實用的知識,還結交了許多同行朋友。查詢該會詳情可上網www.acmes.net

圖片說明:

            美中醫學交流學會(ACMES)常見病會議講者與工作人員合影。(圖由美中醫學交流學會提供)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