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頓市長吳弭和統計活動負責人一起踏進華盛頓街。 (周菊子攝) |
包括急救服務局(EMS)局長James Hooley,房屋長Sheila Dillon,警察局局長Michael Cox,波士頓市長幕僚長朱為婷,經濟機會及包容長Segun Idowu,波士頓市亞裔聯絡員黃楚嵐等,多名波士頓市府首長及工作人員,波士頓環球報、電視台、廣播電台媒體,當晚出發數算前,先在市長的5樓辦公室外接待廳會師。
波士頓市長吳弭和1996年就參與這統計活動的急救服務長James Hooley 交換意見。 (周菊子攝) |
一名曾參與這凌晨流浪漢統計行動者表示,去年這沿街巡視活動,進行了約2小時。今年這巡視,在華盛頓街,以及城中區地鐵站外等地,至少見到4名流浪漢。吳弭市長和巡視行動負責人輕聲細語地和他們交談,紀錄資訊。其中一人身體似乎有狀況,波士頓市府立即召了救護車到現場。
當晚的統計結果,波士頓市府將於數個月之後公佈。
波士頓市長吳弭和統計負責人和躺在地鐵站入口處的流浪漢攀談。 (周菊子攝) |
當晚稍早前還在柯普利廣場費爾蒙酒店舉行了她第8個年度農曆新年慶祝會的吳弭市長表示,波士頓市的這年度流浪漢人口統計,是波士頓市在邁向為每一個人打造城市的路上,評估全市各地住宅需求的另一個機會。這也是波士頓市要得到3800萬元聯邦補助款,必須遵循的美國房住局規定之一。
美國房屋及服務部部長(Secretary
for Housing and Services)的聯邦房住局資深顧問Richard
Cho表示,聯邦房住局要求全美各地市鎮每年1月的某一天晚上,辦理一次某個時間點的流浪漢人口統計。這行動不只是數據,更是從人性角度了解這些人流浪街頭的背後原因,期以最終幫助他們回家,或重新站穩腳步。
波士頓警察局局長Michael Cox (中)也出席支持流浪漢人口統計活動。 (周菊子攝) |
波士頓是作為這「美國之家」計畫的一分子,承諾到2022年底前,安置1100戶人家,並未面對失去房屋危險人士,建造650戶住宅單位。波士頓市做到的比承諾還多,共安置了1161人,並蓋了739戶住宅。
1月30日晚的流浪漢人口統計,還有救護車到場協助。 ( |
波士頓是公共衛生委局局長,以及公共衛生委員員會執行主任Bisola
Okikutu表示,無家可歸是公共健康危機,會嚴重增加健康不良風險。
2022年6月時、波士頓市長吳弭宣佈,在波士頓市做流浪漢人口統計那晚,流浪漢人數減少2.4%,從2021年的1659人,降到2022年的1545人。這是從2020到2021年減少24.7%之後,繼續減少。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