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康家庭護理中心的博士物理治療師黃建甥,昨(廿九)日在中華頤養院講談「預防跌交損傷秘訣」。近百名老人家出席,還有人做筆記。顯然冬天已到,道路濕滑機率大增,預防跌交知識,十分切合需要。
黃建甥指出,人的身體都會隨年齡增長而變化,包括視力、體力、平衡力、骨質、心肺功能及觸覺等,不再如年輕時那麼靈敏、強壯,精神上開始容易情緒低落,常覺週身骨痛,血壓高了,還出現尿頻、脊椎向前彎等症狀。
這些身體狀況都使年紀大的人更容易摔跤。由於人年紀大了以後,骨頭不如年輕時細密,很可能輕輕一摔,就出大毛病,預防摔跤因此成為保健要務。
適度做運動,循序漸進,從每天十到十五分鐘開始,逐漸做到每次不少於十分鐘,每天最少累積運動30分鐘,藉此保持身體的靈活度。黃建甥指出,不需要做劇烈運動,走路,或伸展手腳,都是運動。
黃建甥指出,在視力上的衰退,由於老花、眼乾、流眼水、白內障等狀況,到晚上,更容易看不清路,如果又尿頻,老得上廁所,就更增加摔跤的危險。預防之道是定期做視力檢查,床頭燈要安裝在伸手就可碰到的地方。家中黑暗的角落,也不妨加一盞小燈。
在體力與平衡力上,人年紀大了之後,肌肉開始鬆弛,也更容易疲累。如果出現得扶著牆邊、傢俱才能站穩的跡象,就要找醫生及物理治療師安排個柺杖。如果需要較穩固的支撐力,最好選用有四個腳的拐杖(quad
cane)。家裏的東西,最好都放在腰部的高度,方便取用。平常要穿鞋,不要穿拖鞋或光腳走路。
在骨質上,如果動一動就聽得到自己的骨頭發出仆仆脆聲音,那就是骨質開始疏鬆,變脆,容易裂了。改善的方法是進食鈣片,但要照醫生處方適量食用,才不會矯枉過正。
如果骨質已疏鬆了,跌倒時的危險就更大,一旦跌倒,最好馬上通知醫生,進醫院檢查,免得情況惡化。
血壓可能造成的跌倒危機在於,血壓低的話,從蹲下來的姿勢中站起身來,就會頭暈眼花,血壓高的話,可能會因頭痛導致眼花。血壓高的人中風機率也大,最好定期做檢查。
華康家庭護理中心譚秀婷指出,無論是醫療護理(medicare)或醫療補助(Medicaid)等醫療保險,現在幾乎都鼓勵居家護理。耆英們若覺得身體出現狀況,可經由家庭醫師或醫院醫師來安排物理治療師到府察看。物理治療師將視耆英們的實際需要,建議耆英們使用拐杖,在家中加裝扶手等防摔倒等安全設施。物理治療師的費用一般都已包括在保險之內,購買保健設施的費用,是否也包括在內,就視乎各保險公司所訂條款。
昨日還有一名住在東北大學附近的老人家,特地老遠搭地下鐵,趕到中華頤養院聽講座。她透露自己已摔倒過幾次,恢復得也不夠好。如今冬天已至,她來找人問那兒可買到防濕防滑的鞋子。
圖片說明:
老人家們對如何預防摔倒很感興趣,昨日儘管天氣頗冷,仍出席踴躍。(菊子攝)
華康家庭護理中心開拓亞裔市場,繼聘請譚秀婷(右)出任發展主任之後,又聘請了會講廣東話的物理治療師黃建甥(左)。(菊子攝)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