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英崙玉山科協理事許翠玲(右)與獎者樓宇偉(左)。(周菊子攝) |
這場講座的主講人是中華整合醫學與健康促進協會(CIMPHA)生物(命)能信息醫學專業分會召集人,台灣清華大學畢業,獲有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學位的樓宇偉。
他從谷歌(Google)旗下生命醫學研究所Verily於2016年8月宣佈和GSK藥廠合作,共投資7.1億美元,創辦葛凡尼生物電子公司(Galvani
Bioelectronics),研發可穿戴醫療設備開始說起。
他指出,紐約Feinstein醫學研究院院長Kevin J. Tracey2015年出版的”電子醫療:用電流刺激取代藥物治療發炎與自體免疫的症狀”一書,促使許多醫生思考生物電子醫學,電子針灸,以及頻率醫學的關係。
他以神,氣,精,也就是信息,能量,物質來闡述人會生病的根源,說明人的價值觀源於基因,家族,信仰,經歷,潛意識,個性,文化等,而情緒低落會導致經絡能量流動不暢,引發器官功能失調,各種疾病就開始冒出頭了。
台灣就有甫於2017年10月辭世,在1988年就發明了脈診儀,2002年出版”氣的樂章”,2007和2010依序出版”水的漫舞”,”氣血的旋律”等書的王唯工,從中醫走生物能量醫學這條路。
曾經從事機器人研究的吳清忠,因為自己患病,鑽研中醫後,出版了促進人體自癒機制的三本人體使用手冊,,最近還結合人氣複製和實食經絡,開發健康居家照護體系。
曾是榮民總醫院,蔣經國治療醫師團隊成員的潘念宗,也在以特定方位面對太陽/導引電磁雜訊於地面,與飲食回歸於五行生剋需求,來藉訊息能量共振,讓人體自癒。
曾研究手指識字的前台大校長李嗣涔,也發表了順勢療法論文。認為六識是由人的自我意識掃描量子神經網路或自旋所組成的時空結構而形成。台大醫院在2016年9月核定成立南氏去敏(NAET)諮詢中心。
樓宇偉還例舉許多宗教事跡與著作,指東西方修心傳承共通有三重點,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盤寂靜,稱輪迴確有其事,由古人"隔空傳遞”,他稱之為”下載”的最新中文書籍為老子透過呂尚(呂應鍾)寫,2018年2月出版的”老子不為”,促使人們重新檢視道德經。2017年12月出版的”真相-耶穌:我的自傳”,也是一本”下載”來的書。
樓宇偉最後以預言家凱西的”中國將會是基督教的搖籃”為引,指整合文化趨勢已很清晰。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