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英崙客家鄉親會遠距同慶天穿日。 |
客家會會長宋玉琴會後與鄉親商量後,將於3月13日邀2019年行政院客委會客家終身貢獻獎得主朱真一,以「客家台灣人的血緣(源?)」為主題,再辦一場講座。
紐英崙客家鄉親會會長宋玉琴主持活動。 |
孫儉元坦言,在台灣也有客家朋友,聽過一些客家習俗,但還是第一次聽到「天穿日」。他稱許女媧補天的不忘本,慎終追遠精神,也感謝客家會一直支持經文處。礙於疫情,他到任後,至今還未親見客家鄉親,盼面晤機會早日來到。
孫儉元還敦請客家鄉親經常上經文處的臉書逛逛,在臉書上搜尋Taiwan in Boston就可以找到。
波士頓經文處處長孫儉元致詞。 |
林本炫的演講,從客家源流的常見說法講起,一連舉證了不下10名學者的研究,最終表示,客家緣起迄今仍無定論,學者專家們仍在探討中。
在林本炫的講談中,他例舉的學者及說法,包括:
廣東中山大學教授羅香林在1933年出版的「客家研究導論」中,提出客家人是中原正統漢人,華夏貴冑,為避北方戰亂,五次南遷,落腳廣東、福建、江西的說法,而這說法又源於1808年的徐旭曾「豐湖雜記」,以及清末太史賴際熙於1921年9月在香港創辦崇正總會,聯絡客家人,考證客家流。
波士頓僑教中心主任潘昭榮致詞。 |
福建師範大學教授謝崇光也在「客家源流薪探」一書中稱,修譜家族多為抬高自己地位,特別重視遷移史的編撰,藉以炫耀,與正史多有不符之處,如根據比較可靠的近代遷移資料,客家基本住區的閩粵贛邊區先民,主要來自江淮地區。他因此主張「客家」是文化概念,不是種族概念。
國立聯合大學客家研究學院院長林本炫闡述客家人緣起 |
華東師範大學王東教授的「客家學導論」認為羅香林認為客家人起源於唐末五代,犯了很大錯誤。客家的「客」應該是他稱,最早應是明代才出現。
出席者稱讚這場講座很精采。 |
羅肇錦稱,日治時代也沒「客家人」這稱呼,應是1949年國民政府抵台,「外省客家人」透過雜誌的宣揚和民間社團的傳播,逐漸建立的說法和新認同。
Yien Lee展示"千年客家"這本書。 |
台灣學者楊聰榮和高怡萍的研究稱,清朝的州志鎮記都沒有客做族稱的記載,直到近世客家認同抬頭,東南亞客家人才在會館名稱上加上客家兩字。
林本炫的演講內容,引發許多問題,史先澍,林岱等人紛紛發問或提出個人看法,Yien
Lee還拿出一本湯錦台寫的「千年客家」,表達另一種看法。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