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星期二, 5月 01, 2018

世界醫藥創新論壇探討人工智能 麻州長查理貝克致詞

夥伴健康(Partners Health)集團董事長暨執行長David Torchiana。
(周菊子攝)
                   (Boston Orange 周菊子波士頓報導)夥伴健康(Partners Health)集團為期三日的2018世界醫藥創新論壇,425日落幕,1700名與會者從各種角度探討人工智能(AI)對醫療世界的影響,絕大多數認為變化可能天翻地覆,但個人隱私,法規管制,數據的蒐集、整合,病人及醫生對人工智能的接受度等等許多複雜元素,仍將是漫漫長路上需要超越的挑戰。
麻州州長查理貝克(Charlie Baker)。(周菊子攝)
             今年是夥伴健康集團第四度舉辦世界醫藥創新論壇,繼神經科學,腫瘤癌症,心臟等針對疾病的主題後,呼應世界潮流,探討對醫療界有全面影響的人工智能
             夥伴健康首席學術長Anne Klibanski在開幕致詞中透露,該公司有員工74000人,每年的研發經費支出逾17億元,在數據整合,管理,計算上,長期投資。今年的會議將側重交流,促進人工智能在醫療界的實施、應用,讓真正的精準治療得以出現。
             夥伴健康執行長David Torchiana表示,今年的會議有來自30多個不同國家的人參加,有140多名專家,業界人士分享經驗,更難得的是還有注重數位醫療(digital health)的麻州州長親自出席致歡迎詞。
Add caption
             麻州州長查理貝克(Charlie Baker)直言人工智能很重要,有這麼多頂尖的相關業界人士匯聚,實在難得,他很羨慕能全程出席的人。他提及自己的外祖父是外科醫生,母親晚年時曾患老人痴呆症,自己曾在醫藥界工作,親眼見證了醫療界這些年來的許多驚人發展與變化。他認為人工智能有極大潛力,可改善醫療方法,設備與流程,更重要的是可以讓人們更容易得到更多做相關決定所需的資訊,但人工智能將給人類社會帶來什麼影響,實在也很難預測,人們一路走下去,可能需要更謹慎。
PHS科學長Keith Dreyer(左)訪談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
(Jensen Huang)(右)。(周菊子攝(
             這會議為期三日,涵蓋的範圍十分廣泛,更由於人工智能這主題,不下三分之一為企業執行長的140多名高管講者,不但來自哈佛醫學院及其附屬醫院,Vertex,諾華(Novartis),強生(Johnson & Johnson),羅氏(Roche),賽諾菲(Sanofi),輝瑞(Pfizer)等大製藥公司,更包括了諸如微軟,谷歌,高通(Qualcomm),通用電子(GE),國際機器(IBM),西門子(Simens)等科技公司麾下的醫療事業分支,還有戴爾(Dell)電腦公司,思科(Cisco),以及北極星合夥人(Polaris Partners)Sante 創投,北極光創投,輿圖(Atlas)創投等風險投資公司。
Terason創辦人暨董事長史美芳(左)也在會後向Nvidia
執行長黃仁勳(右)提問。(周菊子攝)
             發明圖形處理晶片(GPU)的輝達(Nvidia,又稱英偉達)公司執行長黃仁勳(Jensen Huang),做為大會主要贊助者及主講者,也因為醫療領域應用人工智能的前景無限美好,來到會場,在爐邊談話中分享了他的看法。他直指人工智能與機器深度學習幾乎是一體兩面,機器必要具備足夠運算能力,才能深度學習,進而擬人或以超人的致能來適當處理、分析數據。他認為在這人工智能的發展趨勢下,軟體甚至能夠經由深度學習,自行設計,製造出新軟體來因應需求。
北極光創投副董事長楊磊列席座談。(周菊子攝)
             去年營業額達97億餘美元,今年員工數增致11528Nvidia,已在3D產品,區塊鍊及人工智能的推動中,備受矚目,分析師甚至喊出每股300元的價格。
             在人工智能與醫療結合上,政府法規如何制定,其實也很重要。大會的爐邊談話之一,邀請了川普總統指派的美國醫療護理及醫療補助服務(Medicare and Medicaid Services)執行長Seema Verma來討論。她以自己和丈夫在外度假,丈夫突然身體出狀況,緊急送醫,出院後,他們做為病人竟拿不到自己的完整醫療紀錄為例,侃談人工智能可有效改善這種數據資料散亂不全情況,以及可能涉及的醫患關係,醫療行政作業,法令規定等錯綜關係。
            6爐邊談話之外,2018世界醫藥創新論壇還安排了14場座談,從人工智能對臨床醫療,基因測序,新藥研發,藥物或醫療費用,醫院行政作業效率,急診室環境,醫患之間的倫理道德等的影響,做各種角度探討。
             不少醫生坦言最期待的就是人工智能可以減輕他們在醫治病人之外,還需要承擔的撰寫醫療報告等行政作業負擔,讓醫生們有更充裕時間過正常人生活。
PHS醫療長Gregg Meyer(左)訪談美國醫療護理及醫療補助服務局行政長
Seema Verma(右)。(周菊子攝)
             這場會議,還安排有第一眼(First Look)”顛覆的一打(Disruptive Dozen)”這兩個環節。
今年的"第一眼"有麻省總醫院(MGH),布里根醫療(Brigham Health)19人獲選,各做10分鐘介紹。來自麻省總醫院的Sabine Wilhelm醫師,以及來自布里根及婦女醫院(BWH)Ziad Obermeyer,獲得Peter K. Ranney創新獎,拿到獎金10000元。
PHS請12項可能顛覆醫療領域科技的發明團隊代表出席解說。其中
唯一的亞裔面孔為Long Le(左五)。(周菊子攝)
哈佛醫學院副教授Quanzheng Li,是獲選的19人之一。他展示了應用可深度學習系統來檢測氣胸量化是否出現嚴重情況。
”顛覆的一打(Disruptive Dozen)”部分,則是由伙伴醫療系統(PHS)的教授們,挑選出可能在未來10年內對醫療護理有重大影響的12種科技。(部分圖片已於4/24發表)






左起,PHS的醫療長Gregg Meyer,學術長Anne Kilbanski,科學長
Keith Dreyer為大會閉幕致詞。(周菊子攝)




MIT前校長Susan Hockfield(右)也列席其中一場座談。(周菊子攝)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