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星期一, 7月 06, 2020

MIT教授李燦輝辭世 波士頓華埠輿圖待續


李燦輝教授。
                    (Boston Orange )202072日時,波士頓殞落一名關心華人社區的學者。曾任麻省理工學院市區研究及計畫(Urban Studies and Planning)系主任,紐英崙華人歷史協會,亞美社區發展中心,以及中華廣教學校董事的李燦輝(Tunney Lee)因癌症引起的併發症辭世,享年88歲。
                   李燦輝是廣東台山人,1931年出生,也是極少數,當年在波士頓華埠長大,並一直留在麻州的華裔學者。他對華埠感情極深,辭世前致力於製作華埠輿圖(Chinatown Alta)”,從建築角度,為波士頓華埠的發展留下歷史紀錄。
根據麻州大學亞美研究院副院長羅燕卿(Shauna Lo)200910月做的口述歷史採訪記錄,李燦輝的曾祖父於1882年應徵來美,參與修築橫貫美國大陸的第一條鐵路-太平洋鐵路,其後於1892年來麻州,在水橋(Bridgewater)的一家洗衣店工作,奠下他一家落腳麻州的遠因。
             李燦輝的曾祖父後來在波士頓華埠必珠街(Beach)54號,現在的桃園餅家所在地開了家雜貨店。他的祖父則在1903年,父親在1922年才從中國來波士頓。他們都曾在美國入學,讀書,再回中國娶妻生子。
            李氏公所的人透露,李燦輝的父親Kwang Lien Lee是名學有所成的律師,更是李氏公所得以在泰勒街上擁有一座至今仍美輪美奐大樓的關鍵人物。
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礙於當年美國有移民配額限制,只有男生才能入境美國,李燦輝的父親因而只帶著6歲的他跋涉重洋,先抵達加拿大溫哥華,再搭火車穿越加拿大,到新斯科舍省(Nova Scotia),登上蒸汽船,一路來到波士頓時,都已經是1938年,李燦輝也7歲了。他還記得在東波士頓移民站,被移民官盤問了不下一個小時。
他母親Kam Kwai Chan及三個妹妹,礙於美國當年的移民法規定,留在中國,直到後來,才依序於19701980年代來到美國。
李燦輝來美後,曾在波士頓華埠的牛津地(Oxford),乞臣街(Hudson)等地居住,一直到1949年他從波士頓拉丁學校(Boston Latin School)畢業,進密西根大學建築系,才離開。由於他祖父逝於1948年,他父親長年在華府工作,中學畢業後,他竟從此沒再過回波士頓華埠。
大學畢業後,他從追隨建築師及未來學家Buckminster Fuller,以及著名的華裔建築師貝聿銘(I.M. Pei)工作,就是在紐約為貝聿銘工作時,他認識了從芝加哥大學畢業,在Cooper Union深造的Irene Friedman,並在獲得傅爾布萊特獎學金,赴義大利深造期間,展開情書攻勢,最終於1957年在羅馬締結良緣。
李燦輝後來曾經擔任波士頓市政府重建局(BRA)計畫及設計長,在杜卡吉斯(Michael S. Dukakis)的麻州州長任內,做過麻州都成營運及計畫局( Division of Capital Planning and Operations)副局長,從麻省理工學院退休後,他又應香港中文大學之邀,為該校創立建築系,並擔任創系主席。
同時間,他也回到波士頓華埠,為保存華埠歷史,展開了後來也設置網站,並獲得麻州歷史局表揚的”華埠圖輿(Chinatown Alta)”計畫。
李燦輝身後遺有二女,住在劍橋市的Kaela,住在布魯克蘭鎮的Dara Lee Lewis3個妹妹,住在BraintreeMu Zhen Li,住在昆士市的Cui Yu Li ,以及住在牛頓市的Xiao Xia Li,以及3名孫子女。李燦輝的家人計畫以Zoom舉行追思會,日期未定。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