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慈濟波士頓聯絡處負責人長金滿(左三)和波士頓僑教中心主任潘昭榮 (右一)等人,在慈濟會所歡迎台灣星奇兒藝術協會創辦人陳穎君( 右三),團長陳奕宏 (左六)。 (周菊子攝) |
(Boston Orange 周菊子波士頓報導)
台灣星奇兒創藝協會應哈佛大學社團邀請,3月30、31這兩日,在哈佛大學愛默生廳 (Emerson Hall) ,以30幅自閉症患者畫作,工作坊講座,唱歌、說故事的示範表演等,帶人們關注、認識自閉症。
4月2日是國際自閉症日 (World Autism Awareness Day,簡稱WAAD)
,台灣星奇兒創藝協會走出台灣,來到哈佛,闡述藉由藝術,假以耐心,患自閉症的小孩,也可以過正常人生活,甚至上大學,當藝術家,將給許多家庭帶來新希望。
 |
哈佛大學的王可心(右一),David
Kang (前右二)歡迎星奇兒創辦人陳穎君 (前左三),以及嘉賓僑教中心主任潘昭榮(左一),波士頓僑務委員 郭競儒(前右四)等人到場。(周菊子攝) |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預防中心
(CDC) 於2023年公佈的2020年統計數據,每36名8歲孩童,就有1名染患自閉症。台灣中華民國自閉症基金會公佈的2022統計數據,臺灣患者約17,550人,而2021年的統計也已經是每44名兒童中就有1人。
台灣星奇兒創藝協會創辦人陳穎君表示,這些統計數據讓人憂慮,染患自閉症的人數會持續上升,如何讓家長們知道,自閉症兒童,或已經成年的自閉症患者,都有機會改善症狀,似乎也變得更加急迫。
 |
主辦單位和嘉賓們在畫展現場。(周菊子攝) |
陳穎君會創辦”星奇兒”這組織,其實也是因為兒子。原本是國際品牌設計部經理的她,於是成了國小資源班特教老師。在和黃迺翔(Huang
Nai-Hsiang)
等患有嚴重自閉症,從不開口講話的小孩相處,摸索出誘導他們學習,並和外界社會溝通的方法,知道了加入設計元素的藝術,可以打開自閉症患者心扉後,經由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鄭家鐘的催生,她這才創立了”
台灣星奇兒創藝協會”
。
 |
台灣星奇兒創辦人陳穎君(左一),團長陳奕宏(右二),和台灣慈濟師姐 李劉月琴(又一) 請波士頓僑務委員郭競儒(左二)協助介紹企業家, 宣傳該會理念。(周菊子攝) |
經過多年培育,台灣星奇兒創藝協會的星奇兒團隊已經成為台灣第一支自閉症設計團隊,可以在設定主題下集體創作。這些星奇兒的藝術創作,其實是星奇兒們的自我訓練成果。他們藉由發揮想像創意,啟迪大腦,訓練手眼協調,培養耐性,並學會靜下心來。陳穎君指出,星奇兒創意協會最令人驚豔的成果是該會星奇兒藝術家們,可以集體創作。
現年已33
歲的黃迺翔,經過藝術學習的誘導,不但順利上大學,拿到真理大學觀光系數位媒體碩士學位,還擁有電腦丙級技術士證照,當上了信託資訊服務公司的電腦助理。他也是臺灣星奇兒創藝協會依團團長,該會的電腦圖片,視頻剪接幾乎都是由他製作的。
 |
台灣星奇兒創辦人陳穎君指出,這次的畫展是星奇兒們 看了書法家的這些作品後,自由發揮創作的。(周菊子攝) |
陳穎君自己的兒子,也是自閉症患者經由教育體系外的藝術學習,得到啟發,走上正常人生的例子。現年28
歲的陳弈宏,小時候被診斷為患有中度自閉症,智商只有70
,但在陳穎君的諄諄善誘下,他不但學會拿筆繪畫,還能示範少林武術,參演話劇,唱歌,甚至講說外語。2023
年,他還贏得國際扶輪社的碩士獎學金。
陳穎君在2
天的會期中,介紹了這些 "星奇兒”的經歷,以及她所採用,幫助自閉症患者走進正常社會的方法,包括「親子五感按摩」,「經由藝術啟動五官感知」、「經由創意表達改善大腦功能」,「社會化互動行為建立」、「同理心的長期建構」等。她強調,讓自閉症患者經由觸摸來學習,往往可以得到更好效果。
 |
哈佛大學的王可心(左)、David
Kang邀請台灣星奇兒藝術協會到哈佛辦展, 提醒人們關注自閉症。(周菊子攝) |
台灣星奇兒創藝協會的走出臺灣,邁進國際,始於在台灣,經向鳴德推薦,上了達拉斯亞美故事館的線上講座,得到一克拉基金會支持,先到德州達拉斯大學 (UTD) 展覽,再應邀到美國亞歷桑納州鳳凰城辦畫展。陳穎君在那兒遇見哈佛大學公衛學院的研究生王可欣,於是促成該會到哈佛一行。
在哈佛的這場會議,由哈佛大學本科生部的「提高自閉症意識俱樂部」主席David J. Kang和哈佛公衛的王可欣聯合主辦。新北市蘆洲慈濟師姐李劉月琴和達拉斯的翁筱玲,都特地陪同支持。波士頓慈濟也全力支援,包括負責人長金滿,以及鄧淑芳,吳明真,林采彤,陳筠媞,宋永麒等慈濟師兄姐,都加入後勤部隊,協助佈展。
在哈佛大學麻省總醫院 |
在哈佛大學麻省總醫院 (MGH)攝有自閉症實驗室的孔學君 (左),特地到場 和陳穎君交流。 (周菊子攝) |
(MGH)開辦了自閉症實驗室的孔學君博士,在會期中也特地到場,和陳穎君交流。
波士頓僑教中心主任潘昭榮,波士頓僑務委員郭競儒獲悉這一有意義的活動,也特地到場致意,出席支持。郭競儒聽了陳穎君的敘述後慨言,自閉症患者的父母實在太偉大了。 (二次更新版)
 |
哈佛大學的王可心(右二)、David Kang (左二)送感謝狀給陳穎君(中), 陳奕宏(右一),以及翁筱玲(左一)等人。(周菊子攝) |
 |
陳穎君介紹星奇兒門的畫作。(周菊子攝) |
 |
陳穎君解說以星奇兒畫作印製的書。(周菊子攝) |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