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波士頓急難救助協會會長翁逸虹這天是邀請諮商心理師李文倫,來分享她的專業知識及經驗。
![]() |
李文倫以10月10日是世界心理健康日為引地指出,全世界有將近3.5億人患有憂鬱、焦慮等常見的身心症,在15到29歲之間的人群中,自殺竟是第二大死因,估計到2030年時,憂鬱症會成為全球疾病主因。
![]() |
![]() |
波士頓急難救助協會會長翁逸虹。 (檔案照片) |
要確認自己是否得了憂鬱症,可以定期幫自己的「情緒」量血壓,又稱為「心情溫度」。以有沒覺得緊張不安,容易苦惱或動怒,感到憂鬱及心情低落,覺得比不上別人,或者難以入睡,容易醒的甚至想自殺等5個類別題目,來問問自己在過去一個星期中的感覺,並以0到4分來標記這些感覺是否嚴重,如果分數加起來有10分以上,大概已有中度情緒困擾,李文倫建議這時就應該找諮商師談談了。
![]() |
李文倫。 (主辦單位提供) |
由於每個人對憂鬱的認知不同,李文倫建議大家如果遭遇伴侶,·人際、原生家庭及親子關係問題,感到焦慮、憂鬱,沮喪或罪惡,在人生不同階段中遭遇適應問題,在學習或工作上遭遇變動,或是經歷了創傷事件時,都可以找心理諮商師談。
當天出席講座者,還有人提供了998這個美國的防止自殺熱線電話,有些人則指出,有的企業位員工提供EAP
(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的緊急心理諮商服務,讓不想和家人、朋友述說的人,有個說話對象。有心理諮商需求者可以查看自己的保險提不提供TeleDoc,這一網路心理諮商服務很能是免費的。
今年4月才接任急難救助協會會長的翁逸虹表示,上任以後,她主動和大波士頓地區其他社團聯繫,鞏固互助關係,期間處理過有人車禍受傷,該會協助尋找,聯絡及安排資源,天氣過熱時,為沒有冷氣的中文學校送冰塊,給學生降溫等,還參加過台灣夜市活動,希望讓更多人知道該組織的存在,遭遇困難時,多一個求助對象。
波士頓急難救助協會的後續活動,將探討急難和財務規劃之間的相互關係。 (部分內容轉載自僑務電子報: https://ocacnews.net/article/321474?cid=2 )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