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星期三, 4月 10, 2019

世界醫藥創新論壇探討人工智能助力醫藥應用

英偉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Jensen Huang)(右起)和夥伴
健康集團(PHS)代理執行長Anne Klibanski,數據科學長
keith Dreyer在爐邊晤談後合影。(周菊子攝)
            (Boston Orange 周菊子波士頓綜合報導)醫療護理夥伴集團(Partner HealthCare)日前以人工智能遇上臨床治療為主題,在威斯汀(Westin)酒店舉辦為期三日的第五屆"世界醫藥創新論壇(World Medical Innovation Forum,簡稱WMIF)”。麻省總醫院神經內科副主席Rudolph Tanzi在會上稱,眼神經影響大腦運作至巨,眼睛將是研究未來醫療的一大重點方向。
麻州州長查理貝克(Charlie Baker)一向支持科技,
特地到會致詞。(周菊子攝)
            “世界醫藥創新論壇是醫療護理夥伴集團前任執行長David Torchiana為促進醫療護理行業內的不同領域交流,鼓勵多元創新,並充分利用各項成果,改善人類健康,打造更美好世界而舉辦的會議,2016年關注癌症,2017年聚焦心血管及心臟代謝護理之後,2018因應人工智能的席捲各行各業,探討人工智能如何應用在醫療領域上。今年繼續人工智能熱,進一步探討人工智能與臨床治療結合的應用。
美國衛生部部長Alex M. Azar也出席做專題講話。(周菊子攝)
            為期三天的會議,由PHS近五年內成立,有125人的創新事業單籌辦位,PHS代理執行長Anne Klibanski做開場致詞,PHS 創新長Christopher Coburn主持,共有來自173國,590個組織的1805人報名參加會議。會中提出的數據包括,每年約有1200萬名病患錯失診斷,大概600萬人因此身體健康大為惡化。研發機器學習算法來助人早期偵測並治療青光眼的麻州眼耳醫院的眼科醫生Nazlee Zebardast說,這疾病每年耗費美國58億元。
PHS 創新長Christopher Coburn主持會議。(周菊子攝)
Add caption
             爐邊晤談是WMIF會議的重量級人物秀場,今年安排有八場,應邀出席晤談的嘉賓包括英偉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Jensen Huang),美國醫療護理及醫療補助服務中心(Centers for Medicare and Medicaid Services)行政長Seema Verma,美國前國防部長Ash Carter,美國現任衛生及人民服務部長(Secretary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Alex M. Azar IINuance通訊公司執行長 Mark BenjaminAmgen執行長Robert Bradway,德國拜耳(Bayer)製藥董事長 Stefan OelrichChopra基金創辦人Deepak Choopra
夥伴健康集團(PHS)代理執行長Anne Klibanski。(周菊子攝)
             麻州州長查理貝克(Charlie Baker)深知生命科學產業現在是麻州的一大亮點,特地在會議開場的第一天撥冗出席。他在侃侃而談人工智能對醫療,生物科技業,人類社會可能有的巨大幫助之際,也直言經由人工智能收集的資訊,必須有更好的保存,處理辦法,由於這是關乎人命的產業,必須以更高道德標準來制定法規或做出要求。
            輝達(Nvidia,又稱英偉達)執行長黃仁勳在會中指出,由深度學習,以及數據驅動方式來開發軟體,讓電腦自己寫軟體程式的人工智能,將對社會有很大影響。
麻省理工學院前校長暨PHS董事Susan Hockfield (左起)
,PHS數據科學長Keith Dreyer,PHS數位健康長Allstair
Erskine,PHS臨床長Gregg Meryer。(周菊子攝)
等同電腦界諾貝爾獎的美國電腦協會圖靈獎,今年頒給研究類神經網絡,對現代人工智能及先進深度學習有很大貢獻的三個人,多倫多大學電腦尻學教授辛頓(Geoffrey Hinton),紐約大學教授樂坤(Yann LeCun)和蒙特婁大學教授班吉歐(Yoshua Bengio),意義非凡。
今年大會特色之一是請來圖畫筆記專家為座談現場做筆記
。(周菊子攝)
             黃仁勳認為,由數據驅動的深度學習來開發軟體,已成為科學發現的第四支柱。未來五年內,自然語言處理(LLP)會有很大突破,由物理啟發,通報,整合的神經網路會形成計算和數據驅動合成的科學,如今的藥物研發都已開始用這種方式來減少測試藥物所需時間,加速過程。他認為數據中心,雲端,和人們使用的設備必須能夠連結合作,充分利用深度學習及機器學習來衍進。他甚至預言,未來連企業都會由軟體定義(Software defined),必須可以編程(programable),並藉由軟體不斷升級,甚至發展潛力也將由軟體決定,換言之,所有的企業都會變成人工智能實體。
Add caption
             美國衛生及人民服務部長Alex M. Azar II在這會議中指出,儘管他是衛生部長,在買醫療保險時,他都很難搞清楚該自己有哪些服務計畫選擇,怎麼才能以最合理價格得到最適合自己狀況的有品質醫療服務,更遑論一般民眾,可見美國的醫療保險制度有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這天他以持續具可負擔性為申論重點,稱許多美國人為了醫療保險瀕臨破產,普通一個四口之家買醫療保險,每年平均花費竟驚人的高達28000元,在波士頓市,根據可負擔醫療保險法買一個最便宜的可負擔醫療保險,一個四口之家也得每個月花975元,還每年有4000元的扣除額(deductible)。使用D部分醫療保險的大約100萬老人家們,也得自掏腰包5000元來買處方藥。照目前這趨勢走下去,大概到2048年時,政府預算有40%蕙市花在醫療保險上,麻州更是現在就已達到那個地步。
英偉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Jensen Huang)(右)和夥伴
健康集團(PHS)數據科學長keith Dreyer在爐邊晤談。
(周菊子攝)
             這場會議的講題還包括,在毒品(Opioid)危機中應用人工智能來拯救生命社區醫院:醫療護理轉型的主要構件數位管理糖尿病人工智能以及它對未來急救的影響精神健康,智能手機應用程式以及人工智能的承諾從初創事業到影響(製藥及診斷人工智能策略:從上而來的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時代的優化RWE及實驗由人工智能驅動基於價值的護理心血管治療:經由人工智能來重新發明的在治療癌症上應用人工智能想像2054年的醫藥未來的供應商後台辦公室最後一哩:在醫療護理上充分使用人工智能重新想像疾病管理標準及規則:人工智能框架的興起中國:人工智能啟發的醫療領導力談到人工智能投資決定消費者醫療護理及提供護理新模式使用人工智能來預測,觀察人類表現及神經疾病
Add caption
Add caption
             其中,中國:人工智能啟發的醫療領導力聚焦中國,邀來推想科技(Infervison)執行長陳寬,醫渡雲共同創辦人暨主席Rujing Gong,啟明創投執行夥伴梁穎宇,浙江大學真醫生研究中心主任暨真醫生公司執行長吳健和通用電子(GE)的創新長Terru Bresenham座談中國醫療護理系統所面對的,中國人口老化得比其他任何國價都快,人們如何獲取醫療護理等等的挑戰。
Add caption
第一眼(First Look)”18名研究者(Investigator)陳述在使用人工智能,在醫療護理的機器學習科技上,他們有什麼新方法,例如麻省總醫院(MGH)的電腦科學實驗室主任Henry Chueh展示了DXplain這臨床決定支援工具,提供各種病情症狀,給醫生做診斷參考;布里吉罕健康(Brigham Health)的緊急肌肉骨骼放射學主任Bharti Khurana展示了一種新的算法,用來評估病人的受傷模式影像歷史,藉以提早偵測出家庭暴力個案等。

會上還頒發了IDG發現獎,創新發現獎,鼓勵醫療領域應用人工智能的創新發明。





PHS臨床長Gregg Meryer(左)和美國前國防部長Ash Carter
爐邊晤談。(周菊子攝)





美國前國防部長Ash Carter。(周菊子攝)



華府王宗曦醫師,波士頓科技組組長謝水龍和北美華人
醫師協會侯醫師。(周菊子攝)





















Add caption




周麗也是得獎者之一。(周菊子攝)


中國:人工智能啟發的醫療領導力。(周菊子攝)


啟明創投梁穎宇(右)和醫渡雲主席Rujing Gong(左)。
(周菊子攝)

浙江大學真醫生研究中心主任吳健。(周菊子攝)

推想科技執行長陳寬。(周菊子攝)




Add caption


Add caption

Add caption








Add caption


Add caption








得獎者合影。(周菊子攝)


德國拜耳製藥董事長Stefan Oelrich(右)。(周菊子攝)






波士頓科技組組長謝水龍(左一)和科技部創新醫材旗艦計畫負責人
台大研發長李百祺(左三)、科技部醫工學門召集人清大葉秩光、
旗艦計畫分項主持人交大冉曉雯、醫工學門複審委員中央羅孟宗
等教授。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