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黃子瑜還做了巨幅海報,放在華埠牌樓旁。(周菊子攝) |
(Boston Orange 周菊子波士頓綜合報導)轄區包括波士頓華埠,將於4月12日辦理初選的麻州參議員席位補選,是一場很特別的選舉,不但熱絡到有7人參選,還史無前例的候選人中包括一名非洲裔,一名亞裔的2名少數族裔女性,選舉結果更很可能打破義大利後裔當選的多年傳統。
當然,更特別的是,今年還有8個組織攜手合作,第一次在波士頓華埠為州級選舉辦候選人論壇。七名候選人,除了其中一人臨時有事,無法出席外,其餘六人都出席了。這既彰顯了亞裔社區的開始重視政治參與,也反映了主流社會的認可亞裔社區有選票影響力。
麻州參議員薩福克及米斗塞郡第一區(First Suffolk and Middlesex District)的範圍,包括瑞維爾(Revere),西劍橋市,以及華埠的波士頓城中心等地,從1970、80年代的Michael
LoPresti ,1990到2000年代的 Robert Travaglini ,以及2007年起的Anthony Petruccelli ,當選者都是義大利裔美人,今年的選舉結果很可能打破這傳統。
麻州雜誌作者Michael Jonas在一篇長文中指出,搬進東波士頓才兩年的黃子瑜(Diana
Hwang)是在休士頓出生,父母來自台灣的亞裔移民後代,搬進東波士頓八年的Lydia Edwards則是在密西根上半島出生長大的非洲裔美人律師。
4月5日,黃子瑜又為這場選舉再締造了一項特別記錄,做電視廣告。
由於州參議員雖然是州級席位,但麻州40名州議員各有不同轄區,只有所屬轄區選民,才有該區參議員席位的投票權,換言之,這到底只是一場區域性選舉,竟動用電視廣告打知名度,黃子瑜很可能是第一人。
波士頓環球報的政治版,昨日也發表了一篇文章,從籌款數額來描述這場選舉。其中的黃子瑜雖然是第一次參選民代,卻顯然最有籌款能力,根據麻州政府的政治獻金紀錄網頁,截至3月25日,黃子瑜的戶口還有$83,826。
黃子瑜的競爭對手們的籌款帳戶餘額,依序為溫卓普(Winthrop)房屋局的 Joe
Boncore有 $72,210,在大波士頓法律服務處當律師的艾華姿(Lydia Edwards)有$42,422,麻州眾議員Jay Livingstone 有
$33,324,曾任瑞維爾(Revere)市長的Dan Rizzo有 $31,257,瑞維爾市議員Steven Morabito有 $5,255,軟體顧問公司負責人Paul
Rogers有$5,768。
儘管這些候選人中,不乏州議員,前市長,在位市議員這些有經驗的政客,但黃子瑜的曾是州議員助理,市議員幕僚長,獲選為麻州大學從政婦女中心董事會董事,或波士頓市長馬丁華殊指派為婦女委員會委員,也是波士頓婦女基金共同主席等這些資歷,讓示了她可能有最廣的政商關係。她的競選團隊為30秒的電視廣告做文宣時,也率直指出,黃子瑜在短短三個月內,就籌款17萬元。
由華美福利會(AACA),亞美社區發展協會(ACDC),波士頓華埠社區中心(BCNC),華埠居民會(CRA
),華人前進會(CPA),華人政治協選會(CPPA),麻州投票(MassVOTE),華人醫務中心(SCCHC)等8個組織合作,三月中在昆士小學禮堂舉辦的候選人論壇,隆重的請有美國總統白宮亞裔事務顧問保羅渡邊(Paul
Watanabe)主持,社區民眾也十分支持的出席。
有熟悉選情者透露,華埠社區內目前大致分兩、三派,親近華人前進會,華人政治協選會的選民,多半支持黃子瑜,也同時支持早前已有推動創辦麻州亞美局(AAC)的李超榮與波士頓市議會議長吳弭(Michelle
Wu)為她半籌款會的艾華姿(Lydia Edwards),與僑界大老陳毓禮來往密切的,卻多半支持Joe
Boncore。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