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市公校為改善學校選擇辦法,已從去年起進社區舉行了一系列會議,訂今年十二月底,提出新辦法建議。
出席者中還有人指出,波市公校有些文件有中文譯本,但或者是用電腦翻譯,品質不佳,或者是礙於專有名詞,她們一樣看不懂,拿去問校長、老師,卻得到「文件已是中文」的答案,結果一樣因為不懂文件內容,無法表達意見,也自然無法真正溝通。
還有家長表示,自己的小孩是有特殊需要的學童,政府為特殊教育花那麼多錢,為什麼不撥出部份款項,聘請懂中文的人工作,適時幫忙他們。
在波市公校任教的王謝倩嫻表示,對華埠新移民家長來說,和學校溝通的最大問題,還是語言障礙。
波士頓公校為改善公校派位辦法(School Choices),去年起在全市各地舉行了25場討論會。今年初迄今,又已陸續舉辦了11場回饋反應會。
波市公校Jocelyn Wright和承諾圈(Circle
of Promise)社區參與辦公室行政主任Mary Ann Crayton等人,今年四月廿八日,進波士頓華埠社區中心(BCNC)為華埠一帶家長舉辦過一場討論會,共有約七十人參加。上週六(七月廿一日)再進華埠,舉辦回饋反應會,共有廿多人參加。波士頓昆士小學前任校長李素影,具有麻州亞美委員會委員身份的愛德華小學老師陳俊暉都到場關心。
查詢波市公校學校選擇項目詳情,可上網www.bostonschoolchoice.org。
愛德華中學老師陳俊暉(後右一)在波市公校選擇社區論壇中發言。後左一的波市公校Jocelyn Wright,公校老師王謝倩嫻(前右一)等人仔細聆聽。(菊子攝)
波士頓華埠社區中心家庭服務工作人員丘文蓉主持小組討論。(菊子攝)
波市公校選擇社區論壇在波士頓華埠社區中心舉辦。(菊子攝)
家長們圍成一圈小組表達意見。(菊子攝)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