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11月 26, 2025

紐英崙中華公所2026-2027年度職員選舉候選人政見篇 - 鄭慧民

中華公所主席候選人鄭慧民以“誠創闖幹”,表達施政理念。(周菊子攝)
                   Boston Orange 周菊子波士頓報導)紐英崙中華公所1125日晚請下屆職員候選人發表政見。席間出現“獨裁”,“霸凌”,“黑社會”“票權不平等”等負面字眼,也有穩住中華公所龍頭大哥地位,承諾要說到做到等正面言詞,讓人驚詫之餘,又見慣不怪。

                  就如紐英崙中華公所現任主席雷國輝在他的10分鐘致詞中提到的,中華公所其實早從1890年代就已存在,嚴格來說,已有135年歷史,是個很老資格的社團。

                  在這135年中,早期事蹟已不可考,但中華公所網頁上列出相片的28名主席,應有至少一半以上,有會議記錄可查找。當然,且不說有誰會去細查,歸納,有心者恐怕還得先克服在這數位時代,仍須依循舊社會模式,親自到中華公所逐頁翻閱。

                  中華公所有5個職員位置,由於今年或提名參選的,除了主席一職有2名候選人之外,其餘4個職位,都將同額當選,25日晚的政見發表,只是過場。

                  由於或提名參選中文書記,目前是中華公所現任核數的張青梅,報備感染病毒,不克出席,1125日這晚,只有5人在中華公所本年度最後一次董事大會中發表政見。

候選人鄭慧民:

                  第一個發表政見的是競選2026-2027年中華公所主席一職,曾於2020-2021年擔任中華公所主席的鄭慧民。

                  鄭慧民時而激動,時而按捺情緒的說了15分鐘。

他一開頭就說,不知道中華公所董事們有沒聽說過,坊間有很多人在說,參選中華公所職位者,都為貪圖權力,虛榮,以及一千幾百元的收入,或者是有個停車位。但他要告訴大家,他自己一樣也不要。

                  他說,大部分的董事或許還記得,大約4年前,他出過一次嚴重車禍,身體四肢有三肢裝了很多釘。有人告訴他,可以申請工傷賠償,十幾萬元跑不掉。律師小柳等人勸他這麼做,但他拒絕了。因為他不是為了錢就告人的人。

                  至於為什麼要參選,他有兩個目的。第一個是“我們”生活在一個泱泱民主大國,卻有一個獨裁、霸道的紐英崙中華公所。但有中華公所的職員再連任,連選後,又連任,再連選,和共產黨,北韓,古巴有什麼分別?

                  他指著中華公所董事們說,在座的有很多社會賢達,博學多才人士,也有成功企業家,虔誠教徒,或為人師表者,然而在中華公所章程內,有些僑團的出席代表是4人,有的3人或2人,但78%的僑團出席代表人數都是1人。為什麼會這樣呢?有沒人可以解釋給他聽呢?他為這議題花了2年時間,但是都沒有聲響(回應),(他只看到)霸權,霸道,現在還“霸連”。他好奇董事們到底有沒想過,自己4票,3票,2票,而人家只有1票,到底是怎麼回事。

                  再說回他自己的政綱,很簡單,就是對的多做,錯的不做。他歸納自己如果做主席,要做到「誠、創、闖,幹」這4個中文字。

                  鄭慧民拿出他事先寫好的字條,說他把誠字寫得最大,是因為他覺得中華公所嚴重缺乏這個字,而他作為主席,待人處事,問心無愧。

                  他說中華公所現在和20多年前不同,以前家徒四壁,現在腰纏萬貫,有如企業(Industry),就應該用企業方式來經營。他如果當主席,會聘請行政主任,甚至營運主任 COO)。因為,他大膽地講一句,包括他自己在內,董事們對中華公所的財政,行政,或是項目運做,房屋發展,都是一知半解,需要專業人士來做事。

                  “我們”,因為大家年紀都“老化”了,應該勁量招攬,培養新一輩,年輕人,就算不請他們做董事,但是邀他們參加活動,讓他們發揮創意,接納這個社區。

                  鄭慧民說他曾要求自己的小孩出來參與,但得到的回答卻是,“那是黑社會”。他說,我們華埠在年輕人心中的形象就是黑社會。所以他需要年輕人來辦活動,而不是閉門造車的搞小圈子活動。他的構想是多和社區機構,例如主街,ACDC(亞美社區發展協會),BCNC(波士頓華埠社區中心),甚至是CPA,或者居民會,大家多合作,而不是等看到報紙,才知道中華公所在做什麼。

                  如果他當選主席,他希望像城市論壇那樣,在中華公所之內,每月辦一次“社會論壇”,邀請在地的企業東主,學術界人士,甚至中華公所董事也行的來反映社區到底發生了些什麼事,聽取更多人的意見,來做這些事。

                  鄭慧民接著說,中華公所現在,只是從大同村那兒,每月都有大概60萬元的收入。他覺得中華公所既然有那麼多錢,是不是應該回饋社會呢?如果他能夠做決定,他會拿出一部分前來為社區做事,例如清掃垃圾,冬天鏟雪,幫地方民眾拿回一些停車位。

                  他知道中華公所近年來在捐款給社區內非牟利機構上很大方,所有很多人認為他們是黃大仙,但他認為,中華公所的最大功臣是在座的40多位董事。他記得在他當主席的時候,或者是經由陳家驊董事的協助,他把中華公所春宴的價格由400元減半,年費也從200元減了一半。

                  如果他明年再做主席,鑑於中華公所的資產增加是所有董事的功勞,她將提議,在明年的馬年時,發給每位董事紅包500元,以後每年遞增。他認為這樣董事們才會更有做事的動力。

                  他接著談自己的第二個目。他說去年,華埠社區鋪天蓋地的在說,雷國輝主席會下台,有另外一人出來競選主席。然後董事們都在問他,為什麼不參選,那會讓參選者自動當選。那時他自己想,如果雷國輝退出,他就參選,如果雷國會參選,他就不選。但是後來想,如果二年時間都修訂不了章程,中華公所將會明知是錯,仍會一路錯下去。他覺得自己在就此事發送電郵的來往過程中,遭受霸凌,於是有了“人爭一口氣,佛爭一爐香”念頭。他認為如果出來競選中華公所主席的人,只會令到中華公所越鬥爭,越獨裁,越分離,那他就義不容辭地要出來參選了。

                  他說“哪個吩咐他出來選的”,他已經完成了那催促者的使命,他參選是為社區,為正義,為平等。他知道“時不予我”,他會輸,但是他完全不需羞愧。希望2週之後,中華公所董事們會以清晰頭腦,做個鑒定。

(待續)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