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星期五, 4月 30, 2021

紐英崙客家鄉親"上課" 羅烈師談傳統創新文化形成

陽明交通大學客家文化教授羅烈師。
            (Boston Orange)陽明交通大學客家文化教授羅烈師在為紐英崙客家鄉親會講談「傳統、創新與認同:客家民俗節慶介紹」時,直言文化的根本離不開人們的真實生活,輾轉相傳,因地制宜後,追究客家起源,不如探討客家形成的原因。

                        紐英崙客家鄉親會近期舉辦過多場客家文化起源講座,陸續有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19年客家終身貢獻獎得主朱真一,臺灣國立聯合大學客家研究學院院長林本炫,旁徵博引闡述,稱客家血源尚無定論,讓紐英崙客家鄉親深覺上了堂大課。

  紐英崙客家鄉親會會長宋玉琴。
               從清華大學取得人類學博士學位時,博士論文題目就是「台灣客家之形成」,目前在陽明交通大學擔任客家文化教授的羅烈師,以32頁簡報,綜述客家文化中天公與伯公等傳統,桐花祭,客家十二大節慶與六堆運動會,以及義民嘉年華所展現的民俗慶祝創新與認同。

            羅烈師指出,文化是生活方式的總和,包含物質條件,社會體制和精神等各種層面,民俗與節慶都涉及文化中的整合與認同,客家民俗節慶融合了漢文化,自有其特殊性。

他還進一步從不同角度解說客家民俗,在他會後提供的簡報上還註明,物質方面有民間美術,飲食,服飾,建築,風俗方面有家族、社會制度,婚喪祭祀,遊戲,舞蹈,音樂,宗教方面有民間信仰,靈魂轉世,妖怪,占卜,巫術,民俗療法,以及口傳文學的民間故事,神話,傳說,諺語,繞口令,歌謠等。

  紐英崙客家鄉親會前會長周一男夫婦。
             若以新窯灣年度儀式來談傳統,從政月十五繞境,許福,清明,慈悲娘娘聖誕,中緣盂蘭勝會,到十二月初一的還福,這些節慶時序,無論是從馬來西亞或台灣苗栗,基本同一脈絡,從水耕農業的運作,形成社會體制,並以伯公祭祀烘托出天地人之間的三合一關係。

               
紐英倫客家鄉親們聚會聽講。
近年來,台灣已從農業轉為工商為主的社會,為吸引年輕世代傳承,就出現了桐花祭,六堆運動會等創新形式的節慶活動。關於客家人也出現新論述,包括認為平埔族客家人中有很多是平埔族和當年占領台灣者所繁衍的後代等等。羅烈師認為,就像小時候他接受的教育讓他認為自己是炎黃子孫,但他的子女卻不這麼認為,「我們是什麼人」的認同和我們接受了什麼教育有很大關係。羅烈師以之為例的說,人們因此不必對民俗節慶過分執著,情境不同,文化會也自然的流動,創新。

               會末討論時,紐英崙客家鄉親會前會長周一男饒有興趣的追問客家緣起,事蹟。現任會長宋玉琴預告該會將於5月15日舉行年會。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