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7月 07, 2015

康派樂團“你相信什麼”音樂會歡送畢業團員

波士頓華人聖經教會(CBCGB) 城區事工(COM) 日前以“你相信什麼”為主題,在羅格斯(Ruggles)浸會教堂舉行 恩典生命.藝術人生康派樂團(COM Band音樂下午茶表演會,逾百人分享好歌,交流心情,歡送畢業同學。     
     康派樂團是波士頓華人聖經教會來自不同團契成員合組的樂團,每年舉行一場較具規模的音樂會,去年秋天才推出一場“愛是__Its all about LOVE“的樂團演奏加音樂劇,反應極佳,許多出席欣賞者都盛讚樂團樂手,歌手水準高,構思音樂劇道具也極具創意。
         日前這場在羅格斯浸信教會(Ruggles Baptist Church)舉行的”你相信什麼“音樂會,由康派樂團統籌周蘭惠擔任司儀,包括新英格蘭音樂學院的小提琴手陳冠甫,鋼琴手蘇恩加,以及雖然不是在音樂學院就讀,但從小學習打鼓,還因為鼓打得好,應邀教打鼓,今年才廿七歲的李炫儒,以及目前在百健(Biogen)工作,彈電子吉他的張凱維等不下十人,演奏了“說書人”,“我的心哪”,“曼哈頓夜未眠”,“原來,愛”等創作曲目,以及蘇恩加演奏的巴哈G 大調第五號組曲,貝多芬F小調第23號鋼琴奏鳴曲,陳冠甫演奏的“你是海盜”,“你鼓舞了我”。
         周蘭惠透露,康派樂團自己創作了不少歌曲,將來希望能出專輯,好讓大波士頓裏的更多華人有機會分享這些美妙創作。
         今年從東北大學人力資源及領導力學系畢業的李炫儒表示,康派樂團成員來自不同學校,大都還是學生,舊生畢業就少幾人,新生加入就多幾人,從來就沒有固定人數,但是每次一起排練,他們都為有緣和同樣信仰,同樣愛好的人相聚,感到加倍喜悅。他很希望自己畢業後能在大波士頓找到實習機會,以延續這難得的機緣。
         波士頓華人聖經教會牧師潘達儒指出,城區事工設有在劍橋市的MIT,以及在波士頓市的長木(Longwood),樂河,城區校園,大學生小組等的五個不同團契,容許住在不同地區,有不同興趣的教友輕鬆相聚,在波士頓這異鄉,感受到家的溫暖。
         查詢波士頓華人聖經教會城區事工詳情,可上網https://www.cbcgb.org/com
      
圖片說明:

            波士頓華人聖經教會康派樂團的周蘭惠(前右一),蘇恩加(前右二,藍色衣服者),李炫儒(右三)等人表演後合影。(菊子攝)

            潘達儒牧師(右二)在表演中場致詞。(菊子攝)

            周蘭惠(中)介紹陳冠甫(右)這名獨奏表演者。(菊子攝)

波士頓亞裔房東會頒年度房東獎表揚劉伯岳,蔡蔚海

七月四日這週末,大波士頓地區有至少三個與房地產相關的華人團體聚會,讓不少人驚詫探究,是華人受“有土斯有財”這觀念影響,是中國大陸挟鈔渡洋金主炒起風潮,還是華人更嚮往自己當老闆的選擇之一。
            這三個團體中,最老資格的是成立已數年的波士頓亞裔房東會(BALA),其次是今年才成立的“麻省華人房東”微信群,以及數度更動名稱的“愛國者地產管理公司”。
            波士頓亞裔房東會是中城地產公司負責人潘樹仁發起,和當年的美洲銀行創辦人之一劉伯岳合作,主要為華裔房東服務的非牟利組織。自成立以來,由於每月舉辦的講座,都針對房東需要,安排以英文進行的簽訂租約的應注意細節,維修,保險,驅逐不良房客,瞭解政府規定,相關法律問題等講題,還預留時間讓房東們以中文彼此交流,一成立就因房東們口耳相傳,人氣大旺,每次講座都有七,八十人出席。
            潘樹仁指出,在美國做房東,遇上問題,無論是上法庭,和律師交涉,都得用英文,因此所有講座都以英文進行,以期房東們既可學習做房東知識,也順道砥礪做房東得懂的英文。但房東交流及案例分享改以中文進行,則是為了讓裔房東們能暢所欲言。
            七月四日,波士頓亞裔房東會在布魯克蘭鎮的Larz Anderson 公園舉辦燒烤會,來來去去,有不下六,七十人與會,享用陳光偉等人燒烤的牛肉,豬排,潘樹仁親自做的龍蝦卷,以及各色蔬菜,瓜果。
            波士頓亞裔房東會當天還頒發了年度房東獎給劉伯岳,蔡蔚海,表揚他倆為房東們提供諮詢,每次聚會供應食物,讓房東們保持與會熱情。今年中,還吸引來以西人房東為主要對象的麻州小房東協會,加入該會的每月聚會行列。
            “麻省華人房東”微信群是由自己當房東,逐年累積的買了三十多套房子,還自己管理,親身體會當房東的酸甜苦辣,有心為當房東者提供交流平台的眼科醫師朱新生創立的。這個房東群成立後,群友人數迅速增長至四百多人,互動交流十分熱絡,不過房東們還是比較忙,七月四日的聚會,只有三十多人出席,其中至少一人的自置物業房價不下三百萬元。
            “愛國者地產管理公司”是由一名趙姓金融業者設立,邀請有心探討集資做房地產生意者參加的微信群。七月四日在劍橋市的一棟出租樓聚會。
            大波士頓大大小小的華人‘地主“,”房東“,到底有多少,還沒哪個人算得清,但這三個團體的浮現,讓人看到華人在美投資房地產的”集結眾力“新趨勢。
            波士頓亞裔房東會將於七月十一日(週六)下午二點至十點,在MIT E51-325教室,舉行七月份聚會。下午談金融財務與房產,晚上談如何把地下室套房合法化。查詢可洽617-834-4071

圖片說明:

            波士頓亞裔房東會創辦人潘樹仁(中)頒發年度房東獎給劉仲岳(左),蔡蔚海(右)。(菊子攝)

            已加入中城地產公司的陳光偉(左)幫忙燒烤食物。(菊子攝)


            新英格蘭台灣商會副會長張耀熙(右三)也來參加房東會活動。(菊子攝)

星期一, 7月 06, 2015

紐英崙中華總會賀美國慶表揚韓戰華裔退伍軍人

華埠三機構表揚華裔韓戰退伍軍人。(周菊子攝
(Boston Orange 周菊子波士頓報導) 紐英崙中華總會,紐英崙廣東同鄉總會,港澳之友社等三機構合作,七月四日晚在喜臨門酒家設宴,向華裔韓戰退伍軍人致敬。
            紐英崙中華總會去年向二次世界大戰華裔退伍軍人致敬,今年向華裔韓戰退伍軍人致敬,藉以彰顯在美國的多次出兵征戰行動中,華裔都有貢獻。
波士頓華埠退伍軍人會前會長司徒文信(右ㄧ),現任會長歐靖儀(左二),
幹部陳文浩(左一)和出席韓戰退伍軍人中,唯一的一對兄弟,
陳毓璇(中),陳毓禮(右二)合影。(
周菊子攝)
            紐英崙中華總會會長陳毓禮特地在致詞時重述當年故事,藉1977年時,他們為波士頓華人爭取權益,找出3600名華裔選民,才爭取到政客注意力的經歷,呼籲華人社區要團結,只支持重視華人權益的政客,更要催促凡事已入籍成為美國公民的華人,都登記成為選民,並出席投票,今後才能以選票,以投票記錄為依據,讓人不敢忽視華裔的聲音。
出席韓戰退伍軍人中,唯一的一對兄弟,陳毓璇(左),陳毓禮(右) 。
周菊子攝)
            應邀出席的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賴銘琪也藉機會說明,今年是韓戰結束62週年(1953727日),也是中華民國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中美在這場戰中並肩作戰,友誼彌堅,尤其是陳納德將軍率領的志願軍“飛虎隊”,更是居功不小。賴銘琪指出,抗日戰爭是由蔣介石所領導,有約200 名將軍殞命,都是不容人忽視,篡改的歷史事實。當晚慶祝美國國慶,既為民主,自由祝禱,也住院中美友誼長存。
            “向華裔韓戰退伍軍人致敬”的這場慶祝美國國慶聯歡會,以唱美國國歌,紐英崙養生舞協會表演“慧海福源”揭開序幕。波士頓市議員吳弭的代表,王芳菲送上表揚狀給每一位退伍軍人。陳毓璇夫婦也送給每人一頂新的船型帽。
主辦單位列名表揚的華裔韓戰退伍軍人共21人,上台領取表揚狀者約13人,其中唯一的一對兄弟,是陳毓璇,陳毓禮。年紀最長的是現年91歲的華埠退伍軍人會328分站(post 328)會員Thung Y. Chin
  紐英崙婦女新運會為韓戰退伍軍人獻唱。(周菊子攝)
            陳毓禮透露,當年他和哥哥陳毓璇是被徵召服役的,由於一家兩兄弟不能同時上戰場,因此他是留在美國境內的軍隊郵政部門工作,負責挑選每日重要新聞,整理轉貼給士兵們。陳毓璇被派到戰場,在中韓邊界當翻譯官。
        七月四日晚獲表揚的華裔韓戰退伍軍人,在前述三人之外,還有余建聯,周暢,阮國民,阮長悅,司徒榮輔,司徒富,黃富華,黃偉儒,黃國勳,王國棟,胡國新,余國濟,Tony Y. ChinRaymond MoyJones D. WingBolton S. M. WongJames C. WongWing S. Wong
 周美桃(前右一)率紐英崙養生舞協會表演功夫扇。(周菊子攝)
            會中的餘興節目還包括紐英崙養生舞協會表演的“功夫扇“,紐英崙婦女新運會合唱“瀟灑走一回”。紐英崙中華公所主席阮鴻燦,經文處長賴銘琪和昭倫公所主席譚達兒,李氏公所主席李源沛,華埠獅子會會長謝如鍵,至德三德公所元老翁宇才,紐英崙客家鄉親會的曾兆漢等人合唱,向華裔韓戰退伍軍人們致敬。
 左起,譚達兒,李源沛,賴銘琪,右起,謝如鍵,翁宇才,曾兆漢,
阮鴻燦等人為韓戰退伍軍人獻唱。(圖由阮鴻燦提供)
            


出席“向華裔韓戰退伍軍人致敬會“的波士頓華埠退伍軍人會成員合影。
(圖由波士頓華埠退伍軍人會提供)
     

 

波士頓慶祝美國239歲生日 遊行,響槍,讀宣言

代表英軍的遊行隊伍在行進中開槍,遊人紛紛搶拍煙霧瀰漫照片。
(周菊子攝)
(Boston Orange 周菊子波士頓報導) 獨立日也好,國慶日也好,今年這美國建國以來的第239次七月四日 ,天氣有點兒涼。在烏雲蔽空,樹林遮景下,查理士河兩岸看煙火的人,命運也不一樣。
            時序已入夏的波士頓,七月四日這天,氣溫竟只在華氏六十二到七十二度之間。或許因為正好是週六,變成長週末,許多人都去了外地度假去,一大早九點鐘,街上竟然幾乎一輛車也沒。
 波士頓市長馬丁華殊在市政府廣場升旗台前為美國國慶日致詞,
強調仍在爭取公平。(周菊子攝)
        波士頓市長馬丁華殊(Martin Walsh)倒是很準時的出現在波士頓市府廣場升旗台前,和一眾官兵,民兵,一起舉行簡單隆重的升旗典禮,還在致詞中強調,美國仍然在爭取公平(equity)。
            波士頓市府廣場車站,正在翻新,全透明的玻璃做外牆已醒目矗立,由於施工圍起的欄柵,把升旗台前的廣場,擠得只剩很小空間,今年的這升旗,遊行儀式,規模於是也縮小不少。英軍隊伍只有五,六人,1775年就成立了的威明頓(Wilmington)民兵團,比樂瑞加(Billerica)民兵團,倒是加起來有十幾,廿人。
  波士頓市慶祝美國獨立日,在舊州政府大樓前宣讀“獨立宣言”後,
施放紅藍白彩條,製造歡樂氣氛。(周菊子攝)
            往年這遊行隊伍從波市府廣場出發後,都會走進建於1660年,波士頓市排名第三老的舊糧倉墳場(Old Granary Burial Ground),向美國的革命先烈,愛國人士,諸如山姆亞當斯(Samuel Adams),約翰漢考克(John Hancock),羅勃崔特派恩(Robert Treat Paine),保羅里維爾(Paul Revere),以及著名的“波士頓大屠殺”中的五名受害者等人致敬,但今年只有遊行總指揮,官銜掛陸軍上校,已在波士頓公校擔任儲備軍官訓練(ROTC)老師的魏爾文(Gerald Wellman)站在墳場門口,朗讀了一段歷史,整個遊行隊伍就繼續出發到華盛頓街上的舊州政府大樓那兒,重演二百三十九年前,在陽台上宣讀“美國獨立宣言”的鏡頭。
   波士頓市慶祝美國獨立日,在舊州政府大樓前宣讀“獨立宣言”後,
施放紅藍白彩條,製造歡樂氣氛。(周菊子攝)

            遊行隊伍接著轉進芬紐廳(Faneuil Hall),這被譽為“自由搖籃”,當年亞當斯等人鼓吹自由的地方,由波士頓市長馬丁華殊主持了一場致敬會。
遊行中英軍鳴槍。(周菊子攝)
  波士頓市長馬丁華殊(台上左三)等人在美國的自由搖籃
"芬紐廳”內舉行儀式。(周菊子攝)
            晚上的蜆殼劇場音樂會,以及煙火,是波士頓每年慶祝七月四日的重頭戲。由於2013年發生過波士頓馬拉松賽爆炸慘案,安檢加強,今年有些愛樂者,一大早九點多就趕去蜆殼劇場前佔位子,要好好欣賞第42屆波士頓流行交響樂團的演奏,以及煙花盛會。不少沒查看警方安檢通告,等到晚上十點左右才去看煙火的人,臨時發現警察把路封了,橋也不讓過,被擋在查理士河波士頓岸這邊的許多人紛紛抱怨,白天看來賞心悅目的樹,這時惱人的遮擋了煙火美景,在煙火施放沒多久之後,煙霧形成烏雲,遮住了一大半的煙火,更是讓許多人懊惱。
            麻州州警發言人David Proccopio事後表示,七月四日約有六人因擾亂秩序被逮捕。
            今年的蜆殼劇場音樂會,容許聽眾藉互動網路,以短信投票,選擇要聽什麼歌。投票結果是“奪寶奇兵(Raiders of the Lost Ark)”主題曲,不少人頗感訝異。

***************
根據遊行統籌者Wellman所宣讀的糧倉墳場說明,那是波士頓市內在年代最久遠上排第三的墳場,建於1660年,以墳場旁邊可儲存12000桶穀糧的大樓命名。1737年才又改名。這墳場共有2345個標記,有人說可能埋有8000人。由於殖民時代,葬禮很昂貴,常是一塊墓碑代表一個家庭。每個墳墓可能埋有多達20人。
在美國獨立紀念日這天進墳場,主要是向四位著名的波士頓居民致敬。包括墓碑點綴得最華麗,在獨立宣言上的簽名也最龍飛鳳舞,最容易辨認的約翰漢考克(John Hancock)。他在美國革命到誕生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有時出於意外,其他時候則是精心計劃的。他上了哈佛大學商學院,畢業時才十七歲。
 威明頓民兵團站在正在蓋的波士頓市府廣場地鐵站前。(周菊子攝)
在1763年時,約翰漢考克繼承了據說是紐英崙最大的一筆財富。這使得他置身於主要由忠皇派人士組成的社會。那些人因為有較大的影響力及社會權力而被勞動人口懷疑。不過,漢考克很快的深涉革命政治,而且很早就希望從英國獨立出來。
            漢考克的喜歡受公眾矚目,並未損害他的朋友或敵人對他的尊貴和個性的喜愛。對普通人的能力有很大信心的漢考克,幾乎讓所有人都喜歡他,1776年早期,一項來自英國的法令提供大筆獎金要抓幾個主要人物。漢考克就是其中之一。在簽署獨立宣言時,他寫下了“英國政府能夠不戴眼鏡讀出那個名字,就讓他們加倍獎賞”。
  英軍裝扮的遊行隊伍,今年人少了很多。(周菊子攝)
              另一個人是彼得芬紐(Peter Fameuil),(1700-1743),一個把芬紐廳捐給波士頓的富有美國殖民地商人及慈善家。彼得芬紐進入波士頓的船運生意後,很快就證明了他的能力,處理來自歐洲及西印度的商品,出口的萊姆酒,魚及農產品,還參與造船。當他涉入沿海或跨洋船務及貨運時,他經常和他人分擔風險。處理託運物收取百分之五的費用,使用先進的企業方法,仔細做紀錄。捕魚經紀會不斷向他通報市場價格,也加深了他的商業關係。從小就黝黑,粗壯,殘障,終身未娶。在三角貿易中很突出的彼得,運奴隸到西印度,把糖蜜和糖運到殖民地。當他的叔父在1738 年過世時,儘管有一大筆錢遺贈給她的姐妹,他仍然成為美國的最有錢人之一,豪華的住在畢肯街上的一棟大廈。
                在彼得芬紐捐贈給社區的闊氣禮物中,有一項是捐給三一教堂去世教士的家人,以及給波士頓市的公共市場。那市場在1742年竣工,沒多久,彼得芬紐就在1743年3月3日死於浮腫。在市場攤位上的房間,變成了市民中心,許多革命前的會議都在那兒舉行,芬紐廳也因此以美國的“自由搖籃”而聞名。
波士頓市長馬丁華殊(右)在芬紐廳主持獨立日慶祝會。(周菊子攝)
                 在約翰漢考克墳墓對面的右邊那面牆,是一塊致記著羅伯特潘恩(Robert Treat Paine)的牌匾。羅伯特派恩是麻州本地人,1731年出生。依據家族傳統,原本應該成為牧師。他在波士頓拉丁學校成績很好,獲哈佛大學錄取,1749年畢業。在波士頓大屠殺後的審判英兵時,他擔任副檢察官。
                 1774年,他獲選出席第一次大陸會議(Continental Congress)加入制定辯論規則的委員會,後來成為負責為大陸軍取得槍彈委員會的主席。他也在1775年撰寫了交給國王,以“橄欖枝請願書( Olive Branch Petition) ”聞名的最後上訴。
                 派恩在1776年再度獲選在大陸會議(Continental Congress)中代表麻州。他參與了導致革命的辯論,他的簽名也在獨立宣言上。根據班傑明洛虛(Benjamin Rush)的註記,派恩因為經常在會議中對他人的提案有異議,在會議中以“異議製造者”聞名。他的反對,後來不受人重視。班傑明洛虛評論指出“他很少提議任何事,但反對其他人提議的幾乎所有措施”。
                  1777年時,派恩當選為麻州總檢察官。1780年他搬回波士頓,並協助創辦了美國文理學院。
                  在右角落前方是山姆亞當斯家族的地,有趣的是,山姆亞當斯讓波士頓大屠殺受害者也葬在他的家族墳墓裏。
                  山姆亞當斯是在一個活躍於宗教,政治的家庭裏長大。在波士頓拉丁學校及哈佛學院受教育後,他成為一名商人,但他不在行,很快轉向政治,並成為很有政治影響力的寫作者及理論家。他是一名極優秀的政客,不成功的啤酒釀造者,一名很糟的商人。
                    他早年的公職是收稅員,那可能讓人懷疑他是英國當局的手下,但他充分利用了他對稅碼的了解,以及他廣泛認識的波士頓商人。山姆亞當斯是一名很受人注意,歡迎的領袖,在大眾眼裏花了很多時間攪動抵抗。1765年時,他被選入麻州議會,擔任書記多年。就在那兒,他第一個提議大陸會議。他是共和主義的主要倡議者,也是湯姆派恩(Tom Paine)的好朋友。
                    1774年時,他被指派為進大陸會議的代表。在那他以演講技能,激情倡議從英國獨立出來聞名。
                    1776年時,他作為大陸會議代表,簽署了獨立宣言。他和約翰漢考克,羅伯特派恩,使得葬在糧倉墳場的美國獨立宣言簽署者達到三人之多。

波士頓國慶煙火 查理士河兩岸景不同

七月四日晚欣賞國慶煙火的人,看是河東,河西,同人可不同命。在查理士河兩岸的靠波士頓這邊,只有那些擠到了蜆殼劇場河邊沿岸的人,能夠和劍橋市河岸那邊的看客一樣,欣賞到璀璨煙花在水波蕩漾的襯托中綻放。
站在Storrow Drive這邊的看客,眼見平日遮蔭的大樹,這會兒遮住了天空,再見到煙花上空後不散的餘煙,形成濃雲,遮住了後來的美麗煙花,心急的想要跨橋而過,卻都遇上身穿螢光綠背心的警察攔阻,只能“徒呼負負“。


煙花剛起時,天空清澈,煙花美麗。(菊子攝)


餘煙形成的濃雲,遮住了後放的煙花。(菊子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