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波士頓食健會在華埠牌樓前留影。陳台榮(右一)透露,華埠牌樓 之所以能夠掛出中華民國國旗,讓中國大陸來波士頓觀光的遊客們, 在拍照時都得把中華民國國旗拍進照片中帶回家,原因之一是 因為他認識綠路保護會的其中一名董事,爭取到了掛旗權。 |
(Boston
Orange
周菊子波士頓報導)
麻州郊區和波士頓,其實頂多也就一、二個小時的距離,成語中的”
呎尺天涯”
,卻至今有驗證。勒星頓中文學校早年家長們組成的”
波士頓食健會”
,8
月6
日到華埠參訪,紛紛感嘆,之前還真不知道波士頓華埠那麼有內涵。
” 波士頓食健會” 是勒星頓中文學校家長們組成的同樂會,由會員草擬計畫,爬山、郊遊或聚餐的每月歡聚,豐富退休後生活。
由於食健會成員們儘管在麻州住了那麼多年,許多人卻已十幾、廿年沒踏進過波士頓華埠,其他來過的,也多半只是上餐館,進超市,並不了解華埠。
 |
波士頓食健會在中華廣教學校的禮堂中留影。 |
8
月6
日這天,他們在早年曾追隨前年辭世的波士頓僑領陳毓璇,在波士頓華埠工作過,近年又因身為紐英崙至孝篤親公所幹部,經常出入華埠的陳台榮,為他們安排了一場一般人無緣享受到的導覽,從鑲有”
天下為公”
牌匾的華埠牌樓出發,參觀了中華公所,廣教學校,波士頓安良工商會,紐英崙至孝篤親公所等地方,還在波士頓洪門致公堂門口,聽到國父孫中山當年為建國籌款,曾借宿洪門的故事。
 |
在波士頓安良工商會大樓屋頂上看到的波士頓街景。 |
這場導覽之特別,在於陳台榮仗著他和中華公所主席雷國輝當年同在陳毓璇餐廳中打工,彼此認識近半世紀的關係,邀得雷國輝親自解說,還登上一般人去不到的波士頓安良工商會大樓屋頂,在中華民國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飄揚的陪伴中,俯瞰波士頓華埠。
包括鍾曼怡、金兆珉、江佩蓉、莊紀華等多位曾任勒星頓中文學校校長的30多名”波士頓食健會”成員,這天聽了包括華埠牌樓建造歷史,國旗得以懸掛在牌樓上的因緣,中華公所與姓氏宗親會功能等好多故事。
 |
波士頓安良工商會樓頂,有座古色古香的中國式涼亭, 讓人一看就知道進華埠了。 |
在中華公所主席雷國輝的解說鍾,他們知道了紐英崙中華公所其實清朝時就已存在,主要是由姓氏宗親會和社區僑團所組成,當年是華人社區的龍頭組織,為華人同胞排難解紛,提供生活所需的各種協助,1923
年才在麻州政府正式註冊立案,今年慶祝100
週年。
其中的波士頓安良工商會,當年肩負著維護華埠治安的重任,如今注重培訓下一代舞龍、舞獅。
 |
中華公所主席雷國輝(左一)為波士頓食健會做中華公所及廣教學校導覽。 |
華埠牌樓也有很多故事。當年位於台灣的國府,捐了建牌樓的材料,但波士頓市府沒有建牌樓的經費,於是瓦片有好長一段時間堆在倉庫,還得付倉租。後來還是當年在波士頓市政府內任職的陳毓禮和陳建立,聯袂晉見時任市長的Kevin
White
,爭取到10
萬元經費,這才把華埠牌樓蓋了起來。然而好事多磨,台灣運過來的瓦片,經不起紐英崙的寒冬摧殘,很快就破了,碎了。經過波士頓僑社再次努力,重新尋覓適合瓦片,才又重建。
華埠牌樓上的題字,據說”天下為公”用的是孫中山,”禮義廉恥”用的是蔣中正的墨寶,所以波士頓的華埠牌樓,有2名總統加持,比其他地方的華埠牌樓都矜貴。
 |
中華公所主席雷國輝和陳台榮在中華公所正維修的房間中,招呼食健會成員。 |
同時具有中華廣教學校副董事長身份的雷國輝,還帶食健會參觀了廣教學校,包括寬闊的禮堂,會議室及許多間教室的共三層樓空間,都是廣教學校擁有的物業。陳台榮感歎表示,早年聚居華埠的人,多半學歷不高,在社會底層工作,卻能募款籌建出一棟屬於自己的校舍。他激勵全是高學歷的食健會參觀團”
亦復如是”
。(所有圖片均由陳台榮提供)(僑務電子報: https://ocacnews.net/article/347243 )
 |
波士頓食健會還到紐英崙至孝篤親公所參觀,聆聽陳袁胡三姓組成至孝篤親公所的由來。 |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