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星期五, 8月 09, 2019

夏棚龍蝦讓你齒頰留香 中文介紹讓你輕鬆點菜


餐廳介紹:

      (Boston Orange)來到歷史名城波士頓,想要嚐道地新英格蘭風味海鮮?尤其是現煮龍蝦,最理想的地方之一,當然是著名廚師Jasper White所創辦的夏棚(Summer Shack) ,何況為歡迎華裔食客,這家餐廳甚至特地印製了中文菜單。
            Jasper White是在美國飲食界非常著名的廚師,不但2001年得過有如飲食界奧斯卡的James Beard 獎等數不清的獎項,還出版過4本食譜,從1989年介紹新英格蘭風味烹飪的Jasper White’s Cooking from New England,到2007年的夏棚食譜- 海鮮飲食完整指南(The Summer Shack Cookbook – The Complete Guide to Shore Food) ,銷路一直很好。
         Jasper White原本經營的都是高檔,優雅餐館,但年紀漸長後,他深感家庭重要,決定走大眾化路線,20005月在劍橋市開張了夏棚(Summer Shack)” ,要讓一家大小能無拘無束,有如出外野餐般圍坐,在龍蝦池畔,啤酒桶旁,享用美味海鮮。
             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平鍋烤龍蝦,用波旁威士忌,奶油和龍蝦汁調製的醬汁燒烤肉質鮮美的龍蝦,端上桌時,香味四溢,配上新鮮烹煮玉米,看著就讓人食指大動。
                  Jasper White早在1980年代初期,就認識了當年為錦繡中華做市場行銷的甄碧鳳,曾應邀到中國訪問,受中國式烹調啟發制定的這道龍蝦菜餚,迄今仍然非常受歡迎。
             此外,特製蟹餅,炸雞塊,炸胡瓜魚,香煎金槍魚,烤佛羅里達海灣蝦,甜生蠔等海鮮菜餚,青口,蛤蜊,還有甜紅菜和羽衣甘藍配上藜麥,鷹嘴豆,茴香,乾蔓越莓等的沙拉,甚至煎餃,夏棚裏有不少誘人菜餚。
        在劍橋市Alewife地鐵站旁的這家夏棚,有300個座位,5個不同的用餐區,原本是由Bobby SoohooJeffrey Katz開設的波里尼西亞(Polynesian)餐廳,Aku Aku
               Jasper White後來陸續在波士頓,康州金神賭場那兒又開了兩家夏棚分店,直到2017年退休,把持股賣給里昂集團(Lyons Group) ,還應邀留下來做顧問。
        餐廳經理指出,劍橋市的夏棚,每週四晚還有很受歡迎的敲螃蟹之夜,讓食客比賽用小木槌敲石蟹,增加用餐樂趣,沒試過的人,不妨一試。
幾家夏棚(Summer Shack)的地址如下:1
49 Alewife Brook Parkway Cambridge, MA 02140 (617) 520-9500
50 Dalton Street, Boston, MA 02115 (617) 867.9955
Mohegan Sun Resort & Casino, Exit 79A off of Interstate 395 in Connecticut
Uncasville, Connecticut (860) 862-9500

BTBA第七屆年會 鄭興盛,丁邦容無私分享

波士頓台灣人生物科技協會第七屆年會出席者和嘉賓合影。(周菊子攝)
BTBA現任會長朱治齊(左ㄧ),鄭永志(右ㄧ),前任會長杜荷洲(左二)
與輝瑞製藥資深副總裁,首席科學家鄭興盛(Seng Cheng)。(周菊子攝)
        (Boston Orange 周菊子劍橋市報導) 波士頓台灣人生物科技協會(BTBA)8月3,4兩日在哈佛大學西北科學大樓舉辦第七屆年會。來自全美各地的近300名出席者盛讚鄭興盛,丁邦容兩名重量級前輩,以及近50名專家,學者的無私分享讓他們獲益匪淺。
BTBA 前會長杜荷洲頒發紀念品給主講者,輝瑞製藥資深副總裁,首席科學家鄭興盛
(Seng Cheng)。(周菊子攝)
        波士頓台灣人生物科技協會今年的大會由兩名會長鄭永志,朱治齊與30多名志工籌備,邀得輝瑞製藥(Pfizer)首席科學家鄭興盛(Seng Cheng)和中研院院士丁邦容(Jenny P-Y Ting)擔任主講人,另外安排了生物科技論壇:藥物型態,業界,學界的職業發展機會,學術圓桌會議,生技產業領導與管理合成生物學的趨勢話題,麻州生命科學中心的綜觀波士頓生物科技生態系統等講座。會中還有生計交流早餐晤談會,海報比賽,簡報比賽等活動。
        今年的另一特色是分享美國各地的台灣人生物科技聚落概況。德州台灣人生物科技協會(TTBA)會長林之昫,灣區台灣人生物科技協會(BATBA)活動主任Eric Du,代表中西部台灣人生技圈,來自密蘇里州聖路易大學的Hao-Wei Chang,從外地趕來參加,分享當地生物聚落型態。
        兩場主題演講,都讓出席者覺得受益良多。
        鄭興盛11歲就隨家人從馬來西亞移民來美,在英國留學,與人合作發表過276篇論文,持有50項專利,在健贊(Genzyme),輝瑞(Pfizer)等大製藥公司工作已逾四分之一世紀。他專責的罕見病藥物研發營收,至少佔了輝瑞製藥的10%
BTBA現任會長朱治齊(左),鄭永志(右)。(周菊子攝)
他分析了學術界與業界的區別包括學界重基礎研究,發表論文,有專長、個別貢獻,能申請到政府資助經費,而業界則重視實際應用的研究,有專利,能爭取到私人資助,根據表現來評定薪資等。
談到亞裔在西方社會所面對的亞裔天花板瓶頸(Bamboo Ceiling)時,他依整理出的數據指出,在專業工作場所中,每12名白人男性,就有1名主管,亞裔美人則是每30人,才有一人。從全美來說,白人男性成為主管的機率,比亞裔男性高222%。女性的情況也好不到哪兒去,每28名白人女性,就有1名主管,亞裔女性卻要每64人才有1人。全美比率是164%
中午演練項目簡報者與評審合影。(周菊子攝)
BTBA共同會長鄭永志(右)把中研院院士丁邦容(左)從北卡邀來演講。(周菊子攝)
鄭興盛表示,導致這現象的主要原因是成長文化背景,以及偏見。人們對亞裔的普遍印象是勤奮,埋頭苦幹,卻缺乏自己的主張、溝通能力與領導力,以至淪為上司看不見的族群。
            他以自己為例,初踏入職場時,也源於亞裔文化教養,總是默默做事,後來才學會,在西方企業中工作,不但事要做得好,還得懂得和人來往,擅常製做簡報,培養出自己的一個可以請益,互相扶持的團隊。要有勇氣表達意見,接受挑戰,累積豐富人脈,專業知識資源,堅持並有趣,才有機會出頭。
         不過面對出席者的提問時,他也坦言,有些人際關係技能,是教不來的,大家恐怕得自己琢磨。
         既是中研院院士,也是北卡羅萊納大學教堂山分校醫學院微生物與免疫系教授丁邦容(Jenny P-Y Ting ),非常親切。她先從先天免疫受體和傳感器的生物科技專業談起,進而鼓勵人進學術界。她指出,現在是踏進學術界的好時候,競爭的人沒那麼多,能申請到或學校撥給的經費也比較多,而且一旦拿到研究經費後,要做甚麼研究,都可以自由發揮創意,教職工作也比較穩定,還可以兼顧創業,自己排定步驟,時程,完全能夠顧及家庭需要,何況當老師輔導學生是讓人很有成就感的事。做得好不好,很容易就可以從申請到的經費,發表的論文等等衡量出來,在某些方面來說,比較不那麼政治。在學界也有很多發展途徑,教書之外,可以做行政管理,輔導顧問。
鄭興盛分享的學界與業界差異分析圖。(周菊子攝)
               丁邦容很貼心的專門為海外華人/台灣人整理出一份有8點內容的成功之路途徑,包括要學會好好表現自己和自己的工作;學會發聲、並從正面角度提問;要有自知之明,但不要限制自己;要有自信心,不要讓別人定義自己;要合群,尤其是自己是眾人中的主要人物時,更要把持住,稱許其他人的功勞;學會地方習俗;切記不可未註記就引用;更不可抄襲。
       丁邦容甚至還做了一張表,給年輕學子們據以為自己挑選好的導師,顧問。她強調,除了功課好之外,在學校裏不會學到,但要在現實社會中生存也很重要的技能,大家必須知道,人際關係,名譽都很重要,得擁有一點街頭智慧(Street smart),要明白霸凌者無處不在,得想出一套因應策略。
學界職場座談,左起劉麗雲,李志浩,Isaac M. Chiu,Gene-Wei Li 。(周菊子攝)
        丁邦容提醒聽眾,想要有所成就,還得顧及身外事務,參加,並活躍在科學協會中,支持科學及其他科學家,加入全國委員會服務,要明白擠身於在事情發生的房間裏的重要性。
        波士頓台灣人生物科技協會(BTBA今年的大會,歷任會長除了已返台的創會會長陳昇宏,以及前會長沈敬涵,陳映嘉,李湘盈,王志傑之外,歷任會長的杜荷洲,謝富凱,郭杏姿,魏曉英,李以如,黃詠琪,以及兩名現任會長朱治齊。鄭永志等全都到會。
(部分圖片已於8月5日發表)
(8月15日更新版)
德州台灣人生物科技協會會長林之昫。(周菊子攝)
波士頓台灣人生物科技協會前會長謝富凱(右)也是會場志工之一。(周菊子攝)
業界職場座談。(周菊子攝)
曾任紐英倫玉山科技協會會長的李政欣也全程參噢。(周菊子攝)
Managing up, down and cross座談。(周菊子攝)

波士頓台灣人生物科技協會前會長郭杏姿。(周菊子攝)


丁邦容分享的挑選導師準則。(周菊子攝)

丁邦容分享的"學校學不到的生存技能"。(周菊子攝)
灣區台灣人生物科技協會活動主任Eric Du。(周菊子攝)

NECINA、CABA、OCEAN三會夏日聚餐聯誼

三協會攜手,夏日聚會。(周菊子攝)
網協會長高弘。(周菊子攝)
                   

(Boston Orange 周菊子牛頓市報導)紐英倫中華資訊網路協會(NECINA),美中生物醫藥協會(CABA),海外華人企業家協會(OCEAN)等三機構,日前攜手舉辦夏日聚餐,五,六十人在牛頓市海德社區中心歡聚一午。
              每逢夏天,三會合辦活動,已有好幾年了,不過以往都是在霍普金頓州立公園等郊外,有樹林,有湖的地方,或者烤肉,或者各自帶菜,戴著遮陽帽,太陽眼鏡的閒話家常玩遊戲,很有夏日風情。
中美生物醫藥協會副會長邵劍。(周菊子攝)
               今年很特別,竟然把聚會場地選在城裏,而且活動不在戶外草坪,反倒是擠進了海德社區的體育館,大夥兒穿著短褲,薄T恤,圍桌聚坐吹冷氣,吃西瓜,大嘆艾克頓鎮中餐廳買來的
滷豆腐,香菇,小辣牛筋,炒青菜,蔥油餅等等各色美食。
             紐英倫中華資訊網路協會的新任會長高弘,美中生物醫藥協會副會長邵劍,海外華人企業家協會已當家多年的會長楊洪芳,依序致詞,向出席者簡單介紹各自協會概況,強調這樣的跨界交流,既可建立友情,更能激發創意。
              邵劍也特地說明,該會新任會長是目前在武田製藥(Takeda)擔任資深主任,負責產品研發及全球項目的曹瀾。由於當天曹瀾未能出席,由他代表致詞。
海外華人企業家協會會長楊洪芳。(周菊子攝)
           當天出席活動者,有許多年輕面孔,還出現一對母子檔,網協前任總經理楊湛萍和她兒子,見證著三個協會都已有十年以上資歷,開始了傳承。(圖片已於8月5日發表)
網協總經理倪繼紅(左起),會長高弘,董事王振榕,
前任總經理楊湛萍。(周菊子攝)









三協會夏日歡聚,今年選擇在室內。(周菊子攝)

陳敏先單騎環宇行 讓天下看見台灣

陳敏先和波士頓僑教中心主任歐宏偉,麻州元極舞聯誼會合影。(周菊子攝)

                                                                    (Boston Orange 周菊子牛頓市報導)活到六、七十歲,接下來的日子,你會怎麼過?來自台灣的陳敏先,選擇單騎行天下,長征萬里,要讓世界看見台灣,向各方傳遞福音,愛心。
波士頓僑教中心主任歐宏偉(右)歡迎陳敏先(左)到訪。(周菊子攝)
           2008年到2019年,陳敏先已騎單車環繞台灣島13次,踏過5大洲28個國家。這趟行程要騎過美加日三國,預定9月下旬返台。他透露,行前曾獲同為天主教徒的副總統陳建仁祝福,返台後,總統府將安排他晤見總統。
陳敏先的天馬騎士團-單車全球生態文化和平之旅美國行,是5月從舊金山開始的,沿線經過洛杉磯,鳳凰城,厄爾巴索(El Paso),休士頓,墨比爾,奧蘭多,沙洛特,華盛頓,紐約,然後來到他在美國的最後一站,波士頓。
陳敏先和波士頓僑教中心主任歐宏偉,麻州元極舞聯誼會合影。
(周菊子攝)
         730日他抵達,待到87日,期間住在青年旅社,拜會過波士頓經文處,僑教中心,和經文處長徐佑典,新聞組長施維鈞等經文處同仁開了場午餐分享會,和波士頓僑教中心主任歐宏偉,以及麻州元極舞聯誼會員晤面,閒談,和媒體暢述他的行腳經歷。
        在波士頓的這幾天,他穿著印有贊助商徽號的運動衣,騎著插有中華民國,美國兩面國旗,由美利達贊助的特製長途用自行車,穿過哈佛大學在劍橋市的紅樓,摸了約翰哈佛銅像的腳,把中國留學生在哈佛300週年時送給哈佛,刻有中文字的紀念石碑拍下來,騎到麻省理工學院面對查理士河的圓頂前留影,還為了騎去衛斯理學院,經過波士頓紅襪隊主場。
陳敏先寫了幅字,送給波士頓僑教中心主任歐宏偉。(周菊子攝)
       陳敏先強調自己其實是個很普通的人,小時家境不好,對發放救濟品,曾被稱為麵粉教的天主教會,一直心存感激,一度要進教會服務,但為幫補家計,繼續升學,參加聯考二、三次,才進中興大學外文系。畢業後當國中老師,1995年擔任台中縣清海國中訓導主任時,曾獲師鐸獎53歲退休,遇上人生轉捩點。
        本來退休後18%利息的月俸近2萬元,再加上其他收入,他的生活還過得去,沒想到2007年,大便見血,醫生說是大腸癌前兆,讓他開始為健身騎單車,竟就此開啟了人生另一頁,踏上騎單車環遊世界之旅。
        那時候正好台灣風行環島,他腦袋一熱,仿效阿甘的跑馬拉松環島,他騎單車,還經劉志文引介,加入天主教天馬騎士團,在騎單車環島的同時,為天主教博愛基金會「兒童關懷站」募款。
陳敏先每次都預先規畫行程。(周菊子攝)
        環島六次,還出了從台灣到全世界 福爾摩沙先仔傳奇台灣篇這本書後,他萌生騎向遠方的野心,開家庭會議爭取支持,寫企劃書募款。從20123月開始,一次又一次,他騎單車,走過中國,荷蘭,比利時,德國,義大利,法國,英國,以色列,巴西,韓國,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菲律賓,南非,史瓦濟蘭等等,細數下來,截至今年,他已穿梭過5大洲,28國,還打算走訪更多國家,出更多書,紀錄他在旅程中遭遇的許多感人故事,驚險經歷。
        陳敏先坦言,他能夠實現環遊世界的夢想,把台灣帶到四面八方,遇有機會就宣傳保護環境生態,為關懷兒童募款,全因為有許許多多的熱心人支持,包括那些印在他每次行程布地圖上的贊助者,例如生命溯源的劉志文,茶祖國際同濟會,先鋒環資訊,常廣股份有限公司,鋒明集團,蓮荷御品齋,靜山靈修中心,健野戶外休閒用品店,騎多旅遊用品公司,一起趣麵包坊,易特商務網,啟泰纖維企業,美國亞裔非營利機構策略聯盟,長春藤高級中學,樂齡網等等。
波士頓僑教中心主任歐宏偉(右)送上嶄新的中華民國和美國國旗
給陳敏先。(周菊子攝)
           二年前,經營電動手扶梯和淨水設備的羅布森集團汪世旭總經理,一出手就愾捐10萬元,更是讓陳敏先感動不已。
            陳敏先透露,這次單騎行,他原本的規劃是515日到822日,共100天,食宿,交通,保險等等費用預算22萬元,但後來有朋友建議,有些地點不該錯過,於是改為51日到923日,增加46天行程。為了樽節經費,他給自己訂下每天食宿費用1000元台幣的限制,帶著睡袋,帳篷,克難式的走天涯。
陳敏先說,一路騎來,沿途遇到許多僑胞熱心接待,讓他累積了說不完的愛心故事。
                 88日時,陳敏先搭灰狗巴士從波士頓往加拿大蒙特婁,轉渥太華,再騎到多倫多,然後搭機去溫哥華,停留幾天後再飛去日本名古屋,京都,大阪的繼續單騎行程,預定918日返台,騎回台中,為下次的再出發做準備。(圖片已於8月7日發表)
陳敏先穿的運動衣,印滿贊助商徽號。
(周菊子攝)







星期四, 8月 08, 2019

大同村南停車場計畫建六層高大樓 85個單位

紐英崙中華公所主席陳家驊(左)和執行主任朱蘇珊(右)親自向華埠
居民說明大同村停車場建住宅計畫。(周菊子攝)
       (Boston Orange 周菊子波士頓報導)紐英崙中華公所(CCBA)計畫在大同村南停車場上蓋85戶可負擔住宅,87日晚上波士頓華埠居民會陳情,預告土地發展計畫概況,爭取支持。
         紐英崙中華公所行政主任朱蘇珊和公所主席陳家驊7 日晚親自以中英文解說,並即席回答問題。
波士頓華埠居民會共同主席余顯生(右)認為,大同村停車場或許
可以蓋得更高些,好有更多單位。(周菊子攝)
        朱蘇珊在會中說明,早在2016年的1112月,中華公所已做了大同村南停車場蓋住宅大樓的可行性研究,20177月時,中華公所發出報價要求 (RFQ),尋找潛在的土地發展合作夥伴,接著在1212日發出招標書(RFP)給三家獲選的發展商。今年(2019)129日,中華公所挑選了火炬社區(Beacon Communities LLC)為合作夥伴。
        朱蘇珊藉幻燈片,向出席的六,七十名波士頓華埠居民說明,大同村是個有4座樓宇,2個停車場,共214戶住宅單位的屋村,16個零售店面佔地約22,990平方呎,供居民及商戶使用的停車位有112個,其中43個在泰勒街和乞臣街那一邊,69個在夏利臣街和乞臣街之間,也就是南停車場,面積為23,686平方呎。
        目前的施工計畫是,蓋6層高有85個住宅單位的大樓,但地面一層透空,預防地層下陷,海水倒灌的可能。留出40個停車位,85個有棚蓋自行車停車位,17個無棚蓋自行車位。
梁德生(左)以親身經歷指陳紐英崙醫療中心的護士,服務品質很差。
(周菊子攝)
        在回答出席者提問時,陳家驊說明,住宅單位格局,預定為301睡房,402睡房,153睡房。目前估計造價4500萬元,以家庭年收入在麻州平均中位收入60%上下者為主要對象,大約是一個四口之家,年收入總額7萬元左右者,
        陳家驊指出,如果在蓋樓時,為募集資金,向政府申請了各種不同補助,那麼在出售或出租時,將受一定限制。目前中華公所試圖儘量從其他途徑籌資,以減少10%的單位須保留給年收入在AMI 30%家庭等的可能限制。
交通部代表(左)說明華埠一帶,多處將增設自行車道。(周菊子攝)
         由於出席民眾都很關心可負擔住宅計畫,對房屋格局,申購者適用收入限制等垂問頗詳細。居民會主席黃國威,黃楚瑜要求中華公所在該會下次月會時再次出席,做更進一步說明。
波士頓市議員愛德華費林(Ed Flynn)表示,他對波士頓公共衛生局
所做的華埠健康需求調查報告結果,很不滿意。(周菊子攝)
         87日的波士頓華埠居民會還有波士頓公共衛生局,塔芙茨醫療中心派代表出席,做華埠健康需求評估調查報告,亞裔健康計畫說明,以及波士頓交通局的增設自行車道,交通號誌變更等報告。波士頓市議員愛德華費林(Ed Flynn)專程出席,表示他對波士頓公共衛生局(DPH)和塔芙茨大學醫學院合作的華埠健康需求評估調查報告,竟然得出華埠居民患氣喘病的比率僅7%,遠低於波士頓全市居民的18%這樣的結果,感到十分不滿意,因為事實是華埠居民面對的空氣汙染,遠大於市內其他各地,需要更多資源來改善情況,若依照波士頓公共衛生局的調查報告來分配資源,華埠將失去應有的改善機會,他認為這情況絕不可接受。






Add ca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