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8月 23, 2012

秦暉談福利觀 哈佛中國公民種子班班將報告


北岸學社和哈佛甘迺迪政府學院辦理「哈佛公民與社會創新種子班」的豪澤(Hauser)非盈利組織研究中心合作,日前邀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歷史教授秦暉,一連兩天,在哈佛大學科學中心C講室,講談「改造我們的福利觀」,「福利問責與天鵝絨式憲政之路」。
兩場各逾百名關心中國未來的學生,邊聽秦暉論談政府與人民之間的權責問題,東歐波蘭從蘇聯式社會主義體制走向憲政的過程等等歷史論證,都對中國未來政治體系應如何改革,似乎有了更多想法。
哈佛豪澤中心日前也宣佈,專門為中國海外留學生設計,以倡導公民意識、社會責任和慈善,啟發多元化社會創新,塑造未來中國公民社會領袖的培訓項目「哈佛公民與社會創新種子班」,訂八月廿六日,由該班從世界各地選拔出來的30名優秀「種子」,報告五個與中國社會創新相關的議題與項目。
中國希望工程創始人、南都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徐永光,種子班演講嘉賓「免費午餐」發起人鄧飛,中國人民大學非營利組織研究所所長康曉光,多背一公斤發起人余志海、哈佛豪澤中心中國項目主任胡馨、美國強生集團(Johnson & Johnson)臨床研究和醫療事務全球總監方威凱,都將出席。活動公開,報名可上網http://seed2012.eventbrite.com/

圖片說明:

      清華大學歷史教授秦暉。(菊子攝)

2012教師研習會 8/24-26 僑教中心舉行


            新英格蘭中文學校協會和波士頓僑教中心合作,將於八月廿四日至廿六日間,舉辦2012年教師研習會,同時採用實地及遠距教學模式,以方便老師們的學習需要。。
            三天的教學課程中,基本上每日早上八點五十分至中午十二點為遠距教學時間,下午則為本地老師執教的實地教學。
      遠距教學部份,早上的老師及講題依序為陳巧茵的「如何啟發幼兒(3-8)的中文學習興趣」、涂馨文的「如何利用電腦設計有趣、互動式的教材」,「如何有效地經營課堂管理」。八月廿五日晚上六到九點的遠距教學,有張于忻教華語文混齡班運用合作學習之實務探討」,廖蔚華教「充滿樂趣語言活動」。
            實地教學部份,八月廿四日依序有朱金台教「遊戲學華語」,路永宜教「扇子文化」,陳彥玲教「正面思維」,八月廿五日有葉金惠教「如何設計一門高效率的中文課」,王明德教「手工藝」,陳美樺教「茶道藝術」,王月娥教「簡易教具製作」。
      查詢相關詳情,可洽波士頓僑教中心617-965-8801

國僑辦名師巡講 波士頓老師收獲多


國務院僑辦、華文教育基金會主辦,深圳耀華實驗學校資助的「華文教育,名師巡講」活動,八月廿一日晚在劍橋中國文化中心開講,四、五十名來自不同僑校的老師們,聽得津津有味。
      劍橋中國文化中心副董事長陶凱表示,今年「名師巡講」團的三名老師,不但全是有博士學位的教授級人馬,還都能說善道。廿一日晚,暨南大學十佳授課老師勾利軍深入淺出,在短短二個半小時內,把商周、隨唐到現代的「中國文化發展脈絡」,講得趣味橫生,還又都點出了各代精髓,讓出席老師們,對昨(廿二)晚及今(廿三)晚的後續講座,期待非常。
      國僑辦這「華文教育,名師巡講」活動,今年至少在美國十地舉行,波士頓是第四站,下一站將赴費城。
名師巡講團由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主任李曉梅領隊,老師三名,講談「中國文化」、「兒童教育心理學」、「漢字、詞匯趣味教學」等不同主題。
廿一日晚講中國文化的老師,是南開大學歷史博士,現為暨南大學教授兼博士生導師,曾獲暨大十佳授課教師榮銜的勾利軍。昨(廿二)晚講兒童教育心理學的是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院長傅宏。他主編的「兒童心理諮詢與治療」系列學術圖書,獲中國教育報的「2011年影響教師的100本書」最佳圖書獎。今(廿三)晚講「漢字、詞匯趣味教學」的是,2002年被評為全國對外漢語教學優秀教師的北京師範大學漢語文化學院執行院長張和生。
勾利軍的中國文化課,分有中國文化的淵源、和諧的商周文化、強悍的秦朝文化、富有想像力的漢文化、瀟灑不群的魏晉文化、爐火純青的隨唐文化、理學文化與市民文化等七大主題。
她指出中國是以農為本,重視土地,講實際功效,融和性強的國家,看世界從立足於大自然中的角度出發,和西方把人和大自然分成兩個對立面的看法,差異很大。
勾利軍藉著神話、考古發掘物、古人詩詞來說故事。其中長沙馬王堆一號裹帛畫上的圖案,龍是天,貌似青蛙的蟾蜍是地,就象徵著中國人的重視天地人三位一體觀念。
談及唐朝,勾利軍批評張藝謀沒文化,「滿城盡帶黃金甲」片中人物的服裝,完全偏離唐朝講究寬鬆、開放的文化特色。她以永秦公主墓壁畫指出,那個朝代的婦女,從容、自信,即使身穿透明輕紗,也絲毫不以為意。在這種開放風氣下,中國大方的吸收外來文化,諸如唐朝的胡旋舞,乾陵的翼馬等。
勾利軍指出,中國文化的特色之一,是融和性強,外來文化進了中國,都被融和成具中國特色的新文化,例如唐三藏從印度帶回中國的佛教,在中國因應現實環境,出現了以知識份子為對象的禪宗,和以老百姓為對象,強調唸阿彌陀佛經句,放下屠刀也可立地成佛的淨土宗。甚至馬克思主義,流傳進中國,也成了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談及宋朝,她說根據農業社會的注重經驗,宋朝總結唐朝滅亡原因,在於君王太寬鬆,於是改行集權做法,「杯酒釋兵權」的先從軍權抓起。
她說,從宋朝以後,中國經濟發達,出現市民階層,人們開始追求平等、法規、制度,講究時尚,逐漸有了川、魯、蘇、粵等四大菜系,整個社會結構,更形多元化。
劍橋中國文化中心承辦的「華文教育,名師巡講」活動,廿一日晚有來自艾克頓、牛頓、沙龍、溫徹斯特、世紀及劍橋等中文學校的不下四、五十名老師參加。三堂課全上者,可獲中國海外交流協會頒發的培訓證書。查詢詳情可洽781-788-8558



圖片說明:

      許多老師在聽完勾利軍教授(左八)講課結束後,還不斷提問,關切中國文化今後去向。(菊子攝)

      劍橋中文學校校長暨劍橋中國文化中心副董事長陶凱()為接待勾利軍教授()等名師到訪,累壞了。(菊子攝)

      長沙馬王堆一號裹帛畫。(菊子攝自現場幻燈片)

僑委會:僑胞須注意健保停復保規定


      海外僑胞辦理台灣健保後,再次出入境時間超過六個月以上者,常遇追繳保費問題,僑委會日前發出聲明,提醒僑胞按規定辦理停復保,並指出二代健保將從明年一月一日起生效,相關規定將依新法辦理。
      凡離境逾二年的僑胞,台灣戶政機關依規定登記遷出,該僑胞自戶籍遷出日起,就不具有加保資格。一旦返台,需重新辦理戶籍登記及加保手續。
      波士頓僑教中心轉述僑委會聲明,指出許多僑胞預定出國六月以上,在出國前辦理了健保停保後,再次入境時卻未辦理復保,接著出國,又未辦理停保,於是收到健保局追繳入境後健保費等情況。
      僑委會指出,依據行政院衛生署中央健康保險局公布的現行健保停復保規定,在台設有戶籍之民眾,每次出國預定6個月以上,可選擇「繼續加保」或「辦理停保」。
選擇「繼續加保」者,不須申請,出國期間持續繳納保險費,繼續享有健保醫療權益。僑委會指出,出國前未辦理停保者,視同繼續加保,需持續繳健保費。
選擇「辦理停保」者,出國前向投保單位申請,出國期間暫停繳納保險費,並同時暫停醫療給付權益。返國不論停留期間長短,應自返國日起復保、繳納保險費及恢復健保醫療給付。
僑委會另提醒僑胞注意,在國外不能辦理復保,必須等回到台灣,填妥『復保申請表』,檢附戶籍謄本及入出境證明或護照全份影本,交給投保單位後,才能辦理復保。
每次離境時間不滿六個月,就不符合停保規定,承保單位將註銷停保並追繳停保期間保險費,同時恢復停保期間之健保醫療給付權益。
一旦回台後,再次出境,預期超過六個月者,需再次選擇是否停保,並辦理相關手續。
停保、復保申請表可至健保局全球資訊網(http://www.nhi.gov.tw)下載列印。

7:6票 波市議會通過選區重劃圖 有色社區聯盟要提告


儘管少數族裔社區持續抗議,聲稱新劃分法將削弱有色人種的政治影響力,波士頓市議會昨(廿二)日中午以七比六的一票之差,通過了選區重劃圖。
      有色社區聯盟(Communities of Color Coalition)昨日下午發出新聞稿,指出波士頓市長萬寧路(Tom Menino)將在十五天之內,決定他將簽字同意,或否決這一選區圖。該聯盟將一邊拭目以待,一邊準備控告波市府這一新圖,違反了1965年投票權法所規定的,禁止稀釋少數族裔投票力量的投票做法或程序。
      有色社區聯盟表示,在波市府提議的選區圖中,第四選區明顯的有堆積之嫌,該區有色人口比率高達95.3%,第二選區卻低至31.6%
      民權及經濟正義律師委員會(Lawyers’ Committee for Civil Rights and Economic Justice)的副行政主任Rahsaan Hall表示,他們認為剛通過的這新選區圖,把少數族裔堆進第四選區,進而限制了他們在相鄰選區內的投票力量;把最多元的投票站,從第二選區中劃分了出去,使第二選區成為波市內最不多元的選區,都是不合法的做法。
該選區重劃圖是由波士頓市選區重劃委員會主席,轄區包括華埠、南波士頓、部份南端(South End)的第二選區議員林乃肯(Bill Linehan)提交的。
      林乃肯在議員們投票前表示,儘管放在一眾議員面前的這份選區重劃圖,絕不可能讓每一個人都滿意,也不能讓每一個鄰里都保持完整,但他認為是一份好圖。
昨日投贊成票的議員包括林乃肯、多徹斯特(Dorchester)Frank Baker,布萊頓(Brighton) Mark Ciommo ,海德公園(Hyde Park)Robert Consalvo,東波士頓的Salvatore LaMattina、海德公園的不分區市議員莫菲(Stephen J. Murphy)、牙買加平原(Jamaica Plain)的歐馬利(Matthew O’Malley)
投反對票的議員包括洛士百利(Jamaica Plain)的傑克遜(Tito Jackson),西洛士百利的不分區市議員康納利(John R. Connolly)、多徹斯特的楊西(Charles Yancey)、多徹斯特的不分區市議員普莉斯萊(Ayanna Pressley)、牙買加平原的不分區市議員小阿若約(Felix G. Arroyo),以及任務丘(Mission Hill.)的麥可羅斯(Michael P. Ross)
波市議會中的三名非洲裔議員傑克遜、楊西、普莉斯萊,以及唯一的西語裔議員小阿若約,都投了反對票。
      華埠仍然劃在南波士頓佔大部份的第二選區內。
傑克遜表示,「我們住在一個比前所以往都要多元的城市,每一個投票區或選區,都應該反映這更加多元化現象」。
楊西也在議會投票前的討論中,批評性的指出,麥特潘的民眾,應有個統一的選區。
在議會中,一項擱置表決林乃肯所提劃分圖,以及修改該圖的提案,都被否決了。
華人前進會副行政主任劉衛恒表示,有色社區聯盟很可能會提起法律訴訟,控告市府,藉以反駁這新選區劃分顯然稀釋了有色人種聲音的結果。
有色社區聯盟成員包括堡壘村租客組織(Castle Square Tenants Organization)、華埠居民會(Chinatown Resident Association)、華人前進會及華人前進政治行動會(Chinese Progressive Association & Chinese Progressive Political Action)、租戶行動聯盟(Inquilinos Boricuas en Acción (IBA))、麻州投票(MassVOTE)、全國有色人種進步協會波士頓分會(NAACP-Boston Branch)、麻州拉丁裔政治組織(¿Oíste?)、民權和經濟正義律師委員會(Lawyers Committee for Civil Rights and Economic Justice),以及嬉合項目(Project HIP-HOP)

星期三, 8月 22, 2012

逾百廣西老鄉藍山塘畔郊遊烤肉


新英格蘭地區廣西同鄉會上週末在麻州米爾頓市(Milton)鶴福墩塘(Houghton Pond)舉辦成立以來的第二次野餐聚會,一百多名同鄉從各州趕來相見歡,場面熱絡非常。
聚會這天,因為前一天才下過雨,藍山的湖水,泛著閃閃銀光,搭配著山邊林木散發出的迷人芬芳,到會的廣西老鄉們,心情格外舒暢。因為時值暑假,不少老鄉舉家出席。理事賴曾祖就一家三口全來了,還把正好從中國來探親的親戚蕭安定夫婦也帶上,與眾同歡。來自桂林的老鄉李光華,儘管妻子腳痛,得拄拐杖,也派大學剛畢業的兒子攙扶,一家三口都到了。整個聚會因此更有大家庭的溫馨感。
許多人想著要見老鄉就高興,還帶來自製佳餚。同鄉會秘書長陳銘、張海銀夫婦,醃製了美味雞翅;來自柳州的趙柳宗、高冬清夫婦,做了口感極佳的醃豬扒,偕白人夫婿與女兒同來的理事謝婉珍,帶來大受歡迎的柳州風味小吃螺絲粉;玉林老鄉雷惠芬帶來了冰鎮水果。
到了聚會地點的鶴福敦塘後,老鄉們各有所忙。理事甘泉、王曉夫婦,以及蕭安定、麥權勛等人忙著為老鄉們搶鏡頭,來自柳州的鍾小蓮、林柳萍兩姑嫂,和他們的媽媽享受戶外話家常的樂趣。南寧來的呂品興、阮美霞夫婦見到有需要的地方,就奔過去幫忙。來自南寧的吳子平、黃冬夫婦,領著一雙兒女,和趙柳智、高冬清、林飛輪流燒烤食物的為老鄉服務。來自羅德島的白樺一家人,偷空一旁登高去了。
來自南寧的會長助理劉小梅,擅長製造氣氛。她臨危受命,在呂品興協助下,帶動老鄉們玩起「擊鼓傳球」遊戲,「中彩」的老鄉就得自我介紹,或做建議。一名從廣西來探親的阿姨,唱起了廣西山歌,
這天參加聚會的老鄉,既有來自北海的小蔡女士,遠從紐約趕來,也有刻在哈佛大學做訪問學者的廣西中醫院附院醫生許建文。
會長楊文在聚會時,介紹了同鄉會的一眾理事,感謝副會長翟日洪在活動前提醒老鄉注意安全,為沒車的老鄉們協調接送。散會前,他還提醒一眾廣西老鄉,有事沒事,上www.gxne.cu.cc這網址看看。老鄉們即使沒空見面,也可在網上交流。

圖片說明:

      部份出席的廣西老鄉們在湖邊合影。(圖由廣西同鄉會提供,甘泉攝)

      會長助理劉小梅組織老鄉們玩遊戲。(圖由廣西同鄉會提供,甘泉攝)

會長楊文介紹到會理事。右起,秘書長陳銘、會長楊文、副會長翟日洪、理事謝婉珍、會長助理劉小梅(左一)等人。(圖由廣西同鄉會提供,甘泉攝)

楊洪升任羅州 Bryant大學國際事務副校長


羅州布萊恩特(Bryant)大學日前宣佈,該校美中研究所暨孔子學院主任楊洪,升任該校國際事務副校長。該校刻正籌設中國珠海分校。
楊洪因此成為該校六名副校長之一,也是紐英崙地區美國大專院校中最新的一位華裔副校長。
紐英崙地區大專院校的第一位華裔副校長,是溫沃斯(Wenworth)理工學院2007年上任,現已卸任的蔡桂伍。
布萊恩特大學校長在七月份時,以電子郵件通知了校內教職員,此一新增職位及指派人選。八月十一日,校方再在官網上發佈新聞稿,指該校為落實「2020遠見:拓展世界機會」方向,新設國際事務副校長一職。校長梅恪禮已指派美中研究所暨孔子學院主任楊洪擔任此職。   
楊洪的優先要務將為計劃並協辦布萊恩特大學珠海分校,在布萊恩特大學及中國之間,建立更強有力的雙向教育交流。
校方表示,楊洪獲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認可為美中公共知識份子研究員,是一名傑出教授及研究科學家,1998年加入布萊恩特大學後,創辦了該校的美中研究所,並從2006年起擔任孔子學院主任。
校方在新聞稿中指出,楊洪加入該校第一年,就設立了該校在中國的環境研究項目。之後,他在該校和中國之間,推動了無數的學術、商業及文化活動。他也在擔任美中研究所及孔子學院主任期間,協助該校獲得三百萬元以上的補助款和捐贈金。
楊洪在布萊恩特大學之外,還在布朗大學、耶魯大學有客座身份。他也是中國科學院和三所中國大學的榮譽教授。他獲有許多科學獎項、榮譽及表揚,包括在分子生物及衍化界著名的Alfred P. Sloan獎。他發表了70多篇科學文章,最近也在地球生物學,生態學和中國水杉保護方面,與人合編了三本書。
楊洪畢業於武漢地質大學,在北京取得碩士學位,在愛達荷Idaho)大學取得博士學位,在密西根大學做過博士後。楊洪在布萊恩特大學的研究重點為現代及古代有機體的分子調查,全球氣候變化,自然環境的人為變化。他曾經分別在2001年及2009年,兩次獲得布萊恩特大學的研究及出版獎,還在2006年獲得布萊恩特大學傑出教授獎。
      楊洪目前人在中國。校方將待新學期開始後,再做正式宣佈。

圖片說明:

      布萊恩特大學新任國際事務副校長楊洪。(本報檔案照片,菊子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