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7月 28, 2025

ILF第26屆年會表揚12名領袖 討論籌建美國亞裔歷史文化博物館

國際領袖基金會頒獎表揚企業領袖。(周菊子攝)

(Boston Orange 周菊子華府綜合報導國際領袖基金會(International Leadership Foundation, 簡稱ILF724日在華府(DC)舉辦2025年會,請政要分享經驗,邀專家討論人工智能,介紹美國亞太裔歷史文化博物館,台灣當代藝術家陳智權,頒獎表揚12名企業領袖。

ILF創辦人董繼玲(左五),美國前交通部,勞工部部長趙小蘭(右五)和
新英格蘭分會由共主席葉超(左四),以及
左起章賢信,王曉元,
學生代表Sam,黃曉晴,萬寅生,甄牧師,才旭等人合影。(周菊子攝)

           ILF的這第26屆企業高峰會和領袖頒獎典禮,24日在美國白宮北邊的首都希爾頓酒店(Capital Hilton)舉行,有來自白宮,國會,州政府,全美各地及台灣分會的理事們,以及來自全美23所大學「青年領袖公民學者」,33名「青年領袖學院」高中生,共400多人出席。
「創辦人榮譽圈(Founder’s Circle)」成員和ILF創辦人董繼玲,Joel Szabat,
主席徐紹欽合影。(周菊子攝)

ILF新英格蘭分會由共主席葉超領隊,今年有9人參會。

一整天的會議,在午餐會議,爐邊座談之外,還有晚上的接待酒會與頒獎晚宴。

在午餐會時,還介紹了ILF25週年慶時特別成立「創辦人榮譽圈(Founder’s Circle)」,邀請了陳智權、周筱玲、林月鏡、鍾莊惠玲、傅國彰、胡立民、何玲瓏、何俐俐、侯秀玉、李學海、劉效宏、盧蔓菁、羅麗芬、梅毅端、王榮玫、吳垣等人加入,今年(2025)再新增黃百齡、蘇哲生、谷季柔、Ebrahim Maghsoud 4人,現共有20名各界翹楚。

ILF創辦人董繼玲表示,ILF從創辦以來,致力鼓勵年輕人參與公共事務,學習領導能力,建立人脈關係,以成為有能力,有理想的下一代亞裔領導人。

出席政要,左三起,方文思,趙美心,ILF創辦人董繼玲,劉雲平,金映玉等人
合影。(周菊子攝)

她說,ILF深感榮幸,創立迄今,已在全美設有約20個分會,發獎學金給1萬多名年輕人提供進入聯邦政府實習的機會。她們不但串聯起商界、民間、青年和基層社群力量,還透過青年公民獎學金,青年創業計畫,全球交流活動,商業計劃比賽,職涯輔導等許多項目,幫助青少年成長,培植其實力。

都來自加州的國會議員趙美心、劉雲平、金映玉(Young Kim),方文思(Vince Fong)等人在午餐會議中,一一致詞,發表感言。

趙美心表示,這些年來,亞裔國會議員包括3名參議員,21名眾議員,總人數已增至24,在國會中佔到4.4%,比起早年的屈指可數,大有進步,但是距離聲音要被全美聽見,仍有待努力。

ILF個分會會長合影。(周菊子攝)
劉雲平則指出,近年來亞裔學者遭遇有針對性的調查,檢驗,讓許多人的學術生涯與生活,發生天翻地覆轉變,亞裔必須更加團結,導正這現象。

爐邊座談有2場,一場談人工智能,一場談美國亞太裔歷史文化博物館。

ILF新英格蘭分會會長葉超(左)獲頒傑出社區服務獎。(周菊子攝)
人工智能座談由Jupiter One董事長鄭爾康(Erkang Zheng)主持,曾在川普總統第一屆任期內出任白宮亞太裔顧問委員會主席的徐氏教育基金會創辦人徐紹欽博士(Paul Hsu),FANUC高階研究實驗室顧問蔡啟庚(Jason Tsai)。

蔡啟庚指人工智能發展迅速,如今已漸深入人們生活的每一個層面。徐紹欽則強調,人工智能固然帶來效率與便利,但並無法取代人類的獨立完成所有工作,人們需要的是學習使用,駕馭人工智能。

國會議員劉雲平(又)送上一份表揚狀給國際領袖基金會。(周菊子攝)
美國亞太裔歷史文化博物館座談由前白宮亞太裔顧問委員會執行主任魏郁婷 Tina Wei Smith)主持,美國第18任交通部長和第24任勞工部長趙小蘭(Elain Chao)和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名譽館長許杰(Jay Xu),國家亞太裔歷史文化博物館之友會聯合創始李景漢(Handel Lee)與談國家亞太裔博物館的重要性:不只是一個地方,一個傳承(The Significance of a National APA Museum: More Than a Place, a Legacy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在20226月簽署了H.R. 3525法案,授權國會成立一個8人委員會,研議建立一個美國亞裔歷史文化博物館的可行性,並在18個月之內,交出一份包括行動計劃,收藏品,費用,潛在地點,經費計劃的評估報告。

趙美心是現今最資深的亞裔美國國會議員。(周菊子攝)
          ILF創辦人董繼玲以全國亞太裔總商會(National ACE)會長身份,和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首位亞裔博物館館長院士許杰一起被任命為這委員會的共同主席,和魏郁婷等委員,今年6月在國會圖書館宣誓就任,正式啟動相關研,接著聘僱了Krystal Ka'ai Hetherington出任委員會執行主任。

韓裔的金映玉自從當選為國會議員,每年都來參加ILF年會。(周菊子攝)
        趙小蘭指出,從國家非洲歷史文化博物館的動議到建成,耗時數十年,甚至近百年,即使從國會立法授權到建成,都歷經13年來看,要建一座國家亞太裔歷史文化博物館絕對不容易,但以亞裔落腳美國已數百年,在美國主流社會中仍有如隱形族群,建這博物館的意義絕對重大,亞裔社區必須有耐心地堅持努力,她本人十分願意從旁出力。

趙小蘭還指出,亞裔不是單一族群,有著非常多元的文化背景,如何包容並蓄,將是研議委員們的一大挑戰。

魏郁婷表示,由於聯邦政府並未撥給研議經費,美國亞太裔歷史文化博物館的研議委員們必須自行籌款,來從事相關研議活動,也使此事更加任重道遠。

加州國會議員方文思。(周菊子攝)
           美國商務部政府事務主管,曾任聯邦眾議員的Rodney Davis也應邀出席分享經驗。他闡述了自己從農村小鎮出生,成長,一路踏進國會殿堂與聯邦政府的歷程,忠告年輕人待人以友善,才走得長遠。

當晚在頒獎晚宴上,ILF頒發6個獎項,表揚12人。

魏郁婷(左起)主持,徐杰,趙小蘭,李景漢與談成立美國亞裔歷史文化博物館
的重要性。(周菊子攝)
獲得企業領袖獎的有Enterprise Solutions創始人Roberto Llames,紐約房地產開發及建築公司New Empire的董事長兼執行長趙汝尚(Bentley Zhao)。

            獲得國際企業領袖獎的有名硯營銷執行長姜怡伶(Angela Chiang),國際農業永續發展協會(IAAS)創始人傅國彰(Michael Fu)。

獲得社區服務領袖獎的有Cary Raleigh Realty總裁及亞裔美國新聞網創辦人陳海娜(Hanna Chan) CQC高階護理系統總裁的長照與醫療管理專家楊逸鴻(Theresa Chang)博士,創辦北美大學的谷季柔(Jill Mattin),達拉斯教育諮詢公司創辦人孫聖 Ivy Sun),王氏會計公司總裁王榮玫(Rosemary Wang)。

ILF各地分會會長與趙小蘭和ILF共同創辦人合影。(周菊子攝)
            獲得啟蒙獎的有Agape 牙科集團總裁暨愛加倍亞洲宣教團牧師吳怡明Ye-Min Wu)博士。

獲得和平與藝術獎的有因創作「祝福熊貓」享譽國際的高資敏Tzu-Min Kao)博士 

獲得前鋒開拓者獎的金字塔系統公司董事長兼聯合創始人黃國清(Jeff Hwang)。

ILF學員們合影。(周菊子攝)
           在頒獎晚宴中,ILF創辦人董繼玲還特別介紹了來自台灣的當代藝術家陳智權(Aka Chen),播放了他在洛杉磯和休士頓自然科學博物館展出,呈現純鈦藝術創作哲思的紀錄片。根據ILF資料,陳智權以其個人英文姓名為品牌,融合宋代文人美學與現代雕塑理念的作品,曾在美國Bowers博物館,目前在休士頓自然科學博物館展出,並獲得英國V&A博物館永久典藏。

ILF主席,徐氏教育基金會創辦人徐紹欽致詞。(周菊子攝)
趙小蘭闡述亞裔在美國,仍需爭取發聲機會。(周菊子攝)
趙汝尚(右)獲頒國際企業領袖獎。(周菊子攝)
姜怡伶(左)獲頒國際企業領袖獎。(周菊子攝)

ILF新英格蘭分會主席葉超(右),黃曉晴(左一)等人
特地和來自布朗大學的公民學者(右二)合影。(周菊子攝)
ILF年會的今年行程,包括參觀白宮。(周菊子攝)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