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領袖基金會頒獎表揚企業領袖。(周菊子攝) |
(Boston Orange 周菊子華府綜合報導) 國際領袖基金會(International Leadership Foundation, 簡稱ILF)7月24日在華府(DC)舉辦2025年會,請政要分享經驗,邀專家討論人工智能,介紹美國亞太裔歷史文化博物館,台灣當代藝術家陳智權,頒獎表揚12名企業領袖。
ILF創辦人董繼玲(左五),美國前交通部,勞工部部長趙小蘭(右五)和 新英格蘭分會由共主席葉超(左四),以及左起章賢信,王曉元, 學生代表Sam,黃曉晴,萬寅生,甄牧師,才旭等人合影。(周菊子攝) |
「創辦人榮譽圈(Founder’s Circle)」成員和ILF創辦人董繼玲,Joel Szabat, 主席徐紹欽合影。(周菊子攝) |
ILF新英格蘭分會由共主席葉超領隊,今年有9人參會。
一整天的會議,在午餐會議,爐邊座談之外,還有晚上的接待酒會與頒獎晚宴。
在午餐會時,還介紹了ILF在25週年慶時特別成立「創辦人榮譽圈(Founder’s Circle)」,邀請了陳智權、周筱玲、林月鏡、鍾莊惠玲、傅國彰、胡立民、何玲瓏、何俐俐、侯秀玉、李學海、劉效宏、盧蔓菁、羅麗芬、梅毅端、王榮玫、吳垣等人加入,今年(2025)再新增黃百齡、蘇哲生、谷季柔、Ebrahim Maghsoud 等4人,現共有20名各界翹楚。
ILF創辦人董繼玲表示,ILF從創辦以來,致力鼓勵年輕人參與公共事務,學習領導能力,建立人脈關係,以成為有能力,有理想的下一代亞裔領導人。
出席政要,左三起,方文思,趙美心,ILF創辦人董繼玲,劉雲平,金映玉等人 合影。(周菊子攝) |
都來自加州的國會議員趙美心、劉雲平、金映玉(Young Kim),方文思(Vince Fong)等人在午餐會議中,一一致詞,發表感言。
趙美心表示,這些年來,亞裔國會議員包括3名參議員,21名眾議員,總人數已增至24,在國會中佔到4.4%,比起早年的屈指可數,大有進步,但是距離聲音要被全美聽見,仍有待努力。
ILF個分會會長合影。(周菊子攝) |
爐邊座談有2場,一場談人工智能,一場談美國亞太裔歷史文化博物館。
ILF新英格蘭分會會長葉超(左)獲頒傑出社區服務獎。(周菊子攝) |
蔡啟庚指人工智能發展迅速,如今已漸深入人們生活的每一個層面。徐紹欽則強調,人工智能固然帶來效率與便利,但並無法取代人類的獨立完成所有工作,人們需要的是學習使用,駕馭人工智能。
國會議員劉雲平(又)送上一份表揚狀給國際領袖基金會。(周菊子攝) |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在2022年6月簽署了H.R. 3525法案,授權國會成立一個8人委員會,研議建立一個美國亞裔歷史文化博物館的可行性,並在18個月之內,交出一份包括行動計劃,收藏品,費用,潛在地點,經費計劃的評估報告。
趙美心是現今最資深的亞裔美國國會議員。(周菊子攝) |
![]() |
韓裔的金映玉自從當選為國會議員,每年都來參加ILF年會。(周菊子攝) |
趙小蘭還指出,亞裔不是單一族群,有著非常多元的文化背景,如何包容並蓄,將是研議委員們的一大挑戰。
魏郁婷表示,由於聯邦政府並未撥給研議經費,美國亞太裔歷史文化博物館的研議委員們必須自行籌款,來從事相關研議活動,也使此事更加任重道遠。
加州國會議員方文思。(周菊子攝) |
當晚在頒獎晚宴上,ILF頒發6個獎項,表揚12人。
魏郁婷(左起)主持,徐杰,趙小蘭,李景漢與談成立美國亞裔歷史文化博物館 的重要性。(周菊子攝) |
獲得社區服務領袖獎的有Cary Raleigh Realty總裁
ILF各地分會會長與趙小蘭和ILF共同創辦人合影。(周菊子攝) |
獲得和平與藝術獎的有因創作「祝福熊貓」享譽國際的
獲得前鋒開拓者獎的金字塔系統公司董事長兼聯合創始人黃國清(Jeff Hwang)。
ILF學員們合影。(周菊子攝) |
ILF主席,徐氏教育基金會創辦人徐紹欽致詞。(周菊子攝)
|
ILF新英格蘭分會主席葉超(右),黃曉晴(左一)等人 特地和來自布朗大學的公民學者(右二)合影。(周菊子攝) |
ILF年會的今年行程,包括參觀白宮。(周菊子攝) |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