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星期五, 7月 27, 2018

波士頓迪美博物 8/18起展出"清代皇后的藝術與生活"

故宮博物院大展
“鳳舞紫禁:清代皇后的藝術與生活”
在美國波士頓迪美博物館閃亮登場
從皇家珍寶中探尋宮廷女性的身影
展期:2018年8月18日至2019年2月10日

美國迪美博物館隆重推出“鳳舞紫禁:清代皇后的藝術與生活”特展,該展是以清代皇后為主題的首次國際大展。 200多件來自故宮博物院的珍寶匯聚波士頓迪美博物館,其中有精美絕倫的書畫、龍袍、金銀器、珠寶首飾、玉器、御用瓷、家具與佛教文物,向觀眾講述宮廷女性鮮為人知的故事,展現她們對國事、家事、宮廷藝術和宗教的影響。這批來自紫禁城的珍寶數量大、品種豐富、級別高。其中的金發塔等重頭文物,第一次在美國亮相,還有一些文物從未公開展出過,展覽為美國觀眾提供一場機會難得的視覺和文化盛宴。這一大展由美國迪美博物館、美國國家博物館——史密森博物學院的佛利爾-賽克勒藝術博物館及北京故宮博物院合辦,適逢中美建交四十週年。該展對促進兩國的人文交流,有重大的歷史意義。

在美國博物館界,迪美博物館在保護與推廣中國藝術與文化方面處於領引地位。其珍貴的館藏與豐富的展覽活動見證了中美兩百多年的商貿交流。 “鳳舞紫禁”展也是迪美博物館與其合作方通力協作,推進中美人文交流的最新成果。展覽由迪美博物館中國與東亞藝術部Robert N. Shapiro主任王伊悠與佛利爾-賽克勒藝術博物館中國藝術部Melvin R. Seiden主任司美茵(Jan Stuart) 聯合策劃。她們與故宮同仁及國際專家團隊一道,歷時四年,深入考察故宮藏品,查閱大量清宮檔案。此次展覽根據研究的最新成果,揭示宮廷女性的歷史地位以及她們對宮廷藝術和生活方方面面的影響。在展出的精美藝術品背後,還有很多鮮為人知的故事。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指出:“此次展覽不僅有來自故宮博物院的珍寶,也有來自很多美國博物館的藏品。當不同博物館的珍貴藏品匯聚在同一文化殿堂時,歷史文化的多面性與豐富性將更精彩生動地展現在觀眾眼前。”
探索清代皇后神秘的世界在中國歷史上,清代是滿族統治者建立的統一多民族王朝,滿族與漢族在語言、文化和風俗習慣上存在區別,這也決定了清代宮廷女性的特殊性。清廷禁止旗人女子纏足,宮廷女性可以騎射。在傳統男權社會中,清代宮廷女性仍然有重要的地位。皇后母儀天下,統攝六宮,甚至可以影響皇帝。皇后主持親蠶禮,率領眾嬪妃祭拜蠶神嫘祖並采桑餵蠶,彰顯了皇后和女性在國家農事和經濟發展中的地位。清代的宮廷史對於皇后的記載不如皇帝豐富,也不夠詳盡。近年來,歷史學家們對皇后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展覽以宮廷文物和文獻為基礎,重新構建她們豐富的物質生活與精神世界。展覽中有大量華美絢麗的皇家織繡與珠寶首飾,體現了清代皇后的身份和地位,這也是故宮服飾藏品赴美展出規模最大的一次。迪美博物館的中國與東亞藝術部主任王伊悠博士表示:“美國觀眾對清代皇后不大了解,宮廷女性的世界帶有幾分神秘色彩。我們很高興能夠有機會來展示皇后在歷史上的地位和影響。這些精美絕倫的展品可以讓我們依稀看到這些宮廷女性的身影,而清宮檔案與其他歷史材料則幫助我們去發掘她們鮮為人知的故事。”

皇后的重要地位與影響清代一共有二十餘位皇后,展覽聚焦在三位重要人物身上:崇慶太后(1693-1777)、孝賢皇后(1712-1748)與慈禧太后(1835-1908) 。六個主題呈現皇后的生活和影響:婚姻、國事、家事、生活、精神世界以及宮廷歷史。崇慶太后出身卑微,11歲時以侍妾的身份進入雍親王府,18歲生下她的獨子,即後來的乾隆皇帝。母為子貴,乾隆帝尊親法祖,強調“以孝治天下”,尊養太后。展覽中有兩件大幅崇慶太后肖像畫,為其六十、七十大壽而創作,生動地再現了她“母儀天下”的形象。崇慶太后於1777年去世,乾隆下旨,由內務府製作重達110公斤、嵌滿寶石的金塔,該塔是故宮金塔中最大的一件,塔身內供奉母親的頭髮,以示祈福,承載著母親與兒子之間的骨肉親情。此塔在迪美博物館與佛利爾-賽克勒藝術博物館閃亮登場,也是在海外的首次亮相。孝賢皇后原名富察氏,在15歲時,成為了未來乾隆帝的嫡福晉。在乾隆繼承皇位後,她被冊封為皇后。孝賢與乾隆意篤情深、舉案齊眉,乾隆曾患病,孝賢數月始終服侍在側。她譽滿皇室、贊修宮闈,既是一位體貼孝順的兒媳,也是一位賢能的后宮之主。 1748年,36歲的孝賢皇后在與乾隆侍奉皇太后東巡的途中不幸病逝。悲痛欲絕的乾隆帝提筆作詩,悼念愛妻。這首情真意切、催人淚下的挽詩在該展中首次與觀眾見面。在史籍與檔案中,后妃的身影往往籠罩在帝王豐功偉績的光芒之下。然而,宮廷中傑出的女性依然發揮出了重要的歷史作用。慈禧在誕下咸豐皇帝唯一的子嗣後,很快從蘭貴人晉升為懿妃。 1861年,咸豐帝駕崩,慈禧聯合慈安太后(1837-1881)發動政變,對慈禧之子——年幼的同治皇帝垂簾聽政。慈禧為晚清的實際統治者,不僅挑戰了“女不干政”的傳統,而且對宮廷藝術也產生了極大影響。

展覽的亮點之一為高5米的慈禧太后肖像油畫屏,1905年慈禧將此畫贈與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以表示她對美國人民的友好。慈禧為了改善其國際印象,授意美國藝術家凱瑟琳·卡爾為她創作肖像,慈禧當時年已七旬,但畫中描繪的是一位年輕而仁慈的太后形象。最近,史密森博物學院已修復此畫,重現其往昔輝煌。這件油畫是近50年來第一次在美國展出。
“對古代女性的研究很有必要。通過對她們物質與精神世界的關注,我們可以填補中國古代女性研究中的一些空白。同時,希望這次展覽能夠讓觀眾來思考女性在不同時代、不同文化中的地位。” 佛利爾-塞克勒藝術博物館中國部主任司美茵說道。展廳中,觀眾不僅可以盡情於美輪美奐的皇家珍寶,還可以參加博物館精心設計的互動活動,如學習製作龍袍、戲曲表演等。此外,展覽還為中國訪客準備了中英文雙語說明牌。展覽在迪美博物館共展出六個月。 2018年11月,在展覽進行過半時,將會有30件來自故宮的新展品替換舊展品,新展品中有精美的繪畫和服飾。迪美博物館Rose-Marie and Eijk van Otterloo館長兼首席執行官單孟若與史密森博物學院佛利爾-賽克勒藝術博物館的名譽館長朱利安·瑞比一致認為:“展覽中精美絕倫、彌足珍貴的文物,讓我們重新認識清代皇后的重要地位。展覽實現了我們的共同願望——讓更多的觀眾了解和喜愛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 (所有圖片由迪美博物館提供)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