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英格蘭玉山科技協會與台灣藥品聯盟於 2 月 12 日在波士頓
舉辦圓桌會談。(照片由新英格蘭玉山科協提供)。
|
新英格蘭玉山科技協會 (MJNE) 與台灣藥品聯盟 (Taiwan
Pharmaceutical Alliance; TPA) 於本月12 日中午在波士頓(衛斯理Blue Ginger餐廳)舉行了一場圓桌討論會,旨在思論如何面對台灣與美國藥廠之間合作的挑戰與機會。儘管外面的雪下的繽飛,共有46位來賓出席。與會的有許多在美國藥廠或是自行創業多年的資深經理及美國藥劑協會(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harmaceutical Scientists,
AAPS)的代表,台灣來的單位則有醫藥工業技術發展中心 (Medical and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Technology and
Development Center, PITDC)及數家台灣大藥廠與生技公司代表- 益得生技. 培力藥廠. 台灣醣聯生技. 瑞安大藥廠,並有台灣駐美貿易投資服務處處長以及駐波士頓辦事處的副處長蒞臨。期能在這樣的討論會中除了能夠激起火花、尋找合作機會外,亦能夠批判性地指出現今台灣醫藥產業發展的困境並思考對策。
醫藥工業技術發展中心處長鄭欽華 (左) 致贈台灣醫藥品聯盟
禮物給新英格蘭玉山科協會長許翠玲 (右)。
(照片由新英格蘭玉山科協提供。)
|
討論一開始著重在 Contract Manufacturing Organization (CMO),CMO 內容包含了藥物穩定性測試. 技術轉移以及藥物製造生產等。台灣產業也有開發臨床新藥,希望能找合作夥伴分擔風險共同開發新藥 (co development, or license out)。若國外廠商有好的藥,台灣藥廠也願意加入授權陣容共同研發 (license
in)。台灣藥廠代表提及由於美國產業發展相對台灣先進也有較多的資源,而台灣的廠商雖然有心發展,但卻在具體方向打進美國市場上有些迷惑,因此美國的專業人士可以給出實質建言並提供完整製程或測試上的規劃。
此外雙方也就風險議題有深入討論。與會專家指出,國際合作上往往會忽視淺在的風險,再加上時間、地理隔閡、語言文化上的差異等更會增加了溝通上的困難,然而也因為雙方在合作認知上有落差,導致合作計畫執行上有許多困難,一旦有一方因故取消協議,會立即造成合作上的延宕。另外討論議題也觸及了法規與早期界定市場需求等,雙方希望在將來能夠有更多溝通的管道。(圖與文:玉山科協提供)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