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紹寬,王志鴻表示,該校鼓勵學生做國際交流,在商學院及工業管理系內安排有兩個國際學程,規定學生畢業前,必須到德國,西班牙等其他國家學習一年。
王志鴻表示,該校與不少國家辦有交流項目,卻一直未見台灣夾在其間。他因此積極推動,並從自己的母校東海大學開始牽線。
今年五月,羅德島大學校長David Dooley博士,應教育部邀請,在陳紹寬陪同下第二度訪問台灣,促成這交流項目順利開展。由於雲林科技大學商學院高層當年是陳紹寬的學生,使得這項目今年擴大近倍,共有21名學生來自東海大學,14名學生來自雲科大。每名學生包吃包住包上課的費用,約為三千八百元。台灣校方撥有獎學金資助。
王志鴻透露,羅德島大學已和東海大學國際學院簽署了合作備忘錄,將以二加二,三加二等方式,安排研修計劃,交流對象同時包括學生,老師,但目前只辦理了大學部的學生交流。
在羅德島大學任教已三十年的陳紹寬坦言,該校商學院去年接待了24名來自武漢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的交流學生。他發現,和來自中國大陸的學生相比,台灣學生比較被動,溫柔,不與人爭,出國歷練,相信對這些學生的未來,會影響很大。
東海大學大一學生,第一次出國的林雙表示,美國和台灣有很多不一樣,不但課是用英文教,老師的教學作風,看台灣角度,也都和她們不同,啟發她想得更多。以工業管理這門課而言,她覺得美國老師實務經驗更多,講解得更切入主題。談及紐約和羅德島州,波士頓的不同時,她指出,紐約顯得更商業化,更講究速度,連人們走路都比波士頓快。
雲科大企管系研一學生李昀修表示,他個人覺得英語課讓他獲益最大,更深入學到書本上看不到的那些美國文化,歷史背景。至於教學上的最大差別,則是老師和學生互動的方式。在台灣,老師要知道學生的學習成果,多半選擇考試;在美國,老師卻設計了有如“百萬猜”的遊戲,還有獎徵答,採取“爆玉米花”方式,不給人準備時間的即問即答。
據悉,有不少參加這交流項目的學生,紛紛向王志鴻,陳紹寬等人深入探問將來留學細節。顯然這類交流計劃達到了激勵台灣留學生來美留學意願,增加國際觀的功效。
圖片說明:
經文處教育組組長黃薳玉(右二)昨(十八)日特地在龍鳳酒樓設點心宴,招待羅德島大學商學院副院長陳紹寬(右起),機械工程系教授王志鴻,以及目前在羅德島大學短期進修,擔任輔導老師的盧慶樺等人。(菊子攝)
雲科大企管系研一學生李昀修(左),東海大學大一學生林雙(右)大方分享經驗。(菊子攝)
經文處教育組組長黃薳玉(左一)和文化交流學生合影。(圖由教育組提供)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