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馬丁華殊的競選網站,現年46歲的他是移民之子。父母在1950年代從愛爾蘭移民波士頓,巧遇於多徹斯特區杜爹利街的跳舞廳,成婚後定居於多徹斯特,養育了他和兄弟強尼兩人。
由於他父親、叔叔都是工會223分會的會員,馬丁華殊家裏經常充斥著有關勞工運動、政治、參與很重要等等的討論。
1997年,馬丁華殊當選為麻州薩福克郡第13選區眾議員。
在麻州議會內,他曾擔任國土安全及聯邦事務委員會主席,目前是眾議會的道德委員會主席。
馬丁在談及教育的重要時,坦言他自己後來也重回學校深造,2009年才從波士頓學院(BC)畢業。
馬丁華殊這晚在昆士小學飯堂,簡單扼要的向出席華埠居民說明他認為重要的議題,繼而強調他更希望聆聽民眾的意見。
首先是公共安全問題。馬丁華殊指出,當天(8月7日)下午2點左右多徹斯特就發生有槍擊案,波市今年以來,已發生不下100起槍擊案,8月初時已引發一次反槍遊行。
其次為經濟發展。馬丁華殊強調要為地方民眾爭取工作機會與權益。他表示自己已聽說波士頓重建局未能為華埠堅守利益,區內有許多住宅單位在興建中,可負擔住宅數量卻有限,他相信有必要和發展商洽談,如何達成兩利局面。
在人民服務上,他認為市府應同時照顧耆英及青少年,建耆英中心,辦更多服務,讓老人生活舒適,青少年不致於無事可做,流蕩街頭惹事生非。他把這一點和華埠建圖書館連在一起,認為須先確保華埠內有很好的項目,促使社區發展蓬勃,才能讓圖書館發揮更大作用。
在教育上,他認為大波士頓擁有全美最好的大專院校,沒理由不能有最好的中小學系統。他打算推動讓青少年在高中畢業前,學得一技之長的做法,他自己也是最近,2009年,才從大學畢業。
塔芙茨醫療中心社區健康主任曾雪清、華埠居民會執委陳丹心、由「對波士頓市的權利(Right
to the City Boston)」協調員黎麗莎,華埠居民會共同主席余仕昂,以及出席者趙洪雨等人,在會中提出他和工會關係太過密切,他對整頓華埠清潔有何良策,他是否支持雙語選票,一般人對工會印象不佳等問題。
馬丁華殊表示,一眾波士頓市長候選人中,至少有兩人從發展商和企業公司收得的政治獻金,比他還多。從他父親起,他們一家參加工會已有50年,一直為爭取工人權益努力,他推出過「建立通道(Building
Pathway)」項目,幫助少數族裔及婦女加入工會,獲得更好的工作機會。至於各人對工會的看法,他認為工會是保護工人的組織。他還舉例指凱悅酒店早前突然解僱所有的清理房間員工,經工會26分會協助,事情才得到較好的解決。
至於雙語選票問題,他表示自己支持,但認為那應該是一項城市法(city ordinance),州政府不應該干預市鎮事務。
在華埠清潔上,他認為舊金山華埠的做法很好,波士頓華埠可以效法。一旦他當選市長,將和社區合作,改善環境清潔。
馬丁華殊當晚也和之前的所有波士頓市長候選人一樣,在支持華埠建圖書館的宣言上簽了字,笑言不希望華人前進會的青少年們將來追問他,這事一定做到。
麻州州長亞美顧問委員會主席陳潁玉、副主席李超榮會後透露,由於多徹斯特的槍擊案,薩福克郡地方檢察官康雷(Dan Conley)當晚未能出席。他們現已另擇日期,訂於9月4日晚6點半,同樣在昆士小學飯堂舉行。
圖片說明:
波士頓市長候選人暨麻州現任眾議員馬丁華殊(Martin
Walsh)(左三)和麻州州長亞美顧問委員會主席陳穎玉(右二)、華埠居民會共同主席余仕昂(右四)、梅陳月嫦(左二)等人在他簽署的支持華埠建圖書館海報前合影。(菊子攝)
波士頓市長候選人暨麻州現任眾議員馬丁華殊(Martin
Walsh)(中)和多徹斯特的越南裔社區關係極佳。越助中心(Viet-Aid)主任范文南的妻子陳珍珠(Mary Troung)特地到會支持。台山同鄉李崢榮(右)則在8月5日時,為馬丁華殊安排了一場與台山同鄉聯誼會會員的見面會。(菊子攝)
陳丹心(右)向馬丁華殊提出環境清潔如何改善的問題。(菊子攝)
波士頓市長候選人暨麻州現任眾議員馬丁華殊(Martin Walsh)簽名支持建華埠圖書館。(菊子攝)
台山同鄉聯誼會成員和波士頓市長候選人暨麻州現任眾議員馬丁華殊(Martin Walsh)(左七)合影。(圖由李崢榮提供)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