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星期五, 11月 18, 2011

蘇童、徐小斌哈佛談新作

哈佛教授王德威(右起)主持兩位名作家,蘇童與徐小斌的對話。(周菊子攝)
           (Boston Orange 周菊子劍橋市報導)大陸著名小說家蘇童、徐小斌,日前應哈佛大學東亞文明系教授王德威之邀,來到費正清中心對話,暢談兩人最新出版的小說「河岸」,以及「羽蛇」、「敦煌遺夢」。
      王德威在會中表示,蘇童最為人知的作品,大概是「妻妾成群」。十年之後,「河岸」一書讓他覺得蘇童又令人眼前一亮。
      蘇童自己也說,「河岸」一書是他近年來比較滿意的作品,英國版早已上市,美國版最近才上市。英文版內容和中文版有點不一樣,其中還有個故事。
蘇童坦言,他也有野心寫本好的長篇小說。(周菊子攝)
      原來蘇童寫「河岸」時,不斷修改。為了趕出版社規定的交稿時間,寫完第三稿,交給出版社,還又再修改。由於他不熟悉電腦應用,不懂得怎麼標示修改過的地方,造成中英文版內容不同這結果。
      蘇童無奈笑說,他非常懷念用筆寫稿的年代,可以寫得很痛快。如今用電腦,修改容易,卻讓他有潔癖般,不斷回頭改,可說是科技對寫作造成了傷害。
徐小斌認為自己是另類作家。(菊子攝)
      至於「河岸」一書的中英文書名,不太協調。蘇童解釋,那純粹出於商業考量。他自己給這本書起的名字,本來叫做離岸記,但出版商、責任編輯等,大家的討論結果是那名字,在促使讀者買書上,吸引力不夠。他從善如流,同意了責任編輯挑的「河岸」這名字。英文名稱「The River of Redemption」,則是他從書商給的三個名稱中挑的。
      在回答提問中,蘇童坦言他很推崇翻譯家,當年他也是看了很多翻譯小說,受到啟發,才輾轉走上小說創作這條路。雖然他偏愛短篇小說,寫起來愉快,但最大的野心,卻仍然是寫一部好的長篇小說。當天在座中聽講的作家哈金也坦言,大概所有寫作者,都有寫長篇小說的野心。
哈金在會中提問。(周菊子攝)
      徐小斌是名作品已翻譯成十三種文字的作家。她說自己從小叛逆,寫的小說也比較另類。其中「羽蛇」是她自己最想寫的書之一,顛覆了教科書歷史的寫五代女人家族故事。翻譯者是曾寫過「羅馬帝國興亡」一書,退休後輕易不再動筆的73歲老先生。2007年她第四度來美,參加達拉斯一文學作品翻譯中心在紐約辦的慶典,該公司就預付了她八萬五千元美金,買斷了版權,還簽下合約,從此她寫的書,要交由該公司優先挑選。
新出版的這本「敦煌遺夢」,源起於她從小和篤信佛教的姥姥住,熟悉佛教徒對佛的敬畏隨張光直去敦煌考察時,看到一般人輕易見不到的歡喜佛,大受衝擊。該書藉用敦煌做背景,講述一家族收集敦煌特色物品,發現吉祥天女、護法師出自印度,所收藏的可能不是真品等,加有推理情節的小說。不過該書的深層意義,是談贗品,暗比現代社會是個代用品時代,真假難分。
當天出席講座的聽眾,擠滿了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心050室。台上有名作家蘇童,徐小斌,台下有名作家任璧蓮、哈金、張鳳。關於蘇童的提問、評論包括他的作品常有關於饑饉的描寫,好像特別瞭解女性的畸形心理,擅寫短篇小說,似乎所寫作品都有中國特色。關於徐小斌的提問與評論,包括她喜歡把時間變成童話等。
了寫作該書翻譯對此結果非常生氣,認為蘇童不尊重他。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