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星期一, 7月 16, 2007

廣教學校七月廿日慶祝九十週年 歷屆校友憶述從前




(本報記者菊子波士頓報導)廣教學校七月廿日將盛大慶祝建校九十週年,昨(十六)日先邀請了五名在不同年代就讀的校友聚談憶舊,並宣佈橋水州立學院歷史教授杜榮佳以波士頓華人為主題所撰寫的新書,即將面世。
廣教學校昨日也特地邀請在不同年代入學,各有所成的校友出席,以見證廣教學校的不但歷史悠久,教學品質也佳。這數名校友包括1939年入學的牙醫師李錦光,1943年入學,歷任十三屆麻州州務卿行政及財務助理的陳秀英,1944年入學,嫁給曾任紐英崙中華公所主席陳毓琁的陳黃景佩,1965年入學,創辦網路集團(Network Group) 地產服務公司,擁有PrimeSite商務經紀公司的吳穎兒,以及2001年入學,曾獲總統學術獎,現在麻省理工學院就讀的莊美莉。
廣教學校是1916年時由波士頓安良工商會所創辦的中文學校。九十年來,學校學生的組成結構、教學材料與內容、使用的教學語言,學校所在地等,都有許多變遷。
杜榮佳參考中國文化協會(Chinese Culture Institute)創辦人朱蓉於一九八七年所撰成的「麻州華人之經歷與貢獻」,訪問了許多廣教學校校友,搜集、整理了許多波士頓華人的歷史資料,預定下月完成「波士頓中的華人:1870-1965」一書。
杜榮佳指出,當年在美的華人,曾面對三大挑戰,包括18821943年間的排華法案,1929年開始的經濟大蕭條,從1930年代展延至1945年間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等。
廣教學校也幾乎可以這歷史進程做分捩點,不同年代的學生,面對不同環境,對學校及同學的感情,也大不相同。
以座落地址來說,在過去這九十年間,廣教學校搬過三、四次家,從最早落腳於後來一度是紐英崙婦女新運會會址所在的泰勒街二號,1931年搬到好事福街廿號,在那一待五十年,1983年搬到紐英崙中華公所大樓的泰勒街九十號,約五、六年前,一度校分數地的在昆士中學位於華盛頓街旁的校舍、波士頓安良工商會五樓,以及昆士小學校舍等地方上課,約三、四年前才又再搬回中華公所的泰勒街九十號。現在,一等座落於泰勒街八十七號的永久校址於九、十月落成後,將再搬最後一次家。
以學校教學語言來說,創校之初是台山話天下。從余璞齋、謝天錫、余啟遊,到後來五、六十年代,以黃姓為主的黃培潤、黃紀惠、黃高秀等校長都是台山人。改用廣東話教學,是從1963年敦請從香港移民來波士頓的吳陶至剛擔任校長後,才開始的。昨日應邀出席校友之一的吳穎兒笑說,廣教學校當年改用廣東話的主要原因,是她那位校長母親不會說台山話。
以學校的教課內容來說,早年的廣教學校有如中國私塾,不但教中文、中國文學、三民主義,中國歷史、中國地理,公民、社會等,甚至還教三字經、書法。到1980年湯鳳鳴接替陶至剛擔任校長以後,廣教學校也慢慢轉變得以教授中文說讀認寫為主,後來又多元化的增加英數輔導班,課餘音樂、舞蹈班,商業培訓班等。
李錦光憶述當年時表示,當年他家住雀喜(Chelsea)市,每天從正規的英文學校下課後,要搭火車進華埠,從下午四點半上課到七點半,一週六天,樂此不疲。部份原因是當年只有進到華埠,才能看到一群和自己一樣的黃皮膚、黑頭髮的同胞,他們有次還十三人一起去看電影,把電影院中的一排椅子由頭坐到尾,非常的有意思。
吳穎兒則說,是上了中文學校,讓她學到責任感與使命感,為自己的傳統文化感到驕傲,對自己更有自信,也才不致於像許多今日的亞裔美人那樣,有身份認同的困惑。
廣教學校將於七月廿日晚在牛頓市的波士頓瑪麗奧酒店(Boston Marriott Newton Hotel, 2345 Commonwealth Avenue, Newton)慶祝建校九十週年。

圖片說明:
陳黃景佩(左起)、陳秀英、李錦光、吳穎兒、莊美莉都是廣教學校校友。(菊子攝)
廣教學校校友吳穎兒()、李錦光翻看舊資料。(菊子攝)
橋水學院歷史教授杜榮佳()把他搜集的一些舊資料展示給廣教學校校友看。(菊子攝)

星期日, 7月 15, 2007

第四屆紐英崙瑞維爾海灘沙雕節




第四屆紐英崙瑞維爾海灘沙雕節(The 4th Annual New England Sand Sculpting Festival at Revere Beach)(十五)日落幕。

十名來自世界各地的沙雕名家在十二日至十四日間競比沙雕技術及創意。

第一名贏得一萬五千元。

為了舉辦這一沙雕節,主辦單位運來了350頓的沙到瑞維爾海灘。

主辦者以加勒比海盜為主題,為各贊助機構雕製的沙像。

獲得第一名的是這對情深男女的雕像。

獲得第二名的是這組魚群,名為可疑的魚(suspicious fish)

其他的雕像還包括貓王艾維斯。(圖與文:菊子)

星期五, 7月 13, 2007

月光下,我記得 林正盛藉電影反映人生



(本報記者菊子波士頓報導)台灣導演林正盛十二日晚在哈佛電影檔案館回答提問時表白,他的電影是要反映人生,促使人們面對現實,希望觀眾在電影中看到生命,而不只是一個故事,或是得到些樂趣。當他話語一歇,全場觀眾立刻報以熱烈掌聲。

哈佛電影檔案館這次選映的四部林正盛電影,「春花夢露」探討家庭關係,「美麗在唱歌」談同性戀,「放浪」演不倫的姐弟戀,2005年拍成,從李昂小說改編的「月光下,我記得」則上演了一幕母親和女兒的男友發生關係的情節。

就如台灣一些影評曾指出的,這些電影,描述的大都是較為禁忌的戀愛,試圖展現隱藏在正常社會中的各種禁忌慾望。而且他也和台灣新導演派的侯孝賢、蔡明亮等人一樣,喜歡用長鏡頭。

十二日晚一名提問觀眾就表示,她四部電影都看了,但看後覺得節奏實在慢得讓人受不了(顯然這名觀眾沒看過台灣侯、蔡兩人的電影),部份片段還讓人感覺「低級」。

一名男觀眾則表示已很久沒看過台灣電影,感謝林導演及相關單位的把這些電影帶來大波士頓。他也評論林正盛的「月」片沉悶,但是細膩,尤其是片中男主角展現的新生代氣息。但他覺得片中觸及許多政治性議題,包括片中未出鏡的父親被關在綠島,片中的男主角是跟隨父親從大陸遷台,與母親及其他兄弟姊妹從此咫尺天涯等。片中角色又有台語、普通話無法溝通,只能靠筆傳意的情景等。他也覺得片中母親是完全的控制型角色,做出的事有點讓人無法接受。

波士頓著名文人陸惠風則問林正盛,片中女兒在稱呼母親時,用日語「卡桑」,是小說原著如此寫,還是導演自己的選擇。

林正盛在面對這些提問或評語時表示,子女以日語稱呼父母,是他小時候的親身經歷。小說原著並沒這樣寫,但他認為這可表現出台灣是個曾受日本統治、教育地方的特殊背景。進而藉片中男主角是隨父親從大陸赴台的小孩,對比出台灣特有,延伸到今日,引發許多政治問題的文化現象。

林正盛也認圍,他在「月」片楊貴媚演的母親角色中,看到了一名離婚廿年,獨力扶養孩子長大女人的壓抑,她的行為可能不道德,但卻很有勇氣。

他坦言電影中的有些情節,來自他的生活經驗,電影中的亂倫,其實都是隱藏在暗處的現實人生。他小時候就聽說過,鄰居家境貧窮,姊弟同睡一張床,讓正處青春期的姊姊,動手在自己弟弟身上探索,以滿足她對異性身體的好奇。他說這些都是發生在現實生活中的事,他只是藉著電影,促使人們面對生活,從中找出生命的美好。

至於節奏慢,鏡頭長,是為了讓觀眾看到生命,而不只是欣賞故事,找樂趣。

林正盛笑說,西班牙有一位名導演曾說過,拍戲重要的是片中角色,拍片技術可能粗糙,但影片感動人,就是好片。否則技術再好,觀眾不感動,還是爛片。

十二日晚的與導演晤談,由愛默生學院電影系教授王淑真任現場傳譯。哈佛電影檔案館主任Haden Guest透露,該館考慮和哈佛東亞文明系教授周成蔭合作,放映更多中國電影。

當晚出席放映會的羅德島國際電影節製作主任Adam Short表示,八月七日至十二日,將有二部來自中國大陸的電影,在該電影節的主要影展中做全球首映,分別是孫小魯(譯音,Sun Xiaoru)「雨及魔術的傳奇(Tales of Rain and Magic)」,以及胡哲(譯音,Hu Ze)的「果園(The Orchard)」。

圖片說明:

駐波士頓辦事處處長楊國棟夫婦(左起)、哈佛電影檔案館主任Haden Guest,導演林正盛,演員林佳宇,經文處新聞組組長王麗珠,北美華文作家協會紐英崙分會會長張鳳等人在映演會開幕前,在招待酒會中和出席者見面。(菊子攝)

愛默生大學電影教授王淑真()、和哈佛大學教電影的周成蔭教授()十二日晚都應邀出席林正盛電影展。(菊子攝)

星期四, 7月 12, 2007

麵包師傅當導演 林正盛頻得大獎


(CC071107A)(本報記者菊子波士頓報導)台灣導演林正盛昨()日中午戴頂鴨舌帽,斜揹誠品書店的布書包,就和年輕的女演員林佳宇,出現在新醉瓊樓酒家,和本地華文媒體晤談。

個子不高,下額蓄著鬚的林正盛,從路旁走過,不認識的人,絕對不會想到他是名導演。只有國中畢業學歷,當了十一年麵包師傅的他自己,其實也沒想過他後來會走上這條路。

他後來的結論是,就像佛家的唸力,只要全心全意去想,就會成功。但從他回顧自己的成長經歷時所透露的,由於家住山區,四里方圓荒無人跡,經常困守家中,枯啃祖父與父親留在家中的「海明威」等等中外名著,養成他後來愛看書,還看得雜,所奠下的基礎。他後來拍片,培訓演員,也總要求他們看書,還要從馬奎斯的「百年孤寂」這本角色眾多的書看起。

當初他跨進電影這一行,完全是巧合。一天他在看電影時,看到螢幕上電影編導班招生的廣告。上面「學歷不拘」四個大字,讓他動起利用這機會看明星,順便一探電影是如何拍成之秘的念頭。

沒想到,楊德昌、侯孝賢這些電影名人的講課,黃建業的在授業結束時要他們打破編劇傳統、焦雄屏等把第三世界南美洲等地區的電影帶回台灣放給他們看,還一句句翻譯成中文,讓他們瞭解片中內容,顛覆了他原有的思維,開闊了他的視野,也讓他興起做導演的念頭。

為了這個念頭,他苦熬九年,靠在山地打工,來籌生活費,邊寫就「著作等身」的劇本。但或許是黃建業的一句,寫劇本就像蓋房子,寫出的劇本要像畫出的施工藍圖,配合開工的人要看得懂才行,才讓他從拍記錄片,進展到獲得電影輔導金來拍劇情片。

不過,闖蕩影壇十多年的林正盛,在談到台灣電影業近年的不景氣時,卻說電影輔導金制度,的確起到幫助新導演的目的,但卻也部份的毀了台灣的電影業,因為許多投資者後來都仰賴電影輔導金機構作為把關、行銷機構,獲得輔導金的電影,他們才願意投資,破壞了市場機制。他也笑說,目前的台灣電影業不景氣,不幸的部份是沒有市場,幸運的部份,卻是導演在沒有了製片人提出種種限制要求下,可以更自由的發揮。

林正盛坦言,拍電影當然要賺錢,才有機會繼續拍下去。他主要是靠歐洲市場。之前的一部「愛你、愛我」,在台灣只有二百萬台幣的票房,但在法國,卻有三十五家戲院聯映,收入數千萬元。

哈佛電影檔案館舉辦的「林正盛電影展」,今(十二)晚將放映「月光下,我記得」。林正盛與林佳宇明日將轉赴緬因州出席當地的國際電影展。

林正盛昨日在會上透露,目前他在拍記錄片,並正籌拍以黃春明的短篇「魚」改編的電影。這趟,將會是大製作,估計得耗資三千萬台幣。

由林正盛一手捧出來的林佳宇,現也演過二、三部電影。

圖片說明:

台灣導演林正盛()和林佳宇在波士頓華埠街頭留影。(菊子攝)

ACDC 籲社區支持 爭取前期發展經費

亞美社區發展協會(ACDC)房屋主任歐露芙(Katherine Oh Roof)
要求社區支持該會爭取發展經費。(周菊子攝)

      (本報波士頓訊)亞美社區發展協會(ACDC)房屋主任歐露芙(Katherine Oh Roof)(十二)日在華埠社區聯盟(TCC)月會中呼籲社區支持,以期該會能為廿四號地段發展計劃,爭取到二百五十萬元的前期發展經費。

      歐露芙指出,W酒店即將動工,依照包容性法案(inclusionary zoning investment),及相關商業發展條例,將繳交給波士頓重建局及波士頓住宅信託基金(NHT),共約二百五十萬元經費。該會獲悉後,積極爭取,現已知NHT董事局批准撥款六十萬元,波士頓重建局則要求該會展示社區對該會的支持,再在預定於下週四下午二點舉行的董事會中投票決定,是否把來自W酒店的一百八十萬元直接撥給亞美社區發展協會。

        歐露芙表示,廿四號地段的前期發展工作,包括各項測試,建築設計,法律事務,申請經費等等,共約須經費五百萬元。該會如能爭取到這二百五十萬元現在就直接撥入該會,而不須等波士頓重建局收到費用後,再轉撥,可幫助整個廿四號地段發展計劃節省許多時間與經費。

       她在會中說明,該會從2005年三月就獲得波士頓市授權,進行廿四號地段的發展工作。但該會和擁有土地的麻州公路局協商細節,曠日耗時,直到最近才有點眉目,預計未來數週內,可和麻州公路局簽署有如買賣合約(P&S)的協議書,大概八月底可開始進行召開社區會議等公共程序。她們估計,整個的細部準備工作,約須一年半左右,所以動土施工得等到2009年左右,然後大興土木又要二年左右。歐露芙也坦言,這一發展計劃的進行,是這樣的耗時經年,整個可負擔住宅數量及相關的發展細節,可能都無法完全依照當年的願景實現,但儘量遵循社區理想是他們的目標。

         她指出,二年多前該會向社區陳述這一發展計劃時,估計的總開發費用,僅為一千萬元左右,但歷經二年協商後,建築費用高漲,現在的總建費估計為一億二千七百萬元。該會預計其中的一千四百萬元,可從諸如包容性法案等公共經費中取得,另有九百萬元將以抵稅優惠方式取得,其他就要和合作夥伴NBDP一起籌措。

     華人前進會行政主任駱理德在會中表示,當年亞美社區發展協會能得到這一發展機會,是由於乞臣街聯盟(Hudson Street for Chinatown (HSC) coalition)的支持。但現在亞美社區發展協會卻要求社區支持,把可能可由社區不同機構分享的經費,直接撥交亞美社區發展協會,似乎不夠尊重社區。她建議亞美社區發展協會至少先和乞臣街聯盟商量。

星期三, 7月 11, 2007

鄭繼良: 理想華埠藍圖應從長遠考量



(本報記者菊子波士頓報導)華埠牌樓聯盟邀請社區大眾一同規劃「理想華埠」的三場發展設計研討會(Charrette),十日晚揭開序幕。鄭繼良建築師在會中呼籲眾人提設計建議時,思考先從這塊地方是否適合華埠發展的角度出發,再考量必須有什麼樣的配套計劃,才能達到發展目標。

曾參與1990年華埠發展大計劃(Chinatown Master Plan)的鄭繼良指出,這些年來,社區人士都已瞭解到,社區是會成長、變化的,而社區發展規劃就必須留有足夠的空間,來因應這人口結構、交通流量、工商住宅種類與數量的社會、人文變化,以免如南端(South End)居民Shirley在提問中所擔心的,發展計劃完成後,就束諸高閣,社區大眾空忙一場。

華埠牌樓聯盟(Chinatown Gateway Coalition)十日晚起召這一系列設計研討會,主要目的是推動華埠社區各界,把計劃中的南灣計劃區(South Bay Special Study Area)放進腦中,當作是華埠未來擴展用地,一起勾畫理想中的新華埠藍圖。

當然,他們的另一目的,是要推動市府,把這包括早年劃歸華埠計劃區土地在內的南灣計劃區,改名為華埠牌樓區。

十日晚的會議,主要是為出席者補課,說明南灣計劃區的具體位置,鄰接華埠、皮革區、南車站及九十號公路,約佔地廿英畝,有個南灣計劃區工作小組已完成第一期報告,贊成在這區域做綜合性開發。駱理德也就華埠牌樓聯盟曾委請塔芙茲大學學生所製作,華埠住宅大廈與居民收入概況的調查報告結果做了說明。現場派發的資料,包括南灣計劃區工作小組第一期報告,第713頁的地區概況。

曾做過住宅發展工作的波士頓市議員尹常賢當晚特地出席,表達支持。

士頓重建局計劃部主任狄嘉佛(Dick Garver)在會中表示,如無意外,南灣計劃區工作小組第二期,將從今秋開始,就小組第一期構思的發展理念,進一步做技術方面的可行性研究討論。狄嘉佛也在會後表示,迄今還未聽聞社區內有人對工作小組在第一期報告中提出的發展大綱有意見,因此第二期的細部研究,也將以原訂概要為準則。他表示,波市將續與這塊土地的業主,麻州收費公路局協商相關事宜。十日晚,該局地產部副局長William D. Tuttle, III也到場關切。

波士頓重建局華埠計劃經理金秀玉(Sue Kim)也說明了南灣計劃區工作小組的背景,包括成立於2003年,共有十七名成員,包括余仕昂等其中九人來自華埠。據悉,一旦進入第二期,工作小組成員勢必有變動。

最後再由承辦這一設計研討會的SAS設計公司成員Arturo Vasquez,以幻燈片讓出席者瞭解華埠牌樓區與華埠、皮革區、南端等地區之間的地理關係,現有的土地規劃區分(zoning),建築物高度規定等。他並要求與會眾人,在下星期六(七月十四日)回來開第二次會議前,不妨在華埠四週多走走,拿本筆記本或照相機,把自己看到的,喜歡或不喜歡的現象、建築、店鋪或招牌等,記錄下來,整理出一份有八項最好、最壞的名單,十四日的討論,就能對真正符合社區要求的發展,有更具意義的討論。

華埠牌樓聯盟聯絡員梁志生表示,為照顧到十日晚未能出席會議,但希望能參與後續的規劃華埠藍圖活動者,本週五,他們將在華人前進會的會議室內,再辦一場內容和十日當晚一樣的會議。接下來的另二場會議,分別為七月十四日(週六)早上九點半至下午五點,以及七月廿一日的下午一至四點半。

圖片說明:

SAS設計公司Arturo Vasquez十日在會中笑說,把南車站的Article 40和華埠的Article 43加起來,正好是華埠牌樓區,也是83這華人的幸運數字。(菊子攝)

建築師鄭繼良苦口婆心,呼籲社區大眾在做規劃設想時,要想得長遠些,並注意連帶關係,例如希望多建廉價住宅,則社區內應該有什麼樣的工作機會,又該怎麼去培訓地方居民能夠獲得那樣的工作機會等。(菊子攝)

華埠牌樓聯盟的未來華埠藍圖系列研討會,出席踴躍,還有人以做攝影記錄。(菊子攝)

星期二, 7月 10, 2007

中文善本資料庫預計2009年完成



(本報記者菊子波士頓報導)哈佛燕京圖書館館長鄭炯文昨()日中午在一場「中文善本」講座中透露,該館刻正進行「中文善本資料庫」計劃,預定2009年十二月完成。

鄭炯文在會後說明道,經由蔣經國基金會一筆為期三年的資金贊助,以孤本收藏量豐且精著稱的哈佛燕京圖書館,刻正與以古醫書收藏著稱的普林斯頓大學圖書館,以中國地方誌及明清史文籍收藏著稱的美國國會圖書館及台灣傅斯年圖書館等合作,進行「中文善本資料庫」計劃。四大圖書館將就其館內收藏量最豐,品質最佳部份,各挑出一百廿部善本,進行掃瞄、做數位化處理,以期整理出可遙距查索的資料庫。

哈佛燕京圖書館部份的工作,由楊麗瑄負責。

鄭炯文昨日在演講會結束時,向主講者,復旦大學圖書館古籍部的樂怡表示,待該計劃完成後,哈佛燕京圖書館希望能在中國大陸內,找一、二家具份量的圖書館合作,再籌款來擴大辦理這「中文善本資料庫」計劃。

復旦大學的古籍擁有量高居中國高校圖書館第三位。該校圖書館古籍部的樂怡是以交流訪問學者身份,於去年七月起來到哈佛燕京圖書館做館藏登錄研究,預定今年七月三十一日返回上海。

她在哈佛燕京館藏中,發現齊耀琳、齊耀珊這兩名同為光緒年間進士的兄弟,在歷任河南、江蘇巡撫,鹽務處長、浙江省長等職任內,收藏了非常豐富的經史子集書刊,光是哈佛燕京內的館藏,就有413部,1206冊。其中較有特色的是「交代登復冊」、「成案彙編」、「水道釐卡圖」、「工藝製造」、「與洋務有關之書」、「曲譜」等六種。

雖然這些藏書中,只有兩部是刻本,其餘均為鈔稿本,旦她認為「齊氏兄弟」的鈔稿本,在內容上以地方行政事務為主,以「佐治」為目的,可反映清末民初,幕府幕友做為集體創作群所保留下來的地方行政事務第一手資料。應成為研究中國近代史的重要史料來源。

昨日的演講會由張鳳主辦。在回答鄭炯文館長的提問時,樂怡表示,復旦大學和哈佛燕京的中文善本總藏量差不多,區別大概是哈佛燕京的史料保存較完整,復旦大學「詩經」類圖書收藏量較豐。鄭炯文隨後建議她,進一步細究「齊氏兄弟」是怎麼會擁有這麼豐富數量的收藏,尤其若部份收藏品是在1949年以前來自台灣的話,齊氏兄弟和台灣的關係,怕也頗奈人尋味。

樂怡在做復旦大學所藏善本古籍簡介時,引用了哈佛燕京圖書館古籍部主任沈津與潘美月合著的「中國大陸古籍存藏概況」為主要依據。

在哈佛燕京古籍部有十五年資歷,寫過「美國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中文善本書志」、「中國珍稀古籍善本書錄」的沈津表示,善本收藏講究價值何在。哈佛燕京不但有中文善本四千多部,更有高達1500部的宋元明諸代現已罕見的刻本,其中188種,還是全世界八百多個有份量圖書館都無收藏的罕見版本。

圖片說明:

書法家江天源()在演講會後送一幅大字給樂怡。(菊子攝)

哈佛燕京圖書館古籍部主任沈津。(菊子攝)

星期一, 7月 09, 2007

麻州州務卿指 州市協議的雙語選票不具效力

(本報記者菊子波士頓報導)麻州州務卿威廉蓋文(William Gavin)()日下午五點多在回覆本報查詢時指出,聯邦司法部和波士頓市市政府達成的協議,應該不具效力。

威廉蓋文表示,麻州內所有的市鎮選舉,都歸該辦公室轄管,只不過在一般情況下,市鎮級的選舉就交由市鎮辦理。也因此,當年聯邦司法部跳過麻州州務卿辦公室,直接和波士頓市達成的協議,其實並不具效力。

對於華人前進會行政主任駱理德曾宣稱的麻州州務卿辦公室拒絕和社區對話指責,威廉蓋文指出,他們(聯邦司法部、亞美法律辯護基金會、華人前進會等機構)之前未和州務卿辦公室協商,在事件已進入法律程序後,該辦公室當然不便再和他們私下晤商。

他更指出,波士頓市政府選務局近年來不斷出錯。2006年十一月的州級選舉時,波市選物局一度宣稱選票用光了,但州務卿辦公室查核的結果,卻是波士頓市選務局未把四十萬份選票,全部運送到各投票站去,因此州務卿辦公室已把波士頓市選務局辦理選務的大權收了回去。

威廉蓋文也指波士頓市今年四月及五月的波士頓市第二區市議員選舉,採用有候選人中文譯名的雙語選票是「偷跑」。他說,該辦公室後來才知道波市是「背著他們(behind our back)」印這些選票。當時他有見於選票既已印製,該一選舉又是特殊選舉,只涉及一個選區,因此並未追究。但他不認為這可當作候選人姓名譯為中文行得通的例子。

他強調他的反對翻譯候選人姓名,純粹基於無法正確翻譯,並無特殊用意。該辦公室將與法庭一起,找出解決問題方法。他也不排除再另找一批中文專家,來研究這一問題。當被問到他之前都請教過那些中文專家時,威廉蓋文以不願引起那些人的困擾為由,拒絕說出個別人名。

波士頓市選務局主席Geraldine Cuddyer在回覆本報查詢時也一再強調,雙語選票一事,現已進入法律程序,儘管波市在四、五月的特別選舉中印製了有候選人中文譯名的雙語選票,但那並不表示波市在接下來的選舉中可以這麼做。

她承認該局已收到選舉顧問會交給他們的一份市議員姓名中譯名單,但表示這一譯名還須經過各候選人認可等程序,另外還要看約二週後,法院的判決如何,才知其未來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