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星期三, 7月 11, 2007

鄭繼良: 理想華埠藍圖應從長遠考量



(本報記者菊子波士頓報導)華埠牌樓聯盟邀請社區大眾一同規劃「理想華埠」的三場發展設計研討會(Charrette),十日晚揭開序幕。鄭繼良建築師在會中呼籲眾人提設計建議時,思考先從這塊地方是否適合華埠發展的角度出發,再考量必須有什麼樣的配套計劃,才能達到發展目標。

曾參與1990年華埠發展大計劃(Chinatown Master Plan)的鄭繼良指出,這些年來,社區人士都已瞭解到,社區是會成長、變化的,而社區發展規劃就必須留有足夠的空間,來因應這人口結構、交通流量、工商住宅種類與數量的社會、人文變化,以免如南端(South End)居民Shirley在提問中所擔心的,發展計劃完成後,就束諸高閣,社區大眾空忙一場。

華埠牌樓聯盟(Chinatown Gateway Coalition)十日晚起召這一系列設計研討會,主要目的是推動華埠社區各界,把計劃中的南灣計劃區(South Bay Special Study Area)放進腦中,當作是華埠未來擴展用地,一起勾畫理想中的新華埠藍圖。

當然,他們的另一目的,是要推動市府,把這包括早年劃歸華埠計劃區土地在內的南灣計劃區,改名為華埠牌樓區。

十日晚的會議,主要是為出席者補課,說明南灣計劃區的具體位置,鄰接華埠、皮革區、南車站及九十號公路,約佔地廿英畝,有個南灣計劃區工作小組已完成第一期報告,贊成在這區域做綜合性開發。駱理德也就華埠牌樓聯盟曾委請塔芙茲大學學生所製作,華埠住宅大廈與居民收入概況的調查報告結果做了說明。現場派發的資料,包括南灣計劃區工作小組第一期報告,第713頁的地區概況。

曾做過住宅發展工作的波士頓市議員尹常賢當晚特地出席,表達支持。

士頓重建局計劃部主任狄嘉佛(Dick Garver)在會中表示,如無意外,南灣計劃區工作小組第二期,將從今秋開始,就小組第一期構思的發展理念,進一步做技術方面的可行性研究討論。狄嘉佛也在會後表示,迄今還未聽聞社區內有人對工作小組在第一期報告中提出的發展大綱有意見,因此第二期的細部研究,也將以原訂概要為準則。他表示,波市將續與這塊土地的業主,麻州收費公路局協商相關事宜。十日晚,該局地產部副局長William D. Tuttle, III也到場關切。

波士頓重建局華埠計劃經理金秀玉(Sue Kim)也說明了南灣計劃區工作小組的背景,包括成立於2003年,共有十七名成員,包括余仕昂等其中九人來自華埠。據悉,一旦進入第二期,工作小組成員勢必有變動。

最後再由承辦這一設計研討會的SAS設計公司成員Arturo Vasquez,以幻燈片讓出席者瞭解華埠牌樓區與華埠、皮革區、南端等地區之間的地理關係,現有的土地規劃區分(zoning),建築物高度規定等。他並要求與會眾人,在下星期六(七月十四日)回來開第二次會議前,不妨在華埠四週多走走,拿本筆記本或照相機,把自己看到的,喜歡或不喜歡的現象、建築、店鋪或招牌等,記錄下來,整理出一份有八項最好、最壞的名單,十四日的討論,就能對真正符合社區要求的發展,有更具意義的討論。

華埠牌樓聯盟聯絡員梁志生表示,為照顧到十日晚未能出席會議,但希望能參與後續的規劃華埠藍圖活動者,本週五,他們將在華人前進會的會議室內,再辦一場內容和十日當晚一樣的會議。接下來的另二場會議,分別為七月十四日(週六)早上九點半至下午五點,以及七月廿一日的下午一至四點半。

圖片說明:

SAS設計公司Arturo Vasquez十日在會中笑說,把南車站的Article 40和華埠的Article 43加起來,正好是華埠牌樓區,也是83這華人的幸運數字。(菊子攝)

建築師鄭繼良苦口婆心,呼籲社區大眾在做規劃設想時,要想得長遠些,並注意連帶關係,例如希望多建廉價住宅,則社區內應該有什麼樣的工作機會,又該怎麼去培訓地方居民能夠獲得那樣的工作機會等。(菊子攝)

華埠牌樓聯盟的未來華埠藍圖系列研討會,出席踴躍,還有人以做攝影記錄。(菊子攝)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