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2月 01, 2015

波士頓哲學非星期五探討台灣媒體病態

波士頓“哲學非星期五”日前在劍橋市探討“如何拯救病危的台灣媒體?”。波士頓大學傳播系副教授吳浩銘在講座中引述前輩的話,指,“媒體權力就是政治權利”,有心維護台灣民主的人民,必須推動改善台灣媒體現狀。
            來自台灣的人,對台灣的民主成就都很驕傲,但談及近年來的台灣媒體表現,廣告置入新聞的盛行,卻幾乎都感嘆。
“波士頓哲學非星期五”這個新成立的組織,日前就在“媒體病了,民主必然也病了”這前提下,以一連串的“你受台灣的新聞媒體了嗎?你是否痛恨媒體、卻仍然被媒體操縱著每天的喜怒哀樂?”等問題為引,呼朋引伴的探討台灣媒體到底怎麼了,有些什麼方法可以改善現狀。
            在波士頓大學傳播學院任教,研究及教學重點在媒體效應,國際及政治傳播的吳浩銘,研究台灣媒體這現象,已有一段時間,還寫了一本書。
            這天他講理論,舉實例的闡述了新聞加公關等於台灣新媒體,台灣的媒體集團,獨立新聞及尋求可持續模式,也淺談了他認為的“我們能做什麼”。
        吳浩銘以江蕙演唱會門票詐欺議論的相關新聞,竟可以在台灣媒體上連續好幾天的霸佔頭版為例,指台灣媒體近年來的表現,荒謬已極。
他也指出,台灣沒有美國保障言論自由等的憲法第一修正案,因而儘管台灣是民主國家,新聞一樣可能不自由。在廣告商,政治團體,媒體業主等人控制了媒體的立場主調時,新聞和公關、廣告的界線更是模糊不堪。在道德,法律目前都難制衡下,歪曲,誤導,甚至不真實的新聞,滿佈媒體版面,時段。許多人也開始把新聞當娛樂節目來看。
            在法律保障部分,吳浩銘認為,周玉蔻指馬英九收受頂新政治獻金,馬英九以提出民事,刑事訴訟回應一事,在台灣,周玉蔻真有可能因此坐牢,但在美國,卻可因憲法第一修正案的保障而沒事。
            在談及台灣的媒體企業時,吳浩銘列舉了黎智英的“壹蘋果(Next Media)“集團,蔡衍明的旺旺中國時報集團,練台生的ERA傳播公司,王安嘉和王文彬的聯合報集團,TVBSTVB,三立集團,公視等。他指出,這些新聞集團的立場,可能藍綠各不相同,但實際執行新聞編採的人員,卻大都由有如黨校的政治大學所培養出來,幾乎都是藍色背景。
            談及美國的媒體時,吳浩銘指出,如臉書,谷歌,雅虎,微軟這些看似科技的公司,其實也都已經跨入媒體領域。
            由於目前社會的已經跨入網路世代,在台灣目前的媒體集團環境中無法忍受下去的許多媒體人,選擇了自創品牌,做獨立報導人的模式,其中的例子包括先驅媒體辦的新頭殼(New Talk),劉黎兒辦的民報(Taiwan People News),公民新聞(peopo.org)。
        吳浩銘引用Ben Bagdikian  曾經說過的媒體權力就是政治權力(Media power is political power)“,鼓勵有心人像台灣的立法議員,媒體及政府機構表達憂慮,參與新興的替代媒體,加強人們對媒體傳播的認識,發揚媒體道德良心,支持非政府機構的台灣記者協會,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媒體改造學社,媒體公民行動網等組織。

圖片說明:

            波士頓哲學非星期五日前的講座,由鍾佳君(前左五)等籌辦,邀得波士頓大學教授吳浩銘(右三)講談。(圖由張皓博提供)

            波士頓大學教授吳浩銘講談台灣媒體病態。(菊子攝)


            波士頓大學教授吳浩銘講談台灣媒體病態,出席者不少。(菊子攝)

Uber 在波士頓有司機一萬 和波市府達成協議分享資訊

由加盟者為乘客提供搭載服務,在波士頓已有一萬名司機簽約的 Uber ,日前和波士頓市府達成分享匿名資訊協議,還為波士頓市提供一旦被告,資助辯護費的條件,引起各界關注。
Uber 是一家搭載服務的仲介公司,藉著可在手機上使用的軟體應用程式,為加盟司機和乘客彼此取得快速,便捷聯繫,完成載送服務。自面世以來,不但傳統計程車司機行業抗議 Uber 駕駛不必繳費買牌照,Lyft 等公司相繼跳入這一領域競爭,地方政府也為該不該或如何管制傷腦筋。
今年初,市價估值已達四百億美元,在全美有廿個市場的Uber, 引用隱私法,不肯交出資料給紐約市出租車及禮車局,結果在紐約的六個營運中心,關了五個。去年十二月,一名 Uber 司機在波士頓犯下性侵及綁架案,早前又有另外兩名搭乘 Uber 的婦女遭騷擾報案。Uber提供給司機用來查看特定使用者動態的”God View“軟體,也引發個人隱私憂慮。聯邦參議員Al Franken要求Uber 解釋,如何控制員工。
Uber 在面對一連串挑戰後,一月十二日時,和波士頓市政府達成了分享匿名資訊協議,一月廿二日時又公佈一份長達廿七頁的該公司營運模式報告。
在波士頓市政府和Uber公司達成的協議中,Uber 將和波士頓市政府分享匿名的乘客個別旅程,時間,距離,區域號碼,以及乘客在哪兒上車,下車等資訊。一旦波市府遇到索取資料要求,或因此而被控告,或有法官命令公佈資料時,波市府需通知Uber,以便該公司申請上訴,或資助辯護。
            波士頓市府發言人麥吉萍(Bonnie McGilpin)表示,和其他公開資料不同的是,因為麻州的保護商業或金融資訊的商業機密,波市府不能公開從Uber 那而獲得的資訊。
            Uber 自面世以來,在波士頓推出過Uber司機每週可賺1600元,或一年83,000元的佈告牌廣告,讓各界都對Uber,以及當 Uber司機者如何營利,備感好奇。
            根據 Uber 公佈的那廿七頁資訊,Uber 在波士頓已有一萬人簽約當司機,波士頓是Uber的第六大市場,但波士頓市的計程車牌照只發了1825張,計程車司機牌照,只發了3000多張。劍橋市只有257輛有牌照計程車。大約30%UberX司機每週工作1634小時,平均每小時賺20.41元,或者最多一週693元。
            2014年十二月,大約有162,000 Uber司機,跑了四趟以上的戴客行程。
            Uber最近為公司擴展,舉債16億元。
            在波士頓,約有一萬人當Uber司機,其中13%每週工作35小時以上,不扣汽油錢,平均每小時賺20元。


星期五, 1月 30, 2015

北京中醫藥大學訪波士頓推動醫教一體、中醫走向國際化

北京中醫藥大學訪問團廿八日晚抵達波士頓,拜會本地中醫團體,訪問哈佛大學,為推動醫教一體,實現中醫國際化的遠景,探討彼此合作可能。
            北京中醫藥大學校長徐安龍率同該校東直門醫院副院長田金洲,東方醫院副院長胡凱文,針灸推拿學院副院長趙百孝等約十人,廿八日晚抵達波士頓,在劍橋市凱悅酒店和麻省中醫學會,美中醫學交流協會幹部座談,昨(廿九)日下午再到哈佛大學醫學院達娜法伯癌症中心(Dana-Farber Cancer Institute)舉辦講座,和哈佛大學高管晤面,商討合作可能。
            徐安龍2013年一月接任北京中醫藥大學校長後,積極推動中醫國際化。廿八日晚,他和麻省中醫學會,美中醫學交流協會等的骨幹人員座談時表示,爭取話語權,建立平等對話機制,推動中醫走向世界是該校未來努力方向。在一路前行時,他們要搭三座橋,分別連接起古代和現代醫學,學院派和民間派中醫,以及中國和世界。
            去年十一月十七日,中國北京中醫藥大學校長徐安龍和澳洲西悉尼大學校長格羅夫簽署協議,在澳洲建立中醫中心。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澳洲總理阿博特都親自出席。
            徐安龍指出,那將是北京中醫藥大學推動中醫國際化的一個模式,希望陸續在俄羅斯,美國等地,都建一個中醫中心,作為把中醫的醫療服務,教育,研究與文化交流,結為一體的綜合平台,推動中醫及中國文化,走向全世界,展現中國的軟實力。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有國學,國醫,國民等三個情節。他相信在習近平支持,中國國力趨強走勢下,中醫時代不遠。
            麻省中醫學會會長張群豪,秘書長李志平,理事劉京,陸衛東,侯鶴仁,張瑋,美中醫學交流協會會長孔學君,副會長林旭,秘書長盧剛等人廿八日晚出席座談,全都非常支持北京中醫藥大學的擴展理念,對北京中醫藥大學擴建校舍的美麗宏圖,也稱讚不已,但談及推廣中醫國際化,他們分別建議,從已廣為西方人接受的針灸著手,發行針灸白皮書,並以更為科學,並非中醫專業人士也看得懂的敘述,來做傳播文案等等。
            北京中醫藥大學訪問團昨晚轉往紐約,預定再轉往華府後就啟程歸國,整個訪美行程只有五天,十分緊湊。


圖片說明:

            北京中醫藥大學校長徐安龍(後左七)率團訪波士頓,麻省中醫學會會長張群豪(右六),美中醫學交流協會會長孔學君(前右三)等人組隊歡迎。(菊子攝)

            北京中醫藥大學校長徐安龍表示,該校發行的雜誌,是出版署近三年來批准發行的第一份刊物。(菊子攝)

            陸衛東(左二)是麻州政府中醫委員會主席。(菊子攝)


            北京中醫藥大學在會中放映學校發展簡介幻燈片。(菊子攝)

波士頓已發 94000張居民停車許可 市府將整頓發放規定

暴風雪過後,處處積雪如山的情景,讓路邊停車再成話題。波士頓市發放居民停車許可證無數量限制,有300多人擁有五張以上的情況經波士頓環球報揭曉後,許多人驚訝、慨嘆,難怪找地方停車越來越難。
波士頓環球報在過去這一週內,一連發出兩篇文章,談論居民停車證問題,指出大波士頓早從幾十年前開始,實施免費發放居民停車證這制度,起初只是發給畢肯丘一帶居民,後來擴展到全市各地,而且發放時並無每人或每戶只能申請多少張的限制。截至今年一月,波士頓市共發出94,000張居民停車證,和2006年的數目相比,增加了將近25%
由於波士頓市政府並不知道市內到底有多少個居民停車空位,靠居民停車證找地方停車有多難,市府並無概念。市內人口較集中的北端(North End),南端(South End),南波士頓(South Boston)普遍有停車不易現象。
北端區有一團體試著做過調查,估計該地區約有1500個停車位,4000張居民停車許可證。
波士頓環球報根據“自由資訊法”從波市府索得的數據顯示,波市共有300多人擁有五張以上的居民停車許可證,其中一對住在南端的夫婦Samuel E. Bain Jr.,,擁有十一張居民停車許可證,一名住在北端的市府員工擁有五張。
在波士頓市府管理停車項目八年,月中才升任交通局長的Gina Fiandaca表示,市府的目標是方便市民停車,但停車位一直有限也是事實。她將參考其他城市做法,採取一系列措施來解決問題。可能的辦法包括限制每名駕車者,或是每個地址能申請停車許可的數量,收取證照費,縮短許可時間等。
波士頓的居民停車許可,目前是一發兩年有效。
費城收取費用,第一張每年收三十五元,第二張五十元,第三張七十五元,然後以此類推。舊金山限制每個地址頂多發四張停車許可。麻州劍橋市和尚莫維爾市雖然也和波士頓市一樣,沒有發放數量限制,但也都收費,尚莫維爾每張許可收三十元,劍橋市每張收廿五元。劍橋市同時還一年檢查兩次紀錄,以確保持證者還住在原處,去年取消了一千張許可証。
波士頓市議員吳弭(Michelle Wu)住在南端。她坦言當地居民或訪客面對的最大問題之一,就是停車。這的確是個該探討解決辦法的問題。

陳家驊、陳建立升任至孝篤親公所元老

紐英崙至孝篤親公所(GHOT)上週日(1/25)舉行公所月會,經元老陳仕維提名,大會無異議通過,陳家驊(右),陳建立(左)兩人加入元老行列後,上香,祭祖。
至孝篤親公所表示,陳家驊目前是北美至孝篤親總公所的元老,並在1981年到2012年間,擔任過四屆紐英崙至孝篤親的正副主席,陳建立則在1979年至2006年間,擔任過五屆正副主席,資歷豐富,早就有資格升任元老。

紐英崙至孝篤親公所即日起,共有五名元老,包括陳毓璇,陳毓禮,陳仕維,陳家驊,陳建立。(圖由紐英崙至孝篤親公所提供)

OLYMPIC BID COMMUNITY MEETING RESCHEDULED

OLYMPIC BID COMMUNITY
MEETING RESCHEDULED

BOSTON—Mayor Martin J. Walsh today announced that the Olympic and Paralympic Bid Community Meeting will be rescheduled to Thursday, February 5, 2015 at 6:30PM at Suffolk Law School on Tremont Street.

To be included on future updates on Boston’s Olympic and Paralympic Bid, please text your e-mail address to 617-431-4100. Any questions can be e-mailed to Olympics@boston.gov.

Originally, this meeting was rescheduled to Tuesday, February 3rd. However, due to possible inclement weather, the meeting is now rescheduled to Thursday, February 5, 2015. See full schedule att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