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7月 24, 2015

紐英崙地區訂8/2成立洪秀柱後援會

Original posted on 7/24

台灣的第十四任總統大選,即將於2016116日舉行,選情延燒海外,紐英崙地區已有十人聯名發起成立“洪秀柱後援會”,訂82日在牛頓市海德社區中心舉行成立大會。
在台灣的今年總統大選,破紀錄的,不但國民黨的洪秀柱,民進黨的蔡英文這兩黨提名候選人都是女性,還有曾任民進黨黨主席的施明德,2009年創辦人民最大黨的該黨黨主席許榮淑兩人已表態,將以公民連署方式參選總統。
以黑馬姿態成為國民黨總統候選人的洪秀柱,曾於719日在國民黨中常會中表示,“我應當為革命而生,也應當為革命而死,我應當犧牲各人的享樂,來為危難的祖國、堅苦的大眾謀幸福。也只有如此,我才可以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發起成立紐英崙地區洪秀柱後援會的十人在發起成立書中表示,洪秀柱出身基層,奮鬥經歷感人,她的出現,讓漸失熱情及信心的國民黨員,又有了希望。
            洪秀柱在競選途中,曾指她問政26年,深為立法院被綁架,許多事實被扭曲,國家前途被耽誤,發展被擱置,政治改革被阻礙而感到痛心。她的支持者認為,她的特殊成長背景,她的誠實,敢言,樂觀,進取,腳踏實地,讓人感到她能帶領全民保衛台灣未來的命運。
            住在牛頓市的馬滌凡,布魯克蘭鎮的張韻蘭,羅爾市的李庚仁,蔚藍市的蔣宗壬,貝爾蒙市的王世輝,屋本市的梁玲娜,昆士市的王競芳,安多福市的張振洪,勒星頓鎮的牛正基,新罕布夏州曼徹斯特市的殷尚堅,康州哈特福市的白鋼等人攜手,已定82日在牛頓市海德社區中心(90 Lincoln St., Newton Highland, MA),
舉行紐英崙地區洪秀柱後援會成立大會。
            查詢詳情可洽  馬滌凡617-332-9350 張韻蘭 781-367-7050  李庚仁 978-454-4687 蔣中廷 508-276-1215 王世輝 339-368-0281  梁娜玲 781-572-0323  王競芳 617-770-0870 張振洪 978-475-5049,牛正基781-861-9202 殷尚堅603-669-1027 白剛 860-442-7425


以下為馬滌凡發佈的新聞稿

NE地區 下週末將成立
 首場洪秀柱後援會
我應當為革命而生
也應當為革命而死
我應當犧牲各人的享樂
來為危難的祖國
堅苦的大眾謀幸福
也只有如此
我才可以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這是洪秀柱今年719號在國民黨 中常會發自內心的的感言:   
  基層的出身 堅苦的童年 奮鬥的辛酸 使得她永不言棄
當 國民黨黨員們熱情消失 信心流失 灰心氣餒的時刻
她即時的注入了 一潭 有生氣”“有希望的活水
堅持自己的理想 她引領著大家重拾信心 熱情重燃
 
  26年的問政生涯 她痛心立法院被綁架,許多事實被扭屈
國家前途被耽誤 所有發展被擱置丶政治革新被阻礙 她特殊的成長經驗 奮鬥背景 養成她誠實 敢言 樂觀進取 腳踏實地的行事作風  她以破釜沉舟的決心 投入這場艱苦 困難的選戰,她要的不是權位 而是理念的延續 她要的是領航台灣 能夠帶動全民一起參與這場保衛自己國家命運的戰爭 
  
  身為NE僑界的一份子  我們全力支持洪秀柱的參選 更殷切的期盼 所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們 都能參與我們後援會的成立 朋友們不需要有任何的政黨背景 我們更是不分藍綠 我們只希望能夠和大家共同攜手為我們所生長的地方-台灣的未來而奮鬥 為打造一個自由 民主 和平 穩定 又繁榮的
中華民國而努力
   本後援會將於8月2號星期日 上午11時整 於牛頓市 Highland社區活動中心成立地點為 90 Lincoln st Newton Highland
活動免費 歡迎參加 免費停車 會後簡單茶水招待 報名請電
Newton  馬滌凡617-332-9350
Brookline 張韻蘭 781-367-7050
Lowell  李庚仁 978-454-4687
Weyland 蔣中廷 508-276-1215  
Belmont 王世輝 339-368-0281
Woburn  梁娜玲 781-572-0323
Quincy  王競芳 617-770-0870
Andover 張振洪 978-475-5049
Lexington牛正基781-861-9202
Manchester NH 殷尚堅603-669-1027
Hartfort   CT
白剛 860-442-7425

吳弭辦見面會 波市首名華裔公校總監張欽棠晤社區

   波士頓市首名華裔市議員吳弭(右)舉辦社區接待會,為亞裔
社區引見波市首名華裔公校總監張欽棠(左) 。(周菊子攝)
             (Boston Orange 周菊子波士頓報導)波士頓市首名華裔公校總監張欽棠(Thomas Chang),七月廿二日在波士頓市首名華裔市議員吳弭(Michelle Wu)為他舉辦的社區接待會中,展現朝氣,坦率,理想,讓二百多名出席者對波市公校未來十分期待。
張欽棠39歲,可能是波士頓公校有史以來最年輕總監(Superintendent)。今年三月他和波市府簽下五年合約,年薪257千元,還可每年根據表現調薪,最高調4%
 波市首名華裔公校總監張欽棠(左)率領波市公校領導團隊出席與亞裔
社區見面會。出席者包括資深營運副總監
Barbara Deane-Williams學生
支持服務及特別教育,英語學習,社會經濟學習副總監
Karla Estrada博士
Doannie Tran博士和英語學習助理總監 Frances Esparza博士。(周菊子攝)
原本在南加州的全美第二大公校系統,洛杉磯聯合校區(Los Angeles Unified School District)擔任強化支持及創新中心本地教學總監的張欽棠,正式任期從七月一日才開始,但四月時他就已從加州遷來波士頓,並組成包括目前在波市公校系統任職,曾任波士頓華埠社區中心(BCNC)行政主任的伍綺玲,以及波士頓拉丁學校丁姓學生等大約35人,組成交接小組,深入波士頓各個社區,聽取家長,老師,學生的意見,然後在七月十五日時公佈了百日計畫。
 昆士高中校長張可仁(右起),昆士小學代理校長司徒玉英,
甫退休的昆市小學校長何少華等人,都來出席接待會,
親自見見新任公校總監。(周菊子攝)
七月廿二日晚在波士頓龍鳳酒樓,張欽棠在吳弭為他做介紹後,先向出席者介紹他的波市公校領導團隊,接著簡述自己的成長過程,跨入教育界始末,以及他對波市公校未來發展的計畫。
張欽棠坦言自己是移民,六歲時才和小他四歲的弟弟,隨父母從台灣移民來美,進了南加州公校就讀,一直讀到高中,才在升讀大學時有如跨過半個地球般的從美西來到美東,進了賓州大學,研修生物。
亞裔社區支持新上任的波市公校總監,出席踴躍。(周菊子攝)
亞裔父母大都希望子女當醫師,做律師。張欽棠開玩笑的說,當他告訴父母自己想當老師時,父母望著他說,要把為他付的學費收回來。他的後來跨進教育這一行,全靠“為美國教書(Teach For America)“這組織。
吳弭為張欽棠舉辦的社區接待會出席者眾。(周菊子攝)
該組織派他到南加州康普頓市高中,一所學生表現幾乎是全州最差的學校教書。但他在那兒的經驗,卻改變了他的一生。就是在那兒,他和學生,家長,以及其他老師的合作,讓他有了更強烈的使命感。後來他還獲得機會,自己創辦了一所特許學校,當了六年校長,接著獲得機會,進入有1000所學校,共70萬名學生的全美第二大公校系統,南加州聯合校區工作,以波士頓試驗學校(pilot school)為模範,在他所管轄的135所學校裡,以創新方式改革教學。兩年半後,學生的畢業率提高50%,停學率降低三分之二,成效讓人感到驕傲。
波士頓公校總監張欽棠。(周菊子攝)
大約六個月前,波士頓的機會讓他在一月,二月分別飛來幾次,領教了波士頓冬天雪地滋味。獲選為波市公校總監後,在代理波市公校總監麥當納的協助下,他四月份就來波士頓,組成35人的交接團隊,不但出席了不下40場會談,還深入波士頓市的每一個角落,和每一個他們能接觸到的家長,老師,學生晤談,聽取改革意見。每個人都熱情洋溢,看法很多,彙整出來的意見結果也多達1300多條。
張欽棠表示,他們根據這些意見,整理出來“創新,平等,賦權,究責,品質”等幾大原則,希望更多學生參加以複選題形式舉辦的資格測驗,凡是符合資格的學生,就容許他們上先修班(AWC),修四年級課程,還要修音樂,藝術課,讓更多學生因為學校品質的改善,願意留在波市公校升學。
 麻州大學文化研究教授江念祖(左),今年甫獲奧巴馬總統任命為亞美顧問委員會
委員的麻州大學波士頓分校亞美研究院院長保羅渡邊(
Paul Watanabe),波士頓教師
工會組織主任唐佳宇(右)也都來參加歡迎張欽棠的社區會。(周菊子攝)


            張欽棠坦言,在九月八日新學年開學前,他和波市公校的領導班子,將整頓新的中央辦公室運作。他認為波士頓市是個很好,很有希望的地方。
          

         

       

           

            


           
前昆士小學校長李素影(中)也出席支持。(周菊子攝)

張欽棠的親身體驗讓移民家長期望高

“一年級老師救了我”。波市公校新任總監張欽棠(Thomas Chang)七月廿二日在社區接待會中透露個人遭遇,彰顯他對移民子女求學所面對處境的了解,讓許多移民家長感到窩心,對他有了更多冀望。
            張欽棠在社區見面會中坦言自己曾經是“英語學習者”,大方笑說自己迄今說英語都還不完美。當天有出席者聽到,在問答時間中請張欽棠說說當年經驗。
            張欽棠很坦率。他說自己第一天上學時,走進教室,老師要他把外套脫下來,但他聽不懂,站在那兒一動也不動。那老師一連重複幾次,說話越來越大聲,還氣得索性自己走到他身邊,把他的外套脫下來摔在地上,後來更把他揪到學校輔導老師那兒去,說他班上不要這種不聽話的學生。
            張欽棠一邊形象化的演繹摔外套動作,一邊說,要不是一年級的老師很溫柔,委婉的疏導了他的心情,他無法想像自己當年是否會就此痛恨老師,痛恨上學。
            他的父母為了幫他儘快學會英文,從那時起,即使在家裏也不和他說中文。
張欽棠的這一表白,讓許多曾有類似經驗的移民子女,家長,都心有戚戚焉。
大波士頓華裔社區對張欽棠的出任波市公校總監,顯然有許多期望。當晚包括聯邦參議員沃倫(Elizabeth Warren)的麻州主任劉煒,曾在麻州州長辦公室任職多年的中華頤養院董事陳秀英,亞美社區發展協會董事長李保華等,有不下廿人,當晚在正式的見面會開始前,就先張欽棠圍桌聚會,交換意見。

圖片說明:

            波士頓新任公校總監張欽棠(Thomas Chang)說到激動處,示範摔外套的動作。(菊子攝)

            陳秀英(左),李保華(右)等人和張欽棠(中)開小會。(菊子攝)

楊鎮遠Scribeat獲波士頓大學創業比賽亞軍

波士頓大學科技發展辦公室(OTD)日前舉辦“科技,藥物及搖滾”活動,頒發年度創新者獎,宣佈創業比賽結果。楊鎮遠的Scribeat團隊獲得亞軍。
因特網,物聯網等的科技發展,以及世界經濟的起伏,一直都在推動中國,美國的創新創業風。近年來這風氣吹進了更多大學校園。在美東地區的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等校之外,連波士頓大學都成立了科技發展辦公室,每年舉辦“科技,藥物及搖滾(TDRR)“盛會,表揚在科技創新上有成就的人。
今年獲得年度創新者獎的是辨識出PLA2R可做人類膜狀腎病標靶抗原的波士頓大學醫學教授David J. Salant。波士頓大學副校長暨研究領域副教務長Gloria Waters在頒獎時稱許那是有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她也稱讚David J. Salant教授在過去這些年間發表了15篇論文,申請了兩項專利,取得大量的贊助研究經費。
在創業比賽部分,來自台灣,目前在波士頓大學醫學院修讀解剖學及神經生物學博士的學生楊鎮遠與另外二名夥伴,康乃爾大學電機工程碩士 Raghava Manvitha Reddy Ponnapati (Manu Reddy),以及波士頓大學機械工程碩士Rami Hamzey合作,共同設計,創辦 的Scibeat,可以追蹤人們飲食內容的移動應用程式,解決使用者經常無法遵循現有追蹤飲食習慣軟體的問題。
Scribeat的初期使用者對象是患有飲食相關疾病者,例如肥胖,糖尿病,心臟病等。Scribeat這軟體能幫使用者不需花太多精力,就能追蹤他們的進食內容,並根據他們事先制定的飲食時間安排做提醒。
楊鎮遠的團隊已獲選入波士頓大學夏季初創加速器,現再獲得TDRR的移動程式發展比賽第二名,獎金一千元。
楊鎮遠表示,他也是波士頓台灣人生物科技協會(BTBA)會員,大波士頓地區的創業風氣,的確是促成他們開發產品的原因之一。

圖片說明:

            “生命科學國度“的張邵聿(左)恭喜楊鎮遠(右)獲獎。(菊子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