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星期五, 9月 07, 2012

朱小棣新書「閒讀近乎勇」 談名人往事別有見地


暗有「沒有立言的心願」還寫啥這看法的作家朱小棣,數月前出版了他閒讀書系列中的最新一本,「閒讀近乎勇」。金城出版社獲得授權,最近剛完成網上連載。
早年出版「毛澤東傳」,2010年出版「我與中國」兩書,名聞國際的著名中國問題專家暨學者譚若思(Ross Terrill),特地為他寫了序,稱朱小棣「從中國近代史的畫面中看見空白點」,在那一大堆的美麗碎屑(閒書)中淘寶,能夠「以小見大,推己及人」,儘管「無力改變這世界,卻藉由個人的統一混亂能力,在書中找到慰藉與意義」。
朱小棣本人在看了幾百本書,從「閒書閒話」、「地老天荒讀書閒」,到這本「閒讀近乎勇」的一連三本「閒書」寫下來,彷如已跨入「隨心所欲」階段,在全書分成「回首闌珊」、「大師背影」、「閒讀拾偶」、「碎語閒言」四大板塊的五十餘篇文章中,他是「有話則長、無話則短」,每篇文章的篇幅伸縮性很大。
其中的「回首闌珊」,有五篇文章,從楊絳、龍應台、白先勇、韓寒到譚若思,篇篇談的都是名人,往事。
「往事細如絲」談楊絳和費孝通之間交往,以及當年的文人關係。
「大江大海東流去」談李敖批評龍應台,他卻欣賞書中呈現的史料、細節,包括金圓券危機時,大學教授的薪水連米都買不起;和平解放後的北京,大學生以壺漿簞食迎接解放軍,國軍少校軍官沖出人群怒罵,當他們在戰地吃雜糧的時候,學生們吃大米、白麵,肥肉,卻整天遊行反饑餓,八路軍進城後,他們改吃陳年小米,還沒肉,卻不反饑餓,指他們忘恩負義,上天會報應的;被俘虜的國軍軍官驚詫發現,國軍找補給時,人煙不見的村落,在共軍經過時,卻炊煙處處,共軍和老百姓親切得有如一家人;以及戰爭勝利來得到底有什麼意義這問題。
「台北冬夜,驚夢遊園」講白先勇的一篇冬夜,藉著描述當年豪氣萬千,火燒趙家樓的「五四」青年,各自經歷生活轉折,面對萬般無奈,把世界風雲、歷史滄桑盡收於他們久別重逢的那呎尺書齋。
非標準文人的韓寒」講韓寒,稱許韓寒年紀青青,就已能感受到社會錯綜複雜的沉重,卻也認為韓寒的小說有深刻內容,不見得有文采。
「一位預見到中國未來的外國人」介紹的是譚若思,從他的初戀女友有一半中國血統,帶到他曾赴中國訪問,進哈佛成為費正清和季辛吉的學生,促成過澳洲總理訪問北京,出版了被譽為1949年以來描寫中國最好作品的「八億人」一書。朱小棣指譚若思在過去這麼多年裏對中國的評斷,包括看好中國必再崛起,中國不缺資本主義,缺創新人才等,都證明了他對中國的瞭解,讓他比其他人更早預見了中國未來。
「閒讀近乎勇」還有不少其他篇章,談的也是名人,「小團圓,大斷裂」,談的是張愛玲過世後才出版,在張迷間掀起軒然大波的自傳體小說「小團圓」。「季羨林的預言」,談朱小棣到趙如蘭家參加當年的劍橋沙龍活動,聽季羨林講談過,其後再讀「季羨林隨想錄」一書,想到季羨林曾說「廿一世紀將會是中國文化的世紀」等的感想。
朱小棣今年五月已辭去哈佛大學住宅研究所資深研究員一職,應聘到華府,上任美國安生文教交流基金會副主任。由於家人仍在波士頓,他也成了「飛人」,兩頭奔波。

圖片說明:

            朱小棣()和譚若思(Ross Terrill)已結為好友。(菊子攝)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