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星期四, 9月 13, 2012

亞美專協領導論壇助年輕人為鋪路著想


亞美專業人士協會(NAAAP)波士頓分會工作人員會後合影。(周菊子攝)
      (Boston Orange 周菊子波士頓報導)亞美專業人士協會(NAAAP)波士頓分會為協助會員在職場中脫潁而出,進一步瞭解該會贊助公司可有的職業發展機會,十日晚在後灣希爾頓酒店舉辦首屆年度領袖論壇。
      四名講者在會中都指出,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找幾名肯真心給意見的輔導者(Mentor)或顧問,有一批能互吐苦水,彼此支援的朋友,就等於是為自己奠定了發展機會。
亞美專業人士協會(NAAAP)波士頓分會副會長斯麗莎(左一)
會長許文洲(左二)和講者們。(周菊子攝)

      亞美專業人士協會會長,普南(Putnam)投資公司固定收入分析師許文洲指出,以前人們說「玻璃天花板」,近年則有韓裔Jane Hyun,針對亞裔處境,寫了本「打破竹天花板(Breaking the Bamboo Ceiling)」。該會希望藉這每年一次的領袖論壇,幫助會員攀爬職場晉升之路,也讓會員有機會更進一步認識該會的十一家贊助機構。
四名講者分享個人經驗。(周菊子攝)
      亞美專業人士協會(NAAAP)波士頓分會這首場領袖論壇,主題為「找出盲點塑造個人職業的行動(Mirroring our blind spots - Action to shape your career)」,該會副會長斯麗莎(Lisa Strack)主持
      四名講者分別為麻州互惠(MassMutual)財務集團策略危機主管Jae Junkunc、國家電網資深副總裁暨總法律顧問Colin Owyang,自由互惠(Liberty Mutual)保險公司執行副總裁暨營運長Bhasker Natarajan、普南(Putnam)投資公司資深客戶服務經理Kathryn Burke
      斯麗莎在會中請一眾講者談說他們職業生涯中有那些出乎意料之外事件,讓他們看見了自己在達到專業發展目標上的盲點或弱點,在那些關鍵時刻,他們採取了些什麼樣的行動,而那些行動或個人的領導力發展,怎樣塑造了自己的職業或目前的成功。她還請講者們談說支持團體和交際,輔導者和贊助者,以及變革型和契約型領導者的不同。
      Jae Junkunc透露,她在21歲時加入一家大公司,以為找到了自己未來的路,沒想到幾年後卻遇上公司大裁員,她和上司拿著長達四頁的裁員名單,苦思得如何向同事開口,這讓她經歷了初進公司時,滿懷理想,離開公司時,卻什麼也不再在乎的巨大轉折。25歲那年,她加入和平部隊(Peace Corp),去到沒水、沒電的極其貧窮落後地區生活過。這經歷,讓她認識得更清楚,為想像和現實難免有落差,最好的平衡方式,就是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
      Bhasker Natarajan表白自己是個非常講究結構、秩序的人,以前管人時總想要部下完全依照他的要求一步步做出來,但每個人的吸收資訊方法不同,對事情該如何做的意見也分歧,要促使人們起而行動的最簡單方法,是展示給人看,如何從A點到B點,並設法令人對所要做的事感到興奮。
      他也談及交際及主動的重要。他透露自己曾在一次社交場合中遇到一位名人,請教了他在職場上該怎麼出發及前進的問題,沒想到次日這人就花了不下廿分鐘時間,給了他很詳盡,對他非常有用的忠告。他強調,多出席社交場合,和人打交道,往往出現打開許多機會大門的令人意想不到結果。
      Bhasker Natarajan並在總結中提醒座中年輕人,要有耐心,有同情心(empathy),別低估了其他人怎麼看自己(perception)的重要程度。他說,人們大都不會知道,別人對自己的印像是怎麼形成的,但這種印像,卻可能滯留在那人腦中很久,難說那一天,這印象會造成什麼樣的漣漪影響。他也提出有如中國古諺的「無友不如己者」的說法,鼓勵年輕人結交有著自己所沒有的優點的朋友。
      Colin Owyang則提及,別以為沒人注意自己,就隨性而為。在這社會中,總有某個人在注意著你,每個人的待人接物是否適當,態度是否進取,都會影響自己的機會。他剛開始工作時,並沒有明確目標,只想著給自己三到五年時間,看看自己適不適應,卻就因為他平日的正面態度,給人留下好印象,機緣巧合的就有人主動給了他機會。
Kathryn Burke強調,和人保持聯繫,永遠給人好印象的重要。她透露,自己換工作,也是和以前的客戶保持關係打開的門。
查詢亞美專業人士協會活動詳情,可上網www.naaapboston.org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