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星期六, 10月 29, 2011

成思危抵哈佛談中日美三邊經濟


 中日美三邊經濟關係的挑戰及機會在那兒?亞洲基金會田長霖傑出訪問學者成思危昨(廿八)日在哈佛費正清中心的講座中指出,建立互信,追求和平發展是關鍵。
曾任中國第十屆全國人大委員會副委員長的成思危,現已退休,但仍擔任中國金融論壇主席,世界經濟論壇中國顧問會主席,中國現代管理協會會長等諸多職位。今年初他獲選為亞洲基金會田長霖傑出訪問學者,昨日應邀出席,由亞洲基金會贊助,哈佛大學亞洲中心主辦,哈佛費正清中心協辦的「中日美在三邊經濟關係中的挑戰及機會」講座。
曾被CNN形容為說句話就能震動中國股市,也有「中國風險之父」稱譽的成思危,昨日就中日美概況,相對優勢、相互依存度,貿易、科技轉移、區域整合,做了綜述,也在回答提問中指出,每種體系都各有其優缺點。例如中國的政治體系,就有決策快,能迅速回應狀況的優點。
談及日本時,成思危也提及,日本在過去廿年間換了15位首相,變動太過頻繁,不利其他各國和日本建立友好關係。
他指出,全球金融危機之後,美國力量下跌了,但美國仍是世界上經濟實力最強的國家。中國是快速成長,並已取代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對全球經濟成長的貢獻達40%。日本則在過去廿年間,經濟成長走緩,和美國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
20002009年間的真正每年度GDP成長,美國是1.81%,日本0.74%,中國卻高達10.28%。結果是,美國在三邊貿易中佔有的份量,從41.7%降到36.21%。日本所佔份量,從38.27%降到26.92%。中國所佔份量,卻從20.02%增加到36.87%,成為經濟上三者中最強的一個。
在相互依存關係上,中美之間的相互依存開始更加重要,並超越了美日的相互依存關係。中國和日本之間的相互依存也在增加,已接近美日,倒是美日之間的相互依存關係,開始下降。
            在貿易上,美國在2004年取代日本,成為中國的最大貿易夥伴。2007年,中國取代美國,成為日本的最大貿易夥伴。中國更需要美國的市場,日本更需要中國的市場。美中之間的貿易摩擦已大過美日貿易摩擦。
            在科技轉移及管理專業上,中國對美國的仰賴更甚於日本。其中智慧財產權是項熱門議題。中國已在盡力改善智慧財產權保護體系。
            至於區域整合及經濟全球化是同步並行,彼此互補的做法。10+1的自由貿易區已從2010年一月一日開始實施,雙邊貿易額達到2927.8億美元。投資也達到800億美元。10+3的模式,有1200億美元做基礎,還在進展中。問題關鍵在於互信、發展差距、內部貿易不足等等。在實施區域整合上,可安排和其他國家以雙邊貿易為基礎,推動簽署自由貿易區協定。
            成思危的結論是,美中日已是全世界的經濟大國,三邊經濟關係無庸置疑的十分重要。隨著中國的和平發展,中國會在這三邊關係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美中日三邊未來應該進一步合作,以期達成對全世界有益的全贏局面。
            波士頓大學國際關係系教授兼主席William W. Grimes,昨日也以「從日本觀點看:中國崛起的兩面」為題,發表講談。他認為中國的崛起,既為日本提供了拓展市場,促進經濟發展機會,但也在經濟及政治上面對著挑戰,包括幣值、智財權、法治等,中國如何在新世代中平衡權力等。
昨日的座談主持人為哈佛大學美日關係項目主任,日本政治學教授Susan J. Pharr
成思危此行,除了在加州、佛羅里達州,以及麻州的塔芙茨大學弗萊契爾外交學院,哈佛大學亞洲中心的兩場演講之外,三十日及三十一日,將出席在紐約舉行的中美創新與合作峰會。


圖片說明:
CC102811B-1
            哈佛教授Susan J. Pharr(左起)、成思危、波士頓大學教授William W. Grimes在昨日的中日美三邊關係講座中與出席者互動。(菊子攝)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