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美社區發展協會董事會董事長曹育倫不諱言在過去這些年的金融風暴期間,該會董事也為資金難籌,不只一次討論過是否該放棄,如今排除萬難,跨入即將開工階段,讓他為華埠居民1962年完全未經諮詢,乞臣街土地就遭徵收的不公平對待與委屈,藉此得以申張,感到高興。
麻州州長派區克(Deval Patrick)和波士頓市長萬寧路(Thomas Menino)昨日都說,他們非常瞭解24號地段對華埠居民,對增加波市、麻州可負擔住宅的重要。他們很高興州市政府和發展商攜手,促成這樁好事。
亞美社區發展協會行政主任陳潔瑩興奮非常的表示,昨日並不是破土動工儀式,州長、市長卻肯聯袂出席,宣佈資金即將到位,實在令人感到鼓舞非常,也可見州市長對華埠的愛護。
麻州州長派區克(Deval Patrick)和波士頓市長萬寧路(Thomas Menino)昨日宣佈的是,將撥給24號地段一千萬元的州市政府補助,以及三百萬元的州及聯邦政府抵繳稅款優惠(tax credit),以期24號地段可以進一步推動發展工作。
州市政府估計,24號地段工程,可為社區帶來大約700個建築工作機會,並在五十年前因建造高速公路而遭鏟除的乞臣街社區座落地段上,重建345個住宅單位。
麻州州長派區克昨日也宣佈,麻州和聯邦政府合作,撥備了六千四百五十萬元,要在全州十五個社區內,資助25項發展計劃。亞美社區發展協會的24號地段,就是獲資助的項目之一。
從當選以前就逐步和華埠社區建立起良好關係的麻州州長派區克表示,他瞭解24號地段對華埠居民,做為華埠門戶的意義,州政府希望藉著支持24號地段,能讓乞臣街重新變成一個完整的社區。
州政府表示,預定分兩期施工的24號地段發展計劃,將有50個可負擔自置物業住宅單位,200個市價出租單位,以及95個可負擔出租單位。其中十個可負擔出租單位,將保留給當年被逼遷的乞臣街居民。
曹伯瑞、曹伯新、李保華、鄺潮完這些曾遭遇逼遷的當年乞臣街居民,昨日都為終於等到這一天,顯得開心無比。如今住在布魯克蘭鎮(Brookline )的曹伯新透露,當年他住在乞臣街72號,祖母就住在對面的79號。他經常從窗口探望祖母回家沒,好及時趕過去,享受和祖母歡聚的樂趣。李保華也記得,他六歲那年,政府徵收了乞臣街地段,他家不得不搬到南端(South End),如今的前鋒報座落處附近。幾年後他家在屋街買了房子,想不到,又遇上塔芙茨醫療中心有意擴建,三天兩頭派人到他家談收購。等他家搬到布魯克蘭鎮後,屋街鄰近那一片地,卻空在那做了三十年停車場。他認為24號地段終於得以發展,是華埠力量增強的象徵。
昨日出席的政要包括麻州眾議員麥家威(Aaron Mitchlewitz)、麻州參議員陳翟蘇妮(Sonia Chang Diaz),波士頓市議員林乃肯(Bill Linehan)等人。刻正競選波士頓市第二區市議員的李素影也到場和華埠居民們一起分沾喜悅。
圖片說明:
麻州州長派區克(前右六)、波士頓市長萬寧路(前左四)、波士頓市議員林乃肯(前右一)、刻正競選波士頓市第二區市議員的李素影(前左二)等人,和部份當年的乞臣街居民合影。(菊子攝)
右邊帳篷所在,大約就是乞臣街72號座落地,也是曹伯新(左起)、曹伯瑞兩兄弟的當年住家所在。(菊子攝)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