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8月 23, 2013

波士頓青少年邀市長候選人談聚焦家庭

波士頓華埠社區中心(BCNC)和拉丁社會(Sociedad Latina)的青少年,為強調未來的波士頓市長須「聚焦家庭(Focus on Families)」,822日晚在昆士小學飯堂舉辦論壇,邀得7名候選人,在150多名出席者面前發表看法。
波士頓華埠社區中心(BCNC)和拉丁社會(Sociedad Latina)這兩機構的青少年,籌備了數週,草擬出有關教育、交通、工作機會、更改稅制,市民背景多元等的7大問題,期望從各候選人的回答中,瞭解誰會是比較理想的下任波士頓市長。
      參加波士頓華埠社區中心服務項目,現年17歲,就讀約翰奧布萊恩學校的蔡樂兒,以及拉丁社會的Wilmer Quinones兩人,是當晚的主持人。
他倆做代表,提出的問題包括,如何改善教育系統,以更公平;一旦你當選市長,將如何推動波市公校因應學生們的多元族裔、文化背景及不同語言;你將如何確保波市内的工作機會落進波市居民手中;你將如何確保青少年的長期就業機會,因應暑期工需求的大幅增加;波士頓市內知名學校及醫院的拓展,逼遷了貧困家庭,做為市長,你將如何平衡處理這一狀況,同時優先確保家庭的生活品質;你對課徵累進稅 (progressive tax) 的看法;做為市長,你將如何解決青少年及家庭要求的改善地鐵服務品質,降低地鐵票價的要求等。
當晚應邀出席的候選人,原定8人,除華查克(Bill Walzack)因故未到外,馬丁華殊(Martin Walsh)、麥可羅斯(Mike Ross)、雷琪(Charlotte Golar Richie)、巴洛斯(John Barros)全程在座。柯雷蒙(Charles Clemons)、小阿若約(Felix G. Arroyo)因其他活動,先行離席。約翰康納利在論壇進入尾聲時抵達。
一眾候選人對前述問題的回答,大同小異,除各自在有政績或經驗的議題上做較多闡述外,多半都以概括語言,開支票式的承諾,將朝民眾希望的方向去做,但並無人提出十分具體的計劃。
他們談及教育,都說學校要多元化,教職員要反映學生組成,支持至少會說兩種語言;說到工作,都說支持地方發展要讓本市居民獲得更多工作機會,青少年工作不只是暑期,最好是長期一整年的等等。
其中較引人矚目的是波市不分區市議員小阿若約(Felix G.Arroyo)直指波市現有交通體系不公平(injustice)。不少出席者對他的敢於指出問題,報以掌聲。
      小阿若約表示,從他住的牙買加平原搭公車或地鐵進城,只要20分鐘,但從開車不過5分鐘距離的麥特潘等地搭車,卻要花一個小時又10分鐘才能到,這就是不公平。
巴洛斯(John Barros)附和的證實,從他住的洛士百利進城,也要花55分鐘。他質疑,大家都要進城,為什麼交通體系卻是單向,既然市府是屬於大家的,就不應該只讓有車的人,才容易進城。
麥可羅斯表示,他上週試著過了一週不開車(car free)的日子,瞭解到波市交通體系要改善,還有段很長的路要走。他認為自己當年曾經成功的促使地鐵延長營運時間,增開夜車,直到凌晨3點,將來也可推動類似的改善。會後他表示,根據他的經驗,只要能籌款2百到1000萬元,就能實現增加地鐵營運班次這想法。
馬丁華殊也指出,他年輕時,地鐵學生票容許他們週六、週日使用,一旦當選市長,他將和麻州交通廳(MassDOT)協商,恢復這樣的學生票,以期青少年可以安全出遊、回家。
      包括華埠居民會兩名共同主席余仕昂、梅陳月嫦,當晚有不少耆英居民出席論壇。

圖片說明:

右起,馬丁華殊(Martin Walsh)、雷琪(Charlotte Golar Richie)、約翰康納利(John Connolly)、巴洛斯(John Barros)、麥可羅斯(Mike Ross)在論壇結束時合影。(菊子攝)

右起,馬丁華殊(Martin Walsh)、麥可羅斯(Mike Ross)、雷琪(Charlotte Golar Richie)、約翰康納利(John Connolly)、柯雷蒙(Charles Clemons)、巴洛斯(John Barros)、小阿若約(Felix G. Aaroyyo)在聚焦家庭論壇中發言。(菊子攝)

            參加波士頓華埠社區中心服務項目,現年17歲,就讀約翰奧布萊恩學校的蔡樂兒(),以及拉丁社會的Wilmer Quinones兩人,是聚焦家庭論壇的主持人。(菊子攝)

現場發言補充: 
在所謂累進稅法(Progressive tax)的課徵富人稅上,候選人幾乎都支持課徵累進稅,要讓富人公平的支付他們該繳的稅。柯雷蒙則另指出,應要求大專院校、醫院等非牟利機構繳稅。他指出,若這些機構都繳稅,麻州一年可增加470億元的稅收。麥可羅斯表示,大多數的城市,都沒有自己的一套稅務政策,他將支持和尚莫維爾、劍橋市等城市締結為盟,遊說州府訂定更公平的稅率。
在改善教育體系,因應學生、居民族裔多元化上,一眾候選人異口同聲強調,教育是建設波士頓未來的最重要議題之一,讓學校和政府反映民眾族裔、文化背景組成比率是不可避免的方向。
麥可羅斯認為每日上課時間應延長2小時,讓學生上體育、藝術課,還該建科技職業學校,已確保學生畢業後,有可持以就業的一技之長,學校及政府都應更加多元化。馬丁華殊強調要給家長及家庭適當工具,讓教育體制發揮作用,改善學校設備之餘,還要確保學生至少能說兩種語言。小阿若約以其母、其妻、其姊均為波市公校老師為佐證,指教育議題與他有切身關係,聲稱彌平成就差距是民權議題。柯雷蒙直指學童必須能在課本上,教職員裏,看到和他們自己膚色、背景相似的人。雷琪要把每名學童都能說兩種以上語言,列為優先改革項目之一。巴洛斯指波士頓公校學生有46%以上,在家不說英語,總共使用80多個不同國家的語言,英語學習者工作小組應重新評估市內教學情況,歸根結底,雙語教育應該是雙向進行。
在確保市內工作機會落入居民手中一節上,目前為麻州眾議員,也是工會領袖的馬丁華殊表示,50%的建築工作機會交給波市居民,25%交給少數族裔,10%交給婦女的這一比率規定,對波士頓重建局來說,或許很具挑戰性,但不是做不到的事。巴落斯表示,他在杜爹利街鄰里計劃(Dudley Street Neighborhood Initiative)項目工作時,該機構經辦的土地發展計劃,就做得比規定比率還要好。他強調法律管制力,機構執行力,都是關鍵。雷琪表示,她曾擔任波市鄰里發展局局長10年,推動建造了數以千計的可負擔住宅。她很清楚,政策在這種地方可發揮的作用。麥可羅斯指出,他和波市議會同仁通過法令,規定發展商在網上公佈相關資料,一旦他當選市長,將訂定居民就業政策,要求更頻繁的檢驗。

      在青少年工作機會上,一眾候選人都說要為青少年爭取更多工作機會。小阿若約表示,他曾和30多個青少年組織合作,爭取增加了經費,今夏讓10000名青少年獲得暑期工作機會。巴洛斯指出,今年有19000名青少年申請,但市府只有10000萬暑期工作機會,顯然供需距很大,一旦他當選市長,必將設法增加經費,擴大工作機會。

第22屆胡桃山音樂營 32大師授課44學生獲益








中華表演藝術基金會第二十二屆胡桃山音樂營,在44名來自中國、台灣、加拿大、新加坡、越南及美國各地學員,跟隨32名世界級大師學習三週,舉辦26場獲得高度讚揚的公演後,817日圓滿落幕。
包括波士頓環球報(Boston Globe)的首席音樂評論家Jeremy Eichle、樂評Jim McDonald等樂評家,都對胡桃山音樂營的活動與公演,有極高評價。其中波士頓音樂情報的David Moran,在音樂營期間一連聽了王寅飛、Minsoo Sohn、黎卓宇(George Li)及劉孟捷等人的四場鋼琴獨奏會後,還以"令人震撼的音樂節:10 × 88的四倍"為標題,寫了篇評價極高的報導。
中華表演藝術基金會譚嘉陵表示,今年這批44名,從12歲到正在唸博士班的學員們,約有四分之一已多次參加胡桃山音樂營,但仍然每次都能在講座、大師班、及音樂會之中,和優秀同學、著名老師切磋、學習出新的火花與心得。
胡桃山音樂營今年的師資,包括著名鋼琴家Russell Sherman,陳必先、陳宏寬姊弟,新英格蘭音樂學院鋼琴系前主任Victor Rosenbaum,該校教授Bruce BrubakerVivian Hornik Weilerstein,小提琴教授James Buswell,小提琴家Donald Weilerstein等,不下32人,全是大師級人馬。
胡桃山音樂營還與長木交響樂團合作,每年在查里士河邊的露天音樂廳Esplanade Hatch Shell舉辦音樂會,安排鋼琴協奏曲大賽冠軍與長木交響樂團合奏。814日那天晚上,贏得該賽冠軍的柯蒂斯(Curtis)音樂學院李穎(Ying Li),和長木交響樂團 (Longwood Symphony)8000多觀眾面前演出貝多芬的第三鋼琴協奏曲。
胡桃山音樂營的大提琴手Kyle Yee,不但獲得他所就讀學校與中華表演藝術基金會提供獎學金,參加了音樂營,還獲波士頓環球報 Boston Globe Metro West青睞,寫了篇報導。
譚嘉陵表示,中華表演藝術基金會今年舉辦的精彩音樂營已經落幕,但2013-2014音樂季才要開始,一連串精彩表演將陸續有來。
目前已排定5場在紐英倫音樂學院喬登廳(Jordan Hall)舉辦的音樂會,包括1026(週六)晚上8點,小提琴家胡乃元,大提琴家章雨亭,中提琴家李捷琦,鋼琴家劉孟捷的流光靜影音樂會;1115(週五)8點的殷承宗慶祝卡內基(Carnegie Stern Auditorium)大廳首演三十周年巡迴演出;2014125(週六)晚八點的鋼琴家陳薩及小提琴家寧峰聯演;201431(週六)8點的年青小提琴家黃俊文及鋼琴家黃海倫聯合演出;2014524(週六)晚八點,獲得2013Van Cliburn水晶大奨的華裔鋼琴家Sean Chen,做波士頓首演。
      另一場精采音樂會將為20131121(週四)7點半,新亞室內樂協會在紐約卡內基(Carnegie Zankel Hall)大廳的演出。
      中華表演藝術基金會的未來兩項全國性活動為第六屆「絲竹春吟」青少年中國器樂選拔賽和音樂會,第二十三屆全美青少年國畫書法賽。
第六屆「絲竹春吟」訂今年105日及1012(週六),哥倫布假期間,在波士頓第一教堂 (First Church in Boston)舉辦。
第廿三屆全美青少年國畫書法賽,訂2014415日舉行。查詢時間、地點及購票,可上網www.ChinesePerformingArts.net,或洽譚嘉陵會長(781) 259-8195Foundation@ChinesePerformingArts.net

圖片說明:
      中華表演藝術基金會譚嘉陵(第二排右一)和陳宏寬(右三)、陳必先(右五)等大師們,學生們合影。(圖由中華表演藝術基金會提供)
      胡桃山音樂營在露天音樂廳Esplanade Hatch Shell舉辦音樂會。(圖由中華表演藝術基金會提供)




星期四, 8月 22, 2013

波士頓清華校友會換屆 劉禎科任會長 周福民接主席

波士頓清華大學校友會八月初換屆,十八日在歐布戴爾(Auburndale)公園郊遊,150人歡喜相聚,和會長劉禎科,候任會長韓松,董事會主席周福民等新一屆幹部見面,喜聞將有近百名新鮮清華人抵波。
波士頓清華大學校友會是個成立於1976年,並於2011年取得美國聯邦政府501( C )3非牟利慈善機構資格的組織,著名華人科學家林家翹,李詩穎都曾擔任會長,目前已有2000多名校友,每年八月時,由八人組成的校友會董事會從熱心校友中選出新會長,候任會長,再由會長自行組織工作團隊。
今年八月初,波士頓清華董事會選出目前在生物公司做藥物結構化學分析的劉禎科擔任20132014年會長,創辦紫荊科技公司的韓松為候任會長,上屆會長周福民獲選為董事會新任主席。
甫於今年新婚,兼任波士頓清華校友會公關,未名紫荊創業聯盟清華部分負責人的劉禎科,接任會長,雙喜臨門,卻也忙得不可開交,趁著每年一度的夏季聚會,安排了校友會新團隊和校友們見面。
今年的團隊,除了繼續在校友會執行團隊服務的劉禎科,韓松,劉暉,洪鵬宇,張潔熹,林文健,張磊,鄧斐,王海,黃武杰,王一輝,財務組的劉曉梅,芳芳,朱子秋之外,執行團隊的新成員包括原為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中國學生學者聯合會副主席劉許志,浮雲相聲社的任赫辰,原哈佛大學中國學生學者聯合會副主席徐黎蕾,MIT-CHIEF聯合創始人譚豐,原UIUC中國學生學者聯合會主席莊曉丹,梁博,周延,王寧等人。
劉禎科指出,清華校友們的熱心,是該會壯大,能為校友提供各項服務的主要原因。譬如執行團隊中的王寧,今年五月才來大波士頓的麻省理工金融系就讀,卻一抵達就熱心非常的投入,幫校友會做事。
十八日這天,波士頓清華校友們,包括最年輕,2009年才入學,剛來美國的高平,最年長,1958年入學,已是清華教授的徐光佑等逾150名校友,歡聚一堂,暢談上次聚會的別後種種,享用校友會準備的美味午餐,飲料,冰淇淋,西瓜,各自捉對、組隊的玩橄欖球、足球、排球、網球,或下棋,打牌,玩三國殺。
曾任波士頓清華校友會會長的張偉,也在閒談間,歡喜告訴校友們,他的夫人剛在昆士市開張了Align牙醫診所,校友光顧,打折沒問題。
波士頓清華校友會當天的郊遊,還採自由捐助形式舉辦,募得的款項,用以資助至少兩名在清華大學本校就讀的本科生。
劉禎科表示,該會今年將加強聯誼活動,鼓勵創新,為校友們提供更多參與社會公益活動,業餘進修的機會。
查詢波士頓清華校友會詳情,可上網http://www.tsinghua-boston.org

圖片說明:

            波士頓清華校友會新任會長劉禎科(右二)和校友們在夏日郊遊活動中合影。(圖由波士頓清華校友會提供,高平攝)

MAJOR LEAGUE BASEBALL TO HOST A WEEKEND OF FREE UMPIRE CAMPS IN BRISTOL, CT AND BOSTON, MA

Major League Baseball is offering two free umpire camps this weekend, the first on Saturday
in Bristol, Connecticut, and the next on Sunday in Boston, Massachusetts. The camps are the
fourth and fifth installments in a series of free, one-day umpire camps being offered every
month of the 2013 season. Each camp will serve as a try-out for interested participants to
advance to the annual, weeklong MLB Umpire Camp in Compton, California, scheduled for
November 3rd-10th. Scholarships to the camp will be awarded to promising attendees and
have been awarded to recruits from previously held camps in San Diego, Puerto Rico and
New Orleans.
For more information on how to participate in these and future MLB Umpire Camps,
interested applicants can visit MLBUC.com.

文協青少年國樂團年度招收新團員

大波士頓區中華文化協會青少年國樂團為儲備國樂人才,定於九月十四(星期六) ,
自下午一點至下午三點在文協活動中心 (437 Cherry Street, W. Newton, MA 02465) 甄試新團員
凡對各類國樂器包括拉弦(二胡,中胡,大提琴及低音大提琴) ,彈弦(琵琶,,柳琴,揚琴) ,吹管(笛子,,嗩吶)
和打擊樂等,歡迎具有演奏能力者參加甄試
甄試項目包括:1.自選曲獨奏2.音階(所有考生需要演奏兩個大調音階)3.視奏4.節奏感測驗。除打擊外,
請參加甄試者自備樂器甄試活動免費, 詳情請電歐陽東美 (978)369-6656 tungmeipan@hotmail.com以便安排甄試時間

上網http://www.chinesemusicensemble.com/下載報名表。

A Chamber Music Concert Featuring Cellist Carol Ou (歐逸青)

Sunday, September 8, 2:00 - 5:00 pm
Join Us for a Chamber Music Concert Featuring Cellist Carol Ou 


Space is limited. Click here to purchase your tickets in advance or call 508.588.6000.
Cellist, Carol Ou
Join us in the Great Room at Fuller Craft Museum for a stirring afternoon of chamber music performed by distinguished cellist Carol Ou. Accompanied by pianist Eliko Akahori, Ms. Ou will perform select works by Robert Schumann, Johannes Brahms, Paul Tortelier, and Dmitri Shostakovich from 2:30 - 4:00 pm with a brief intermission. The concert will be followed by a reception from 4:00 - 5:00 pm with coffee, dessert, and a chance to meet this brilliant musician. Come early, stroll through the galleries, and enjoy our current exhibitions.
A versatile artist, cellist Carol Ou is known for her "fiery, marvelous" and "meltingly melodic outpourings" (Boston Globe) and her "wonderfully pure cello tone and incisive technique." (The Strad Magazine) A founding member of the Buswell-Ou Duo, Ms. Ou often appears in solo, chamber music, and concerto performances with the brilliant American violinist, James Buswell. As the cellist of the Carpe Diem String Quartet, she frequently tours all over the US performing an eclectic mix of classical string quartet repertoire with many crossover genres of music. She has collaborated with celebrated artists such as Midori, Hillary Hahn, Kim Kashkashian, Timothy Eddy, Pascal Rogé, András Schiff, Raul Juarena and Jayme Stone at the Marlboro Music Festival, Summerfest La Jolla, Australian Festival of Chamber Music, Austin Chamber Music Center, Nevada Chamber Music Festival, and other noted music festivals.

The artKitchen Café Performance Series is funded in part by the following cultural councils: Abington, 
Bridgewater, E. Bridgewater, Brockton, Dedham, Duxbury, Easton, Hanson, Hingham, Mansfield, Middleborough, Plympton, Randolph, Rockland, Sharon. These local agencies support the arts with funding provided by Massachusetts Cultural Council, a state agency. We are grateful for their support. Thank you also to Walgreens for their support. The concert will feature the following compositions with a brief intermission: Five Pieces in Folkstyle, op. 102 (1849), Robert Schumann; Sonata for Piano and Violoncello, op. 38 (1865) Johannes Brahms; Sonata Breve "Bucéphale" (1984) Paul Tortelier; and Sonata for Violoncello and Piano, op. 40 (1934), Dmitri Shostakovich.

3名ASPIRE姊妹分享創業經驗

亞裔姊妹邁向優異會八月廿日以「在創業的亞裔婦女(Asian American Women in Startups)」為題,在微軟紐英崙研發中心舉辦講座,邀3名年輕的女性創業家分享經驗,鼓勵人有夢就要追。
亞裔姊妹邁向優異會(Asian Sisters Participating In Reaching Excellence,簡稱ASPIRE)負責講者系列的董事澤目梢(Kozue Sawame)表示,該會從2010年九月起舉辦免費的講者系列,迄今已辦了九場,主題包括從政婦女;創業精神;科學、科技、工程及數學領域;平衡工作與生活,表演藝術,在公家機關工作等等,每次都有4060人出席。
820日晚在微軟微軟紐英崙研發中心(Microsoft NERD Center)舉辦的這場「在創業的婦女」,吸引了不下7080人,極一時之盛。出席者還包括好幾名男性。
            這場講座由麻州挑戰(MassChallenge)的內容策略顧問Suzanne Brendle主持,應邀出席講談者,包括從創辦潔西卡的奇蹟(Jessica's Wonders)Babba這家為人父母生活風格品牌公司的創辦人兼執行長金潔西(譯音,Jessica Kim);曾創辦可評等(Gradeable)的精益創業挑戰(Lean Startup Challenge)共同創辦人兼執行長辛溥露(譯音,Parul Singh);以及她的校園媒體(Her Campus Media)共同創辦人暨創意主任王安妮(Annie Wang)等人,雖然年紀都才30出頭,不到40,卻都創業經驗豐富。
            講座進行方式是Suzanne Brendle提問,嘉賓講者回答。談的題目包括什麼時候下決心創業,MBA學位有沒用,輔導者(mentor)的重要性,坊間各種創業輔導項目的作用,如何平衡家庭生活與工作,時間管理等等。
            3名講者各自的經歷,創業領域並不相同,但原則性的意見,卻頗雷同,包括有MBA學位固然好,但修讀MBA時建立關係、結交朋友,反而可能更有用。輔導者很重要,無論是在營運、發展方面指點迷津,或是提供找人、找錢的人脈關係,都能助人加快成功速度。坊間各種創業輔導項目各有特色,關鍵在找適合自己所需的那個。要創業就無法避免的得投入時間、精力,如何平衡家庭與工作,方法因人而異,基本要素包括有個合作無間,能分攤工作責任的共同創辦人或團隊。
            布朗大學畢業,獲有Kellogg管理學院商管碩士的金潔西,19歲那年就曾經從學校宿舍裏開始創業。20089月,她在籌得20萬元後,創辦了為忙碌父母提供簡單、有效,又超趣致兒童服飾Babba公司,曾獲人物雜誌、電視節目Rachael Ray秀採訪。
            獲有哈佛及MIT學位的辛溥露起初創辦的是協助老師評估學生作業,給學生回饋的軟體,後來協助數位版紐約時報做產品管理。
            王安妮是20109月時,一度從哈佛大學休學,全心投入她與另兩名夥伴創辦的「她的校園媒體」。創辦公司前,曾為全美兩打以上組織管理網站及品牌,陸續當選過商業週刊25歲以下的25名最佳青年創業家之一,公司雜誌的30歲以下最酷創業家,以及波士頓環球報的最時尚的波士頓人。
            講座結束前,這幾名年青亞裔女性創業家都表示,去做就是了(just do it),別讓恐懼阻止了嚐試的腳步。很多問題,只要在網路上勤搜索,都能找到解答,關鍵在於各人創業的熱情有多高。
            查詢亞裔姊妹邁向優異會詳情,可上網http://girlsaspire.org


圖片說明:

            麻州挑戰(MassChallenge)的內容策略顧問Suzanne Brendle(左起)主持,金潔西(譯音,Jessica Kim)、王安妮、辛溥露(譯音,Parul Singh) 應邀出席講談。(菊子攝)


            亞裔姊妹邁向優異會的「在創業的亞裔婦女」講座,出席者眾。(菊子攝)

江蘇南京東南大學波士頓校友會成立

中國江蘇省南京市東南大學的波士頓校友會,日前在布魯克蘭鎮的愛默生公園正式成立,並推選出2000屆機械系的潘瞱為首任會長。
目前從事諮詢業的潘瞱表示,東南大學現任校長易紅、副校長王保平早前和波士頓地區校友聯繫時,推動他們組織校友會。幾名熱心校友分頭聯絡後,528日晚成立了籌備小組,研擬了章程、公開信草案,並討論了如何和各地區校友聯繫、架設校友會網站、建立以電郵、微信、QQ等的校友聯繫管道等事宜。
811日那天,波士頓東南大學校友們在布魯克蘭鎮愛默生公園野餐聚會,做為校友會的正式成立活動。
潘瞱透露,在短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裏,他們已聯繫上50多名校友,並和東南大學校友總會取得聯繫,獲認可、支持。校方還指派了一名老師專責聯繫。
該校前身為1902年的三江師範學堂,其後於1921年由教育家郭秉文倡議,以南京高等師範學院為基礎,成立國立東南大學,其後又歷經國立中央大學(南京)、國立南京大學,19885月由南京工學院更名為東南大學等許多次變革,並訂每年6月日為校慶日。2004年時,該校再與南京鐵道醫學院、南京交通高等專科學校、南京地質學校合併,重組了新的東南大學。
潘瞱表示,波士頓東南大學校友會現已找到100多名校友,包括教授、工程師、金融、會計、法律等各行各業的人才都有。骨幹成員包括徐瀟、顧磊、唐瑤、朱香蘭等人。她們希望藉著成立校友會,可加強校友們的彼此交流、互助關係,與母校增加互動。
聯繫波士頓東南大學校友會,可發電郵到seuboston@gmail.com

圖片說明:


      波士頓東南大學校友會在布魯克蘭鎮公園成立。首任會長為潘瞱(左十三)(圖由波士頓東南大學校友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