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7月 13, 2024

紐英崙中華專協講座 吳宜寧教授指點糾正姿勢消除疼痛

             (Boston Orange 周菊子波士頓報導) 紐英崙中華專業人員協會 (NEACP) 711日晚在線上舉辦講座,請得麻州大學羅分校物理治療及運動機能系代主任吳宜寧 (Yi-Ning Wu)講解身體疼痛的一大來源是姿勢不正確,適度做拉伸運動有助於告別疼痛。

            講座由中華專協主席,也是麻州大學羅爾分校結構工程研究小組(SERGNDT/SHM實驗室與電磁遙感實驗室主任游子揚主持,專協會長盧彥君博士雖人在外地參加僑委會會議,仍在開場時出席。

            吳宜寧教授指出,物理治療其實可以藉由適度運動,整合進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作一種預防措施,不必等到受傷後才開始。重要的是姿勢,或體態要正確,因為姿勢好,才能避免造成骨骼肌肉韌帶,以及其他軟組織或神經組織的負擔。

                    一般來說,彎腰,駝背,或使用電腦時身體前傾等,都是不好的姿勢,可能壓迫組織,影響呼吸,損及健康。由於人體肌肉關節環環相聯,一旦長期姿勢不佳,骨頭及關節會出現自行調整的代償作用,從而形成肌肉不平衡,關節僵硬,刺激神經,產生疼痛或痙攣症狀。

                   人的身體姿勢若良好時,不但可以紓緩疼痛,改善呼吸,促進消化,減少受傷的危險,還能增強精力及注意力,改善心情,骨頭和關節也都會比較健康。

                    吳宜寧因此建議人們了解人體的肌肉及骨骼構造,注意穩定關節,站立時要從耳葉,肩峰尖,腰椎,大轉子到骰關節的形成一條垂直線,以維持正確體態,才能在帶給身體最小壓力中,最大化生理及生物醫學效率。

                  在會末問答環節中,游子揚、林致中、蔡明機,陳玫菁等人分別問及長跑,打羽毛球,以及年長者後背疼痛等的處理方式,以及床墊軟硬對人的體態姿勢是否有影響等等。吳宜寧一一回應,還指出物理治療和脊椎矯正雖然類似,但前者從生物力學角度來看症狀,後者完全圍繞脊椎。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