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10月 16, 2015

新英格蘭中文專業教師協會換屆 呂圣竹接任會長

新英格蘭中文專業教師協會(NECTA)日前在波士頓華僑文教中心舉辦一日工作坊,安排五名老師分享教學心得,並改選出品貴(Pingreen)高中老師呂圣竹為新任會長。
卸任會長,在布魯克蘭高中任教的張福增表示,當天的五項講座,主講老師及講題分別為,蘇關麗媚的“我準備教學的方式”,布魯克蘭高中張麗華老師的“當人權更重要(When Humanity Prevails)”,葉金惠老師的“講數位故事的工具(A tool for digital story-telling)”,王明德老師的摺紙,林遊嵐的“新文字架構(Introducing New Literacies Framework)”。
蘇關麗媚在昆士高中任教6年。她認為製作教學計畫,最好一做就是一整年,並制定故事單元及時間架構,每個月的進度。她分享了一個單位計畫的元素,製作單位計畫的方法,製作一堂課的幻燈片的方法,一日教學的例子,以及教學範例等。
張麗華在布魯克蘭高中任教,因為經常有學生詢問兩岸關係,促使她爭取到布魯克蘭教育者基金會撥給經費,赴台海兩岸實地採訪,並製作出一份感人的報告。
            張麗華指出,中國和台灣歷經50多年的政治僵持,隔絕後,終於把政治及理想上的差異,暫時放在一旁,數以萬計的人們,得以和失散多年的親人團聚。她的這份報告檢視中國,台灣的過去,現在及未來,以及兩岸關係如何影響了地方上的經濟,文化及政治。目前,中國政府的態度是台灣不談獨立,中國就不談統一,而大部分台灣人也希望“不統,不獨,不武”的維持現狀,
            葉金惠介紹“故事板(Storyboard)“,並講解如何使用這電腦軟體來輔助中國語文教學。
            王明德示範摺紙藝術,教作紙花瓶,鉛筆盒,還分享了利用回收物的構想。
            林遊嵐“介紹新的文字架構(Introducing New Literacies Framework)“,說明外語協會(ACTFL)新近成立了”語言及文字合作中心(The Language and Literacy Collaboration Center), 以期語言世界因應新文字發展,幫助老師面對最新的趨勢。她也指出,在新的文字架構中,學生們必須能夠流利應用科技來取得使用文字的流利程度與效率,能夠有意地和其他人建立起跨文化連繫及關係,以合作解決問題,加強獨立思考。新的中文要求,在初級程度中,要知道學生能認識,閱讀,了解什麼,有些什麼樣的內容主題,學生能寫些什麼,科技工具能夠怎麼被引用來加強文字技能等等。

圖片說明:

            張福增(左)交棒,呂圣竹(右)接任新英格蘭中文專業教師協會會長。(菊子攝)

            左起,林遊嵐,王俞文,王明德,張福增,葉金惠老師等人是新英格蘭中文專業教師協會的核心成員。(菊子攝)

            張麗華(立者)的兩岸關係調查報告,引人深思。(菊子攝)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