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星期二, 6月 18, 2013

波士頓台灣人生物科技協會首屆研討會 中研院院長翁啟惠坦率交流

波士頓台灣人生物科技協會(BTBA)會長陳昇宏(右起)
歡迎兩位MIT學習及記憶學院主任蔡立慧、
中研院院長翁啟惠。
(周菊子攝)
(Boston Orange 周菊子波士頓報導)甫成立的波士頓台灣人生物科技協會(BTBA)615日在麻省理工學院黃氏禮堂舉辦首屆波士頓臺灣生技研討會,邀得中研院院長翁啟惠主講,吸引來300多聽眾,漂亮打響第一砲。
波士頓台灣人生物科技協會會長陳昇宏表示,台灣的生物科技領域,有產學界脫節現象,有意深造學子,紛紛出國,但學成後一樣面對有心回國或留在美國教書、就業,卻不知機會在那的迷茫。他們因此組織起來,以台灣生物科技產學界發展概況、台灣及美國的就業機會為主題,舉辦研討會,提供交流機會。
講座主持人李湘盈(右起)邀中研院院長翁啟惠,和講者們合影。
徐沺、余慈顏、廖容儷、許溢祥、郭懷誠、朱家瑩。
(周菊子攝)
這場研討會邀得中研院院長翁啟惠,MITPicower學習及記憶學院主任蔡立慧主講。另外5場講座,有3場是關於疾病模型、分子機制、模型(Modeling)及科技的專業討論,有2場是探討如何成功開展學術生涯,以及學術界以外的機會。
翁啟惠以「從研發到轉型創新」為主題,概述了過去50年來的台灣經濟成長歷史,台灣高科技產業創新過程,坦言台灣在產學合作上,把研究成果轉化為商業產品上,還需加把勁。
波士頓台灣人生物科技協會(BTBA)首屆會議出席者眾。(周菊子攝)
他指出,台灣的產業從製造業導向,進展到投資導向,現在是創新導向。台灣的學術界,還需更有彈性,以確保學生畢業時,擁有新興產業所需的知識與技能。學術界也需要新機制,來把創新轉換成有價值的產品。
他認為,台灣有很強的生物科技發展基礎,有18個大醫療中心,累計進行了300項臨床實驗,台灣也在2012年修訂了基礎科學及科技法,鼓勵產學合作。2007年實施的生物科技及新藥發展法,也鼓勵新藥及高端醫療設備的發展,包括投資者的研發開支減稅35%等。台灣目前有80多個新藥在臨床試驗當中,其中20個已進入第3期,約40個進入第2期。
至於醫療護理業及生物科技業的趨勢,已從治療疾病走向個人化醫療、預防性醫療。台灣在醫療設備業上的機會較大。新竹生物醫藥園就在促成醫療科學家、醫生、工程師和產業發展之間的互動。全國生物科學園預計2016年將有轉化醫藥(translational medicine)
在回答提問時,翁啟惠坦言中研院250名院士中,約有三分之二在國外,沒多少人願意回台灣,可能和台灣整體的產學界文化有關係,但有心為台灣做貢獻者,無論身在何處都一樣。目前台灣的創業基金比美國還願意投資進初創企業,他相信只要台灣累積出夠數量的企業後,就會有更多人願意回台灣。
如何成功開展學術生涯部份,BTBA邀得台灣大學生命科學助理教授朱家瑩、麻州大學羅爾分校生物科學主席郭懷誠,預定今年8月回台任教的波士頓大學醫藥系教授徐沺,即席公佈了哈佛正在徵助理教授、博士後的哈佛希伯來(Hebrew)復健中心助理教授許溢祥、哈佛大學布里吉罕婦女醫院副教授廖容儷、中研院助理教授余慈顏等人,在會中開誠佈公的提醒有意進學術界發展的後進,從開始求學的第一天起,就應和指導教授打好關係,因為學界有許多工作機會,都已內定人選,有師長推薦,機率大很多。履歷表、推薦信、發表學術報告、已有申請並得到研究經費記錄,應徵面試前就已製作出教學計劃等等,都很重要。
廖容儷強調溝通能力的重要,指能夠簡單、清楚的說明自己所從事的研究工作或目標,非常關鍵。
徐沺、郭懷誠指出,華人申請學術界工作的最大弱點,往往是教學能力,找機會及早培養自己這方面的能力,很有幫助。
當天的波士頓臺灣生技研討會,最後一場是Sanofi腫瘤公司藥物發現項目領導黃士銘、AB生物科學共同創辦人李政欣、Takeda腫瘤公司生物數據師劉瑞哲、Agilent科計公司資深應用程式科學家孫曉嵐等人分享他們在業界工作的經驗。
查詢波士頓台灣人生物科技協會(BTBA)詳情,可上網http://btbatw.org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