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裔健康/乳癌關注計劃是由蘇珊柯文治癒會(Susan G. Koman for the Cure)、藏紅花圈(Saffron Circle )資助,塔芙茨醫療中心、昆士醫療中心和麻州亞太裔健康會(MAP)亞裔乳癌計劃等機構合作,來自台灣乳癌倖存者黃千姬負責執行的項目。
亞裔健康/乳癌關注計劃十八日早上,也在昆士醫療中心舉辦了首場乳癌健康講座,邀得該院傳譯部楊麗群以廣東話為十數名出席者仔細講解自我檢查乳癌的方法,也就坊間的一般誤傳做釋疑解惑說明,包括說明乳房包擴不同類型組織,造成乳房腫塊或變化的原因有很多,出現問題的癥兆是出現硬塊、皮膚表面出現麟片、凹陷,乳房形狀及大小出現異常情況、上肢或淋巴腺出現異常腫脹,乳頭出現變化,乳頭出現異常分泌等。
最常見的三種檢查方法,分別為乳房X光檢查(Mammograms)、超音波及自我檢查。在做自我檢查時,宜用三根手指的指腹,形成一帶狀寬度,再以輕微、適度、深度用力的三種力量強度,由上而下的巡迴檢查整個乳房是否有硬塊等異常情況。 亞裔乳癌關注計劃在文宣中指出,在1988到2005年間,具侵略性的乳癌,以每年1.2%的比率增加,今年估計將有一百萬名婦女會被診斷出患有乳癌。不過好消息是,其中的97%會痊癒。
由於年紀增長是染患乳癌的原因之一,亞裔乳癌關注計劃鼓勵四十歲以上婦女,每年做一次X光檢查。
該計劃還製作了一個可掛在淋浴蓮蓬頭上,印有乳房自我檢查步驟的掛牌,幫助婦女利用洗澡時間,照圖檢查。
目前擔任昆市長助理的邱潔芳,當天也說明,塔芙茨癌症中心早從2007年八月起,就開始在社區內做亞裔癌症研究,並已於2011年三月完成一份報告,網上可以查到http://www.aacceronline.org/。
十八日出席「亞裔健康/乳癌關注計劃」揭開序幕儀式者包括塔芙茨醫療中心的健康領域社區及研究員協調項目經理梁嘉慶(Carolyn Leung Rubin),昆士醫療中心項目夥伴Jennifer Deneault等人。
亞裔健康/乳癌關注計劃將在六至十一月間舉辦十場講座,下一場講座,訂七月十四日(週四)下午三點,在康樂樓()舉行。這場講座有紐英崙婦女新運會合作,並將邀請乳癌倖存者講談經驗,贈送小禮品給出席者。查詢或報名,可洽黃林桂蘭617-542-7458。
圖片說明:
昆士市市長助理邱潔芳(右一起)陪同昆市長柯奇(Tom Koch)頒發「亞裔乳癌計劃關注日」證書給黃千姬、梁嘉慶等人。(菊子攝)
昆士醫療中心傳譯員楊麗群(右一)陪同昆醫人員解答出席者的提問。(菊子攝)
2 則留言:
mammogram 是指乳房攝影(X光), 非抹片檢查
Thank you for pointing out the error.
Chutze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