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星期三, 9月 12, 2012

至孝篤親公所教寫履歷助人應徵聯邦州府工作


紐英崙至孝篤親公所青年部八日中午在夏利臣街77號會所舉辦「教寫履歷表」講座。25名青年與來自海關邊境保護局(CBP)講者胡振勝等人互動,紛紛表示學到很多。
      本身是紐英崙至孝篤親公所宗親的胡振勝,去年才從海關邊境保護局(CBP)退休,當天主持講座。接替胡振勝之前在海關邊境保護局職務的Sean Smith,和專業履歷表撰寫人Joe Gallo,受聘進法院(Court House)工作的Gar Chiang,以及麻州州警余國華等人,輔助的從不同角度講談履歷表該怎麼寫,受聘機會才大。
      他們的講談內容包括,聯邦政府現在都有些什麼職位空缺,可以在https://www.usajobs.gov/上查得到,聯邦政府的特定職位或麻州州警的工作,該怎麼申請,這些職位的一般要求包括什麼,在搜尋工作機會前,應該做些什麼準備,什麼時候,以及怎麼開始準備履歷表等。
      他們也為出席青少年們提供了和人建立關係(networking)的小竅門,包括怎麼樣做練習的面談技巧,還即席做模擬面試。
      出席青年們,提問踴躍。會末,胡振勝及Sean Smith還和出席者調換角色,由三名學生扮演面試者,胡振勝和Sean Smith扮演求職者。胡振勝稱許其中一名出席者問到何時該重覆面試者所提問題。他指出,重覆面試者所提問題可容許求職者有更多的時間來想,該怎麼回答問題。
      出席的25名青年中,有幾人還在唸高中,有些正上大學,也有人今年畢業,正在找工作。
      紐英崙至孝篤親公所元老陳毓璇、主席陳滋源、議長陳文浩、青年部主任 陳余寶愛、青年部副主任陳志成,以及宗親陳灼鑒、陳文珊、陳婉蘭、余陳佩珍、陳伍佩芳、陳文棟等人均出席支援。

圖片說明:

      胡振勝(左起)、陳余寶愛、余國華等人為紐英崙至孝篤親公所的履歷表撰寫講評講座做開場白。(圖由紐英崙至孝篤親公所提供)

      胡振勝()挑青年們出列做模擬面試。(圖由紐英崙至孝篤親公所提供)

當選美東總長 余超群服務宗親路再上層樓


新當選為全美余風采堂美東總長的余超群,九月九日晚在龍鳳酒樓設宴,答謝僑社各界登報祝賀,並和紐英崙余風采堂主席余景新聯袂宣佈,第25屆全美余風采堂懇親大會,將於2015年到波士頓舉行。
      根據全美余風采堂網站,余氏宗親會始祖,溯自北宋時期名人余忠襄。1886年時,數百名余氏宗親移民來美後,集資在舊金山自置物業,成立了姓氏公所,其後逐步擴展,迄今在全美各地共有14個分所。
      全美余風采堂章程規定,凡各地公所擔任副主席二年,主席兩年者,有機會參選美東、美西正副總長,一任三年的二任以後,當過總長者,得以晉升為元老。
紐英崙余風采堂兩名年逾八十的宗親余金爵,余仕昂,都曾當過美東總長,現已升為元老。最新的這名美東總長,是今年八月在西雅圖舉行的第24屆全美余風采堂懇親大會中,全票當選的余超群。
      九日這晚,波士頓僑社有不下150人應邀出席,在余超群、張美蓉伉儷的答謝宴中,再沾喜氣。華林派女師傅余翠梅也應邀派徒弟到會,舞獅祝賀。
      在中國台山出生,1955年隨父母到香港,余超群在1962年他25歲時,才和余溢泉等兩個弟弟,以及兩個妹妹和父母,一家七口移民來美。初到時,他不懂英文,在香港科技學院修讀的暖氣工程,派不上用場。為了謀生,他進了當年座落在夏利臣街和必珠街交界處的遠東餐廳工作。
      余超群自己也沒想到,一腳踏進餐館業,一待就是四十年。從1965年他在麻州郊區的Stought開了第一家餐廳廣東樓(Canton House)後,竟一路擴展,1969年開了余家園(Yee’s Drive In)1972年在衛斯福(Westford)開了七喜樓(Tikilau)1975年再在Amesburg開第二家七喜樓的這些波里尼西亞式中餐館,然後一直經營到2000年他半退休,2007年在一子二女對餐館業全無興趣下,把所有餐館都賣給拿現鈔求購,遊說不下整整三個月的一名艾克頓市的雪佛利車經銷商,開始全心過退休生活,也為余風采堂宗親貢獻更多心力。
      余超群坦言,早年實在太忙,他埋頭工作,和外界接觸不多。2000年時,在一次參加宗親會的活動中,經余定邦慫恿,才開始每週日到波市乞臣街的紐英崙余風采堂會所服務,為公所整理、製作400多名會員的資料庫,改革管理方法,以中英雙語製作所有會議記錄,修訂獎學金發放辦法等等。
      公所婦女部書記透露,當初余超群回公所服務,帶動宗親把公所清理得煥然一新時,就已顯現出他作為一名好主席,優秀高層的能力。
      余超群透露,全美余風采堂今年增兩萬元,共撥出六萬元給各公所發獎學金。全美余氏也藉由各地宗親資助,在中國辦了三所,在香港辦了一所風采中學。上任美東總長後,他將繼續為紐英崙余風采堂服務,同時履行做美東總長職責,到各地開會。

圖片說名:

      波城僑領陳毓璇(右起)、昆士市地方法院法官余達明、紐英崙余風采堂主席余景新,和元老余仕昂(左二)、副主席余國華(左一),一起祝賀余超群(左三)當選為全美余風采堂美東總長。(菊子攝)

星期二, 9月 11, 2012

哈佛學生學者迎新 孟曉犁鼓勵學生學溝通


哈佛大學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HCSSA)九日晚在該校西北大樓迎新生,介紹會長張旭、副會長李可誠、徐黎蕾等近40名新任幹部。該校首名華裔文理學院研究生院院長孟曉犁談教書育人,鼓勵新生學會溝通。
            孟曉犁本人也是哈佛校友。甫於今年八月十四日上任為文理學院研究生院院長,轄管57個科系,共3700名學生的他,在哈佛大學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迎新晚會中,彷如教他所創的EM16課簡縮版,「真實生活統計:你的快樂(或愁苦)機會(Real-Life Statistics: Your Chance for Happiness (or Misery))」,短短廿、三十分鐘內,不斷引爆笑聲。既以圖片展示他從復旦到哈佛的演變,要會玩、用功、和人交往,更提綱契領的提醒哈佛華人學子,既然來到美國,學會用英語溝通很重要。
            孟曉犁強調,哈佛教育不只是意味著知識及技能,更是公民意識、同情心、創造力、批判性思考、觸類旁通,以及善於溝通。他建議研究生們除了第一年博士生的必修課「教學統計的藝術與實踐」之外,更要學會為依序為二、三年級學生設計的「統計中的解決問題」、「蘊釀及總結研究工作室(Research Cultivation & Culmination Workshop)」,善用學校各部門聚會,向前輩、教授探求職業發展忠告,也善用校內做研究報告的機會,訓練個人陳述表達個人所學的能力。
            會長張旭當晚向二、三百名出席迎新會的新舊生們介紹該會幹部,包括副會長李可誠、徐黎蕾、秘書長雷雨等人,感謝贊助商花旗銀行,說明該會過去一年來,曾舉辦過不下一百次大小活動,包括每年的迎新會、新年慶祝會、邀請著名人士講談,包括哈佛女孩劉亦婷,當代中國硬筆書法開拓者龐中華,新東方創始人徐小平,萬科集團董事會主席王石,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等人。
            今年哈佛有近百名來自中國的新生。張旭表示,暑假期間共有22名志願者,為73名新同學提供了接機服務。他們很高興所有新生對他們獲得的接機服務都很滿意。他們希望新同學們能加入該會,參與服務或出席活動。
            該會下一個大活動是十月六日的慶中秋賀國慶活動。
            哈佛大學來自中國大陸的留學生及學者學人,近年激增,若加上留居本地的哈佛畢業生及學人,總數早已逾千。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HCSSA)也因此早已成為一龐大組織,下分校友關係及職業發展、會務發展、聯絡通訊、外遊、公關、講座、社交及文化事務、體育、創投俱樂部、多媒體支援、木蘭藝術團等十一個小組,共有三、四十名幹部。
            哈佛校方昨日回覆本報查詢,說明該校的國際學生並無新生國籍統計,但若以上學年度為准,全校共有582名學生來自中國,83名學生來自台灣,18人來自香港。
            來自中國大陸學生中,除醫學院無人就讀外,人數最少的是牙醫學院3人,人數最多的是文理學院288人,公共衛生系有57人。

圖片說明:

            哈佛大學中國學生學者聯合會會長張旭(右二)、副會長李可誠(左一)、校友關係主任李陽(右一)邀請哈佛大學首位華裔文理學院研究生院院長孟曉犁做迎新會主講人。(菊子攝)

            孟曉犁在迎新會中主持抽獎,賣關子,說得獎人的姓與名開頭都是Y(菊子攝)

            哈佛大學中國學生學者聯合會新一屆幹部在迎新會中露面。(菊子攝)

華醫中心慶40週年 表揚唐哲君、李炯文

華人醫務中心行政主任衛優俊()邀得該中心發起人阮陳金鳳()
中華頤養院前任董事長陳秀英
(),一起慶祝40週年。(周菊子攝)
     (Boston Orange 周菊子波士頓報導)華人醫務中心,九月八日晚在約翰甘迺迪總統圖書館暨博物館慶祝成立四十週年,介紹創辦人,頒發人道主義獎,表揚唐哲君,李炯文。
     會上並宣佈該中心行政主任Eugene Welch,從此名叫「衛優俊」。
華人醫務中心發起人之一的阮陳金鳳()、張黃玉鶯()頒發
人道主義獎給李炯文
()(周菊子攝)
      華人醫務中心是由華人創辦,90%員工都是華人的機構,1972年成立迄今,40年來不斷擴張,從夏利臣街199號的開會討論地點,到波士頓市華盛頓街885號上的昆士學校社區協會,往波市南街145號的自置樓宇,再進昆士市興國街(Hancock)435號的北昆市診所。八月廿五日還又剪綵了昆市荷姆街88號。如今已有四個為社區民眾診病的地點。
      華人醫務中心任期最長,迄今已十四年的行政主任衛優俊指出,華人醫務中心抱著要為不通英語者,以他們能懂的語言,提供與主流社會同樣水準醫療服務的理想成立,現在聘有230名員工,以每年約二千五百萬元的預算,為27000名病患看診逾16萬餘次。經營順利,全得歸功於發起人、歷屆行政主任,有著能夠理解病患心情的熱心員工,以及社區支持。
 唐哲君()和女兒唐安曾、唐士曾。(周菊子攝)
      華人醫務中心當晚特地邀請當年的發起人,阮陳金鳳、張黃玉鶯,頒發人道主義獎,給為該會服務近四十年的該會董事,本身都是醫生的唐哲君、李炯文。
      最近才從退伍軍人醫院退休的李炯文上台致詞前,由兒子李文龍、李文民做介紹。唐哲君由一對女兒,唐士曾、唐安曾做介紹。他倆一個在紐約,一個在亞歷桑納州鳳凰城,都是在美出生的移民後代,從父母輩的遭遇,深知新移民遇有病痛,有口難言,生活更困難的處境。他們因此願意和其他許多熱心人一起,犧牲週末假日與晚上的休息時間,數十年如一日的為華醫奉獻心力。
李炯文()和兒子,李文龍、李文民。(周菊子攝)

      華醫發起人之一阮陳金鳳表示,當年他們成立了華美福利會,以新移民為主要對象,為華人社區謀福利。其中一組專注於醫療,一組專注於老人服務,一組專注於社會服務,後來就衍變成華人醫務中心、中華耆英會,以及現在英文名已改為亞美福利會的華美福利會。
華人醫務中心行政主任衛優俊()進華醫十四年來,贏得該中心
所有員工歡心,在慶祝會中爭著和他合照。
(周菊子攝)
      麻州公共衛生廳廳長(Commissioner)歐若伯(John Auerbach)當晚應邀致詞,稱許華人醫務中心的心懷社區,坦言早年的美國,族裔關係緊張,但人們對醫療的需求是一樣的,新移民因此集中到了波士頓市,讓他們有歸屬感的華人社區就醫。他也指出,儘管在美住久了的移民第二、第三代,患慢性病的人也多了起來,族裔之間的醫療服務不平均(disparity)如今仍然存在,有如華人醫務中心這樣一站式的醫療服務,對新移民來說尤其可貴。
哈佛先鋒醫學協會(Harvard Vanguard Medical Associates)理事長石原(Carl Isihara)當晚也應邀演講。他表示,今日人們可能會忘記那些人才是自己人(who were my people),但人們絕不會忘記,其他人是怎麼對待自己的。擁抱多元化,因而也是今日至關重要的課題之一。至於醫療保健,最大挑戰仍是費用,
 在華人醫務中心服務近四十年,最資深員工之一,現為昆士市診療處
負責人的穆培莉(左),對華醫走過四十年,感到滿懷欣喜。
(周菊子攝)
      當晚的另一高潮,是華醫前任董事伍振耀和黃煜凌為華醫行政主任Eugene Welch,正式取了個中文名字衛優俊,在會場上解釋各自源由。華醫也貼心的印了一套新名片送給衛優俊。
            當晚獲點名道謝的華醫發起人有發起人阮陳金鳳、張黃玉鶯、黃陳如芳、Buella Huang等人,八名歷屆行政主任鄺朝寶、Francis Pancho Chang、陳李慧珍等。
會場。(周菊子攝)
      到賀嘉賓中,麻州眾議員陳德基代表聯邦眾議員威廉基(William R. Keating)以及麻州眾議會送上表揚狀。其他嘉賓還有麻州參議員約翰基南(John Keenan)、昆士市市長柯奇,麻州眾議員麥家威(Aaron Michlwitz)、中華頤養院董事長雷偉志、董事陳秀英,僑領陳毓璇,Senior Whole Health執行長Wayne Lowell,加斯林糖尿病中心首席科學家金良城、金門超市總經理胡運炤、劍橋中國文化中心董事長紀虎民等人。
      五百多名來自各界的衣香影繽嘉賓們,絕大部份都逗留至將近十點,慶祝會結束時,才滿懷笑意離開。


羅州龍舟賽台灣日 長龍風箏慶龍年

羅德島州龍舟節台灣日的主辦人及嘉賓們,左起,葉超、羅州總檢察官柯馬丁
(Peter Kilmartin)、普塔基市長葛瑞賓(Donald Grebien)、經文處處長洪慧珠、
波士頓華僑文教中心主任黃正杰、吳子平等人在龍舟賽入口處合影。
(周菊子攝)
       (Boston Orange 周菊子羅德島州報導) 第13屆「羅德島州龍舟賽暨台灣日節慶」,九月八日再度吸引人潮。首次在羅州普塔基市(Pawtucket)迎空飄揚,輝映今年是龍年的250呎長龍風箏,更是轟動一時。來自紐約的電子龍(Electric Dragons)隊獲龍舟賽龍組冠軍。Eric Steinberg獲吃餃子賽冠軍。
來自紐約的電子龍(Electric Dragon)隊奪得龍隊冠軍。(圖由經文處提供)
      十三年前由羅德島州黑石谷旅遊協會(Blackstone Valley Tourism Council)和羅州商人葉超、吳子平發起,徵得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合作的「羅德島州龍舟賽暨台灣日節慶」,歷經13年努力,如今已是人口僅105萬,華人不過4974這羅德島州的知名大活動。普塔基市規模最大的普塔基市藝術節,也已年年都把這全市藝術節慶中最具中國特色的活動,包括進該藝術節為期三週的歡慶活動陣容中。
      近年來已形同班底的紐英崙青少年中華民俗藝術工作坊支援精采表演節,工作坊各具家長們擺出中華民俗技藝展示攤,馬曾夏慧以流利中英文主持舞台節目等,都為現場增光不少。經文處新聞組賴水池組長、陳文昌秘書擺出的介紹台灣國土民情文宣攤位,也很受歡迎,各種雜誌、傳單都索閱者眾。
余永興()指導義工壯漢扯龍風箏。(菊子攝)
      中華民俗藝術工作坊在團長張昆、黃美晴夫婦帶隊下,以「台灣節慶」為主題,安排了粽子舞、戰鼓舞,以及舞獅、扯鈴、武術示範等一系列民俗技藝與舞蹈表演。最具台灣特色的巨型玩偶電音三太子的在台上舞動,尤其引得小朋友樂呵呵。
250呎長的龍風箏在龍舟賽會場飛揚入空,引人矚目。(菊子攝)
      藝術工作坊的家長們,包括歷任勒星頓中文學校校長李政欣、陳燕貞等人,在展示篷內示範書法、繪畫、臉譜彩繪、以及繩結、捏麵人與燈籠等傳統民俗藝技的製做。他們還闢有「台灣美食區」,擺出鳳梨酥、珍珠奶茶、茶葉蛋及豆花,地瓜麵包等台式風味點心等,誘人十分。
      在波士頓創辦文化風箏節的鍾應泰、余永興,這天應經文處之邀,把250呎長的龍風箏帶到會場,請出席龍舟賽活動的圍觀壯漢幫忙扯風箏。由於風力不穩,壯漢們沒有經驗,場地不夠寬闊,要加載星條旗和青天白日旗,使得風箏更重,以致好不容易升空的龍風箏,遇上龍尾捲進樹叢,纏上紮營標旗等狀況。不過還是成功升上高空幾次,引得圍觀群眾嘩聲四起,人手一相機的爭搶鏡頭。
參賽隊伍慢慢的划回岸邊。(菊子攝)
吃餃子比賽,今年仍由已從羅州眾議員成為羅州總檢察官的柯馬丁主持。波士頓僑教中心黃正杰主任出資一千元贊助,讓圍觀吃餃子比賽的觀眾也享了口福,吃到剛煮出來,熱騰騰,香氣四溢的餃子。一眾參賽者緊張競比後,在3分鐘內共吃下45個餃子的Eric Steinberg,奪得冠軍。
中華民俗藝術工作坊的表演,每一個節目都很精采。(菊子攝)
      龍舟賽部份,今年共有21隊參賽。波士頓龍舟賽創辦人之一,劉凱忠仍然熱心到會幫忙。黑石谷旅遊協會會長畢靈頓(Bob Billington)則是靈魂人物,調動21隊依序出陣,在波濤洶湧的河上競逐。比賽結果的龍、獅、虎隊冠軍,依序為電子龍對(Electric Dragons),邪惡三文魚隊(Wicked Salmon),以及亞美專業人士颱風隊(NAAAP Typhoon)
      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洪處長慧珠、羅州聯邦眾議員施修林(David Cicilline)、羅州聯邦參議員席爾瓦(Gus Silva)、普塔基市長葛瑞賓(Donald Grebien)、羅州總檢察官柯馬丁(Peter Kilmartin)及藝術節主席包思特(John Baxter)等嘉賓,都出席了開幕式並致詞。
洪慧珠處長感謝羅州黑石谷旅遊協會及各界人士對「台灣日」的支持。她強調經文處希望藉由此活動,促進美國主流社會人士對台灣文化的瞭解,增加台、美兩國情誼,並希望藉此激發羅州人民前往台灣旅遊的興趣。

星期一, 9月 10, 2012

羅州星星中文學校新學年開課


開學囉。創立於1996年的羅德島州星星中文學校九月八日興高采烈開學,迎接逾百名新舊學生,透露將為家長們不定期舉辦講座,並可能增設英文寫作培訓班。
校長王曉元與校長顧問章賢信,副校長才旭、張華、饒彬,中文教學部部長徐海英、數學教學部部長孫曉娟,以及老師白立芬、趙軍、鄭穎蘋、鄭小清等人,九月八日一大早就趕到羅德島華人基督教會,這該校租用的校舍,佈置出註冊處、領書處,以及各個不同班別的報名處,迎接攜子帶女到校報名的家長們。
校長王曉元表示,該校經營迄今,將近廿年,能夠開辦出這麼多不同班別,因應眾多學生的各種需求,全靠家長配合,老師支持。
中文教學部主任徐海英表示,這些年來,該校各項工作已走上軌道,迄今共開有七個中文班、七個數學班,SAT數學班和SAT英語班,還有繪畫班,以及專門為無中文家庭背景學生(以及成人)而設立的中文班。今年該校還考慮再為三年級到高中學生,開一門英文寫作培訓班,以滿足需要提高英文寫作能力學生的需求。
羅州星星中文學校由於使用羅德島華人基督教會會址做校舍,既有寬敞的停車場,還有體育場,以及可供家長休息的寬闊空間。家長們可以在小孩上課期間,利用校舍內的場地及設施,打籃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或是自覓一安靜角落看書、上網、閒聊。該校還將不定期為家長舉辦各種講座,投資、理財、稅務知識、教育子女、協助高中應屆畢業生申請大學、如何青少年時期的正確心理輔導等受家長歡迎的題目,都在考慮之列。
星星中文學校的老師們表示,看到舊生開心返校,興奮訴說各自別後的暑假生活,都讓他們都為星星中文學校已在學生們的心中紮根,每週六到星星中文學校上課,已成為他們生活的一部份而感到很開心。
查詢星星中文學校詳情可上網http://www.starchineseschool.com

圖片說明:

            星星中文學校的老師幹部們,左起章賢信、張華、呂晶、白立芬、趙軍、王曉元、才旭、孫曉娟、數學教師BernieSAT數學教師Brain Silvestro、徐海英等人,九月八日迎接新學生。(菊子攝)

      

星期六, 9月 08, 2012

網協推創業項目 辦加速營 續推YES7.0


紐英崙中華資訊網路協會(NECINA)在新年度裏推出系列活動,既要幫會員創業,找職業發展新方向,更顧及會員子女,九月將第七度辦理青年創業服務(YES)項目。
      網協的創業興趣小組(Entrepreneur SIG)由高弘主持,王振榕輔佐,今年八月邀得麻州創新夜(MassInnovationNights.com)的創辦人Bobbie Carlton,和已創業業的會員們,分享如何利用社交媒體來拓展商機,安排該會幹部吳丹陽邀得Orbeus共同創辦人孟醒等人暢論草創期公司如何進入美國最好的孵化園,也推出了加速工作坊(Accelerator),要幫助有心創業者,更快進入狀況。
      Bobbie Carlton指出,現在的科技社會,社交網路媒體多到不勝枚舉,凡是臉書(Facebook)、推特(Twitter),關鍵是在要利用人氣、轉發,來達到推廣效果。她創辦的MassInnovationNights.com,就藉由這方式,在很短時間內吸引到很多人參加活動。現在他們每個月都有五到十家初創期的公司,經由參加者投票的方式,爭取到會場展示,做說明的機會。這活動既給初創期公司一個廉宜的展示產品,獲得消費者意見的機會,還很可能為他們帶來投資者的注意。她鼓勵有心創業者,或是對新產品、新服務有興趣者,參加該會每月一次的活動。
八月底還安排該會會長洪銘勝、該會總經理鄭茹、律師戴晨方等人,為加速工作坊舉辦了一場啟動式,提出創業者若須向外尋覓成立及發展資金,就得學會說故事,打動投資人支持自己的項目,並懂得運用心理學影響力,向人介紹自己或創業項目時,都充滿熱情等忠告,還實用的教出席者如何寫商業計劃書等。
      高弘表示,創業興趣小組是為已創業者提供交流平台。成立以來,他們觀察到不同領域及規模有異的創業者,各有不同需要,他們還在摸索,該如何更好的滿足會員需要。同時他們發現,許多在業者,有心加入創業大軍,卻沒頭緒,特地推出這加速工作坊,請Kepha合夥人暨紐英崙創投資本協會理事Jo TangoUpstart創始董事Andy PalmerFASCRP創辦人Ken Der等人評談,幫助參加者在不需要辭去現有工作下,實現創業理想。他相信這是各地第一個半職式(part-time)的孵化器。
      職業講座是網協最近這一、二年發展出來的項目,最新的一次活動將是九月十二日(週三)晚六至九點,在麻州劍橋市麻省理工學院E-51大樓145室舉行的「在不同的職業道路上尋找個人的最好選擇(Seeking Trade-Offs in various Career Paths and Finding the Best Option for you)」。惠普(HP)旗下Vertica公司的企業售前及專業服務主任蕭明(譯音)主講。
      網協理事陸德禮所創辦的青年創業服務(YES)項目,今年跨入第七屆,將以「讓我們的城市更智慧」為主題,已從八月廿日起接受報名,將於九月廿一日截止報名。全程約半年,共十堂課,參加的學生們可學會從不同角度思考,解決實際問題,獲取商業知識、培養團隊精神等。預定九月廿二日起開課。報名可上網http://necinayes7.eventdove.com
      查詢網協相關活動,可上網www,necina.org


圖片說明:

      紐英崙中華資訊網路協會的楊湛萍(左起)、田田、會長洪銘勝、吳丹揚、創業小組負責人高弘、王振榕、戴晨方、kelly等人和講者Bobbie Carlton(右四)會後合影。(菊子攝)

      紐英崙中華資訊網路協會會長洪銘勝(立者)在活動中積極主動帶氣氛。(菊子攝)

波士頓港人民主人權促進會聲援香港學生、家長


波士頓海外香港華人民主人權促進會六日發出聲明,響應北美支援中國民主運動聯盟提出的「聲援港人「反國教」  反倒退」行動。 
                波士頓海外香港華人民主人權促進會和華盛顿海外香港華人聯會、多倫多支持中國民運會、溫哥華支援民主運動聯合會、卡加利中國民主促進會、三藩市中國民主教育基金會、以及多倫多的港加聯,紐約的天安門紀念基金會等組織, 響應北美支援中國民主運動聯盟,聯名發表聲明,指香港中學生們組成「學民思潮」,家長們成立「國民教育家長關注組」,展開了轟轟烈烈的「反國教運動」。他們徵集簽名,他們遊行,他們示威,他們希望以和平的方式,令香港政府當局撤消「德育及國民教育科」。

蔡素娥訪波教生活華語


海外中文、華語教材林立,採用那一種教材,各學校單位有其本身考量。台灣華語社日前來波士頓辦的兩場「華語教材教法數位教學分享會」,則是希望有更多學校、老師,採用「生活華語」,並充份利用全球華文網提供的豐富內容。
在多倫多主持數位華語教學點的方舟中文學校校長蔡素娥,經新英格蘭中文學校協會會長王月娥協助,日前分別在中華廣教學校、波士頓僑教中心,舉辦了兩場教學講座,既談如何設計一堂「有聲有色」的中文課,更藉由史賓塞(Herbert Spencer)快樂教育理念,暢言如何利用電腦數位科技,搭配卡通及動畫學,把教材生活化,讓小朋友輕鬆快樂學華語。
蔡素娥在講課時強調,「生活華語(Living Mandarin)」這海外兒童華語教材,是專為以中文為第二語言學習者所設計的教材,每冊含課本、習作與音樂CD。課文設計由兒歌「唱謠」導入「說聽」,以活潑彩繪讓小朋友學習「畫字」。音標首冊以K1K2的歌謠為基礎,為注音符號與拼音整合版,學注音也認得拼音,是很創新的「正簡全教」教材,可以幫助學生自然學會兩大漢字體系,多元包容,行走兩岸都通。
蔡素娥也介紹全球華文網(www.huayuworld.org)中的台灣書院,指出該網站以英文介紹台灣的文化、風俗、節慶、社會、飲食、旅遊、購物,甚至商業溝通。需要講授相關課程的老師們,可以利用該網站更方便的編撰教材。
在波士頓僑教中心和一眾老師一起上課的王月娥表示,目前已從幼稚園版出到九年級版的「生活華語(Living Mandarin)」很圖像化,使用大嬸婆、小聰明、阿三哥等漫畫人物,把教材融入生活實境中,的確很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只是市面現有華語教材多如汗牛充棟,各學校又一向有自己慣用的教材,一下子要改、要換,並不容易。
一般來說,大波士頓地區和波士頓僑教中心來往密切的中文學校,幾乎都使用僑委會免費提供的教材,以前是王大中版本教材,約六年前絕版後,改用流傳出版社教材,有的學校改用美洲華語,
      蔡素娥在中華廣教學校舉辦的那場講座,廣教學校的老師們也都很捧場,教務主任洗(兩點水)愛心、教師呂錦芳等,幾乎全員到齊。講課完畢,紛紛探問更多資料。蔡素娥也大方邀請老師們,上網到blog.huayuworld.org/suelaoshi查閱更多內容。

圖片說明:

      蔡素娥(左四)與中華廣教學校老師們在上完課後合影。(菊子攝)

星期五, 9月 07, 2012

朱小棣新書「閒讀近乎勇」 談名人往事別有見地


暗有「沒有立言的心願」還寫啥這看法的作家朱小棣,數月前出版了他閒讀書系列中的最新一本,「閒讀近乎勇」。金城出版社獲得授權,最近剛完成網上連載。
早年出版「毛澤東傳」,2010年出版「我與中國」兩書,名聞國際的著名中國問題專家暨學者譚若思(Ross Terrill),特地為他寫了序,稱朱小棣「從中國近代史的畫面中看見空白點」,在那一大堆的美麗碎屑(閒書)中淘寶,能夠「以小見大,推己及人」,儘管「無力改變這世界,卻藉由個人的統一混亂能力,在書中找到慰藉與意義」。
朱小棣本人在看了幾百本書,從「閒書閒話」、「地老天荒讀書閒」,到這本「閒讀近乎勇」的一連三本「閒書」寫下來,彷如已跨入「隨心所欲」階段,在全書分成「回首闌珊」、「大師背影」、「閒讀拾偶」、「碎語閒言」四大板塊的五十餘篇文章中,他是「有話則長、無話則短」,每篇文章的篇幅伸縮性很大。
其中的「回首闌珊」,有五篇文章,從楊絳、龍應台、白先勇、韓寒到譚若思,篇篇談的都是名人,往事。
「往事細如絲」談楊絳和費孝通之間交往,以及當年的文人關係。
「大江大海東流去」談李敖批評龍應台,他卻欣賞書中呈現的史料、細節,包括金圓券危機時,大學教授的薪水連米都買不起;和平解放後的北京,大學生以壺漿簞食迎接解放軍,國軍少校軍官沖出人群怒罵,當他們在戰地吃雜糧的時候,學生們吃大米、白麵,肥肉,卻整天遊行反饑餓,八路軍進城後,他們改吃陳年小米,還沒肉,卻不反饑餓,指他們忘恩負義,上天會報應的;被俘虜的國軍軍官驚詫發現,國軍找補給時,人煙不見的村落,在共軍經過時,卻炊煙處處,共軍和老百姓親切得有如一家人;以及戰爭勝利來得到底有什麼意義這問題。
「台北冬夜,驚夢遊園」講白先勇的一篇冬夜,藉著描述當年豪氣萬千,火燒趙家樓的「五四」青年,各自經歷生活轉折,面對萬般無奈,把世界風雲、歷史滄桑盡收於他們久別重逢的那呎尺書齋。
非標準文人的韓寒」講韓寒,稱許韓寒年紀青青,就已能感受到社會錯綜複雜的沉重,卻也認為韓寒的小說有深刻內容,不見得有文采。
「一位預見到中國未來的外國人」介紹的是譚若思,從他的初戀女友有一半中國血統,帶到他曾赴中國訪問,進哈佛成為費正清和季辛吉的學生,促成過澳洲總理訪問北京,出版了被譽為1949年以來描寫中國最好作品的「八億人」一書。朱小棣指譚若思在過去這麼多年裏對中國的評斷,包括看好中國必再崛起,中國不缺資本主義,缺創新人才等,都證明了他對中國的瞭解,讓他比其他人更早預見了中國未來。
「閒讀近乎勇」還有不少其他篇章,談的也是名人,「小團圓,大斷裂」,談的是張愛玲過世後才出版,在張迷間掀起軒然大波的自傳體小說「小團圓」。「季羨林的預言」,談朱小棣到趙如蘭家參加當年的劍橋沙龍活動,聽季羨林講談過,其後再讀「季羨林隨想錄」一書,想到季羨林曾說「廿一世紀將會是中國文化的世紀」等的感想。
朱小棣今年五月已辭去哈佛大學住宅研究所資深研究員一職,應聘到華府,上任美國安生文教交流基金會副主任。由於家人仍在波士頓,他也成了「飛人」,兩頭奔波。

圖片說明:

            朱小棣()和譚若思(Ross Terrill)已結為好友。(菊子攝)

麻州昨辦黨派初選 投票站門可羅雀


昨日()是麻州黨派初選的選舉日,但或許是大多數候選人都無競爭對手,或許是其他事分了心,各地投票站都冷清非常。波士頓華埠信義大廈投票站,截至昨晚七點左右,只有250人左右投了票。
根據波士頓選務局,截至昨日中午,全市只有12,562名選民出席投了票,約佔全市選民的3.45%
儘管選情冷淡,陳毓禮、翁耀漢、陳偉民、陳灼鋆等人,昨日仍分批到波市華埠的信義大廈投票站,為選民服務。華人前進會也派人出席做問卷調查。
根據麻州州務卿威廉蓋文(William Galvin)辦公室,在麻州已登記的四百一十萬名選民中,約有52%是未登記黨派者。登記為民主黨的約佔35.56%,其次為登記為共和黨者,佔11.29%
威廉蓋文預測,昨天大概只有15%的選民會出席投票。他說昨日並沒有全州性的初選,大部份有競爭的,都是很偏僻的地區性選舉,或者是沒什麼人有興趣的郡辦公室職務。
在麻州,已登記為民主黨或共和黨的選民,只能投票給民主黨或共和黨的候選人,如果是未登記黨派的選民,就可以選擇拿那一黨的選票來投。
華埠地區的選票上,聯邦參議員部份,昨日民主黨、共和黨各只有一名候選人,依序為伊莉沙白沃倫(Elizabeth Warren)、布朗(Scott Brown),聯邦眾議員只有民主黨的卡普阿諾(Mike Capuano)
其他職位,幾乎清一色的,只有民主黨有候選人。
在重新劃分過的國會第四選區,共和黨和民主黨都有候選人名列初選選票上。民主黨中,布魯克蘭鎮的約瑟夫甘迺迪三世(Joseph P. Kennedy III)和牛頓的Herb Robinson競爭。
在範圍包括鱈魚角(Cape Cod)及昆士市的國會第九選區,前任諾弗克郡(Norfolk)地方檢察官威廉基汀(William R. Keating)和布里斯托郡(Bristol)現任地方檢察官競爭。
有五名成員的州長協會(Governor’s Council),這源自殖民時代的組織,在民主黨部份,多地有初選。在選區重劃,第六區也包括華埠後,住在Lynnfield的律師Terrence Kennedy為競選連任,華埠中秋節聯歡會時,曾特地趕到華埠拉票,還出席了黃述沾紀念公園的揭幕式。
住在北端的民主黨籍高等法院退休書記Robert Dello Russo,也多次出現在華埠活動中,為他競選成為薩福克郡法院書記拉票。
代表東波士頓,今年新春時出席多個華埠春宴的波士頓市議員Salvatore LaMattina也在競選薩福克郡遺囑認證註冊官(Register of Probate)
威廉蓋文表示,他的辦公室將認證昨日的投票結果,並為十一月六日的大選做準備,他也提醒民眾,有意在大選時投票的選民登記截止日期為十月十七日。

圖片說明:

      陳偉民()、翁耀漢()是昨日在信義大廈投票站門外,留守到最後的助選義工。(菊子攝)

波市長否決議會通過的選區重劃圖


波士頓市長萬寧路(Thomas M. Menino)()日否決了波士頓市議會通過的選區重劃圖,指該圖在大幅度多元化波市投票區塊上,做得遠遠不夠。
萬寧路在送交給波市議會的一封信上說,波市議會早前通過的選區圖,把許多有色市民放進太少的幾個選區裏,可能因此限制了他們選舉心中理想候選人的公平機會。
波市議會是以七以六的微小差距,通過了該一選區重劃圖。波市長昨日正式否決該決議案,意味著波市議會必須重新來過,並在十一月時,通過一份新地圖。
            擔任選區重劃委員會主席的市議員林乃肯(Bill Linehan)表示,很不幸的,市長找了個理由來否決這好且公平的地圖計劃,那是他們努力了十六個月的結果

大波士頓十月辦兩項華語文能力測驗

      (Boston Orange)駐波士頓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文化組將於10月下旬與多所學校合作,舉辦兩項華語文能力測驗,並新增免費報名的「入門級」測試,以及專門為712歲同學設計的「兒童華語文能力測驗」。
      經文處文化組表示,辦理「2012年新英格蘭地區華語文能力測驗」及「2012年新英格蘭地區兒童華語文能力測驗」2項測驗,是為鼓勵母語非華語文的學習者,增加他們學習華語文的能力,並瞭解自己的學習效果,同時也推廣新英格蘭地區的華語文學習。
      今年的華語文能力測驗,新增Level 1「入門級」考試,報名費免費。Level 2Level 5(基礎級、進階級、高階級與流利級)的報名費,每人美金15元,3人以上團體報名優惠價每人美金10元。
      專門為712歲同學設計的「兒童華語文能力測驗」,分為三等級:Level 1萌芽級、Level 2成長級與 Level 3茁壯級,都是新增的測驗,報名免費。
      有興趣者,可上網下載報名表,在920日截止報名前寄達新英格蘭中文學校協會(NEACS, 1192 North Road, Carlisle, MA 01741)
兩項測驗的考場時間地點如下:
一、華語文能力測驗:(一)1021(週日)麻州勒星頓(Lexington)中文學校,(二)1021(週日)威廉斯大學(Williams College),(三)1027(週六)和理大學(College of the Holy Cross),(四)1028(週日)中華語文學校。報名網站為
二、兒童華語文能力測驗各考場時間如下:(一)1021(週日)麻州勒星頓中文學校,(二)1028(週日)中華語文學校,(三)1030(週二)麻州先鋒中英雙語學校(Pioneer Valley Chinese Immersion Charter School)。報名網站為

星期四, 9月 06, 2012

麻州今年蘋果豐收


麻州州長辦公室昨()日宣佈,九月是麻州的「蘋果月」,提醒州民農夫們估計今年蘋果豐收,StowBolton及哈佛(Harvard)等地都將有蘋果日慶祝活動。
      麻州農業資源局(DAR)局長Greg Watson鼓勵民眾藉著到訪麻州本地果園,農夫市場,支持麻州果農。
      他和紐英崙地區其他五州的農業局局長一起,在各自州內宣佈蘋果季開始。他表示,麻州有將近100個果園,紐英崙地區據稱有一百多種不同的蘋果,包括本地人最喜愛的麥金塔(McIntosh)、可蘭(Cortland)、馬科恩(Macoun)、嘎啦(Gala)及甜脆(Honeycrisp)等。
根據美國蘋果協會資料,蘋果不含油脂、膽固醇或鈉,是促進健康的纖維,天然植物類抗氧化劑,以及礦物硼的最佳來源。
.   麻州共有369個蘋果農場,在2011年,麻州蘋果產量共值二千一百六十九萬元,麻州在全美產蘋果各州中,排名第12,有40%的蘋果種植者,自行銷售所種蘋果。
      麻州各地都有遊客可自己摘蘋果的農場。查詢可上網http://www.newenglandapples.org

羅州龍舟賽台灣日9/8舉行


羅德島州黑石谷旅遊中心與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合作,將於98(週六),在羅德島州普塔基市(Pawtucket)普塔基河學校街港口(Pawtucket River, School Street Pier)畔,舉辦第13屆「羅德島州龍舟賽暨台灣日節慶」。已知有22隊參加划龍舟競賽,並有本地僑團表演,台灣美食品與手工藝展示等。
經文處表示,本年度的「台灣日-龍舟賽」,將在當日上午10點舉行揭幕式,接著有貴賓致詞、舞台表演,包括巨型龍形風箏、電音三太子舞蹈,以及「中華民俗藝術工作坊」的粽子舞等一系列的民俗技藝與舞蹈表演。中午有吃餃子趣味競賽。
經文處強調,今年的「台灣日-龍舟賽」,特地增設了美食攤位供試吃,還準備有模型風箏供試放,好讓現場來賓親身體驗台灣民俗文化。
經文處新聞組將在活動現場設置大型文宣攤位,陳列各式國情簡介與文化出版品,免費供現場來賓取閱,以期美國社會各界人士可進一步瞭解台灣政治、經濟、文化、民俗節慶及自然風光。
查詢活動詳情可上網www.dragonboatri.com,或洽401-724-2200,當天如遇下雨將順延至九日舉行。

北市議會訪波探姊妹市 考察生物科技、都市重建


台北市議會副議長周柏雅等一行八人,昨()日拜會波士頓市府及市議會,誌記兩市結為姊妹市十六年,期許兩市未來在文化、教育、生物科技、節能減碳、市區重新規劃等方面,加強交流。
            根據維基百科資料,台北市在全世界各地共有48個姊妹市。包括麻州波士頓在內,其中有12個在美國。
台北市議會副議長周柏雅、市議員秦慧珠、何志偉等三名議員,在市議會副議長室專員劉祥孚等人陪同下,這次來美加訪問舊金山、紐約、波士頓、加拿大多倫多等四個城市,其中舊金山和波士頓,就都是台北市的姊妹市。
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洪慧珠和組長官大鉎在台北市議員們要求下,昨日特地安排了先拜會環境與能源服務辦公室,再晤見波士頓市議會議長莫菲(Steven Murphy),以及轄區代表華埠的第二區市議員林乃肯(Bill Linehan),並參觀了波士頓重建局。
周柏雅稱許波士頓環境美麗,探問波士頓市在節能減碳方面有那些做法;何志偉也想瞭解號稱美國最貴的公共工程「大挖(Big Dig)」,對波士頓的環境,是否造成任何影響,綠化標準誰來訂;秦慧珠議員問綠色樓宇分多少級,有沒規定所有樓宇都須符合綠化標準等。
波士頓市長辦公室環境及能源服務組的Jacob Glickel交給台北市議員們一份波市府2011年的氣候行動計劃(Climate Action Plan)近況報告,並指出,波市配合麻州,訂有到2020年時減少排放二氧化碳量25%的目標,但礙於訂定樓宇法規,是州政府及聯邦政府的權限,波市只能採用勸導方式。
他表示,過去這五、六年來,波市長萬寧路的做法是邀請大企業執行長及發展商,組織氣候行動領袖委員會(Climate Action Leadership Committee)以及社區顧問委員會(Community Advisory Committee)等機構,鼓勵企業及土地發展商採行在美國已獲廣泛認可的節能綠化標準LEED。波市府也藉由樓宇能源效率揭露法(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Disclosure Act)的規定,收集市內25000棟樓宇的能源耗用資料,推動「每個人都要走向太陽能見度everyone is going solar」等項目,派發節能省電燈泡等活動,來鼓勵一般民眾提高環保及節能減碳意識。
台北市議員拜會波士頓市議員時,擔任波市府經濟發展委員會主席的林乃肯表示,波市吸引Vertex製藥公司搬進波市創新區,將為波市創造2600個工作機會,波市還設有新波士頓人辦公室,幫助移民融入主流社會。談及公共安全時,莫菲指出,儘管經濟不景,波市仍維持警力與消防人員數量,以期保障市民安全。
台北市自從1996年和波士頓結為姊妹市以來,除了當年的市長陳水扁以外,之後的歷任市長馬英九、郝龍斌都曾率團來波士頓訪問過,但波士頓市長萬寧路(Tom Menino)不喜遠行,儘管當年簽約的就是他,迄今仍未曾出訪到台北。
            波士頓市議會議長莫菲(Steve Murphy)在會見周柏雅等人時表示,希望明年能促成波市議會組團訪台北。

圖片說明:

            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洪慧珠(前右起)陪同台北市議會議員秦慧珠、副議長周柏雅、議員何志偉等人拜會波士頓市議會。左一為官大鉎。

            台北市議會議員和波士頓市議員晤談。左起為,何志偉、林乃肯、周柏雅、莫菲、秦慧珠、議員助理陳偉民。

            波士頓市長辦公室環境及能源服務組的Jacob Glickel()回答台北市議員何志偉()有關綠色樓宇的問題。(菊子攝)

            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洪慧珠(右四)和台北市議會議員秦慧珠(右二)、副議長周柏雅(右五)、議員何志偉(左二),波士頓僑務委員陳家驊(右三)等人,在拜會活動後餐敘。(菊子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