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BTBA 「批准後故事」講座,(前排左起)會長吳佩容、蔡明儒,講者李和昭, 主持人王俐雯,講者韓子強,講座組畢家興等人和部分出席者留影。(周菊子攝) |
(Boston
Orange
周菊子麻州劍橋市報導)
波士頓臺灣人生物科技協會 (BTBA) 4
月27
日在哈佛大學辦”
產業與職業”
講座,邀武田製藥 (Takeda)2
位專家從新藥研發獲FDA
批准上市,生產,行銷,談到藥物定價談判,讓一般很少接觸這些領域的科研學者,對生技產業有了更全面了解。
 |
BTBA講座籌辦人,右起,會長蔡明儒,吳佩容,主持人王俐雯, 講座組畢家興,謝宗霖。(周菊子攝) |
截至2023
年6
月,武田製藥是麻州最大的生命科學公司,有6300
名員工。BTBA
會長蔡明儒及吳佩容為這次講座,從武田製藥請來2
名專家講者,原本學經濟,後來取得哈佛公衛碩士及波士頓大學企管碩士,曾在 |
BTBA主持人王俐雯(中)請武田製藥的李和昭 (右)、韓子強(左)分享 新藥批准後的生產、定價及行銷等故事。(周菊子攝) |
11
家不同公司工作過的李和昭;以及研習化學工程,專業和生物原本沒有太大關聯,卻因為進了中研院,擔任過翁啟惠院長助理,最後走上優化醫藥生產流程,曾在再生元製藥(Regeneron)
這股價從20
幾元一度飆漲至900
元的紐約新創公司工作過,進入職場8
、9
年的韓子強,藉由他們的經驗,讓平日鑽研學術的生物醫藥科研學者,窺看企業界面對的不同課題。
這場講座由韋斯(Wyss)生物啟發工程研究所的博士後學者王俐雯以問答方式主持。
 |
李和昭以奧巴馬時代,相關學者為美國醫療健保制度製作的通路圖, 展現美國醫療體系複雜程度。(周菊子攝) |
韓子強指出,他所專責的流程科學 (Process Science) 其實就是醫藥的生產製造及市場行銷生命流程管理,一般從企業要推出的醫藥進入臨床第三期,或FDA批准上市後,就預想未來廿、三十年在生產、製造及行銷等每個環節,可能面對的所有不同變化,並分析其商業潛力、評估專利過期後的衝擊等,逐一預想解決方案,保障品質一致。他還藉開麵店、賣珍珠奶茶可能面對原料及供應商變化等來淺顯比喻生醫業界同樣面對原材料的持久性、穩定性,使用的儀器,專利的保障等議題,以過去廿、三十年來科技突飛猛進,社會變化之大,許多產品都已被時代淘汰來看,就知道生命流程的長遠管理相當不容易。 |
BTBA講座在哈佛大學生物實驗大樓舉行。(周菊子攝) |
李和昭談的主要是美國的市場通路綜論,包括價格、發包、付款者,貿易及分銷。 他指出,市場通路包括五個板塊,第一塊是定價和承包,其中又包括策略和營運,第二塊是包括藥物福利管理 (PMB)
的報銷,第三塊是團購組織,第四管道或特種藥房,第五塊是包括共同付款項目,免費藥物等的病人服務。 李和昭還用問答題的方式,讓人看到美國在整個世界醫藥市場上,佔有幾乎壟斷地位的現實。首先是美國處方藥開銷佔了全世界的42%,亞洲國家佔24%,歐盟39個國家佔20%,然而儘管美國是這樣的一個優質市場,根據研究組織RAND的調查,美國藥價是進步發展中國家的大約2倍半,在美國要花100元買的藥,在歐洲大概只賣40元,但是很多醫藥公司不敢到美國來上市行銷,因為美國的醫療制度實在太複雜了。在藥價制定上,一般兼顧市場和營利需求之外,還得顧及保險公司是否接納受保,以及藥物是落在商業、醫療護理 (Medicare)、醫療補助 (Medicaid),以及聯邦 (Federal)等的哪一個部分。最近推出的縮減通膨法 (IRA)更對藥價有極大影響。每家公司在和保險公司談判時都有不同策略,一般對於年收入在聯邦貧窮率300%到500%以下的患者,會免費供藥。
活動結束前,李和昭和韓子強還分享了他們一路走來的職涯經歷。講座主持人畢家興、謝宗霖接著送上紀念品,感謝他們的分享交流。 (僑務電子報: https://ocacnews.net/article/368096)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