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星期四, 12月 10, 2009

中華公所年終特別會 租約、薪資、報稅再引爭議

紐英崙中華公所八日晚召開特別會議,介紹下屆職員的五名當選人,並宣佈明年一月二日舉行新職員就職典禮,二月十五日假龍鳳酒樓舉辦中華公所春宴,二月廿一日舞獅慶祝農曆新年。
會議中因有董事就公所租約、公所職員薪資數目不符,治安巡邏隊值班人員薪資是否列報在990新稅表等事提出質疑,一度引發爭辯。
中華公所現任財政,也將是下一屆公所主席的梁永基,當晚在會上派發了一份日期載明為2009年十月一日至2010年九月三十日,以現金為基礎的年度預算。梁永基原本希望與會董事能通過這一預算,但董事李厚鵬指出,當日的會議只是特別會議,該一預算只能當作是資料,通過與否,應待明年度開董事大會時再討論。
根據該預算估計,在前述日期間的新會計年度中,中華公所應有收入235,200元,開支352,400元,將透支117,200元,但若動用SCM大樓的租金,一年152,300元,就還可節餘35,100元。
會後有董事指出,當年中華公所獲得SCM大樓的條件之一是租金收入要用來為社區建造低收入住宅,即使現在借用,將來也得還回去。中華公所恐怕得加緊想辦法開源節流才是。
梁永基當晚也在會上報告了中秋節聯歡會的損益預算,列出今年的中秋節活動虧損了二千多元。
董事謝中之當晚在會上提出至少三項疑問,一為公所簽的部份租約,詳細條款可能有爭議性。這一疑問經其他董事建議,下次會議再討論。
謝中之提的另外兩個疑問,分別為公所付費聘用治安巡邏隊值班人員,每日五十元,一年約一萬八千元的這筆款項,是否詳列在公所報稅文件中的990表內,以及公所財務報表中的職員薪水部份,為什麼英文書記陳國華的薪資為6700元,包括公所主席何遠光等人在內的其他職員,卻只有三至四千元左右,差距那麼大。
會後有公所財政委員會成員私下表示,中華公所的財政委員會由公所財政擔任當然召集人,去年共開過二次會,他在七月份那次的會議中已提出這一疑問,得到的答案和八日晚公所主席及財政的回答一樣,是會計做帳出了錯,他們會要求會計更正。
另一名不願具名的董事在會後表示,中華公所近來的會議常有其他社團的陳情、說明,有時團體太多,報告又長,佔用太多時間,結果到中華公所該討論自己機構內的重要事務,如財政報告時,已有許多董事不耐會議開得太長,先行離席,以致公所內許多重要事務,並未在董事間得到很好的溝通。他指出,例如八日晚到會陳情,說明自己將成為遍登世界名峰的第一名亞裔女性的王蕾(Lei Wang),就用普通話講了不下廿分鐘,讓一些聽不懂普通話的董事感到坐立不安。(註:中華公所章程規定至少每二個月開一次董事大會,亦即平均一年至少六次董事會議。遇有特殊情況,可召開特別會議。)

星期三, 12月 09, 2009

聯邦參議員補選兩黨初選 投票站外冷清清

為愛德華甘迺迪所遺聯邦參議員職缺而舉辦的補選,昨(八)日在麻州進行兩黨初選,一月十九日才將舉行大選。鑑於民主黨一向在麻州內佔絕大優勢,許多人都認為昨日的選舉,效果將如同大選。
(後註:民主黨的麻州總檢察長柯克莉(Martha Coakley),共和黨麻州參議員史考特布朗(Scott Brown)將在大選中決戰。)
這是廿五年以來,麻州第一次出現聯邦參議員席位空缺。但這特別選舉在時間上到底太匆促了些,坊間預估全州投票率將只在5%到9%之間。波士頓環球報昨日指出,在下午三點左右時,波士頓市內僅有約三萬五千人投了票。
本報記者到華埠兩個投票站探看的結果,信義大廈投票站在二點半多時,只有384人投了票。靠近堡壘村的法蘭克林技術學院投票站在將近三點時,共有487人投了票。
其實不只是投票的人少,就連助選的人及招牌,都明顯的比十一月三日才剛結束的市級選舉為少。
在信義大廈投票站外,每逢選舉必出來「站崗」的波城僑領陳毓禮,穿著長大衣,戴著羢帽,見人就說「請投一號」的為卡普阿諾(Michael Capuano)拉票。近年來已成為陳毓禮助選團最佳搭檔的波市長亞裔聯絡員翁耀漢,波市議員林乃肯的亞裔助理陳偉民,也在屋街上派發印有中文的選票樣本,請選民們投「米高。加貝安奴」。投票站外就只有他們三人加二、三名義工。以往在選舉時總會見到的華人前進會人員,一個也不見。至於競選標語牌,就更稀少了,總共只有兩個,一個綁在信義大廈入口處,一個由義工拿著,全都是卡普阿諾的標語牌。
陳毓禮透露,麻州總檢察官柯克莉(Martha Coakley)也派了一個人持標語牌到信義大廈這投票站,但只站到早上十點就離開了。
住在君子樓,現年八十六歲的台山婆婆翁鳳秋昨日也自己一個人走去投票。在信義大廈門外見到陳毓禮,很高興的和他打招呼。陳毓禮則感慨的說,全靠這些老人家出席投票,華人社區才能在政客面前還有點影響力。
在法蘭克林技術學院門外,人更稀少,只有阮鴻燦一人,派發同樣的選票樣本。他還說,好玩的事,候選人帕格陸卡(Stephen Pagliuca)選擇了使用法蘭克林技術學院大堂做選舉夜總站,這一投票站門外卻連一張他的標語牌都沒有。
這一特別選舉,從宣佈舉辦到投票,只有不到九十天的時間。部份參選人還是猶豫了好一陣子,才宣佈參選,坊間普遍認為早就透露意圖,並最早宣佈參選的現任麻州總檢察官柯克莉(Martha Coakley)希望最濃厚。
不過這一選舉,儘管報章上偶爾炒得火熱,還是有不少選民竟然並不知道今日有這一選舉。也有些人並不太關心。波士頓環球報昨日特地派出記者,站在州政府大樓前,要找一名已登記為選民,卻不打算投票的選民來探問意見。
昆市亞裔協調會行政主任約翰波德(John Brother) 透露,有兩名英文能力頗好的華人,竟然不知道今日有個選舉。這促使他在收到「麻州投票(Mass Vote)」的籲請民眾投票電郵之後,馬上廣發給六百名該會之友,提醒他們出席投票,為亞裔社區發聲。
波士頓環球報指出,麻州各地的投票率都不高,截至下午三點時,只有劍橋市的投票率好些,約有15.5%。
這場選舉,共有四名民主黨、二名共和黨的候選人爭取所屬黨派提名。四名民主黨候選人為麻州總檢察官柯克莉(Martha Coakley)、聯邦眾議員卡普阿諾(Michael E. Capuano)、「市年」共同創辦人卡寨(Alan Khazei),以及凱爾特(Celtics)籃球隊共同擁有人帕格陸卡(Stephen G. Pagliuca)。
在初選中獲勝者,將於一月十九日和共和黨的得勝者一決勝負。共和黨的兩名候選人為麻州參議員史考特布朗(Scott Brown),以及德斯百利(Duxbury)商人傑克羅賓遜(Jack E. Robinson)。
麻州州務卿威廉蓋文(William F. Galvin)表示,一名獨立候選人,家住德罕(Dedham)市的約瑟夫甘迺迪(Joseph L. Kennedy) ,昨日也遞交了足夠數目的簽名,有資格列名一月十九日的選票上。
大部份的選民都表示,他們對前述的各個候選人都不夠瞭解,難以決定該投票給誰。
不少女性表示將投票給柯克莉,以期她會成為麻州首名女性聯邦參議員。
這次的選舉,是麻州第一次行使五年前通過的州法,規定一旦聯邦參議員席位出現145天到160天之間的空缺,須辦理特別選舉來遴選遞補人。該法通過以前,是由州長指定遞補人來一直服務到下一次全州選舉。
今年這一法令還進一步的被扭曲了,允許麻州州長在特別選舉辦理之前更換一名臨時代理人。麻州州長派區克指派了柯克(Paul G. Kirk, Jr.)來擔任這一職務。
有關官員已估計昨日的出席投票率不會高,一來這是選舉淡季,二來天氣預報冷鋒來襲,溫度只有三十多度而已。麻州州務卿屋威廉蓋文估計在四百一十萬有資格投票者之中,大約只會有六十萬人出席投票。

圖片說明:

君子樓八十六歲的翁鳳秋(右)婆婆投完票後和陳毓禮(中)和義工東尼寒喧。(菊子攝)

昨日下午就只有陳偉民(右起)、陳毓禮、東尼、翁耀漢等人,站在信義大廈投票站門外助選。(菊子攝)

法蘭克林學院投票站門外只有阮鴻燦一人。他指出帕格陸卡昨晚在那辦競選後派對,所以電視台的轉播車一早就停在門外做準備。(菊子攝)

星期二, 12月 08, 2009

競選聯邦參議員 卡普阿諾華埠拜票

聯邦參議員補選的兩黨初選今(八)日投票,民主黨的四名候選人之一,也是代表麻州的現任聯邦眾議員卡普阿諾(Michael Capuano),昨(七)日在助選陣營安排下,來到台山同鄉聯誼會的每月茶敘拜票,做選前最後衝刺。
卡普阿諾到場後,由波城僑領陳毓禮引介,逐桌和逾二百名台山同鄉們握手、打招呼。致詞時他簡單問好,還打趣來波士頓華埠,不須要靠GPS,感覺很好。會後他談到與其他候選人之間的競爭時,不諱言這是場很激烈的競爭,但認為自己和其他候選人的最大區別在創造就業機會上。他認為該馬上重新調整各項已在辦理的計劃,讓人們有工可做,而不是像其他候選人所談的先做研究,辦理須要評估,讓已經面對無米之炊憂慮的失業民眾,還得至少等個一年半載。
卡普阿諾在十二月四日時發表聲明,聲稱他在十一月時就已寫信要求美國總統奧巴馬撥用「問題資產救助計劃(Troubled Asset Relief Program (TARP))」中還未使用的二千一百億元款項,來創造就業機會。他認為有許多已在辦理的項目,只要做些調整,就可立刻許多人獲得幫助。
居間穿針引線,為卡普阿諾安排這場拜票活動的波城僑領陳毓禮倒是說得比較多,直言不諱的稱卡普阿諾對華埠很好。
陳毓禮說了個小故事。當年麻州選區重新劃分,華埠劃入了卡普阿諾的轄區。「貴」為聯邦眾議員的卡普阿諾竟然自己打電話給黃述沾,要求和他見面,以瞭解華埠概況。陳毓禮指出,多年以來,無論是聯邦或州市民代,幾乎沒有人理會過華埠,可見卡普阿諾很有心。還有一次他出席聯邦級會議,親耳聽到卡普阿諾聲稱自己代表華埠。
黃述沾會後也表示,當年他帶著卡普阿諾拜會了華埠內的幾乎每一個僑團、組織。
協助波市議員林乃肯促成這次拜票活動的林乃肯助理陳偉民表示,從最近的競選辯論,坊間傳言,以及各種記錄來看,卡普阿諾是個能做事的人,而且他也的確為華埠做了些事,包括為華埠社區中心爭取到美國聯邦政府小生意部的十八萬元撥款。
陳偉民也在會中派發一份中文的助選傳單,上面寫著卡普阿諾給耆英們下列承諾:醫保改革一定保護紅藍卡的醫療照顧,降低配藥費用,增加公共安全及可負擔住宅,保護設會安全制度,改善耆英的交通系統,擴大家健服務之援助和款項。
分別積極為卡普阿諾助選,轄區包括華埠的波市議員林乃肯,麻州眾議員麥家威(Aaron Michelwitz)昨日也都特地趕到會場站台,呼籲選民支持卡普阿諾,投他一票。
台山同鄉聯誼會會長李照桃,以及副會長許柏照、吳子瑞、陳迪惠等人表示,台山同鄉聯誼會有會員六百零二人,其中不少新移民,但更多來了已十幾、廿年以上,以中文通過公民入籍考試的老人家。吳子瑞坦白表示,他們也想關心本地政治,但語言障礙讓他們難以深入瞭解各個候選人,投票時只好相信社區內僑領們的推薦,至少投了票,聊以表達他們參與地方事務的心意。
曾任尚莫維爾(Somerville)市市長的卡普阿諾,是在1999年一月時當選為代表麻州第八區的聯邦眾議員。轄區包括東麻州的米斗塞(Middlesex)郡(包括劍橋市、尚莫維爾市及雀喜(Chelsea)市),以及一部份的波士頓市。
卡普阿諾廿五歲的兒子喬(Joe)昨日也在會場為父親助選。他表示美國共有435名聯邦眾議員,100名聯邦參議員。其中代表麻州的聯邦眾議員有十人,聯邦參議員有兩人。在目前的一眾民主黨參選人中,已任聯邦眾議員逾十年的他父親,無疑是最有聯邦事務經驗的候選人。


圖片說明:

陳毓禮(右)、陳日華(左一),以及華美福利會行政主任李秋明(左二)昨日迎接到台山同鄉聯誼會拜票的聯邦眾議員卡普阿諾(Michael Capuano)。(菊子攝)

黃述沾(左一起)、陳毓璇和波市議員林乃肯(Bill Linehan)、台山同鄉聯誼會會長李照桃、麻州眾議員麥家威(Aaron Michelwitz)等人為卡普阿諾競選聯邦參議員席位助選。(菊子攝)

醫療器材業中國機會大

美中生物醫藥協會(CABA)和北美中華醫學會(ACMA)合作,五日下午在麻省理工學院教職員俱樂部舉辦「醫療器械和診斷技術研討會」。十餘名講者既綜觀市場,介紹新器材、技術,也談創業經驗,更全都認為中國機會大。
美中生物醫藥協會會長萬昭奎表示,生物醫藥產業在藥物研發與技術之外,其實還包括醫療器材,有著高達三千億美元的市場,值得有心者探討機會。
北美中華醫學會的代表廉清宇也表示,身為醫療業的從業人員,他幾乎每星期都可看到新的醫療器材,也深知醫療界對更合宜醫療器材的需求極大,他相信各組織互相合作,可以為社區內更多人做更多事。
曾任湖北省「楚天學者計劃」特聘教授的楊昌平,當天在會中非常詳盡的介紹了「中國醫療器械發展前景展望」,指出中國的醫療器械產業發展空間巨大。
楊昌平指出,醫療產業在發達國家佔其GDP的8%到15%,但在中國,目前只佔2%而已。近年來政府在健康醫療業上的教育及研發投入極多,農村及社區衛生醫療體系的建設,醫院及醫保改革,樂齡及愛晚工程等都有很多機會。
當天在會場中的武漢蘭丁醫學高科技公司孫小蓉,甫獲選為湖北省首屆十大創業之星之一。她令人動容的指出,她所研發出來的技術與做法,能夠真正的救人性命。經過深入農村八年運作,她不但以全自動細胞圖象分析儀來做早期腫瘤診斷,減少人眼觀測的錯誤率,更研發出適合農村婦女瞭解的檢測說明,使得農村人民都願意自己掏腰胞來做檢測,以及早查知自己是否應該就醫。
蘇州迦利生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孫小薇則侃侃而談,她和丈夫2003年成立公司,2006年才遷往中國,是自己先掏腰包研究市場,後來才申請到蘇州530基金這麼熬過來的。她提醒有意回國定居創業者,要有反向文化驚嚇(reverse cultural shock)的心理準備,但做為創業家所享有的自由,卻仍讓她覺得一切都值得。該公司所做的器官癌瘤細胞栓塞劑和可吸收外科密封劑目前已在北京進行臨床實驗。
波士頓生物醫藥顧問公司董事長David O’Bryan當天和逾百名出席者分享了該公司的市場分析數據,指出動物實驗診斷市場在2007到2008年間,有6%,達四千億美元的增長,其中的新興國家,包括中國在內,成長比率更高達14%。
波士頓生物醫藥顧問公司的市場分析師史記(Ji Shi)則指出,在治療癌症、心律不整、糖尿病、傳染病等方面,動物實驗診斷的需求更高。
史記指出,根據中國衛生部2009年的數據,2007年時,中國的醫療護理開支(Healthcare spending)只佔GDP的4.5%,約為人均81美元,美國卻是佔GDP的16%左右,約為人均五千元以上。在中國預計於2009到2011年之間,要額外花用1230億元在醫療保險改革上,相關產業的機會,無疑極大。
史記也在會中提到一些諸如中國有63,340家醫療機構等數據。其中較具規模的醫院,在2008年時約有19,712家。
生醫行銷遠見公司(BioMarketing Insight)的歐秀蓮在會中綜論了醫療器械市場,指出醫療器材的定義很廣泛,諸如影象,一旦用來做診斷工具,就成了醫療器材的一種。根據Frost & Sullivan的2008年報告,到2013年時,美國的醫療器械市場估計為達到1400億美元的規模。全球的銷售金額在2007年時已達到2860億元。其中美國佔850億元。
當天應邀講談的講者及講題還包括哈佛醫學院的Jeff Karp講談先進醫生物醫藥材料及幹細胞療法,及可經由生物方式自行溶解的細胞用黏劑。World Precision Instrument公司高級副總裁張學紀講談「臨床應用的生物傳感科技」,MicroCHIPs公司研發主任張亞南講談「治療糖尿病用可植入葡萄糖監測系統」,波士頓醫療中心心臟中心醫師朱彤講談可植入的心臟除顫器(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的過去、現在及未來。Nexcelom的創辦人Jean Qiu,Vaso公司創辦人吳天根等人在最後的座談中暢述他們的創業經驗。
這一會議由陳志宏、黃嘉及車慶齡主持。

圖片說明:
「醫療器械和診斷技術研討會」的主辦者及講者。(菊子攝)
楊昌平(左起)、孫小蓉、孫小薇在會中分享經驗。(菊子攝)

星期一, 12月 07, 2009

華埠聖誕樹點燈

今年(2009)的華埠聖誕樹點燈儀式,昨(六)日下午在夏利臣街和益士石街交口的菲利普廣場(Philip Square)舉行,由於少了市長沒了雪,連波城僑領陳毓禮也沒出席,氣氛就是差了那麼一點。
波士頓市長萬寧路(Thomas Menino)剛成功的五度連任市長,但腿傷做手術後,一直留守家中,就連十二月三日在波士頓廣場舉行的波士頓市正式聖誕樹亮燈儀式,都由夫人安琪拉代勞。
昨日在波士頓華埠的這場聖誕樹點燈儀式,交給了甫成功連任,轄區包括華埠的波市分區議員林乃肯(Bill Linehan)主持。黃光野率領的黃氏青少年醒獅隊,在儀式開始前,鑼鼓喧天的舞龍助興。
梅西聖誕列車雖然還是有聖誕樹綠精靈在點燈前唱聖誕歌,有紅衣白鬚的聖誕老公公「呵呵呵」,以往載滿嘉賓的跟隨列車,今年卻顯得空蕩蕩的。
每年都派小朋友出席,增加會場氣氛的廣教學校,今年由校董杜榮佳,老師區美鶯、呂錦芳帶隊,領了廿多名小朋友到場,一一排隊上聖誕列車,坐到聖誕老公公的懷裏許願,領禮物。
林乃肯在點燈之前,還特地介紹了一下今年出席點燈儀式的嘉賓,包括他的波市議會同僚,成功連任的波市不分區市議員史帝芬莫菲(Steven Murphy),新當選,將取代尹常賢或米高法拉提的雅仁那。普斯利(Ayanna S. Pressley)。波市房屋住宅局(BHA)的行政長(Administor)麥剛吉(Bill McGonagle),波士頓市警察局A-1區警長歐羅基(O’Rouke)等人。
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副處長鍾麗文,波士頓僑教中心主任簡許邦,昨日也出席活動,但由於無人引介,在聖誕列車上主持點燈儀式的林乃肯完全不知情。
事實上,今年的聖誕樹點燈活動,出席的僑界首長人數很少。身為紐英崙中華公所主席,也是華埠主街董事的何遠光,曾任華埠主街計劃經理的何陳素珍,現任華埠主街計劃經理的何藹茵等人一家三口之外,其餘幾人都具華埠主街董事身份,包括剛當選下屆紐英崙中華公所主席的梁永基,剛當選紐英崙中華公所財政的黃光野,華埠社區議會共同主席李厚鵬,協勝工會主席黃述沾等人。
根據維基百科,波士頓市第一次在聖誕樹上掛電燈泡,舉行點燈儀式,是1912年時擔任市長的約翰費茲傑羅(John F. Fitzgerald)在波士頓廣場舉行的。
1917年十二月六日,哈利法克斯(Halifax)發生大爆炸,2000人死亡,波士頓市當時迅速派員前往參加急救。事後諾華斯柯帝亞(Nova Scotia)送了一棵大聖誕樹給波士頓市以表感謝。
從那以後,諾華斯柯帝亞每年送一棵聖誕樹給波士頓市就成了一項傳統。今年這高四十六呎的白雲杉樹(spruce)是諾華斯柯帝亞盧倫堡(Lunenburg)郡的謝特福(Floyd Shatford)夫婦送的。為這棵來自諾華斯柯帝亞的聖誕樹點燈的傳統,也已有三十八年。

圖片說明:

波士頓市議員林乃肯(右)代替波市長萬寧路主持華埠聖誕樹點燈儀式。(菊子攝)

波市不分區市議員史帝芬莫菲(後左)、A-1區警長歐羅基(後右)等人昨日都出席了華埠聖誕樹點燈儀式。(菊子攝)

剛當選下屆紐英崙中華公所主席的梁永基(右)和新當選下屆波市不分區市議員的雅仁那。普斯利(Ayanna S. Pressley)。波市房屋住宅局(BHA)的行政長(Administor)麥剛吉(Bill McGonagle)三人彼此都是初識。(菊子攝)

廣教學校的小朋友們排隊等見聖誕老人。(菊子攝)

波士頓市長夫人安琪拉(左)代表市長出席波市的正式聖誕樹點燈儀式。(圖由波市府提供)

波士頓僑教中心年尾感謝志工談一年成就

位於牛頓市的波士頓僑教中心五日上午舉行本年度波士頓地區志工會議,報告了十六項志工服務活動,並邀來波士頓佛光山三佛中心住持滿光法師講談「何謂慈悲」,闡述做志工的基本要素。
在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洪慧珠主持下,波士頓僑教中心主任簡許邦詳細的描述了過去一年來,僑教中心與義工們的工作成果,也強調,政府派官或設置機構到地方,主要是為民服務,但政府資源有限,全仰賴熱心人士或義工襄助,才得以有所成就。
其中簡許邦稱為創舉的是,慶祝雙十文化訪問團的演出,以往均由單一社團承辦,盈虧自行負責。今年在僑教中心主導下改變方式,由各社團聯合舉辦,入場券得以全部售罄。在扣除1萬多元的開支後,結餘16,886.56元,全捐供88水災賑災之用,為雙十訪問演出團的運作,開創了一個新模式。
其他的活動,首先是僑教中心牛頓市元極舞班,擴展進了昆士市的華樂耆年中心,以及昆市老人公寓。家住昆士市的伍胥山公所元老伍育俊等人,大表讚揚。
在文化教育活動方面,僑教中心和文化組、新英格蘭中文學校協會、紐英崙至孝篤親公所、紐英崙中華公所、「台灣媽媽聯誼會」等機構合作,分別有一月辦「萬里同心全僑一家揮春比賽」,4月開辦「兒童樂園」,服務3歲到7歲的小朋友,五月成立「波士頓華語文數位學習中心示範點」,完成7次與台灣連線的遠距教學,辦3期以僑校老師為對象的電腦培訓班,六月起開辦的「耆英電腦識字班」培訓近200名耆英,八月辦培訓了六十名學員的「文化種子師資培訓營」;十一月協助80多歲的馬文楣老太太辦藝展。十月及十一月安排春田、安多福中學中文班到紐英崙至孝篤親公所學習中國的祭祖傳統,以傳揚中國慎終追遠文化等活動,十一月成立「新英格蘭中文教師專業協會」。其中還包括新英格蘭中文學校協會會長莊紀華和波士頓外語教學部主任林遊嵐、五名優秀中文老師等合作,做了五個主題式教學教案,上載到全球華文網。
在和社區及社團互動上,僑教中心今年五月辦「第二屆牛頓-台灣日」,籌得善款千餘元,促成台灣移民社團認養牛頓市公有綠地作為「台灣公園」。僑教中心也和帝苑、龍鳳、常熟等三家餐廳合作,從今年八月起辦了3次「名廚與名菜」活動;五月起推動的協助台灣「綠色造林」活動,波士頓僑胞共籌得美金23,403元,已用於認養「桃園龜山棒球場公家樹育成計劃」,並於8月23日在台灣豎牌種樹。為賑濟台灣88水災災民,波士頓僑團僑胞共籌得善款逾美金25萬元。
僑界熱心義工也為「國際事務青年人才培訓計劃」所派遣的邵軒磊、李厚穎、戴士展、韓台武、張志銘等5名學員,解決居所,學習參訪及接待等事宜。為慶祝雙十期間舉辦的夏令營、教師研習會、華裔青年暑期返國研習營、接待國家飛盤代表隊前來波士頓集訓等活動,提供人力、物力支援。
簡許邦表示,他上任以來,常利用週末探訪僑校,與老師座談,在瞭解問題後,協助僑校更新設備,提升教學水準。今年七月,中華民俗藝術工作坊在僑委會協助下。首次率領40名學員回台作文化集訓,為海內外文化交流搭橋鋪路,是其中一個例子。

圖片說明:
波士頓僑教中心主任簡許邦(左起)、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洪慧珠、波士頓佛光山三佛中心住持滿光法師、經文處副處長鍾麗文等人出席志工會議。(圖由波士頓僑教中心提供)

波士頓僑教中心主任簡許邦(左起)、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洪慧珠、波士頓佛光山三佛中心住持滿光法師。(圖由波士頓僑教中心提供)

星期六, 12月 05, 2009

曹晉、黃發有哈佛講談傳播與影視文化

兩名哈佛大學訪問學者三日在燕京圖書館舉行的講談中,分別闡述傳播技術並未打破社會階級關係,以及小說在影視盛行後沒落的看法。
這場講座由哈佛中國文化工作坊與北美華文作家協會紐英崙分會主辦,張鳳主持。她表示,這一講座,原則上每月舉辦一次,希望藉由這些訪問學者們的講談,為本地中國文化研討激發更多火花。
當天首先講談的是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曹晉。她的講題是「傳播新技術、社會性別與階級:以流移上海的家政鍾點女工的手機使用分析為例 」。
曹晉認為,手機這種新傳播技術的應用,是農民工會大量、快速流進城市打工的一大要素。這一情況,讓原本在老家中無經濟自主能力的婦女,變得自信、敢言,還能夠使用手機來管教、遙控留在老家的子女。這些農民工對社會的經濟發展是做出了貢獻,但根據她和大約四十名從外地到上海做鐘點工婦女的訪談調查結果,使用手機這種新傳播技術,卻並沒有幫助這些鐘點女工獲得更高的社會地位。城市人和農民工之間的階級區分,似乎還更形嚴重。
和曹晉原本就熟識的中國國務院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研究中心宏觀戰略研究部部長程偉,當天以同是訪問學者的身份,出席旁聽。他在曹晉的講談結束後,表示了不同意見。
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黃發有,當天的講題為「影視文化與文革後中國大陸小說」。他藉著電影電視和小說在過去這些年間的共生互動歷程,來探討小說是走到了末路,還是有了新生。
黃發有放映了許多張幻燈片,顯示出一張張的電影海報、小說封面。他指出,從1978年的「祥林嫂」開始,大部份的電影都是由文學名著改編的,也為當時的中國,接續起斷裂了的中國傳統文化。
黃發有指出,在這階段的一個重要現象是,曾經被禁的一些名家,如巴金、老舍、曹禹、沈從文這些在六十年代被打入另冊的作家,他們的作品卻在八十年代初紛紛被改編成電影。改編自老舍小說的中國第一部長篇電視連續據「四代同堂」也大受歡迎。
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出現了傷痕小說、傷痕電影,例如苦惱人的笑,生活的顫音等是其中的代表作。
接著又有以第五代導演為主的「尋根」電影,例如陳凱歌1984年的「黃土地」,張藝謀的「紅高樑」,「一個和八個」,吳天明的「老井」,謝晉的「芙蓉鎮」。以及其後面對海外市場的「菊豆」、「邊走邊唱」等。
到了1993年左右,中國最優秀的作家幾乎已經被影視界一網打盡了,文學也開始邊緣化,期刊發行量下降,新起之秀不寫小說,直接去寫劇本了。影視人也開始面對走向世界和獨立表達的兩難境地。第六代導演,索性以影展為拍片目標。後來出現的先有劇本,再有小說現象,更是耐人尋味。


圖片說明:

曹晉(左)、黃發有(右)與演講會主持人張鳳(中)。

ACDC年會頒獎鼓勵服務社區

亞美社區發展協會(ACDC)日前在喜臨門大酒樓舉行的廿二屆年會中,頒發社區服務獎,並邀請麻大波士頓校長牟雷(Keith Motley)講談和社區合作創造機會,藉以強調該會服務理念。
ACDC董事會主席曹育倫當晚也在會中正式宣佈,該會已開始尋覓新行政主任。當晚在座的原行政主任劉繼明已辭職,將遷往加州出任新職。
曹育倫說明,代理行政主任杜妮(Dharmena Downey)將在這期間總理該會的日常工作。該會已籌辦了數年的廿四號地段發展計劃,仍在進行中。
ACDC當晚在會中派發了一本紅色封面,印刷精美的年度報告。代理行政主任杜妮也在會中依據年報做簡介的指出,該會在過去一年中,辦過七次首次購屋講座;藉購屋諮詢講座等服務,為105戶家庭提供買房教育;共寄出2526份可負擔住宅訊息,共有56位學員獲得首次購屋者資格證書。
該會的「亞裔青少年社區進步之聲(A-VOYCE)」,共有三十名青少年參加,播出了五十四個小時的廣播節目,創作、錄製了四個原創節目。他們在參與期間做的社會公益服務,約共1800小時。這一項目共培訓了十三個中國城步行參觀嚮導,接待了108名遊客。他們也製作了網頁,刊登各人的經驗心得。
在廿四號地段之外,ACDC目前也在昆士市經辦福特(Fort)街六號的發展計劃,預定整建成一座有三十四個出租住宅單位的樓宇。
該會的其他活動包括每年一度的「華埠牌樓電影節」,經由Barr基金會支持,與波士頓市府合作,為市長廿四小時熱線增加多語服務。
ACDC在年會當晚,表揚了五名長期為該會服務的義工,鄒子楓、鄧霓、Kazufumi Miki、Danny Lui、Roberto Di Marco等人。
麻大波士頓校長牟雷當晚除盛讚ACDC過去廿二年來為社區所做的服務,也表示和社區合作,為民眾服務,是該校的一貫宗旨,該校的亞美研究也獲指定為「亞美與亞太裔服務機構(Asian Americans and Native Pacific Islander-Serving Institution)」。
當晚的嘉賓講者為愛默生(Emerson)學院的藝術學院主任歐帢德(Robert Orchard)。他的講談主題為「愛默生及藝術:開放給社區」,藉以邀請華埠民眾充份利用該校的近在咫尺,更常欣賞劇場演出。

圖片說明:

亞美社區發展協會的董事會主席曹育倫(左起)、杜妮(左三)在年會中表揚義工、感謝嘉賓。圖中其他人,左起為莫特利、歐恰德、Roberto Di Marco、鄒子楓、鄧霓及、Kazufumi Miki。(圖由亞美社區發展協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