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9月 27, 2014

璀璨台灣雙十訪演溫暖僑心

葉璦菱(右三起),紐英崙中華公所主席阮鴻燦,經文處處長賴銘琪,僑委會副處長賴麗瑩,台灣同鄉聯誼會會長林展輝等人謝幕。(菊子攝)
駐波士頓經文處處長賴銘琪(左),紐英崙中華公所主席阮紅燦。
(菊子攝)
僑委會今年派到海外巡演的慶祝雙十文化訪問團,第六站來到波士頓,九月廿五日晚在麻州栗山(Chestnut Hill)松莊園學院獻演,給四百多名觀眾帶來一晚歡樂。
張瀞云(右起),劉明珠,陳思安,葉璦菱,紐英崙中華公所主席
阮鴻燦,
經文處處長賴銘琪,僑委會副處長賴麗瑩,台灣同鄉聯誼會
會長林展輝等人謝幕。
“咦,那是鳳飛飛?”,“嗯,她像鄧麗君”,“哦,聽起來很江蕙”。當天一整晚的表演,都有觀眾彼此耳語品評,也印證了僑委會宣傳劉明珠模仿鳳飛飛功力十足,張瀞云演繹鄧麗君最佳,陳思安有江蕙接班人之稱的形容,的確所言非虛。
波士頓華僑文教中心主任郭大文(左起)把大波士頓中華文化協會
會長冼鳳明,
紐英崙中華公所主席阮鴻燦介紹給經文處
處長賴銘琪認識。旁為經文處副處長陳銘俊。(菊子攝)
身為瓊瑤時期名歌手,影星劉文正叔叔的老一輩新僑李庚仁感嘆,現在真是年輕人的世代,這些歌手,甚至他們演唱的許多歌,他都完全不熟悉。
  葉璦菱邊唱邊走進人群,和僑胞握手。(謝開明攝)
已很久沒參加過雙十訪演活動的廣東老僑余文博倒是很欣賞“年輕新潮”。他說,尤其是這些歌手每個人都試著講幾句,甚至講上一整段的廣東話,讓他覺得很窩心。
新僑中年輕一輩,曾任紐英崙玉山科技協會會長,臺大校友會會長的陳翠玲笑說,看完這場表演,她終於知道葉璦菱為什麼那麼紅,還被稱為“金嗓歌后”。她也覺得葉璦菱在這批參加巡演的歌手中,到底是老前輩,”淡定“,不慌不忙的控制場面。
僑委會副處長賴麗瑩(右)頒獎感謝台灣同鄉聯誼會
會長林展輝承辦這場晚會。(謝開明攝)

        以”璀璨台灣“為主題的這場演出,由僑務委員會僑教處副處長賴麗瑩擔任團長演員包括葉璦菱、劉明珠、張瀞云、陳思安,黃家新Terry等人。原定隨團的林曉培,因故未參加。
當晚包括新到任的經文處處長賴銘琪,紐英崙中華公所主席阮鴻燦,多名僑團首長在內,有將近四百人出席,新僑,老僑共聚一堂,場面十分熱鬧。
            演員中的黃家新是超級偶像第七屆的新生代歌手。他演唱的大都是當年他的參賽歌曲,包括已過世四年的台灣音樂教父洪一峰,以及洪宏榮的歌曲。
已出過七十幾張專輯的陳思安,笑說江蕙是二姐,她是“大隻點”的三姐。她還在串場講話時加演一段,開玩笑的問,要兩腳微張,兩臉糾結的唱,模仿的是誰。觀眾們很聰明,馬上就回答“蘇芮”。
 陳思安扮鳳飛飛。(謝開明攝)
進入壓軸演唱時,葉璦菱穿著全白直桶裝,腳蹬銀色“恨天高”,配上如羽翼披肩,在兩名男士伴舞中,高歌“玫瑰玫瑰,我愛你“的出場,接著唱”春風吻上我的臉“,還走進觀眾席,引發人們爭相握手的高潮。
在串場講話時,葉璦菱也很會說笑話。她說,到機場接他們的熱情觀眾中,有名看來年紀六十多歲的老太太,一邊說真的很喜歡聽她的歌,一邊說從小聽她的歌長大,讓她原本飄飄然的心情,馬上墜落谷底,霎時間慨嘆光陰似箭,不知該如何接話。
葉璦菱(中)在伴舞者陪襯中演唱。(謝開明攝)
葉愛菱和陳思安,劉明珠,張瀞云等人在壓軸的演出中,邊唱,邊演”戲鳳“,還笑談聽到粉絲稱他們是胖妞團。他們其中一人笑,表示都是僑胞不好,接待得太好,早午晚餐還加宵夜,不胖也難,甚至連肚子都被僑胞搞大了。這一語雙關的笑話,聽懂的人笑得更厲害。
大波士頓這次的雙十訪演活動,由台灣同鄉聯誼會承辦。該會前後任會長,陳永茂,林展輝和波士頓僑務委員馬滌凡全力配合,出動了大批義工接待表演人員,接送觀眾到會 。許多沒車的觀眾稱讚這安排真貼心。
            雙十訪演團廿五晚演出後,到珠媽廚房和經文處及接待人員餐敘,昨(26)日一大早轉赴紐約,繼續下半段巡演。







  陳思安演唱。(謝開明攝)








            

          

            
           

            

          


          
  蔡高進(左)等觀眾,會後爭相和葉璦菱合影 。(謝開明攝)

賴銘棋拜會僑團 遭遇兩岸問題

右起,波士頓華僑文教中心主任郭大文,經文處副處長陳銘俊,處長賴銘琪,
紐英崙中華公所主席阮鴻燦,波士頓僑務委員馬滌凡,鄺坤珍,翁宇才,
謝中之等人在會中合影。(
周菊子攝)
(Boston Orange 周菊子波士頓報導) 駐波士頓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賴銘琪昨(26)日展開就任拜會行動,在一連串僑團晤談中,遭遇兩岸關係問題。他以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幟代表民主自由,追求僑社和諧團結,但有底線做標準答案。
紐英崙至孝篤親公所的(坐者右起)陳毓禮,陳家驊,陳禮,陳滋源,
陳毓璇等人,歡迎經文處新到任處長賴銘琪(前左三)。(
周菊子攝
            經文處長賴銘琪在副處長陳銘俊,波士頓華僑文教中心主任郭大文,波士頓僑務委員馬滌凡陪同下,一一拜會僑團。
根據僑教中心公佈的拜會行程,賴銘琪昨日共拜會了紐英崙中華公所,紐英崙至孝篤親公所,李氏公所,波士頓洪門致公堂,黃氏宗親會,余風采堂,潮州同鄉會等七個僑團,28日起將繼續拜會伍胥山公所,波士頓國民黨,波士頓安良工商會等僑團。
拜會僑團時,賴銘琪為表尊重,不但照傳統捐香油給每個僑團,還用廣東話致詞,也秀了一下他的廣東話的確很流利。
經文處處長賴銘琪(立者)在中華公所中強調台灣代表民主自由。(周菊子攝)
中華公所有主席阮鴻燦,財政翁宇才,雇員鄺坤珍出面迎接賴銘琪。列席的昭倫公所總務,港澳之友社成員謝中之在會中發言,先表示香港正面臨民主考驗,希望台灣支持,接著陳述他在僑社多年,知道有些人訪問台灣後,回到波士頓,卻反對掛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幟。他本人將設法爭取讓紐英崙中華公所永久懸掛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幟。
賴銘琪(右三)拜會洪門致公堂。前左起,阮振強,司徒宗達,
伍伯和,阮偉昌,馬滌凡,後右起,郭大文,陳銘俊,
司徒彥鏗,梅惠聰,李厚鵬,余麗媖,余培峰。
賴銘棋表示,當年孫中山創建民國,爭取的就是民主自由。如今兩岸人民互訪,強調彼此友好,他認為是好事。在他看來,兩岸現今的最大不同是台灣將堅持民主自由﷽﷽﷽﷽﷽﷽﷽﷽﷽就是民主自由,僑射宮鎖了,﷽﷽﷽﷽﷽﷽﷽﷽﷽﷽台灣堅持國父孫中山所強調的民主自由,並藉由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幟來表現。
賴銘琪(前中)拜會余風采堂。
賴銘琪不否認他知道謝中之的暗示,表示獲台灣頒給榮譽職僑胞,應兼顧使命感,有狀況者,將適當給予規勸。
馬滌凡表示,波士頓僑社現在最需要的是團結和諧。二年多前她推動設孔子像,當時擔任中華公所主席的黃光野就很幫忙。
翁宇才也說,溝通很重要。
紐英崙至孝篤親公所昨日大陣仗迎接新處長到任,包括主席陳滋源,陳禮,以及才剛加入成為會員的陳華美等有不下三十名宗親出席,還由陳日華代表寫了一首詩,送給賴銘琪。
賴銘琪(中)拜會李氏公所。
在座談時,前任主席陳家驊促請新處長解釋,兩岸僑務是否休兵,目前的做法如何。他也把早前在僑社內發生的一些個別事故掀了開來,討個說法。
以至孝篤親之友身份出席的余麗媖還強調,經文處處理僑社做法,將是僑社會否漸起離心的依據。
賴銘琪(前中)拜會李氏公所。
賴銘琪再度強調台灣是民主自由的代表,在支持台灣與否上,沒有灰色地帶。陳銘俊補充表示,賴銘琪一向是個十分溫和的人,對僑胞的支持台灣,和他一樣心存感動。
            至孝篤親公所部分成員在拜會結束後,和賴銘琪處長等人上三樓進行第二輪座談,深入溝通早前在僑社內發生的一些事。

AARW慶35週年表揚譚國民,雷美莊,保護亞裔投票權聯盟

黎德慧(左起),劉伯岳,雷美莊的母親雷瓊(右一)都來恭喜雷美莊(右二),
譚國民得獎。(周菊子攝)
(Boston Orange 周菊子波士頓報導)亞裔文化資源中心(AARW)日前在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大樓,慶祝成立35週年,頒獎表揚保護亞美投票權聯盟,雷美莊,譚國民,共籌得三萬五千元。
 亞裔文化資源中心的創辦人之一劉仲岳(右)和關心華埠的麻省理工學院榮譽教授
李燦輝(左)當年在許多社區事務上都有合作。(周菊子攝)
亞裔文化資源中心創立於1979年,是大波士頓地區第一個以泛亞裔為服務對象,追求社會正義的非牟利組織,創辦人包括劉仲岳,首批行政主任包括甫過世的 Fred Ho,以及現任麻州大學波士頓分校亞美研究系主任,今年初獲全美亞美研究學會頒給終身成就獎的江念祖。
當天共約250人出席,慶祝亞裔文化資源中心的35歲生日。包括量身訂造美食晚宴,獨一無二的藝術品,凱爾特人隊(Celtics)球賽門票一整晚共籌得三萬五千元,超過了該中心的預定目標。
亞裔文化資源中心新一批董事成員有不少年輕人,在華人前進會工作的沈羅琳(左)
就是其中之一。(周菊子攝)
晚會表演節目由本地的亞美藝術家擔綱,頒發的獎項及獲獎機構為,保護亞美投票權聯盟獲“社區獎“,譚國民(Frederick Dow)獲”亞太裔太平洋島民先驅獎“,雷美莊(May Louie)獲亞裔文化資源中心基石獎“。越南裔的Monique Nguyen Sahra Vang Nguyen May Takayanagi 造浪獎(Making Waves Award )。
亞裔文化資源中心行政主任Allistair Mallillin(右)和早期成員之一,翁偉倡。(周菊子攝)
得獎者中的雷美莊透露,她已離開杜爹利街鄰里計劃(Dudley St. Neighborhood Initiative)領袖力及能力打造主任職位,計劃利用一年的時間來寫書,把杜爹利街鄰里計劃在市政府合作,撥給市地發展管理權後,成功改造社區的過程,寫下來,給有心改造社區的人做參考。
波士頓的華埠整體發展計劃實施委員會最近也在社區會議中報告過這一構想。
亞裔文化資源中心行住主任,菲律賓裔的Allistair Mallillin表示,以“就是吃(Just Eat)“為主題的慶祝會,既為慶祝過去這些年來,幾乎每年都有1500人在該會來往,亞裔組織的合作在社區造成了影響,也為表揚回顧歷史時發現的那些為推動亞美社區追求社會正義奠定了基礎的人。
  在塔芙茨大學教亞美研究的老師,左起,陳家傑,吳友文,劉萬程等人都支持
亞裔文化資源中心的活動。(周菊子攝)`
 譚國民(左)從麻州大學教授梁聯星(右)手中領下亞太裔太平洋島民先驅獎。
(圖由
AARW提供)

          

王珏今晚(27)鋼琴獨奏會

中華表演藝術基金會將於927日(週六)晚上八點,在紐英崙音樂學院喬登廳 (Jordan Hall) 舉辦王珏個人鋼琴獨奏會。
            王珏生於上海,10歲起就定期開音樂會。2008年,他在西班牙的桑坦德“帕洛瑪奧謝” (Santander “Paloma O'Shea”) 國際鋼琴大賽上拔得頭 籌,引起廣泛關注,其後他在紐約卡內基音樂廳和倫敦威格摩爾音樂廳的首演成功,讓他在音樂界迅速獲得肯定,被公認是當今最引人注目的年輕鋼琴家之一。
師從李民鐸的王珏2009年在上海音樂學院獲得碩士,2010年再在馬克· 西爾弗曼博士 Marc Silverman指導下,獲得曼哈頓音樂學院“藝術家文憑”,其後他的主動要求,以及他的認真,嚴謹,打動了傳奇鋼琴大師拜倫‧詹尼斯(Byron Janis),把他收為私人學生,而且是唯一的一個。
            王珏除了在2008年獲得第十六屆桑坦德“帕洛瑪奧謝” 國際鋼琴比賽的一等獎和金獎外,也是第51屆巴塞羅那Maria Canals國際鋼琴大賽一等獎及第二屆在莫斯科Richter國際鋼琴比賽三等獎得主
這次來波士頓,他將演奏蕭邦曲 ( 民謠4號,作品52; 民謠2號,作品38; 民謠3號,作品47; 民謠1號作品23) 和拉赫瑪尼諾夫的船歌Barcarolle,作品10,第3號,及拉赫瑪尼諾夫第二號奏鳴曲B小調作品36(原創版)

            音樂會票價$15-$50。有一百張學生免費票(限十四歲以上)供學生上網索取。主辦單位希望六歲以下兒童不要進場。查詢詳情可洽中華表演藝術基金會譚嘉陵,781-259-8195,或網站 www.ChinesePerformingArts.net

星期五, 9月 26, 2014

紐英崙華人歷史會表揚波士頓龍舟節籌委會

 波士頓龍舟節籌備委員會的陶凱(左二起),汪剛柳,劉忠凱,NancyLeslie Swartz
陳瑞虹等人出席領遊子獎。(周菊子攝)
(Boston Orange 周菊子波士頓報導)華美博物館共同創辦人陳國維924日晚在紐英崙華人歷史協會(CHSNE)年會中提醒在美華人,必須讓子孫了解歷史,才能讓後代華人在美生存得理直氣壯。
            紐英崙華人歷史協會924日晚在龍鳳酒樓舉辦年會,頒發遊子獎,表揚波士頓龍舟節,邀請今年初出版“黃禍”一書的華美博物館共同創辦人陳國維做主題演講。
楊德超(左一)和紐英崙華人歷史協會副會長杜榮佳(右一)頒發獎學金。(周菊子攝)
            會中還由柯德文殯儀館主管楊德超頒發“柯德文獎學金”給北昆士高中畢業,將就讀麻州大學安赫斯特分校(Amherst)的方嘉禾,以及西木(Westwood)高中畢業,將就讀布朗大學的羅嘉良。
            該會董事鍾曼怡為紀念其母黃鍾惠瓊而設的獎學金,頒給了刻正就讀東北大學的梁偉逸。
            紐英崙華人歷史協會指出,波士頓龍舟節成立迄今已35年,在查理士河畔致力分享,宣揚中國的傳統文化,非常難能可貴。
            波士頓龍舟節的創辦人Leslie Swartz,現任主席劉忠凱,以及籌備委員會的陳瑞虹,汪剛柳,陶凱等人聯袂出席領獎。
 左起,Friedrich Lohr,鄭達,Zeng Wan,朱寬玲,薩福克大學副校長Marisa KellyJonghyun 
Lee等薩福克大學教職員,恭喜薛龍(右二)當選華史會董事。其中的鄭達,
朱寬玲都曾經擔任該會董事。(周菊子攝)
            今年二月出版了“黃禍:反亞裔恐懼檔案(Yellow Peril: An Archive of Anti-Asian Fear)”一書的陳國維,本身是歷史學者,研究亞美歷史多年。他認為,華人進入美國已逾百年,但迄今仍如異類,在社會中經常遭受不形於色的歧視,或被人誤解。亞裔慣於沈默,固然是因素,絕大部分美國人長期以來接觸的書籍,影片,廣播,幾乎都從負面角度描述華人,以致美國人對華人的抱恐懼,反對,內化進他們的心裏,思想中。這一迷思不解,華人和美國人之間的關係,恐怕也難改善。
 許多年輕學生還沒等宴會結束,就圍著陳國維(左一)問問題。(周菊子攝)
            陳國維指出,當年愛爾蘭人移民進美國時,飽受歧視,拿華人墊背,向早一步移民進美國的其他歐洲人強調,比起來,華人才更加是外國人,進而在社會中引發反華情緒。他認為華人、亞裔和美國人之間往往有道跨不過去的鴻溝,在於無論是華人或是美國人,對這段歷史造成的陰影都很無知,又沒花時間去學習,了解。為將來著想,他建議華人父母鼓勵子女了解這段歷史,。
            紐英崙華人歷史協會當晚還宣佈了四名新董事,薛龍(Ron Suleski),余雪華,陳逸龍,李強。
            薛龍是紐英崙華人歷史協會成立以來的首名非華裔董事,但他曾任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心副主任,現為薩福克大學羅森伯格東亞研究所所長的經歷,讓許多人對紐英崙華人歷史協會未來的發展,有了更多期許。


 梁偉逸(左)領取鍾黃惠瓊獎學金。(周菊子攝)
          

波士頓經文處新處長賴銘琪履新

駐波士頓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新任處長賴銘琪,924日晚抵埠,正式“鳳還巢”,將在未來3天內拜會十餘個本地僑團。
賴銘琪曾於20042010年間駐波士頓,返台述職後,2012年調赴華府,直至現在升任處長,再調波士頓。
許多大波士頓僑民對賴銘琪並不陌生,賴銘琪自己也很欣慰,闊別四年多後,竟有機會回大波士頓,和許多老朋友再續前緣。
賴銘琪表示,這次回波士頓,很高興的是經文處同仁個個能幹,工作表現佳,讓他對經文處以後能做些什麼,有很多期許。接任後他將從“讓人有感”的角度出發,先推動“直接換駕照“項目,讓留學生,企業界人士等一抵達麻州,就可以把手中的台灣駕照直接拿去換麻州駕照。
“直接換駕照“是賴銘琪在華府任職時,率先推出的便民服務項目,迄今全美已有九州通過法令,容許台灣駕照直接換成當地駕照。
賴銘琪指出,從台灣來美就讀的留學生約有1500人,根據經濟部匯報,去年從台灣來麻州的投資案也有56宗,這些人將都能因此受益。他希望任內能在轄區的紐英崙各州推動通過此法。
賴銘琪還有心辦理“行動領務”,把在台灣已實施多年,波士頓市過去這一,兩年也已辦理的“車輪上的市政府(City Hall on the go)“,應用在為僑民服務上,考慮派員到勒星頓中文學校等探問僑胞有什麼需要。
賴銘琪履新後,昨(25)晚首次以處長身份,出席雙十文化訪問團的表演晚會,今(26)日早上十點起,將陸續拜會紐英崙中華公所,紐英崙至孝篤親公所,李氏公所,波士頓洪門致公堂,波士頓黃氏宗親會,紐英崙余風采堂,紐英崙潮州同鄉會等僑團。明(27)日,他將出席新英格蘭中文學校協會的教師節慶祝會,再接著陸續拜會其他僑團。

圖片說明:

        僑委會僑教處副處長賴麗瑩(右起),波士頓僑務委員馬滌凡迎迓雲雯蓁,賴銘琪處長夫婦履新。經文處副處長陳銘俊作陪。(菊子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