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2月 18, 2013

風雪後的波士頓


上週「尼莫(Nemo)」過境帶來的大風雪,造成昆士市大停電的困擾。昨(十七)日的風雪,讓昆士市在格外警覺下,凌晨就宣佈進入風雪緊急狀況,直到昨日五點才解除,波士頓市也一早發通告,提醒市民注意風雪進展,不過風雪在昨日中午左右,已大致停息。
            國家氣象局表示,風雪較嚴重地區在鱈魚角及南岸一帶,累積降雪量可能多達六到八吋。風速則達每小時55英哩。Brewster昨天下午近傍晚時,已降雪6.3吋了。國家氣象局說,羅根國際機場那兒,降雪量也已達5.1吋,是波士頓市內降雪量最多的地方。
            根據國家電網(National Grid)公佈在網站上的報告,有3900多戶人家停電,大部份在南岸。北星(NStar)公司則有大月375戶人家停電。
            有些開往瑪莎葡萄園島及南特基島的渡輪一度停開,下午才復航。羅根機場有些飛機誤點。地下鐵還正常行駛。
            一名物業管理公司員工表示,這場雪和上週比起來,規模小多了。上週的雪讓他花了兩天,約廿小時,才把雪鏟清。波市府發言人John Guilfoil也說,情況比上週好多了。尤其週一是總統日假期,各地政府也不必為儘快鏟除道路積雪而太著急。
            氣象局人員表示,昨日雪停後,大風仍然對行人造成困擾,風速有時高達每小時45英哩。週一可能出太陽,有微風,溫度在華氏三十多度左右,週二可能下雨。

星期六, 2月 16, 2013

李燦輝綜論波士頓華埠歷史


紐英崙華人歷史協會和波士頓公共圖書館合作,十三日(週三)晚邀得麻省理工學院榮休教授李燦輝,為逾百名聽眾回顧波士頓華埠及華人社區歷史,點出鄰近城市華裔人口再多,波士頓華埠仍是華人社區的精神中心這一事實。
            李燦輝的這場「波士頓的華埠:刻板印象、食物以及界線以外(Bostons Chinatown: Beyond Stereotypes, Food and Boundaries)」講座,是波士頓公共圖書館「建造波士頓計劃」,誌記波士頓公共空間的本地及家庭歷史系列講座之一。
            波士頓公圖館參考部圖書館員Linda指出,波士頓在1920年代設立了東波士頓移民站,做為羈押移民地點。1938年抵達波士頓的李燦輝,是波士頓市內極少數,曾有親自從該站通關經歷的人,他也曾參與波士頓華埠內建設工作,由他來講波士頓華埠歷史,再恰當不過。
            曾任麻省理工大學市區研究及計劃系主任的李燦輝,在中國廣東台山出生,波士頓長大,上過昆士小學、波士頓拉丁學校,畢業於密西根大學,曾經是羅馬大學的傅爾布萊特學者,現已退休,但仍在麻省理工學院、香港中文大學建築系授課。
李燦輝為這場講座製做了81頁的幻燈片,從華人約於1880年代落腳、定居於波士頓華埠夏利臣街一帶開始講起,既交待了華人移民來美做鐵路工、淘金,太過勤勞、有效率,遭遇排擠,只能做洗衣工,排華法案發生,華人被欺凌的遭遇等等歷史,也暢論其後經過1941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餐館業興起,華裔以「紙兒子」等方式避過排華法案,接引親人來美,組成姓氏公所、僑團,形成社區。第二次世界大戰帶來的一連串社會衍變,也影響了波士頓華埠人口及疆域變化。
李燦輝查了許多歷史資料,找出許多歷史文件與照片,既透露了他的曾祖父1892年抵達波士頓,進了製鞋大鎮橋水(Bridgewater)的一家洗衣店工作。1903年,他祖父抵達美國,和他曾祖父一起在博德(Broad)街的洗衣店工作。其後他祖父輩和范王柳娥的祖父輩,曾是同一企業的合夥股東等個人歷史,也重點描繪了波士頓華埠的源起,衍變。
他指出,1870年時,製鞋商Calvin T. Sampson 為對抗聖Crispin武士在麻州北亞當斯鞋工廠發起的罷工,從加州引進75名華工。那是到麻州的第一批華人。
但是,華人到底是怎麼抵達波士頓的,並沒有很清楚的記載。有些人應該是北亞當斯鞋廠工人,有些人應該是大火後,被聘來建造珍珠街上電話交換機的工人。
1875年波士頓名錄(directory)上有記載的第一批華人,是五名洗衣工人。
由於當年美國境內的排華氛圍,以及排華法案,幾乎把華人排除在所有的工作機會之外,大部份人只能做沒人競爭,只要很少資金就能經營的洗衣工。
那時波士頓市內有不下五百家洗衣鋪,單只是在南端(South End),就有一百多家。
紐英崙內麻州的費奇堡市、春田市,緬因州的波特蘭市,羅德島州的普域敦斯市,每個工業化城市裏,都有洗衣店。餐館業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華人才有機會進入,並紅紅火火的甚至開張起夜總會式營業場所。
波士頓市必珠街和益士石街之間的夏利臣街那一帶幾個巷弄,也在這些年代成為「單身社會」的核心區。那是個很破爛,有幾百輛馬車穿越狹窄街道的地區,但也是到南車站很方便,有出城街車路線的地方。
1902年時,在必珠街和益士石街之間的夏利臣街一帶的華埠,只有居民500人。那兒一直是人們尋找便宜,又有異國情調東西的地方,有著各式各樣的餐館,近年來還從主要是廣東式,擴展到也有台灣菜、四川菜,韓、日及馬來西亞菜,不僅遊客、食客愛去,更為大都會工薪階層華人提供了各種服務,包括旅遊、理髮、買賣房地產,購買電話卡,以及生活必須品等等。
遊客們心目中的華埠,主要是中心商業區,大部份居民,都住在包括大同村、堡壘村等,許多的政府津貼住宅大樓,以及有著諸如昆士小學、青年會,廣教學校、華美福利會等社區機構的的尼倫街以南地區。
根據2010年的人口統計資料,麻州內約有十二萬華人,廿萬亞裔。波士頓華埠儘管只有大約5000名居民,卻是紐英崙地區華人中心。近年來,更衍變成東南亞人的中心。
李燦輝指出,僅管昆西市、摩頓市的華裔居民人數,如今比波士頓市更多,艾克頓(Acton)鎮、勒星頓鎮等郊區已出現教授、生醫、工程界等專業華人聚居圈,和以聚居在波士頓華埠一帶,教育水準不高,英語不通的新移民,儼然形成兩極階層。近年來,在華埠住宅樓宇貴族化走勢下,有不少當年被逼遷到郊區的華人,以及新一代的年輕華裔專業人士,也紛紛選擇住進波士頓華埠,漸漸改變了華埠面貌,而波士頓華埠也還仍然是華人社區的精神中心。
昨日傍晚,李燦輝再為華埠龍騰圖書館做了一場華埠輿圖講座。

圖片說明:

            李燦輝(左起)和范王柳娥、Terry Kwan、關麗華、李金蘭。(菊子攝)

            波士頓公圖館參考部圖書館員Linda()和李燦輝在會中回答提問。(菊子攝)

            李燦輝的「波士頓的華埠:刻板印象、食物以及界線以外(Bostons Chinatown: Beyond Stereotypes, Food and Boundaries)」講座,竟有許多人站著聽。(菊子攝)

星期五, 2月 15, 2013

波市長訂2/17請市民免費玩一午


波士頓市長萬寧路(Tom Menino)情人節大發愛心,繼十三日宣佈推出「我愛你,波士頓」活動,情人節市內各個計時收費停車錶地點,可免費停車後,昨(十四)日追加愛心,邀請波士頓家庭二月十七日(週日)中午十二點至下午三點,到多徹斯特(Dorchester)法蘭克林公園的Devine高爾夫球場場,免費享受一個「家庭樂趣日(Free Family Fun Day)」。
這一免費活動包括滑雪撬,放電影「兩個快樂腳(Happy Feet Two)」,Rosalita的木偶講故事,世界各地的遊戲,音樂、呼拉圈,以及閱讀波士頓的活動,免費熱巧克力等。流動市政府卡車也將出動,在現場讓民眾辦理各項市政事務,省了跑一趟市政府。
這一活動由鄧肯圈(Dunkin Donuts)L.L.Bean贊助,波士頓市長萬寧路,波士頓青年及家庭中心、波士頓公園及娛樂局、波士頓旅遊及特別活動局、閱讀波士頓等合辦。
查詢活動最新狀況,可上推特@BostonParksDept,或臉書。多徹斯特的1 Circuit Drive的俱樂部屋停車場可免費停車。
波士頓市長還鼓勵市民週六(十六日)的早上十一點半到下午兩點,到柯普利廣場的波士頓公共圖書館,看看波士頓青年及家庭中心舉辦的職業展,有一百多個組織在那擺攤,和青少年談工作機會並面試。
二月十七日(週日)上午十一點,波士頓文化協會及波士頓公園及娛樂局在牙買加塘(Jamaica Pond)的船屋,舉辦免費的冬日攝影工作坊。

華埠社區聯盟慶祝成立廿週年


華埠社區聯盟(TCC)(十四)日一早,在波士頓國際青年旅舍(Hostelling International Boston)慶祝廿週年,介紹新一屆七名執委會成員,感謝當年創辦、經營聯盟的歷屆委員,歡送聯盟協調員梁志生離任,並聲言將繼續做為平台,促進華埠內社團之間的資訊交流,在有需要時攜手合作。
            華埠社區聯盟(TCC)主席,也是波士頓華人佈道會牧師廖永誠,昨日感性十分的介紹了華埠社區聯盟的源起,邀請早年的聯盟共同主席,現為Hyams基金會項目主管梅大衛,波士頓華人佈道會牛頓堂牧師李蔭棠回憶舊時,展望未來,還特地安排一段「開放麥克風」時間,讓願意說幾句的聯盟新舊成員,抒發感想,會場不時爆出笑聲,溫馨非常。
            梅大衛指出,當年他們會組成華埠社區聯盟,全因為發現社區內許多組織成立的目的,都是要為華埠服務,但平日各自埋首工作,彼此缺乏溝通,常不知道其他機構或組織正在做那些事,從而失去協調、互補,或合作機會。自組成華埠社區聯盟後,各機構之間建立起關係,也和政府有了更多良性互動。
            李蔭棠的發言更詼諧些。他笑說自己有如星球大戰中的尤達(Yoda),要藉華埠社區聯盟這平台,對華埠社區做貢獻。當年和華埠社區內熱心公眾事務的各機構代表,籌組華埠社區聯盟的第一次會議,還是在泰勒街上,如今已移平為停車場的華埠青年會所在大汽球內開的會。他指出,各組織有各自的使命、任務,對事務看法不盡相同,彼此之間甚至還有競爭,但華埠社區聯盟為各機構提供了一個絕佳機會,搭起橋粱,彌平歧異,讓激進份子和保守派,仍然能做朋友。
            當年就已參與,如今在華埠社區聯盟內仍然活躍,今年再度出任七名執委之一的塔芙茨大學社區關係主任魯貝(Babara Rubel),華人前進會行政主任駱理德,華埠青年會發展主任陳魯誠,也從一開始就參與的梅雪嫻、范王柳娥,曾任亞裔文化資源中心行政主任的劉仲岳等人也都說了幾句話。
            駱理德更直率些,形容華埠社區聯盟有如一個不正常(dysfunctional)的家庭,不但有激進派、保守派的意見對立時刻,更有過害群之馬(blacksheep)。但無論怎麼說,聯盟是華埠各社團的一個共同地方。經由聯盟團結出來的力量,外界開始認可,「這裏」有個華埠社區。至於華埠的未來,就還要看社區組織間如何攜手合作了。
            當年參與為華埠社區策劃,製做第一份華埠整體發展計劃的鄭繼良、李燦輝、盧桂齡、陳灼鋆等人;關心華埠發展的中華頤養院董事陳秀英,哈佛大學榮休教授江淵聲,華美福利會行政主任李秋明,國會眾議員卡普阿諾(Mike Capuano)的助理張潔茵,中華耆英會副行政主任張昆等許多人,昨日也都出席,表達他們對華埠的持續關切。
            昨日,華埠社區聯盟主席廖永誠還送上一份小禮物,歡送已回麻州大學深造社區計劃的協調員梁志生離任。一名華埠社區聯盟執委透露,新年度內,聯盟將調整做法,正在聘請兼職協調員。
華埠社區聯盟昨日介紹的新一屆執委,包括主席廖永誠,副主席曾雪清(塔芙茨醫療中心社區主任),財政伍綺玲(波士頓華埠社區中心行政主任),以及執委塔芙茨大學社區關係主任魯貝(Babara Rubel),華人前進會副主任劉衛恒,亞美社區發展中心行政主任陳潔瀅,亞美社區發展中心項目主任吳欣儒。

圖片說明:

      鄭繼良(右起)、李秋明、梅雪嫻、駱理德、魯貝、梅大衛、范王柳娥、李美真、陳魯誠、陳卓明、李蔭棠等人,都華埠社區聯盟的資深成員。(菊子攝)

      廖永誠(左起)、魯貝、曾雪清、吳欣儒、陳潔瑩、劉衛恒、伍綺玲是新一屆的華埠社區聯盟執委。(菊子攝)

      華埠社區聯盟主席廖永誠()感謝將離任的梁志生(),稱許他做了許多事。(菊子攝)

李池湘訪波唱粵劇 觀眾陶醉投入


波士頓安良工商會和華僑協會波士頓分會合作,十二日晚在波士頓龍鳳酒樓聯合主辦「迎春粵曲晚會」,邀來粵劇著名花旦李池湘與六、七名本地粵曲好手對唱,為二、三百名粵曲愛好者帶來賞心悅目更順耳的一晚。
            李池湘是廣東番禺人,曾主持南方電視台榮獲中國國際十佳欄目形象片獎的「好戲連台」節目,1993年還得過香港南派粵聚節表演一等獎,2005年再得廣播電視文藝一等獎,在中國、香港都有相當高的知名度。
            全美安良工商會元老梅錫銳年前組團赴粵,考察飲食途中,與曾訪波士頓的李池湘相聚,也為這場「迎春粵曲晚會」牽了線。十二日晚不但安排了波士頓本地的粵曲師傅梅炳鈿和曾開個人粵劇演唱會的單鳳琴擔任司儀,風趣的為六段演出做介紹,還邀得新聲樂團的共同創辦人梁潤霖,以及陳偉正、曾浩林、陳大超、吳燦興、曾靜儀、梅超明、朱傑概、羅健成、甄雲龍等老資格琴師做音樂拍和,梁健明、李蘭詩擊樂伴奏,陣仗十足。出席觀眾聽得十分投入。
            當晚共演出六段折子戲。李池湘依序和林鉅仰、梁志平、譚新順、伍國榮等人對唱了「洛水夢會」、「水漫金山」、「斷橋」、「新霸王別姬」等其中的四段。另外兩段由本地粵曲好手串場獻唱,有梅美雲和周紹球合唱「狄青闖三關」、單鳳琴和來自紐約的粵曲唱家伍國榮合唱「文成公主雪中情」。
            由於演出者歌聲好,服裝美,曲調新,晚會出席者都顯得很開心。還有聽眾慕名而來,上台獻花,要求合照。
            波士頓安良工商會會長黃國健表示,該會舉辦「迎春粵曲晚會」,旨在服務社區,趁新春期間,給僑社帶來更豐富的年節氣氛。

圖片說明:

            波士頓安良工商會會長黃國健(左起)、全美安良元老梅錫銳、波士頓安良會長李天生(後中)、安良幫辦鄧北海(右一),邀請李池湘(左三起)、譚新順、單鳳琴、伍國榮演唱粵曲。(菊子攝)

            來自紐約的粵劇唱家伍國榮和單鳳琴對唱「文成公主雪中情」。(菊子攝)

            李池湘()、譚新順()在梁潤霖()伴奏中演唱「斷橋」。(菊子攝)

星期四, 2月 14, 2013

長春藤學校設有錄取亞美學生限額?


Ivy Schools set an Asian Am. quota

          
    17% +/- 2% but “Not a Quota”?
Dear Fellow Asian Americans and Friends,
   When it looks like a DUCK, swims like a DUCK, and quacks like a DUCK,
it is a DUCK!
   Ron Unz’s summary on an "AsAm Quota" and his much longer “meritocracy”
article generated ferocious debates from all sides regarding race-
conscious college admissions, yet conspicuously missing is any challenge
to his key finding that all Ivy Leagues converge to a 17% +/- 2% AsAm
"quota" despite strong demographic and academic performance trends
otherwise. In the absence of contradicting data, such a convergence
is not explainable other than suggesting A HIDDEN QUOTA.
   THE SILENCE IS DEAFENING.
   When will the civil right community, including many of the AsAm
organizations, seriously evaluate this data convergence and benchmark it
against the basic American value of fairness? Since when does the
high ideal of “Equal Opportunity” become synonymous to “Equal Outcome”?
   Just insisting there is “no AsAm quota” is of no merit unless backed by
data. Such a claim also has a bad track record: No university ever
admitted to having a Jewish quota during 1920-1950, even though it is
now an universally accepted fact. Authored by: A Guest Writer
   FORWARD this e-newsletter to all Asian Am Ivy students. Ask them to
spread these FACTUAL INFO all over their campuses. When the people
with power e.g. Ivy administrators are DISCRIMINATING AGAINST
US BY LYING AND PRACTICING ILLEGAL POLICIES (quota is illegal),
RIDICULE THEM !!
   Ron Unz’s summary on an "AsAm Quota" was published by The
National Review. It was cited by SCOTUSblog (Supreme court of the US
blog) which may hopefully have an impact on the Supreme Court decision.
The article also summarized S. B. Woo's piece in NY Times' Room for Debate.
Sincerely,
S. B. Woo, President, a volunteer
80-20 National Asian Am. Educational Foundation
http://www.80-20EF.org 

波市長宣佈「我愛波士頓」 情人節停車免費


 Mayor Menino Declares “We Love You, Boston”
Free Parking for Valentine’s Day

Mayor Thomas M. Menino today announced shoppers and diners will enjoy free parking at all City of Boston parking meters on Valentine’s Day, as local businesses and all of you romantics make up for lost time during the weekend storm.
 波士頓市長萬寧路今日宣佈,購物者及用晚餐者,情人節這天,可以在波士頓市的計時停車錶地點,免費停車,讓本地商家及民眾,羅漫帝克的補回週末風雪期間失去的時間。

“Whether you’re showering yourself, a friend or a special someone with love this Valentine’s Day, we want to make it as easy as possible for residents and visitors to spend some time and money at Boston businesses and restaurants tomorrow,” Mayor Menino said. “Get out there and share the love!”
萬寧路說,「情人節這天,不論你是在令你自己,一名朋友,或一個特別的人開心,我們要讓居民及訪客,儘可能更輕鬆的在波士頓的商鋪及餐館消磨時間及花錢」。他說,「出門,分享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