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5月 09, 2012

台灣傳統週藝師展渾身解數 羅州童叟盡歡


台灣省舞獅技藝會的十名藝師,六日帶著「寶島好玩藝」轉往羅德島州,在羅德島華人基督教會旁的兩座涼亭中擺出攤位,繼續「台灣傳統週」的展示台灣民藝使命,不斷贏得熱絡讚嘆。
            羅德島州華人基督教會中文學校校長孫幼偉透露,這天還有人攜妻帶子,遠從麻州新貝福市、秋河市趕來,逗留了一整個下午,直呼揀到寶,學會不少台灣民藝的DYI做法,甚至中國傳統的經書文化。
            羅德島州參議員Elizabeth A. Crowley也在黑石谷旅遊協會(Blackstone Valley Tourism Council)會長畢靈頓(Robert Billington)陪同下到會,代表羅州參議會頒給「台灣人社區」一份表揚狀。
            台灣省舞獅技藝會的十名藝師,領隊王宏隆,展示美濃紙傘、客家花布的龔一舫,展示福袋、香包的廖雪麗,展示捏麵人的巫俊德,去年來過波士頓,其他的幾名新人,分別為示範摺紙、龍鬚糖的黃世堯,做彩繪竹編的林仙化,示範畫糖的呂國佃,做地雷、竹頭號的鄭源智,示範織布DYI、祈福吊飾、軟陶的梁秀娟,示範超級戰車、竹筷槍、彩繪陀螺的梁國棟等人,這天分成兩批,駐紮在羅德島華人基督教會旁,由羅德島設計學院學生為教會搭蓋出來的木製涼亭內,各自擺出攤位,向川流而至的訪客,介紹他們的專長台灣技藝。
            廖雪麗擺出的十二生肖福袋,還頗有典故。遇到有心人多問幾句,她才在余靜姿幫忙翻譯下說,根據易經,十二生肖各有貴人與五行搭配,不同的水晶、寶石,含有不同能量,例如龍年出生者的貴人是普賢菩薩,福袋中方黑曜石,可防小人、保健康,放紫水晶,可聚財氣、招智慧等。就連各人適宜從事什麼行業,也可藉五行生剋來調整福袋內容。
            呂國佃的畫糖,在大人眼中,實在並不怎麼特別,就是把糖燒熱融化了,薄薄一層澆在鐵板上,用竹枝雕畫,兩三秒鐘就乾硬出一個形狀。這技藝主要在畫功上。這天有許多小朋友圍在呂國佃的攤位前,搶著舉手,點名要鹿,要鳳凰。
            王宏隆這天沒舞獅,但拿出毛筆,為到訪著寫吉祥詩。一名西人還特地要教會同工宋秀珍幫忙翻譯,請王宏隆為她母親取個諧音的中文名字,再用毛筆寫下來。
            梁國棟的童玩攤位,也是小孩子們的最愛。圍坐在他攤位前的小朋友中,竟然還是名女生對槍更感興趣,搶先說要學做竹筷槍。
            龔一舫在星星中文學校校長王曉元逛到攤位,聊開來時,還拿出他的展覽目錄,介紹他的真正專長在葫蘆雕,只是長途旅行,葫蘆不好帶。
            孫幼偉表示,他在台灣長大,卻從沒機會在同一時間見到那麼多種台灣民藝,這趟來的每位藝師,又都是大師級人馬,展示的技藝真是沒話講,實在應該讓更多人都能欣賞到。
            羅德島華人基督教會的章賢信、徐海英等人,這天都趕到會場幫忙佈置,教會執事吳子平在活動結束後,安排了一頓龍蝦、牛排大餐,慰勞一眾藝師。
            「台灣傳統週」藝師團已於七日轉赴下一站底特律,預定五月中旬抵紐約。




圖片說明:

            台灣省舞獅技藝會的十名藝師,前排左起,梁國棟、林仙化、龔一舫、廖雪麗、梁秀娟、巫俊德、呂國佃,後排右起,鄭源智、黃世堯、以及領隊王宏隆(後左三)和經文處處長洪慧珠、吳子平、孫幼偉、章賢信等人在會場合影。(菊子攝)

            王宏隆(左一)送一幅字畫給黑石谷旅遊協會會長畢靈頓(右一)、經文處處長洪慧珠(左二)(菊子攝)

            羅德島州參議員Elizabeth A. Crowley(右)送表揚狀給羅州台灣人社區,由羅德島華人基督教會中文學校校長孫幼偉(中)、老師余靜姿(左)代表接受。(菊子攝)

社區節能翻修計劃將跨入新階段


三、四十名綠色正義聯盟成員、政府官員及電力公司代表,七日匯聚在華人前進會會址,慶祝在麻州四個社區內試行的「社區動員」節能翻修計劃告一段落,現正等相關機構批准,展開為期三年,規模更大的節能翻修項目。
      華人前進會副行政主任劉衛恒表示,華埠地區的社區動員(Community Mobilization Initiatives)節能翻修計劃,成功的為126戶家庭,提供了能源評估、改善能源效率等服務。其中74戶免費獲得政府補助的住宅封閉空氣及絕緣工程。
      在華人前進會經辦的試行計劃中,還有四名華埠工人獲Aulson公司,以及國際漆工及聯合貿易工會(International Union of Painters and Allied Trades)聘為防寒保暖技工(weatherization technicians)。這些技工也已開始申請工會的學徒項目。
      華人前進會在執行這一項目時的合作夥伴,包括北星(NSTAR)、國家電網(National Grid)、波士頓市府,以及國際漆工及聯合貿易工會、Aulson、綠色正義聯盟等。
四個社區在華埠之外,還包括雀喜市(Chelsea)、林市(Lynn)及春田市(Springfield)
華人前進會在辦理這一項目時,為30個家庭提供了翻譯服務,資助了25個家庭做進行節能翻修前必須完成的住宅維修。
東北環保會(Environment Northeast (ENE))麻州主任Jeremy C. McDiarmid表示,各相關機構在社區動員(Community Mobilization Initiatives)實施期間瞭解到的事務,將會被包括進麻州的能源效率計劃中。

圖片說明:

      華人前進會副行政主任劉衛恒(右起)和東北環保會(Environment Northeast (ENE))麻州主任Jeremy C. McDiarmid、政策支持者Emily Norton等人在慶祝會中交流。(菊子攝)

新英格蘭中文學校協會扯鈴比賽好熱鬧


新英格蘭中文學校協會五月六日在貝爾蒙(Belmont)高中體育館舉辦第二屆中文學校校際扯鈴比賽,共有四校數十名同學參加,陳澔廣、陳弘、吳尚玲、王威程等人獲各組冠軍。
新英格蘭中文學校協會會長王月娥表示,這次的比賽,分個人繞腳競速賽 (12 歲以下).個人繞手繞腳競速賽(無年齡限制)、個人花式舞台表演賽 (12 歲以下).個人花式舞台表演賽 (無年齡限制)等四組,共有勒星頓中文學校、麻州中部中文學校、中華語文學校、牛頓中文學校等四所學校派員參賽。另有多所中文學校的愛好扯鈴校友,紛紛趕來參加,使得整個比賽熱鬧十分,尤其是表演賽部份,更示出扯鈴工夫不同凡響的同學還真不少。
王月娥在會後特別感謝協辦這次比賽的波士頓僑教中心主任黃正杰、勒星頓中文學校校長陳燕貞、以及該會全體工作人員評審委員,以及參與活動學生及家長們。她表示,要不是所有都支持與配合,活動不會那麼圓滿順利結束。
      當天的每一名參賽者,賽後均獲得主辦單位藉表鼓勵而精心準備的一袋小禮物,以資鼓勵。獲得各組前三名的同學,另獲發獎狀一紙及禮券一份
各組比賽的前三名優勝者,依序如下:
個人繞腳競速賽 (12 歲以下)麻州中部中文學校陳澔廣勒星頓中文學校陶宏杰牛頓中文學校王安地。
個人繞手繞腳競速賽(無年齡限制)勒星頓中文學校陳弘、王威程、中華語文學校李大貴。
個人花式舞台表演賽(12 歲以下)勒星頓中文學校吳尚玲、王柔文,麻州中部中文學校陳靜慧。
個人花式舞台表演賽 (無年齡限制)勒星頓中文學校王威程、中華語文學校李大貴、勒星頓中文學校龔誠德。
王月娥會後表示,該會將於八月廿四日至廿六日,舉辦為期三日,分別採遠距及實地授課方式進行的波士頓暑期教師研習會,查詢詳,可上該會部落格http://blog.huayuworld.org/neacs 

 
圖片說明:

      新英格蘭中文學校協會會長王月娥(右一)、波士頓僑教中心主任黃正杰(後左四)和部份老師、學生們在比賽結束後合影。(圖由新英格蘭中文學校協會提供)

      新英格蘭中文學校協會會長王月娥(右一)和其中一組的得獎學生、老師合影。(圖由新英格蘭中文學校協會提供)

社區安全法 麻州5/15起執行


儘管麻州州長派區克(Deval Patrick)強烈反對,麻州本地執法人員昨()日接獲聯邦政府移民官通知,五月十五日起,麻州將全州實施備受爭議的社區安全法。
麻州近來發生一連串備受矚目,涉及非法移民的汽車意外,加強了人們要求在全州實施指紋比對做法的呼籲。
上週一名鱈魚角林業人員被一名據稱是逾期居留的女移民撞死了。去年,米爾福市(Milford)Matthew Denice,被一名非法移民撞死了。那人其後因酒醉駕車被捕。
自從「安全社區」法於2008年實施以來,波士頓市迄今仍是麻州各市鎮中唯一執行該法的城市。該法要求州警或本地警察在逮捕或羈押任何人後,以電子儀器檢查指紋,和聯邦調查局、移民局的數據庫比對,容許聯邦移民官羈押非法移民,準備遣返。
      布里斯托郡治安官(Bristol County Sheriff) Thomas Hodgson稱讚聯邦移民及海關執行部(US Immigration and Customs Enforcement)的決定執行這一辦法。也些地方官員還推動要更快實施該法。他說,這是那些失去心愛者人家的大勝利。
      Hodgson和其他人曾經催促派區克放棄反對該法態度。
      派區克及其他人批評安全社區法遞解了很多從未犯過罪的移民。不過包括波士頓警察在內的人卻說,這辦法是很有價值的打擊犯罪工具。

星期二, 5月 08, 2012

北大校友會民主改選 臧充之當選新會長

北京大學新英格蘭校友會新任會長臧充之(左起)當選後和校友會主席趙平、年會主講人謝曉亮教授、卸任會長周超、
校友會理事李允中等人合影。
(周菊子攝)
北京大學新英格蘭校友會部份出席年會校友在哈佛燕京圖書館外合影。(周菊子攝)
(Boston Orange 周菊子劍橋市報導) 新英格蘭北京大學校友會六日下午在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舉行年會,並首度以民主選舉方式,在93人上網投票後,選出新一屆會長臧充之。
卸任會長周超即將於本月底赴賓州Lehigh大學,走馬上任電子電腦系及生物工程系助理教授。他在會中報告,該會已於四月份申請成為501 ( C ) 3非牟利機構,會員也在該校前任校長許智宏來訪波士頓後,從原有的兩百人七百多人,校友們的向心力越來越強。
周超表示,北大新英格蘭校友會在熱心校友們的傾力支持下,過去這兩年來成就不少,包括2011年請到曾獲得數學界最高榮譽獎的哈佛丘成桐教授,2012年請到單分子酶學奠基人哈佛謝曉亮教授擔任年會主講人,還陸續出版了未名通訊、架設起網站、提供美國就業訊息的「未名服務」,製作宣傳視頻,設立創業、帆船、讀書等三個俱樂部等。
邀請成功人士與校友們分享經驗博雅論壇,2010年十月起開辦迄今已辦過十三講,邀有吳琼、劉軍、李允中、張偉、趙陽、王石、宇文鎬、楊貴平、Howard Liang、高偉、傅道田、王恩哥、李驍軍等人講談。
該會也在2011年八月起草校友會章程,2012年一月,哈佛天體物理學者趙平、哈佛大學教授劉軍、Nexcelomg生物科學公司創辦人暨執行長李允中、布朗大學教授唐建新、Analysis集團高管吳琼等五名理事,在理事會通過第一次章程修正案
周超認為,該會在2011年和2012年分別製作,以新年祝福、尋找為主題的兩輯校友會宣傳視頻,使新英格蘭北大校友會在一眾校友會中脫穎而出,顯得最具創意。
俱樂部部份,權奇敏組織的創業俱樂部,今年將組校友團回中國參訪企業。趙平組織的帆船俱樂部,為校友增添了生活情趣。此外,該會經常舉辦烤肉、郊遊等聯誼活動,去年還在至少五個不同地點放映了北大所拍電影「此間的少年」。
北京大學新英格蘭校友會理事會主席趙平當天表示,今年的年會主題是「科學與民主」,科學指的是邀請謝曉亮教授講談「單分子層面的生命(Life at the Single Molecule Level)」;民主指的是今年是該校友會首次採用民主方式,選舉下一屆新會長。
趙平在揭曉選舉結果前,特地介紹了一下兩名會長候選人,同為2001屆的歷史系武世瑾與物理系臧沖之。
趙平稱許武世瑾是個說到做到又熱心的校友,不但辦出未名通訊,還拍出校友會的宣傳視頻。臧充之也是熱心、有能力,還不爭名利的人。去年北大校方要本地校友會給份過去兩年來的工作報告,臧沖之臨危受命,很快就完成了該一任務。北大副校長王恩哥來訪,一應行程就是由他承辦的。
趙平隨後報告,校友會會長任期二年,本次網上選舉共有93人投票,武世瑾獲29票,臧沖之得64票,由臧充之當選會長。
五月六日到現場出席年會的北大校友們約四十多人,會後在哈佛燕京聚會廳享用理事李允中贊助的壽司、點心,暢快交流。 

紐英崙婦女新運會念親恩


紐英崙婦女新運會五月六日晚在龍鳳酒樓三樓,以美食、好歌、勁舞,強調「念親恩」的主題,在龍鳳酒樓三樓,與三百多名僑團嘉賓同慶雙親節。
            紐英崙婦女新運會今年的「念親恩」雙親節慶祝會,由溫陳美月、李廖認寬擔任中英文司儀,主席李秀萍、李慧芳先後致歡迎及感謝詞。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洪慧珠、紐英崙中華公所主席黃光野做嘉賓致詞。波士頓華僑文教中心主任黃正杰今年為陪伴來自台灣的藝師們在羅德島州公幹,當晚未克出席。
            李秀萍、李慧芳在致詞時,分別強調,每年五月第二個星期日已是世界公訂的母親節,該會特地舉辦活動,提醒大眾,適時向母親表達心意。
雖然古時孟郊「遊子吟」所寫,「慈母手中線, 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 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 報得三春暉」的情景,早已不復見,現代子女已沒那個人見過自己的母親捻針穿線,但「癩痢頭的兒子還是自己的好」那種寵愛,卻幾乎每個人都有經驗。
李秀萍、李慧芳當晚提醒眾人,報答、感念父母的養育、愛護之恩要及時,否則「子欲養而親不在」,可就只能徒呼負負了。
紐英崙婦女新運會當晚的表演節目部份,由該會合唱團獻唱「念親恩」,「甜蜜蜜」二首歌。年逾八十的波士頓國民黨前任常委李伍綺蓮,已退休多年的廣教學校前校長李湯鳳鳴,以及中華耆英會現任行政主任梅伍銀寬等婦女會資深前輩,都側身在合唱團,為婦女會娛賓出一分力。
演唱中途因音響設備出狀況,婦女會成員們改成清唱,團員們不習慣,一下子唱得此起彼落,惹得座中眾人笑得合不攏口。溫陳美月圓場也打得好,強調婦女會演唱,本就意在為出席眾人帶來歡樂,如今笑果更佳。
當晚出席的社區嘉賓,還紛紛稱讚婦女會的新制服,溫馨又搶眼。主席李秀萍透露,這還是婦女會的第一套制服,她早前回中國台山見到,托人買了一批回來的,一件才13元美金,價廉物美,又能烘托氣氛。當晚的花藍、襟花全由另一名共同主席李慧芳製作、捐贈,也為會場添加許多喜氣。
舞蹈部份,由黃納斯的波士頓中國鄉土舞蹈團演出「繡荷包」、「孔雀飛來」、以及關梓冰等人演出的「新疆之春」。還有李穎新表演的舞蹈,李伍碧香帶跳集體舞,呂錦芳主持卡拉OK等。
            紐英崙婦女新運會2012年度的職員為,主席曹李秀萍、陳李慧芳。中文書記溫陳美月、李伍綺蓮;英文書記李廖認寬、李菁;財政梅伍銀寬、鄧陳秋華;核數尤錦萍、周麗桃;總務翁若碧、陳柳春;康樂呂錦芳、劉小芸:福利湯鳳鳴、李盧蓮馨。
婦女會透露,今年有不少中華耆英會年僅廿、三十歲的員工加入該會,已使該會越來越年輕有活力。希望還有更多年輕女性加入行列,一起為社區服務。該會會費僅十元。



圖片說明:

            紐英崙婦女新運會主席李慧芳、李秀萍(右五、六)與一眾合唱團員獻唱。(菊子攝)

            波士頓中國鄉土舞蹈團演出「孔雀飛來」。(菊子攝)

            紐英崙婦女新運會幹部與波士頓中國鄉土舞蹈團演員合影。(菊子攝)

華裔退伍軍人發獎表揚軍校生


波士頓華埠美國退伍軍人會328分會的五名會員,日前參加在波士頓大學喬治雪曼會議禮堂舉行的海軍儲備軍官訓練營(Naval Reserve Officers Training Corps,又稱NROTC)的頒獎典禮。
當日頒發了不下三十多種獎項,其中一項是由波士頓華埠退伍軍人會周暢(右二)贊助的美國退伍軍人會海軍儲備軍官學業及軍事優異獎。該會的黃國麟(右一)、司徒文信(左起)、余錦芳、陳文浩陪同出席,頒發學術優異獎給一年級的William Anthony、二年級的Kristen Wihera,以及軍事優異獎給一年級的Anthony Kardelis,二年級的Bradley Howell等海軍官校學生。(圖由波士頓華埠退伍軍人會提供)

星期一, 5月 07, 2012

牛頓市台灣日 小遊行大園遊 人人好樂


牛頓市台灣日今年跨入第五屆。五月五日這天,儘管天陰雲烏,數百名來自台灣的民眾熱情不減,再為牛頓市展示台灣豐富的民俗、美食、文化、人情。
            今年的牛頓市台灣日,由穿著跳山地舞服裝的紐英崙客家鄉親會成員拉出「牛頓台灣日」橫幅,在兩名電音三太子陪同下,前導遊行隊伍。
            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洪慧珠,波士頓僑教中心主任黃正杰與僑務委員陳家驊、麻州眾議員陳德基、牛頓市市長華倫(Setti Warren)、牛頓市議員約翰萊斯(John Rice)、史瓦茲(Gregory R. Schwartz)等人與各團體代表組成的遊行隊伍,在中華民俗藝術工作坊的蛟龍舞動陪伴中,從波士頓華僑文教中心的牛頓市林肯街會址,走到林肯街與華納(Walnut)街交口處,吸引沿路居民圍觀。
            參加遊行的隊伍們,雖然得一大早就趕到會場,但人多熱鬧,每個人的心情顯然都很好。
            麻州眾議員黃子安,代表牛頓市的麻州眾議員Kay Khan,已宣佈參選麻州參議員的談繼欣,以及僑務諮詢委員黃官羨、羅文雅夫婦,僑務促進委員黃國麟、黃周麗桃夫婦也都是這天的嘉賓。
            同時具有海德社區中心主任身份的牛頓市市議員約翰萊斯是當年和波士頓華僑文教中心合作「牛頓市台灣日」的創辦人。他非常真誠的感謝台灣人社區豐富了牛頓市的文化生活,尤其是「台灣花園」,美化了當地環境,更使海德社區成為牛頓市的一個中心地點。
這「台灣花園」不但春夏之間常開出色彩鮮艷的各種花朵,最近還增添了有淙淙流水的小石雕,煞是美麗動人。
牛頓市市長華倫稱許牛頓市台灣日越辦越有規模,希望這好事每年繼續。
五日這天參加活動的團體,除了中華民俗藝術工作坊、中華藝術協會傳統中國舞蹈團,紐英崙客家鄉親會、美國麻州牛頓元極舞健身會表演舞蹈,台灣省舞獅技藝會十名藝師擺攤展示美濃紙傘、龍鬚糖、竹編、捏麵人、福袋香包、地雷、織布祈福吊飾、動力童玩、畫糖等台灣傳統民俗技藝之外,其他的台灣移民社團及中文學校,擺出許多小吃及遊戲攤位。
慈濟基金會波士頓聯絡處、新英格蘭中文學校協會、紐英崙客家鄉親會、勒星頓中文學校、麻州中部學校、中華語文學校、台大校友會、大波士頓地區中華文化協會、紐英崙青少年夏令營、麻州波克萊台灣商會、新英格蘭大波士頓台灣商會、新英格蘭台灣同學會聯合會、布蘭岱斯大學同學會、波士頓大學台灣同學會、波士頓台灣媽媽親子會、.紐英崙中華專業人員協會、寶島餐廳、李秀英食品工作坊、白陽基金會波士頓聯絡處等擺出珍珠奶茶、蛋卷、草粿、肉丸、麻薯、生煎包、涼麵、茶葉蛋、打彈珠、花枝丸、捏面人、粽子、綠豆椪、鳳梨酥、愛玉、擂茶、貢丸等台灣美食,姍姍來遲的那些人,就只能望著空鍋、空盤興嘆。
有些攤位擺出12生肖書籤、迷你高爾夫球、麻將,以及打彈子抽香腸等遊戲。
這天幾乎全員出動的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也和波士頓華僑文教中心並排擺出攤位,以台灣醫療服務國際化文宣、台灣觀光及兔年燈籠勞作摺紙,「從空中看台灣」DVD光碟片等各種文宣品,介紹台灣之美。
   查詢僑教中心詳情,可洽617-965-8801,地址90 Lincoln street, Newton Highlands, MA


圖片說明:

            波士頓華僑文教中心主任黃正杰(右一起)、談繼欣、陳德基、Kay Khan、華倫(Setti Warren)、經文處處長洪慧珠、陳家驊、黃官羨、羅文雅、黃周麗桃、黃國麟、史瓦茲(Gregory R. Schwartz)、約翰萊斯(John Rice)等嘉賓和兩旁的電音三太子,以及前排的中華民俗藝術工作坊、中華藝術協會傳統中國舞蹈團合影。(菊子攝)
率領藝師來波士頓的台灣省舞獅技藝會總幹事王宏隆(左起)送一幅帝龍字畫給經文處處長洪慧珠、波士頓僑教中心主任黃正杰。(菊子攝)

            三名麻州眾議員,左起陳德基、黃子安、Kay Khan一起代表麻州議會,表揚「牛頓市台灣日」豐富社區生活。(菊子攝)

            新英格蘭台灣同學會聯合會在張重華教授(右一)帶隊下,參加遊行。(菊子攝)

            中華藝術協會傳統中國舞蹈團表演。(菊子攝)

            中華民俗藝術工作坊的舞龍,遊行時最受矚目。(菊子攝)
           台灣媽媽的手做小吃,也是當天的搶手食品之一。(菊子攝)

            牛頓市台灣日由穿著山地舞服者前導隊伍。(菊子攝)

昆市大清掃 亞裔也出力


昆士市第23屆年度大掃除,五日早上在全市50個地點同步進行。昆士市長柯奇(Tom Koch)稍後在臉書(Facebook)上稱讚、感謝逾千名義工,讓昆市面貌煥然一新。
柯奇還表示,這一千名義工的數目,是從大清掃後到佳麗場(Pageant Field)參加燒烤慰勞會的人數來估計的,實際人數可能更多。
據出席者估計,約有20%的參加清掃者為華人或亞裔,其中參加昆士市市長亞裔裔顧問委員會清掃組的,約有廿多人。
昆市府在宣傳這一活動時聲稱,昆士大清掃是柯奇市長最愛的活動之一,因為這是他當年擔任昆市前市長席茲(Jim Sheets)的執行秘書(Executive Secretary)時所創辦的活動。
昆市公園局為昆士居民們提供了耙、袋、手套、鏟子等各種工具,還發給每名出席者一件T恤,
昆市華裔居民在昆士市市長亞裔裔顧問委員會居間協調,道富集團亞裔專業人士協會傾力支持下,也有廿多人出席。他們一大早就趕到磅(Pond)街的夢露遊樂場(Monroe Playground)集合,從昆士市長亞裔助理邱潔芳、昆士市市長亞裔裔顧問委員會共同主席黃永康等人那兒領取了工具後,就分頭揮耙,舉鏟,把地上的枯枝爛葉,掃進垃圾袋中,雜草太高,戴上手套就拔。一夥人邊清掃,邊閒談,笑說今年大掃除不見太陽,又是另一番景致。
邱潔芳表示,自從柯奇(Tom Koch)當選市長,昆士市市長亞裔裔顧問委員會成立以後,昆市亞裔每年都組隊參加,以示亞裔一樣關心他們所居住的城市,願意為公益付出一分心力。
道富集團亞裔專業人士協會在昆市亞顧會組隊參加大清掃後的第二年,也來加入陣容。
五日參加清掃活動的昆市亞顧會隊員,約有70%為第一次參加這全市大清掃活動,年紀最大的已逾七十歲,年紀最小的在1214歲之間。她們都認為這是一舉兩得,既有益於社會的公益活動,也是有益身體健康的運動。
查詢昆市亞顧會詳情,可上網http://www.quincyasian.org/

圖片說明:

            昆士市市長亞裔裔顧問委員會共同主席黃永康(後左一)、道富集團領隊Ka Yan Ng(後左二)Sandy Wong(右一)和部份參加昆市大清掃的義工們合影。(圖由昆市亞顧會提供)

星期六, 5月 05, 2012

公視WGBH慶亞裔傳統月談「外賣星球」

公視WGBH五月三日晚慶祝亞太裔美人傳統月,邀得近百名社區大眾,共聚一堂,聆聽揚琴演奏,享用春捲、炒粉、麵、飯,還講談各人的「外賣」經驗,欣賞印度婆羅多(bharatanatyam)舞蹈。
自從1992年,美國國會通過,訂五月為「亞太裔美人傳統月」後,每年五月就有各式各樣的亞太裔慶祝活動。
波士頓的公視WGBH,今年由該台監管諮詢委員會(Overseer Advisory Board)委員陳秀英、李超榮主導,WGBH電視台世界頻道總經理程必璧,WGBH電台關係客戶經理甄翠嬿等人協助,籌辦出包括飲食、音樂、舞蹈的慶祝活動。
師事中國大鼓揚琴合奏團(Boston Chinese Drum and Dulcimer Ensemble)創辦人張鎮田的莊美莉、黃詠珊,演奏揚琴,為慶祝活動拉開序幕,陸續到場的人,參觀電台,錄製他們各人的「外賣」故事,然後才在程必璧的引領主持下,WGBH駐台製作人王振珞(Val Wang)暢談她正在進行的「外賣星球(Planet Takeout)」多媒體項目,AKA 小酒館(Bistro)東主大廚鍾子輝敘述他踏上飲食業的經歷。
      現年36歲的王振珞,父親來自北京,也曾在湖南長住,母親來自昆明。她自己在華府(DC)長大,住過紐約,二年多前才來到波士頓。
      從生活經歷中,從報章雜誌的故事中,尤其是認識了布魯克林(Brooklyn)皇冠高地(Crown Heights)外賣店工作人員後,王振珞對那些店面多半很小,只有兩、三張桌子,甚至沒有桌子,就只有一個窗口,送出一份份餐食的外賣餐廳,發生濃厚興趣,想要知道這些外賣工的生活故事,也想要探討這些外賣餐廳和其所在社區之間的互動關係。
      當王振珞聽到獨立廣播電台協會(Association of Independents in Radio)的「當地知識(Localore)」計劃時,她馬上就想到了「外賣」,這既包含了那些跨越半個地球而來,落腳進陌生社區的那些移民所經歷的辛酸、歡娛,也包括了那些地方社區,如何漸漸把這些外賣,融成他們生活中一部份的故事。
      王振珞現在製做的這「外賣星球」多媒體計劃,將由WGBH89.7電台做系列播報,並有互動、讓人有如身臨其境的網站,包括地圖位置的,展現出外賣中餐館的文化、視覺經驗。
      這一預計將以九個月時間完成的計劃,從今年三月開始起步,目前已訪談了座落在牙買加平原(JP)、南波士頓、洛士百利、多徹斯特等地的20家中餐外賣店。由於要促使這些外賣店工作人員暢述他們的生活故事,並不容易,王振珞並不確定最終要訪問多少餐廳,多少人。但她希望PlanetTakeout.org這網站的互動功能完工,可以開放供大眾上載自己經營、遞送,或購買、享用「外賣」的故事後,能夠從中找出中西文化的交會點(meeting point)
      AKA 小酒館(Bistro)東主大廚鍾子輝,來自澳門,家裏經營酒品分銷生意。他從小就常跟著家人上館子,享用美食,尤其是他八歲那年,祖母帶他去Joel Robuchon,那家法國餐廳佈置的氣氛,洋芋泥的軟滑,菜餚的可口,都讓他印象深刻,愛上飲食業。他祖母後來也教他做菜,更讓他一發不可收拾,16歲隨家人移民到夏威夷後,就開始進廚房工作了。當初他父母都反對,希望他學醫,或將來當律師,但卻阻止不了他對飲食業的愛好。現在他和法籍合夥人開的小酒館,既有法國餐,也有生魚片吧,中式小菜,採用各種醋處理的佳餚。由於他家是廣東梅縣的客家人,他弟弟經常給他些客家菜食譜,他也會研究後,加入菜單中。
      這天晚上,華人社區到會者不少,包括華美協會的查幼梅、黃墩錦,楊恆英、伍華珍、黃梅娟、張怡鳴,華人協選會主席雷儼然,華埠圖書館之友會的范王柳娥,至孝篤親公所前主席陳文浩、余寶愛夫婦,僑聲音樂社社長李伍碧香和李錦光夫婦等。


圖片說明:
WGBH監管諮詢委員會委員陳秀英()WGBH駐台製作人王振珞(Val Wang)(菊子攝)
WGBH電視台世界頻道總經理程必璧()AKA 小酒館(Bistro)東主大廚鍾子輝。(菊子攝)
查幼梅(左起)、黃梅娟、伍華珍、張怡鳴、黃墩錦、范王柳娥、楊恆英等人都是WGBH的支持者。其中查幼梅曾擔任WGBH董事會董事
莊美莉、黃詠珊演奏揚琴。

華普高中生巧遇藝師學台灣民俗


波士頓華僑文教中心昨()日邀得台灣傳統藝師和民俗文化種子班老師助陣,為麻州華普(Walpole)高中35名中文班學生,安排出一場內容豐富的台灣文化導覽活動,也為本地主流學校將來開設台灣文化導覽課,鋪出第一塊磚。
            華普高中老師錫國登(Gordon Strick)與該校兩名老師率領的35名十四到十八歲學生,昨日先欣賞錄影帶,聽波士頓華僑文教中心主任黃正杰做台灣導覽,再分成五組,每十五分鐘換一項目的跟隨藝師們,手動眼看,親身體會台灣民俗文化。
            五名藝師中,梁國棟教的是超級戰車、竹筷槍、彩繪陀螺,林化仙教的是彩繪竹編,龔一舫教的是美濃紙傘、客家貼布,鄭智源教的是地雷竹等台灣古早童玩,王宏隆示範舞獅兼教打鼓。
            為了讓這些主流學校的學生們,更能瞭解、體會這些台灣民俗文化藝術,波士頓華僑文教中心特地請出英語流利的陳美樺、萬曉晴、陳秀惠、林秀娟、葛珍莉等五名民俗文化種子班老師,為藝師們擔任義務翻譯。
            梁國棟拿出筷子、橡皮筋,幾秒鐘就綁出一隻竹筷槍,林仙化用幾片乾草葉,左穿右轉,就編出一隻長頸鹿,龔一舫解釋美濃紙傘,上蠟油後,不但美觀也具遮陽、遮雨作用,出名的美濃藍布服,繡邊色彩有講究,粉紅是未婚者穿的,黃色是已婚者穿的。鄭智源示範做毽子、飛蜻蜓等童玩。王宏隆拿出獅頭,示範手指頭要怎麼擺,才抓得住獅頭,身體要怎麼動,才能帶出獅子應有的動作。他還解釋廣東獅子有嬌媚的特色,會眨眼撒嬌。示範打鼓動作時,王宏隆也附帶解說,各種鼓有不同的製作方式,連鼓皮都有一層、二層及使用皮質的不同。說得興起時,他還拿出iPad展示不同的舞獅動作。
            華普高中老師錫國登(Gordon Strick)是該校的中文班創辦人。他透露該校從五年前起開辦中文班,第一年15人,第二年30人,以後逐年增加五人,增至現在的45人。礙於學區經費限制,雖然該校共有學生約1200人,目前中文老師只有他一人,從一年級到三年級都是他教。由於他本人曾經在台灣師範大學,以及設在台灣的史丹福(Stanford)中心深造,他同時教繁體及簡體中文,以期學生將來有心進一步研習中文時,能夠看得懂繁體中文,和中國的古文化銜接。
            錫國登透露,他的學生中有好幾人受這中文課的影響,分別進康州大學、佛蒙特大學,以及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選修中文,讓他感到很欣慰。
            錫國登也透露了他本人能說一口流利中文的遠因。他的祖父曾在廈門鼓浪嶼行醫三十年,他父親也是在中國出生長大的。1936年日本侵華時,他家才被迫遷回美國。不過他父親說的是閩南語,他說的是國語。
            華普高中的一眾師生,昨日在波士頓華僑文教中心研習完畢後,還品嚐珍珠奶茶、鳳梨酥,上一堂台灣美食課,再轉往昆市龍鳳酒樓享用中餐。
            昨日下午,前述台灣藝師們再為新英格蘭中文教師協會的十數名老師們上課,傾囊傳授能夠在十幾分鐘內教會,材料在美國本地找得到的台灣傳統民藝。


圖片說明:

            華普高中的中文班師生,以及波士頓華僑文教中心工作人員、台灣傳統藝師和民俗文化種子班老師等大合影。(圖由波士頓華僑文教中心提供)

            林秀娟(右起)為華普高中生們解說珍珠奶茶及鳳梨酥。旁為波士頓華僑文教中心主任黃正杰、華普高中老師錫國登(Gordon Strick)(菊子攝)

            台灣傳統藝師王宏隆()善於鼓勵學生,答對有獎的送出一隻小獅子。(菊子攝)

            台灣傳統藝師王宏隆(左二)在葛珍莉(右一)的英文翻譯下,教學生們舞獅。(菊子攝)

            陳秀惠()幫龔一舫翻譯,說明美濃藍布服的鑲飾顏色有區別作用。(菊子攝)

            陳美樺()為梁國棟()翻譯如何做竹槍。(菊子攝)

星期五, 5月 04, 2012

五一大遊行 華人前進會工人中心也參加


包括華人前進會成員在內的逾千民眾,五月一日,為移民及工人權益走上街頭,宣告工人及移民應享有的權利。
      華人前進會員工劉健儀表示,今年的五月一日大遊行非常特別,在工友之外,還有許多工會領袖到場支持移民權益。華人前進會工人中心會員劉珊還在移民工人中心合作社(Immigrant Worker Center Collaborative (IWCC))主辦的午餐會中發言,講談她在東北大學組織工會的經驗。
      過去數個月來,東北大學的數百彌飲食服務員工,已組成一個工會。數目幾達四百的這些工人直接受僱於「畫得好( Chartwells)」公司,派駐在東北大學工作,包括劉珊,其中約四十名華裔。
      劉珊在發言時回憶了她組織工會的過程。她說,要組織工會,讓工人在工作場所獲得更公平的待遇,包括獲得合理工資,可按時領薪,享有基本福利、節慶假期,產假及陪產假,每天工作八小時,不被迫加班等等。
      五月一日大遊行是雀喜合作(Chelsea Collaborative)的雀喜拉丁移民委員會(Chelsea Latino Immigrant Committee (CLIC))1998年成立後,從1999年開始的年度大活動。
當天遊行隊伍從東波士頓出發,經過雀喜市(Chelsea),走進艾佛瑞(Everett),匯聚在格蘭德(Glendale)公園。

圖片說明:
      華人前進會成員副行政主任劉衛恒(前右一)等部份遊行人員在遊行集合地合影。(圖由華人前進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