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11月 03, 2015

麻州外語協會首設優秀中文教師獎 王俞文獲表揚

麻州外語協會(MAFLA)上週末在 Sturbridge舉辦48屆年會,以“許多語言,一個目標,攀爬流利階梯”為主題,一連討論三天。中文部分共有10場演講。
        麻州約有800多名老師在中小學教外語,在1029日至31日的三天會期內,共有4050名老師參加中文組的各種課程與議題討論。
中文組理事葉金惠表示,這是近幾年來中文老師參加外語大會最踴躍的一次,也是中文組討論議題最熱烈的一次,可以看得出,麻州中文老師們想要在教學和自我學習上突破的一個最明顯的印證。
在中文組的10場演講中,1029日時由Greg Duncan主講, 以“如果不流利,怎麼辦(If not proficiency, what?)“為題,長達六個小時的工作坊,特別引人注意。
            葉金惠指出,一名熱心中文教育人士今年夏天捐贈了一筆獎學金給麻州外語大會,支持中文老師出席年會,今年有8名老師獲益。
在私立的屋斯特諾特丹高中(Worcester Notre Dame Academy 任教的狄海貝老師, 也是獎學金受益人之一。她表示Greg Duncan指出,語言學習就像做棉花糖的過程,既需要時間,更需要師生雙方的努力與付出。他的比喻,促使她進一步思考要怎做,才能使生的中文更流利。 
            麻州外語大會今年還和駐波士頓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合作,設立了年度優秀中文教師獎,今年第一度頒獎,由尼罕(Needham)高中老師王俞文獲獎。經文處處長賴銘琪,文化組組長黃薳玉十月三十一日中午特地到會場頒獎。

圖片說明:

            經文處處長賴銘琪(前中),文化組組長黃薳玉(前左一)在麻州外語協會中文組理事葉金惠(前右二),前任理事劉善理(前右一)陪同中,頒首屆年度優秀中文教師獎給王俞文(前左二)。(圖由麻州外語協會提供)

            今年出席麻州外語協會年會的中文老師格外多。麻州外語協會中文組理事葉金惠(前右二),前任理事劉善理(前左二)格外高興。(圖由麻州外語協會提供)


            麻州外語協會講座,出席者眾。(圖由麻州外語協會提供)

全美台灣同鄉聯誼會主辦 波士頓華埠放映“築夢者孫逸仙“

全美台灣同聯誼會波士頓分會和紐英崙中華公所合辦“孫中山先生逝世90週年紀念電影及圖片展”,11月1日下午在華埠讓展現國父生平。
            大波士頓是人文薈萃,地靈人傑的地方,不但有甘迺迪(John F. Kennedy),約翰亞當斯(John Adams ),約翰昆西亞當斯(John Quincy Adams)等3名美國總統在麻州出生,長大,連連中國的國父孫中山都曾經在波士頓住過。
            根據上海洪門致公堂的網站資料,孫中山是1904年應洪門兄弟,創辦安良工商會的司徒美堂之邀,來波士頓為革命做準備。
            波士頓洪門致公堂會員也都為國父孫中山曾經在泰勒街該堂會址住過,感到光榮,每逢要人到訪,總難免提及。
            不過一百多年前的這事,如今在世者無人親與,全美台灣同聯誼會波士頓分會和紐英崙中華公所合作,放映從台灣國父紀念館借來的“築夢者孫逸仙”紀錄片,讓波士頓華埠居民也有機會一窺國父孫中山當年為推翻滿清,建立民國,一路走來歷盡千辛萬苦的過程。
民國100124日,該片於台北樂生戲院首映時,該片製片梁開明說明,為追隨國父當年築夢足跡,製片團隊走訪了5個國家、17城市,訪問54位以上者、相人士、查120中山相關書籍著作,收集110部相關歷料片以及1500文史片照片,故事大和旁白撰寫約30字。
據說全片耗資2000萬元台幣,遍及台灣,大陸,澳門,英國,日本和夏威夷等103個景點。
影片以倫敦蒙難為主軸,描繪孫中山如何跳脫傳統,創建出全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家。
由於影片中也有很多早年香港街景,不少從香港移民來美的華埠居民,看得格外感慨。
放映活動由紐英崙中華公所中文書記李嘉玲擔任司儀,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副處長陳銘俊,波士頓華僑文教中心主任郭大文致詞,並介紹全美台灣同聯誼會波士頓分會會長林展輝,前任會長陳永茂,馬滌凡,理事王豫靈,梁娜玲,梁娜玲,黎美惠,潘慧如等人。
陳銘俊在致詞時指出,如今的來美華人,移民也是為追求自由,平安的更美好生活,其實都很能理解當年國父眼見中國被八國聯軍威逼,簽署不平等條約,才策劃起義的憤慨。一句“華僑是革命之母”,更點出如果沒有華僑支持,當年的國父革命,不可能成功。希望所有中國人都能珍惜中國當年得來不易,如今台灣堅持實施的民主,自由。

圖片說明:

            紀錄片中,孫中山就任大總統圖片。(謝開明攝)

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副處長陳銘俊(右五),波士頓華僑文教中心主任郭大文(左三)和全美台灣同聯誼會波士頓分會會長林展輝(左五),前任會長陳永茂(左五),馬滌凡(右起),理事王豫靈,梁娜玲,梁娜玲,黎美惠,潘慧如等人合影。(菊子攝)

            經文處副處長陳銘俊(右二),僑教中心主任郭大文(左二)和全美台灣同聯誼會波士頓分會會長林展輝(右一),前任會長陳永茂(左一)。(菊子攝)


            影片中介紹孫中山的海報。(菊子攝)

星期一, 11月 02, 2015

Boston Creates Town Hall meeting, tonight @ the Boston Latin School (6pm)

Boston Creates Town Hall meeting, tonight @ the Boston Latin School (6pm) 

Leverett Wing from Chinese community shared below:

Please join Mayor Walsh and Julie Burros, Chief of Arts & Culture for the City of Boston at the Boston Creates Town Hall on Monday, November 2, 2015 at 6 pm. The Town Hall will be held at Boston Latin School, located at 78 Avenue Louis Pasteur in Boston, MA. We hope you will be able to attend and encourage you to RSVP atbostoncreatestownhall2.eventbrite.com.
On November 2nd, the cultural planning team will share its initial findings, incorporating the visions and aspirations expressed over the past several months of input from the public. Everyone is invited to listen and participate in responding to these findings as we begin to understand what we've heard and start identifying key themes and articulating priorities. Ultimately, it is these themes and priorities that will form the basis of the cultural plan.

We look forward to seeing you on November 2. Boston Latin School is very accessible by public transportation and there is limited parking onsite at the school as well as pay parking facilities in the neighborhood.  

Again, we encourage you to RSVP in advance at bostoncreatestownhall2.eventbrite.com

Sincerely,

Julie Burros
Chief of Arts and Culture
City of Boston

波士頓國民黨紀念總理、總裁 黨員會下批台灣選前換將

波士頓國民黨1031日中午,在華埠乞臣街(Hudson)會址聚會,總理孫中山、總裁中正辰,申論民主可貴,侃言尊重歷史,感謝各界支持,呼籲明年台灣大選投票要團結。
            今年(2015)的1031日正好是週六,波士頓國民黨難得的得以在蔣中正出生正日舉辦“紀念總理孫中山、總裁蔣中正誕辰大會“,還在大陳同鄉會會員熱烈響應下,出席格外踴躍。
            波士頓國民黨常委張韻蘭,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副處長陳銘俊,波士頓華僑文教中心主任郭大文等人在司儀李若蘭主持中,依序發言。
            張韻蘭分別簡述先總理孫中山誕生於西元18661112日,是廣東省中山縣人,先黨總裁蔣中正誕生於西元18871031日,是浙江省奉化縣人。
            張韻蘭總結指出,孫中山在年輕時就隨母親到美國檀香山受教育,再赴香港習醫,見到滿清政府喪權辱國,起而革命,第一次在廣州揭竿時,就以烈士陸皓東製作的青天白日旗為革命軍旗幟,並於1905年開同盟會時,提出了“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的四大綱領,訂定三民主義的中心思想,歷經17年奮鬥,12次起義,才終於在武昌成功,建立民國。
            蔣中正字介石,幼年喪父,由母親扶養成人,曾赴日學習軍事,後追隨國父孫中山,統一軍閥割據局面,率領對日抗戰,遷台後在政治上實施地方自治,辦理縣市議員及縣市長民選,經濟上實施三七五減租,耕者有其田等政策,奠定了台灣的發展基礎。
            張韻蘭表示,今年是抗戰勝利70週年,也是台灣光復70 週年,民國與台灣有唇齒相依的密切關係,是因為抗日戰爭勝利,台灣才重回民國版圖,並得以在各種建設中茁壯,陸續享有今日的民主,自由與繁榮。這紀念會既是紀念兩位偉人,也感佩他們對後人的貢獻。
            經文處副處長陳銘俊當天也慷慨激昂的憶述歷史,強調民主體制的關鍵在於大多數人民,政黨輪替是很正常的事,人們不必打架。他指出,國父孫中山當年在協和醫院辭世前,仍念念不忘的叮囑國人要“和平,奮鬥,救中國”;早年華僑來美後生活並不寬裕,為支持革命,卻都慷慨解囊,全是為了要讓人民大眾享有人權,民主,希望大家今後都能在這條路上繼續努力。
            波士頓華僑文教中心主任郭大文感謝波士頓國民黨常委張韻蘭,大陳同鄉會會長梁娜玲,遡源公所主席鄺衍坤等人的支持,指沒有前人血汗交織的奮鬥,後輩我們不會享有今日的民主,自由,台灣也不會有民主選舉,記住歷史是感恩前輩的最佳途徑之一。他感謝波士頓國民黨在支持民國活動上從不缺席,今年九月,歷來規模最的慶祝雙十文化訪演團明華園來波士頓巡演時,波士頓國民黨不但在人力上支援,還捐款,更令人感激。
            出席活動的黨員,有部分人早前回過台灣一趟。其中已來美33年的杜緒儀激動的和同伴們說,國民黨在明年大選之前竟發生“立朱換洪”事件,讓他們這些挺洪秀柱黨員大為震驚,傷心,甚至一度想不去投票,但再想一旦“小英”執政的後果,還是決定籲請黨員們團結支持黨部。
            1989年就已來美的蔣桂森表示,他認為國民黨和共產黨一樣,內部歧異才是最大問題。

圖片說明:

            波士頓國民黨常委張韻蘭(前左二起),和經文處副處長陳銘俊,波士頓華僑文教中心主任郭大文等人與國民黨員一起紀念孫中山,蔣中正。(菊子攝)

            波士頓國民黨今年的紀念總理,總裁誕辰大會,出席最踴躍。(菊子攝)

            經文處副處長陳銘俊慷慨陳詞,強調民主自由。(菊子攝)

            波士頓國民黨執委王梵(左)支持杜緒儀的國民黨要團結言論。(菊子攝)

            波士頓國民黨員向僑教中心主任郭大文(左),波士頓國民黨前任常委李伍綺蓮(右一)申訴自己的看法。(菊子攝)

            大陳同鄉會會長梁娜玲(中)和前會長周仙梅(右三)等大陳同鄉,踴躍出席波士頓國民黨紀念總理,總裁大會。(菊子攝)

馬滌凡退出中華公所職員選舉

馬滌凡(左)宣佈退選中華公所職員,李嘉玲(右)體諒她的難處。
(周菊子攝)
             (Boston Orange 周菊子波士頓報導)紐英崙中華公所第二批職員候選人才曝光,立即傳出馬滌凡退選中文書記消息。其他主席,英文書記,核數等候選人不變,依序仍為李嘉玲,陳國華,譚雯颯。
            紐英崙中華公所本年度職員改選,1030日截止提名。中華公所現任英文書記李嘉玲1031日發出中華公所2016/2017選舉資料。
紐英崙中華公所職員候選人,右起,翁宇才,黃立輝,陳家驊,
朱蘇珊,李翠屏。(周菊子攝)
根據該資料,兩組候選人各有3個團體提名。依職務的主席,中文書記,英文書記,財政,核數等秩序排列,陳家驊,翁宇才,朱蘇珊,黃立輝,李翠屏的這一組候選人,  1025日簽署,27日遞表,由至孝篤親,至德三德及朱沛國棠等三個姓氏公所提名。李嘉玲,馬滌凡,陳國華,從缺,譚雯颯這組,由三益公所,梁忠孝堂這二個姓氏公所,以及僑聲音樂社提名。
馬滌凡昨(一)日證實,礙於提名僑團之一是梁添光擔任主席的梁忠孝堂,她已退出選舉。
馬滌凡今年八月底才卸任僑務委員一職,並由僑委會改聘為僑務諮詢委員。不宜由梁添光提名她參選,主要因為梁添光在僑社中是眾所週知的五星旗派代表。
昨日馬滌凡表示,李嘉玲早前找她加入競選中華公所職員團隊,儘管她無意和也是好友的翁宇才競爭,但心想都是好友,又是為社區服務,就答應了。上週三(28日)她因事到中華公所大樓,李嘉玲拿表格給她簽名,一式三份,全是空白表格,她問了還有哪些人參選後,也就簽了,並不知道參選還需由僑團提名,更不知道提名僑團中還有梁忠孝堂。當她獲悉這一情況後,立即和李嘉玲聯絡,由於提名表格一旦遞交,無法改變,剩下的唯一選擇就是退出。她和李嘉玲溝通後,已正式退出中華公所職員選舉。
李嘉玲十分體諒的表示,儘管馬滌凡現在退出,一旦她當選主席,馬滌凡還是會幫她的。
李嘉玲表示,她在籌組團隊,挑選成員時,既考慮彼此熟稔程度,更看能力。參選團隊名單上財政從缺,因為她看重另一組團隊財政黃立輝的能力。至於英文書記陳國華,在中華公所服務多年,經驗豐富,處理華福樓事件,為中華公所省了不少錢。目前在哈佛格林健保公司擔任社區關係經理的核數譚雯颯不但在1967年時和她同時抵達波士頓,兩人還同上廣教學校,波士頓拉丁學校,有多年友誼。
就紐英崙中華公所職員提名的目前結果來看,中文書記翁宇才,財政黃立輝,將在無人競爭情況下,同額當選。他們兩人將打破紀錄,成為中華公所職員連續在位年數最長者,前後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