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上海洪門致公堂的網站資料,孫中山是1904年應洪門兄弟,創辦安良工商會的司徒美堂之邀,來波士頓為革命做準備。
波士頓洪門致公堂會員也都為國父孫中山曾經在泰勒街該堂會址住過,感到光榮,每逢要人到訪,總難免提及。
民國100年12月4日,該片於台北樂生戲院首映時,該片製片梁開明說明,為追隨國父當年築夢足跡,製片團隊走訪了5個國家、17個城市,訪問54位以上學者、相關人士、查閱超過120本孫中山相關書籍著作,收集110部相關歷史資料片以及1500張相關文史圖片照片,故事大綱和旁白撰寫約30萬字。
據說全片耗資2000萬元台幣,遍及台灣,大陸,澳門,英國,日本和夏威夷等103個景點。
由於影片中也有很多早年香港街景,不少從香港移民來美的華埠居民,看得格外感慨。
放映活動由紐英崙中華公所中文書記李嘉玲擔任司儀,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副處長陳銘俊,波士頓華僑文教中心主任郭大文致詞,並介紹全美台灣同鄉聯誼會波士頓分會會長林展輝,前任會長陳永茂,馬滌凡,理事王豫靈,梁娜玲,梁娜玲,黎美惠,潘慧如等人。
陳銘俊在致詞時指出,如今的來美華人,移民也是為追求自由,平安的更美好生活,其實都很能理解當年國父眼見中國被八國聯軍威逼,簽署不平等條約,才策劃起義的憤慨。一句“華僑是革命之母”,更點出如果沒有華僑支持,當年的國父革命,不可能成功。希望所有中國人都能珍惜中國當年得來不易,如今台灣堅持實施的民主,自由。
圖片說明:
紀錄片中,孫中山就任大總統圖片。(謝開明攝)
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副處長陳銘俊(右五),波士頓華僑文教中心主任郭大文(左三)和全美台灣同鄉聯誼會波士頓分會會長林展輝(左五),前任會長陳永茂(左五),馬滌凡(右起),理事王豫靈,梁娜玲,梁娜玲,黎美惠,潘慧如等人合影。(菊子攝)
經文處副處長陳銘俊(右二),僑教中心主任郭大文(左二)和全美台灣同鄉聯誼會波士頓分會會長林展輝(右一),前任會長陳永茂(左一)。(菊子攝)
影片中介紹孫中山的海報。(菊子攝)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