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星期二, 11月 10, 2015

顧臻等四華裔獲選為35名MIT新興科技科技青年之一

 顧臻解說他的胰島素貼片。(周菊子攝)
            (Boston Orange 周菊子麻州報導)麻省理工學院科技評論日前舉辦第15屆“新興科技(EmTech)“會議,探討機器、科技全面整合進人類社會的趨勢與影響,並介紹35名35以下傑出青年科學家,其中四人為華裔。
 鄭志強有心把研究轉化成商品。(周菊子攝)
這為期兩日,在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舉行的會議,有不下60來自MIT,哈佛學者,以及來自Editas醫藥,百度,跨原子能量(Transatomic Power),微軟,Oculus等企業專家,討論增強知識,人工智能及增強知識(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augmented knowledge),機器人在我們之間,無限能源,藉大數據讓人們生活得更好,重新構想市區架構等課題。
            35名35以下傑出青年科學家獲選者,約有一半親自出席了會議,並在主辦單位分成的發明者,創業者,遠見者,先驅者,人性等別中,各以3分鐘介紹自己的研究課題或成果。
            華裔獲獎者,今年只有四人,包括發明者類別中的中科院計算機學院教授陳云,科技研究局新加坡、史丹佛全球生物設計創新學者鄭志強(Benjamin Tee),先驅者類別中的清華大學副教授葛軍(譯音,Jun Ge),北卡大學助理教授顧臻。其中顧臻,鄭志強出席了會議。
            南京大學化工學院99級畢業的顧臻,做的是“智能胰島素貼片”。他從南加大取得博士學位後,曾在麻省理工學院Koch癌症複合研究中心,哈佛大學醫學院做博士後,目前在北卡大學任教,致力研究智能輸送藥物體系,可針對患者需要做精準輸藥治療的“智能胰島素貼片”,就是其中一項成果。顧臻透露,他正和王姓夥伴籌組臻諾(Zenomics)科技公司,希望儘快把研究成果變成產品,造福患者。
            根據南京大學對外發佈的消息,該校以前還有過現為史丹佛大學教授的鮑哲南,現為麻省理工學院副教授的方絢萊得過此獎。
            鄭志強做的是能讓電子皮膚對壓力超級敏感,有如人身上的真實皮膚。他在這方面的研究,有許多延伸用途,正在籌組Privi醫療公司,尋覓投資。
            陳云霁做的是要改良中央處理器速度,以及把處理計算所需能量,能源,減少到現在的千分之一倍,並優化機器的深度學習能力,用在可穿載儀器上。五年之內,甚至能讓手機變成谷歌腦(Google Brain)一樣那麼強大。
            葛軍做的是在包括酵素的溶劑中加入銅鐵成分,穩定以化學反應製造藥物的穩定性。
            今年的麻省理工學院新興科技會議,獲獎華裔人數減少,但應邀講談的講者包括MIT教授蔣業明,以及在媒體實驗室做研究主任的Ryan Chin等人。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