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劍橋合唱團演唱會結束後合影。 (劍橋合唱團提供) |
 |
指揮顏毓芬表示,劍橋合唱團將在美推廣中文及閩南語歌曲。(周菊子攝) |
(Boston
Orange
周菊子劍橋市報導)
劍橋合唱團指揮顏毓芬12
月9
日在「水面樂影
(Melodies Afloat)
」冬季演唱會中透露,該團計畫以演唱加解說,推廣已在麻州或美國出版的中文或閩南語歌曲,藉以讓更多合唱團考慮把台灣曲目列入演唱單,進而讓更多人接觸,了解台灣之美。
 |
麻省理工同學會副會長陳韋同(左二),You
& Me樂團電子琴手馮子盛 (右一)都是劍橋合唱團團員。(周菊子攝) |
今年是劍橋合唱團成立的第30
週年,12
月9
日在劍橋市一摩門教堂舉辦的冬季音樂會,為近百名出席者演唱了「忘了我是誰」、「月光箋」、「聽泉」、「浦公英」、「太湖船」、「花樹下」、「水面月影」等7
首歌。
 |
大提琴陳品璇為「太湖船」演奏。(周菊子攝) |
其中的「月光箋」,歌詞取自張曼娟「風月書」,曲調來自波士頓本地作曲家周鑫泉。顏毓芬唸了「月光箋」的歌詞,「今夜,借月光為箋,用河流剪裁,以山岳分段…….
,不能封緘,無法投遞,我的坦白與真誠,全然攤展,不再掩蔽,遲眠的人都見到,似緞光華,如霜美麗」。她形容周鑫泉很巧妙的把月光譜進了伴奏中,更指出,華人作文填詞,經常通篇無一愛字,卻情懷滿溢,富有詩意。
顏毓芬今年上半年再台灣待了蠻長一段時間,聽了無數場的音樂會,發現「蒲公英」這首歌無論是曲子架構,歌詞難易度,和聲,氣氛堆疊,都讓人印象深刻,而且還很好聽,所以特地把這首歌選入演唱曲。
 |
指揮顏毓芬的丈夫陳立英 (左一)是劍橋合唱團的前任團長。(周菊子攝) |
在演唱每一首歌之前,指揮顏毓芬都會中英文各一次的解說曲目由來與典故,讓人在欣賞美妙樂音之外,還知道了詞曲背後的許多故事,聽出更多感動。她還指出,當天特地由大提琴陳品璇伴奏的「太湖船」,以及「花樹下」、「水面月影」這3
首歌,都是該團推廣計畫中的歌曲。
 |
男高音周晌昀獨唱了一段「花樹下」。(周菊子攝) |
「花樹下」是極少數已在美國出版的客家歌曲之一,歌詞極美,原唱謝宇威在2004
年推出這首歌時,獲得入圍金曲獎的最佳製作人,最佳專輯,最佳客語歌演唱等榮譽。劍橋合唱團為這首歌特地安排了男高音周晌昀獨唱了一段。
 |
布魯克蘭鎮鎮議員王力遠全家來捧場。(周菊子攝) |
「水面月影」則是4年前她到聖路易斯開會時遇到同學才發現,在美國出版的唯一一首台語歌。詞曲作者陳維斌是一位在日本執業30多年的醫師,因為思鄉,不斷創作,回台灣後才請劉新誠幫他寫成合唱曲。顏毓芬說這首歌的旋律之美,縈繞在心的讓她感動不已。
波士頓僑教中心主任潘昭榮和中心工作人員張小慧,布魯克蘭鎮鎮議員王力遠,紐英崙中華專業人員協會會長林致中,當天都特地出席支持。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